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国 >

第149部分

明帝国-第149部分

小说: 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虻匠敲畔蚋呓芡督担呓苷獠潘忱フ剂瞬字荩⒔辉敢馔督档慕ㄅ蟛肯稹

    沧州被攻占,这是在多尔衮率军回撤,紧急救援北京后的第五天。在高杰率军攻占了沧州后,曹越所领的主力大军也抵达了这里,他也没在沧州停留,继续率船队北上。

    德州距离北京有七百余里,以曹越的估计,多尔衮的大军想回援北京,至少需要六七天左右。多尔衮可以让一部人马,以换骑的方式紧急回援,三到四天能抵达,但主力大军不可能做到这种速度。曹变蛟所领的追击大军,不可能不给建奴制造麻烦的。

    要知道,一直没有参战的骑军是这次追击的主力,而且万余火枪兵也骑着马追击。大明军队接连取得大胜,但骑军只有看戏的份,一直没投入战斗,这情况早就急死了骑军的将士。现在任务落在他们头上,每个人都上像足发条的钟一样,陷入异常兴奋的状态。

    多尔衮大军回撤的时候,依然采取以往的策略,让汉军、朝鲜军断后。遭遇连续大败的这些仆从军,士气异常低落,战斗意志根本没办法和大明军队相比。在曹越抵达沧州时候,接到子曹变蛟的报告,说他所领的追击大军,数度重创了断后的建奴,计消灭和俘虏建奴近五万人,大部都是仆人军。

    建奴的仆从人马已经大部被消灭,曹越追击的大明军队遭遇到的是第二梯队的蒙古兵。蒙古兵的战斗力也远不如以前,大部分战斗都是一触即溃,追击之战打的很顺利。只不过,多尔衮亲领的女真主力行进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没办法实时掌握。但相信与他们追击的步伐也差不了多少距离。

    统筹全局的曹越,在北伐开始时候也没料到事情的进展会是这个样子,现在的情况,可以用做梦都没想到过来形容。很多时候。他觉得一切都像虚幻一样,很不真实。只不过他坦然接受现在这情况,顺势而为。如果一战能彻底将建奴解除,那他也不会放过这机会。

    仓促间北伐,曹越原本是想救李自成的流寇于水火之中。让留苟延残存的流寇与建奴拼个你死我活,但看现在的形势,已经用不到流寇的力量来牵制建奴,凭大明近卫军现在的实力,就可以消灭建奴,收复北京及整个北方。早知道与建奴之间的战争会这样,那他也用不着留流寇的势力,让建奴把他们消灭光得了。建奴要消灭流寇,必然实力大损,大明近卫军北伐。受到的压力可能就小一点。

    不过想了想后,曹越还是觉得有必要救流寇,毕竟那些都是汉人,说不定以后他们中的许多人会成为大明官军的一员。建奴是外虏,决不能让外虏杀更多的汉人。而且建奴攻占很多地方,他们的势力进一步膨胀起来,有可能更多的大明官军或者流寇投降建奴,让建奴的实力非但不减少,反而会大大增加。装备了大量火器的大明近卫军打起建奴来并不吃力,要消灭流寇也不会很困难。

    有可能。听闻了大明近卫军如此战力后,许多流寇胆寒之下,临阵倒戈或者脱离流寇都有可能。就像姜氏兄弟一样,听闻大明近卫军接连取胜后。再次反水反叛建奴,虽然说这样的形为这样的人是让人鄙视的,但发生了这样的事,至少对敌对势力的构成了打击。

    在所率的战船抵达沧州,并继续往天津卫急赶的路上,曹越令攻占了沧州的高杰部。并不在沧州停留,而是从陆路往北攻击,配合已经差不多抵达北京城下的大明水师攻打北京,或者迟滞回援的建奴返回北京。

    得了曹越的信任,有资格统帅两个近卫师作战,高杰一扫往日的颓丧,变得意气奋发。这次攻打沧州,更是没有任何的懈怠,终于以一场大胜来回报曹越的知遇之恩。再接到曹越令他执行下一个战略目标的差使,他自然没有任何的犹豫,马上依曹越的令行事了。

    以往时候高杰虽然做了许多让人不耻的事,但他毕竟是员虎将,作战勇敢,副有领军经验,而且麾下两个近卫师中有七千余骑军。既然曹越让他紧急增援攻打北京的水师,为了赶时间,他也马上令七千骑军,紧急赶赴北京,自己率后续人马,以最快的速度往北京方向行进。

