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国 >

第170部分

明帝国-第170部分

小说: 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就是曹越?”多铎会说汉话,只是不太顺溜。满清上层人物大多都是这样,他们受汉文化影响较大,大部分人都能听懂汉话,会说汉语,但识汉字者并不多。

    “如假包换!”曹越冲多铎露出了个笑容,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我们作为对手已经打过数次交道,但今天才是第一次真正见面,我在北京设了便宴,请你赏脸光临!”

    曹越的话,不只让多铎怔住了,也让身边的其他军士目瞪口呆。这都什么跟什么,要是不知道现在情况的人听了,还以为两个人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设便宴招待。现在是在战场上,战斗还未结束,多铎的人马刚才还在拼死冲杀,身边还躺着不少刚刚断气或者还有挣扎的人呢。

    “曹越,本王要杀了你!”多铎两只通红的眼睛滴的出血来,他在回过神来并怒吼了声后,抽出腰间的短刀,不顾一切地向曹越扑过去。

    只听“呯”的一声,还没等身边的人出手阻拦,曹越手中那把不知道什么时候抽出来的短枪冒出了烟,被打中腿的多铎身体顿时失去了平衡,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手中的短刀也刺进了泥中。

    “多铎,你没机会杀我的,想必你现在还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失败了,其实你应该看的出来,不管你手中的刀多锋利,但你必须冲到我身边才能刺到我,而我的枪可以老远就打中你,我们两军差的就是这一点,而这一点就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曹越说着。又冲多铎露出了和善的笑容:“多铎,你是我们大明的客人,嗯,还算是尊贵的客人。本王会好生招待你,也会带你去逛逛我大明的皇陵,你们对大明犯下了很重的罪行,就到那里去忏悔一样吧。”

    曹越说着,一下子收住了脸上的笑。冲身边的亲兵大喝一声:“来人,把这位建奴的豫亲王爷带走,好生招待,不能让他出任何差池,不然杀无赦!”

    “是!”几名军士大声应令,快步上前,在多铎挣扎中,将他制住,并马上拿绳子捆绑好,给多铎戴上了眼罩。并在他嘴巴上塞了块布。

    可怜的多铎,手脚被绑住,拼命挣扎也没办法挣开,嘴巴被塞住,骂人的话说吐不出口,最终在暴怒中被曹越的亲兵押走。

    “这场战争该结束了,建奴的威胁,也从此不会再有!”看着多铎被押走的背影,曹越轻轻感慨了两句后,又马上下令。追杀一切胆敢抵抗的建奴,对放下武器选择投降的建奴集中看押,不得有任何差池。今天这战,他希望能将大部建奴留在北京城外。无论是死是活都不能让他们离开。

    曹越的命令也很快就传达了下去,听闻多铎被活捉,残存的建奴士气更受打击。

    这场战事,在第二天中午时候就完全停止了,除了那些杂牌军还在四处追剿溃逃的建奴残兵外,大明近卫军已经停止了战斗。准备集中休整。

    而在主战场的战斗结束的时候,各地增援北京的援军还在陆续抵达,只不过这些援军已经没有战可以打了。原本率军紧急驰援北京的曹变蛟部,在接到曹越传报的消息后,也停止了前进。

    此时的曹变蛟,距离山海关还有至少一天的路程。北京之危既然解除了,那他部人马就不需要入关增援了。关外,局势还未完全掌握,需要对付的部落还很多,征战还要继续。

    不过建奴残余的力量大部被消灭在北京城下,那关外敢兴风作浪的部落,也会大幅度减少。大明的兵威,并将传遍天下,随着火器的进一步装备,再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与大明近卫军对抗。

    曹变蛟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彻底平定关外之乱,在消灭建奴残余势力及消除其影响的同时,也想办法将草原上的那些部落都争取过来,特别是蒙古部落。如今关外最大的势力就是蒙古各部落,剿抚并举是必须采取的策略,这项任务就交给曹变蛟负责了。

    曹越率军大败建奴,并将多铎生擒,这非常出乎孙传庭、马士英、史可法、高弘图等人的意外。他们以为,即使曹越所领的人马能取得,这战也肯定打的非常艰苦,所费的时日也会很多,但没想到,只一天一夜时间,战斗就结束了,不但将数万建奴击败,而且将多铎也生擒。

