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国 >

第30部分

明帝国-第30部分

小说: 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曹越看来,古代的人更好糊弄,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而且对皇权有深深的畏惧,他们对生活的要求又不高,奉皇命练兵、比一般军队高了很多的月例、严格的军规几重因素作用下,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一支表现上看起来能做到令行禁止的军队,有了初步的规模。

    曹越当然知道,如今的令行禁止只是表面现象,真正到了战争时候,军士们能否严格听从命令进退谁也不知道。但现在军士们都依军令行事,这种情景只要继续保持下去,在军官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下,刚刚招募的这些新兵,终会变成精兵的。

    曹越现在最期望的就是,近段时间不要有战争发生,最好一两年内不要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让他有充足的时间训练军士,并打造一大批的武器出来。

    如果能给他一两年的时间练兵,他能将这五万人训练成为一支各方面都不错的军队,再通过实战的洗礼,精锐之军终能成就。

    只可惜,这只是曹越两相情愿的想法,很多人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

    ********

    辽东,盛京。

    被曹越破坏的一塌糊涂的盛京城,已经不似建奴军队刚刚撤回来时候那般狼籍。

    城内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瓦砾、焦炭、尸体等各种垃圾基本被清运完毕,被毁、被烧坏的那些房子、城墙、城门正在抓紧时间修葺中,盛京城内外,到处可见忙碌的奴婢及各旗旗丁。除了军备值班的人,其他人都要参与盛京城的重建。

    建奴的人口太少,在曹越率军攻破盛京并毁城前后,闻听消息的奴隶逃跑了不少,特别是被建奴抓获的汉人,更是逃跑了近半。劳动力少,连满八旗旗丁都要参加重建盛京的劳动。

    多尔衮等人期望的是,能在大雪降临辽东的时候,给皇族人员可以挡风遮雨的安居之地,不至于在寒冬时候,躲在帐篷里面挨冷风吹。

    被毁的皇宫也在加快修缮,这是大清的象征,无论如何都是要修复回去的。

    当然,修葺速度最快是的各大城门,已经初具防御规模。这是抵御外敌的最重要屏障,如今的建奴,已经不可能再和以前一样,过逐草而居的生活,他们从汉人那里学到了很多,包括把自己族中那些面对外敌来犯没多少抵抗力的老弱病残放在一个坚固的城墙之内。

    盛京的重建正在进行,大清国内的局势基本稳定,臣服于大清的各部落也没有什么大动作,隐隐成了大清最有权势之人的多尔衮提着的心也基本放回肚子里。

    在权力相争中,豪格明显处于下风,多尔衮的权威日盛,他挺有成就感。皇位离他就一步之遥,多尔衮变得踌躇满志。不过大清的危机并没过去,因为囤积在盛京的粮草基本被毁,财物大部被掠,这个冬天,大清臣民将会过的非常凄凉困苦。

    多尔衮自然不愿意看到如此困窘的局面,他在努力想办法破解。

    率军南下,袭击大明军镇,掠夺财物,这是解决目前困境最快捷、也是最现实的办法。但多尔衮也知道,如今松山锦州一线的明军防线已经稳固下来,洪承畴不急不躁地布防,大清军队即使快速南下,也很难得手,很可能还会损兵折将。

    但多尔衮又不甘心就这么平静地过冬,让八旗子弟过一个窘迫的年。就在他苦思冥想的时候,多铎一阵风一样从外面跑了进来,挟着一股冷风,差点让多尔衮打了个寒战。

    “十四哥,据我们打探到的情况,曹越被崇祯任命为大同总兵,镇守大同去了!”

    “哦?!”多尔衮哦了一声,挑了挑眉头。

    “臣弟听说,南明的大同军在松山之战中几乎损失殆尽,大同只有几千老弱病残之旅镇守,”多铎眼中冒着精光,非常坚定地请求道:“因此臣弟请求十四哥,给我一支劲旅,我一定能摧毁大同城,将曹越生擒回盛京,拿他的头祭奠先皇!”

    多铎的请求,瞬间让多尔衮心动了!