    在快速往北京方向赶的过程中,高杰也没忘记建奴的威胁,他令麾下的将士,必须做足防备,万一与建奴遭遇,各部必须想到配合共抗建奴,不能冒进,以免被建奴包围歼灭。

    而就在曹越和高杰先后离开沧州的时候,指挥水师轻取了天津卫的曹明,已经抵达北京城下,朝阳门外。

    曹明原本是曹越父亲曹文昭的一员副将,后因伤回大同休养,但因伤势较重,终成残疾。念其对父亲曹变蛟忠心耿耿,并且又很有谋略,曹越让其到水师中任职,并最终因其都能被提拔为水师高级将领,这次更是领了攻打天津卫的任务。

    自己一个废人,还能得到曹越的重用,曹明自然感激涕零,发誓这辈子跟着曹越打天下。他也没辜负曹越的期望,不出意外地攻取了天津卫作为回报。

    攻取了天津卫后,曹明也忠实了执行了曹越的安排,马上率水师将士攻打北京。

    因为运河沿岸有建奴的截击,运河中也有阻拦之物,水师战船抵达北京城外的时间,比预期迟了一天半。不过他们终于还是抢在了回援的建奴主力之前,攻至北京城下。

    因为已经知道有明军水师战船沿运河来攻,建奴在临近北京的运河中设置了拦截之物,但因为时间仓促,只置了一些木桩之类的东西。被驱赶来做这些的民伕,听闻大明官军收复北京,心思早起了变化,全都是出工不出力的样子,往运河中打桩都是做做样子,石头之类的东西,更是没往运河边移。

    最终在看到大明近卫军的战船临近的时候,这些民伕趁监督的建奴慌张逃跑之际,一拥而散。

    大明近卫军的水师战船,最终还算顺利地抵达了朝阳门外。

    在战船将抵运河码头的时候,建奴组织起了力量准备趁水师战船未停稳之际打一次突袭,但很快就被战船上的火炮轰跑了,狼狈地躲回城墙上。

    最终,在清除了码头附近的建奴及障碍物后,水师战船停锚,并将火炮对准了城头。(。)

第一百二十章 朝阳门被攻破() 
“圣母皇太后,大事不好了!”一名宫人慌慌张张地跑进布木布泰的寝宫,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满是惊恐地报告道:“明军已经攻至朝阳门外,明军攻到了朝阳门外了,母后皇太后让太后你过去商量事情。明军打过来了,圣母皇太后……”

    吃了一惊的布木布泰霍然起身,看了一眼满脸惊恐跟着站起来的儿子福临,忍不住起了怒意,一脚将跪在地上那惊恐万分的宫人踢了个跟斗:“狗奴才,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快滚出去!”

    被踢了一个跟斗的那名宫人,赶紧爬起来,重新跪在布木布泰前面,听到她这样喝声后,也不敢再呆,连滚带爬地出去了。

    “母后,明军真的打进来了吗?”小脸都被吓白了的福临,跑到布木布泰面前,拉着他的裳摆,小声地问道:“母后,汉人会杀了我们吗?”

    “福临别怕,明军打不进来的,”布木布泰弯下身体,轻轻地抚着福临的脸,“你别怕,你也不能怕,你是大清的皇帝,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镇静,明白吗?母后过去,与母后皇太后商量一下对策,你在这里好好看书,明白吗?”

    听自己的母亲这样说,再看布木布泰一脸的镇静,福临也稍稍安静了下来,最终点点头,重新坐回桌前看书了。

    布木布泰再吩咐宫人照顾好福临,还有她亲自带养的女儿后,也马上赶到了自己的姑姑哲哲那里。

    福临即位后,尊哲哲为母后皇太后,布木布泰为圣母皇太后。只不过现在朝政被多尔衮把持着,哲哲和布木布泰虽然身份尊崇,但多尔衮在京的时候,她们也基本上不去插手朝政。多尔衮领军出征了,她们才会在一些事情上出头。

    多尔衮出征后,另外一位摄政王济尔哈朗负责朝事,但济尔哈朗是个人精。他清楚福临最终会有一天亲政,为了避免日后麻烦,知道哲哲和布木布泰在朝堂上作用的他,无论大小事。都在问询哲哲和布木布泰后才做主。特别是布木布泰,济尔哈朗更是没有任何事情瞒着她。