    在接到曹越所传的消息后,众人都非常吃惊,继尔兴奋狂喜。

    他们身在北京,遭遇如此突变,一个个都提心吊胆,生怕北京被建奴攻破,自己遭遇悲惨。如今一切担心都不要有了,曹越率军彻底将这个巨大的祸患消除了。

    弹冠相庆,这是他们在接到消息后的表现,这些人也再次对曹越的能力表示了敬佩,对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没有人对曹越不服,也再没有人会对曹越所提,大力发展火器的制造,建造更多的兵工厂表示反对。

    在曹越率军回城的时候,包括小皇帝朱慈炯,及孙传庭、史可法、马士英、高弘图在内的重臣,都前往城门附近迎接。逃过了一难的百姓,也自发组织起了欢迎的队伍。

    被俘的建奴很从,那些身份比较尊贵的,就如多铎等人,全都跟着凯旋的军队被押解进城。大部北京军民对建奴都是非常痛恨,一通臭鸡蛋加烂菜叶的洗礼,也原本已经很憔悴的多铎等人,更加狼狈不堪。只不过多铎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因此他也无所畏惧,坦然接受了百姓的唾弃。

    在安顿好军队后,曹越也直接找孙传庭和史可法、马士英、高弘图等人商议如何善后,怎么处理被俘的多铎及其他建奴贵族。

    杀还是招抚,这是大家要讨论的一个问题!

第一百六十四章 崭新时代即将开启() 
最终讨论的结果,还是决定砍了多铎的脑袋。

    这是一个极度仇恨大明的人,至死都不愿意投降,这样的人留在世上,只会多一份不安定。多铎并不是建奴的象征,建奴国内身份最高的几个人,包括福临、布木布泰、哲哲都已经归降了大明,多铎降不降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提,杀了多铎,可以警告那些还想继续与大明作对的人,多铎的下场就是他们的未来,如果他们继续负隅抵抗,那就等着哪一天身首异处吧。

    讨论做出决定后,多铎也和其他被俘的建奴贵族被押到明陵献祭,让他们跪在大明皇帝的列祖列宗之前赎罪。随后,多铎及其他一些与大明死抗到底的建奴高层,被斩杀在菜市口。

    被斩首后,多铎的脑袋被传首九边,再被送到南京,献到崇祯皇帝的陵前。

    随后,曹越也护送着朱慈炯、周太后、朱媺娖及其他大明高官一道,走水路返回了南京。

    在返回南京的途中,曹越也和朱慈炯、孙传庭等人商量好了还都北京的事。

    大明朝廷准备在明年底,迁回北京紫禁城,北京将继续成为大明的国都,南京和西京长安继续充当陪都的角色。只不过这两京不再设六部,只有留守的官员。

    只不过具体的计划还要等回到南京后再制定。

    路上走了二十几天,在过年前,庞大的朝拜使团才抵达南京燕子矶码头。

    这个年,也就在一片喜庆中度过。

    年前朝会上,小皇帝听取了众臣的意见,决定更改年号,以永安代替崇祯,明年为永安元年。并采用大明纪年和黄帝纪年,并要求外藩也采用永安年号及大明纪年和黄帝纪年。

    建奴被灭,李自成的流寇也被打残,崇祯皇帝的大仇得报。小皇帝朱慈炯即位已经几年,年号更改是自然而然的事。

    过了年后,上元节时分,从长安传来好消息。据红娘子的奏报。经过几个月的追剿,李自成在走投无路之下被部下所杀,残余“大顺”军都向官军归降,陕西得平。

    红娘子将李自成的首级急送南京的同时,也请求继续率军征战四川。

    只不过红娘子的请求被曹越否决了。于是朝廷下令,召红娘子回京,论功行赏。其部归曹杰所领,准备进入四川平叛,消灭张献忠部。

    红娘子是接到了曹越的私信后,再接到朝廷的诏令,她也马上接受了新的安排,将麾下的军队交给曹越最亲信的爱将曹杰后,带着自己的亲兵卫队返回南京。

    返回南京后,朝廷也给予了红娘子以丰厚的奖赏。封其为安国夫人,一品诰命,并以朝廷名义赐婚,下嫁曹越。同时给予钱银财物等奖赏无数,还有一座私宅。对红娘子来说,什么奖赏都是将要的,能嫁给曹越,并给她名份,她就知足了。