    而布木布泰的意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济尔哈朗,可以说,多尔衮不在京城的日子。最能影响朝中事务的就是布木布泰。在别人眼中,当朝最尊贵的当然是母后皇太后哲哲,但哲哲在皇太极死后,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而且她年岁相对大点,又没有儿子,心智上也比布木布泰差了一点,因此对朝事的影响,远不如儿子当了皇帝的布木布泰。

    布木布泰知道,哲哲叫她过去。肯定是要问询明军攻至北京城下,要如何应对的事。因此她在赶过去的时候,也马上让人通知济尔哈朗,让济尔哈朗赶紧进宫。不过现在的布木布泰,心里却一团乱,她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一会哲哲问她主意的时候,她怎么决定。

    就在三天前,布木布泰又接到了曹越通过秘密渠道转过来的私信,曹越在信中告诉布木布泰。说他在德州大败了多尔衮,多尔衮这次在劫难逃,说不定会全军覆灭。曹越让布木布泰认清形势,不要执迷不悟。满清的命运注定好不到哪儿去,说不定哪天,大明军队就兵临北京城下。

    布木布泰大概知道聊城和德州的战况,这是济尔哈朗告诉她的。聊城之战多尔衮惨败,损兵折将无数。打了大胜仗的曹越,麾下军队只付出了极小的代价。而且让多尔衮一筹莫展,想不出破敌良策。

    德州之战,多尔衮依然没能取胜,据济尔哈朗转告的战况,前面两天的战事,大清军队就付出了近十万人的伤亡,阵亡者估计有五万左右。

    一向战无不胜的多尔衮,竟然一而再,再而三惨败在兵力占劣势的曹越手下,布木布泰心里的震撼,真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她不再认为曹越所言是危言听耸,这个男人真的能做到他说的一切。

    如今,大明军队真的打到了北京城下,而且数量还不少。要命的是,现在多尔衮的主力大军还不知道在哪儿,北京留守的军队数量并不多,布木布泰心里的慌乱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

    “大清完了,北京肯定要被明军攻破,”这是布木布泰下意识的反应。

    多尔衮所领精锐大军都被曹越打败,并且没能阻止明军攻击北京,明军兵临北京城下,多尔衮的军队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明军的取胜那是铁定的事实,说不定多尔衮已经全军覆灭了。

    “姑姑,”见到哲哲后,布木布泰行了礼,也没过多客套,直接说道:“听闻明军已经攻至北京城下,姑姑你有什么打算?”

    哲哲听闻明军打到北京城下后,早已经慌了神,叫布木布泰过来,就是想问自己这个亲侄女的主意,却没想到,布木布泰见到她,却也问她会怎么办。原本期望布木布泰替自己支招的哲哲,越加被吓的六神无主。“玉儿,姑姑还想问你主意呢!多尔衮的大这还在德州,明军却突然打到了北京城下,这如何是好?难道是多尔衮全军覆灭了?不然明军怎么可能打到北京来?”

    就在这时候,一名宫人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带着哭音禀报:“主子,大事不好,刚刚有人来报,说朝阳门已经被明军攻破。”

    这段时间,布木布泰特别关心北京城内外的形势,令人随时通报宫外的情况。外面的人自然不敢拂其意,济尔哈朗也明确告诉所有人,有什么事情随时传报宫里,因此宫外的情况,也在第一时间传进紫禁城。

    “什么?明军竟然攻破了朝阳门!”姑侄两人顿时傻在了那里,谁也没想到,明军这么迅速,几一会时间,就将朝阳门攻破了。朝阳门被攻破,那北京的防守就被打开了一个缺口,大明军队随时能冲进内城,甚至皇宫紫禁城里面。

    “玉儿,我们要怎么办?”哲哲被吓坏了,白着脸拉着布木布泰的手,一个劲地问询主意。

    这时候,殿外传来喝喊,说是郑亲王、信义辅政叔王济尔哈朗到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若,我们向曹越投降吧() 
济尔哈朗进殿后,扑通一声跪在了哲哲和布木布泰面前,一边叩首一边请罪:“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奴才来迟了。大事不妙,明军在我们没料到的速度攻至北京城下,形势万分危急,不过两位太后不要担心,奴才已经急令增援的人马,赶赴朝阳门,定能保朝阳门无忧。奴才也接到了睿亲王的急报,说他正率主力大军紧急回援北京,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