    在令黄得功和曹杰率军进攻四川,摆出一副大兵压境的姿态消灭最后的割据势力同时。大明朝廷也派出了一个使团前往成都,准备劝降张献忠。曹越手下的亲信,名士顾炎武和张苍水自请命前往四川劝降张献忠。对于劝降张献忠,曹越并没抱什么期望。他相信只有武力才能解决流寇割据的问题。

    派出劝降的使团,只不过是为了做到仁义尽致,让天下人都无话可说而已。

    但让曹越非常意外的是,年轻的顾炎武和张苍水,凭着他们的勇气和名声,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张献忠麾下的亲信大将、义子李定国。让李定国起了归附朝廷之心。他们再通过李定国劝服张献忠,归顺朝廷,结束与朝廷的抗争。

    李定国的名曹越在后世时候听说过,他也清楚现在李定国是张献忠手下最有能力的大将,他更知道李定国在原来历史上的名声。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非常有谋略有能力,而且原来历史上他一力抗清的壮举,蠃得了后人的尊重,他当然想将这位名人争取过来。

    顾炎武和张苍水竟然将李定国说服,并通过李定国劝服了张献忠,让张献忠最终做出决定,归附朝廷,这是曹越没有想到过的。他自然非常惊喜,马上下令,让张献忠、李定国及其他流寇的高层人物来南京,并答应给所有归降之人以好的安置。

    这功劳也被记到曹越的头上,小皇帝朱慈炯再给予其厚赏,封他为安王,晋为亲王爵。曹越再三推辞不得,最终只能接受。

    永安元年八月中,丹桂飘香的时候,归降的张献忠和他的四个义子李定国、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及其他原“大西”政权的高层,全都抵达了南京。

    曹越和孙传庭亲自率百官到燕子矶码头迎接张献忠等人一行。此时的张献忠,因为伤病及心里抑郁之故,身染重病,连骑马都不能够了。不过能得朝廷如此“厚待”,传奇人物曹越和孙传庭亲自到码头迎接,张献忠也得到了一点宽慰。

    张献忠一行人抵达南京后,小皇帝朱慈炯也给予他们厚赏,封张献忠为定西王,他的四个义子孙可望和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为国公。而李定国和刘文秀被曹越选到参谋部中任职,孙可望和艾能奇也被委以重职,分别任工部侍郎和户部侍郎,只不过他们两个被剥夺了兵权。

    得了朝廷这样的厚赏,已经出乎张献忠等人的意外,特别是李定国和刘文秀被选入参谋部,任实际军事官员,他们还真佩服曹越的胸襟。原本他们以为,归附朝廷后,不可能再掌管军队,朝廷赦免了他们的罪行,能谋个虚职混后半生已经很不错了。

    张献忠在抵达南京后两个月,因病去逝,朝廷给予其厚葬。

    张献忠归附,天下差不多太平了,只有关外,曹变蛟所领的人马,还在与一些不愿意归附大明的部落作战。在这种形势下,永安元年底,小皇帝朱慈炯率众臣回都北京。

    回到北京后,在曹越的主导下,新的政治军事改革也拉开了帷幕。

    一个崭新的朝代,即将开启!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结局() 
在孙传庭、高弘图、史可法等人的大力支持下,各项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内阁的权力再次被扩大,皇权被极大削弱,君主立宪制开始出现雏形。小皇帝朱慈炯差不多成了大明帝国的象征,朝事上他只有过问的权力,失去了大部分的决策权。

    因为曹越和朱媺娖这些年的言传身教,朱慈炯知道这个趋势不可避免,也没办法抗争,只能接受。

    孙传庭以年龄和身体原因请辞致仕,由高弘图接任。跟随曹越几年,高弘图的世界观认识已经有了彻底的改变,他充分认识曹越的胸襟和远见,在万分敬佩曹越的同时,也更加兢兢业业做事。如今的高弘图,已经差不多忘记了自己归附曹越是因为有把柄捏在对方手里,现在的他,是心甘情愿做这一切,为国谋利,为民做事,为了时代进步贡献自己的才智。

    高弘图在国破时候,都在把赋税及支出的事打理的井井有条,再加在这几年习性的转变,名望的增高,又是曹越的“粉丝”及改革的铁杆支持者,被扶到内阁首辅之位是名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