第十一章 兄弟合谋() 
大清军队退守盛京后,来自大明的消息就少了。

    这些年,大清通过各种方式的利诱,成功地惑使不少大明军民为大清所用,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建奴高层都能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得到大明朝廷或者大明军队的消息。

    甚至在很多时候,他们能通过这些投诚人员作内应,兵不血刃地攻占大明的城池。

    不过自松山之战失败后,满人通过这种渠道得来的消息也在大量减少,曹越到大同任职差不多一个月后,消息才传到盛京,被多铎得知。

    听闻曹越到大同任职,并且只带了三千人马,而大同兵在松山之战中几乎损失殆尽,多铎心中大喜,马上就认为这是一个报仇雪恨的最好时机,因此就心急火燎地跑到多尔衮这里,请命南征。

    多尔衮听了多铎所说后,瞬间就心动,下意识地认为,这是报仇血恨,尽歼曹越所部人马的好机会。不过多尔衮毕竟不是泛泛之辈,考虑事情不会如多铎这样轻狂,刚刚大清经历的变故,及如今肩膀上担负的使命,让他学会更加细致地考虑问题。

    他并没有马上回复多铎的请命,而是皱着眉头详细地问了多铎相关情况后,再认真地想了起来。

    最终多尔衮缓缓地摇摇头,不同意多铎的请命。

    “十四哥,这是为何?”多铎很意外,没料到多尔衮会不同意他的请命。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时节、天气,”多尔衮背着手,走到大帐门口,看着外面那萧瑟的天气,声音低沉地说道:“十五弟,如今已经是严冬,辽东已经下了几场小雪,这几天今冬首场大雪就要落下。从盛京赶赴大同,最快也要半个多月,如果天气变坏,时间要更长。我们大清八旗的优势就是骑兵的快速突击,如果大雪覆盖,那骑兵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很可能还会被恶劣的天气所困。”

    说到这里,多尔衮微微地叹了口气,带点落寂地看着多铎,“十五弟,如果时间再早上一个月,那我会毫不犹豫地同意你的突袭计划,也相信你会成功。但现在,不是攻击的好时机。我大清在松山曹越了败绩,大清国内士气低落,我们再也没办法承受又一场失败,所以,一切还是要慎之又慎!”

    多尔衮的话,瞬间就将多铎心中的豪气扑灭了大半,认真想了一下后,多铎也认可了多尔衮所说的话,好一会没有言语。不过他在认真想了一下后,突然抬起了头,眼中闪着兴奋之色。

    “十四哥,小弟觉得,正是因为天气之故,我们可以计划这一场突袭战。相信明军也料不到我大清军队会在严冬时候,大雪覆盖原野的情况下突然南下,他们肯定不会做出防备。大同镇军已经在松山之战中化为乌有,曹越即使有能力,他手上无可战之兵,也是没办法抵挡我大清军队的铁骑。他到大同后,即使马上开始招募新兵,等有了战力,也至少要半年一年以后。所以,小弟认为,如今正是率军急袭大同,报仇雪恨的好时机!还有……”

    听多铎这般说,多尔衮脸上也有笑容浮现,他并没有出言问询什么,而是示意多铎进内详说。

    多铎也马上跟随多尔衮走回到火炉边,他一边走一边继续说道:“十四哥,这次曹越率军急袭盛京,我们都没料到,疏忽大意之下被他得了手。你不是常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们也可以将领曹越,打南明蛮子一个措手不及。大同至北京一带,全是平原,非常适合骑兵行进,即使我们遇到麻烦,凭乌合之众的明军,也是困不住我们。十四哥,你就允我率一支人马南征,急袭大同吧!如果等来年,说不定大同就兵强马壮了,那时候派大军南征也不一定能取得成功。”

    多尔衮心里已经有点认同了多铎所说,不过他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反问多铎:“十五弟,如果你真的领军急袭大同,这仗你会怎么打?如果大同不能破,反而陷入明军的包围之中,那你又怎么解?”

    “十四哥,如果给我两万人马,我有把握攻破大同。”多铎脸上闪现兴奋之色,带点激动地说道:“大同并没多少守军,严冬时节他们想不到我大清军队会突袭,应该不会严加防备,我军如果奇袭,定能得手。如果因为意外不能得手,我可以率军直扑北京,在北京一带烧杀抢掠一番,这样即使没能达到当初目的,也可以极大地震慑南明蛮子。想必崇祯也会被吓个半死,这个年他们别想过好了。”

    多铎再顿了一顿,压低声音说道:“如果我们在弃大同往北京攻的时候,放出风声,说这是我们与曹越的密谋,不攻大同,而攻北京是助曹越成大业,说不定崇祯皇帝会替我们清除曹越。”

    “哈哈,十五弟,你真是越来越有长进了,”多尔衮听了后神情大悦,伸手用力地拍拍多铎的肩膀,“你越来越有头脑了,十四哥很欣慰。以后,可以让你独挡一面了。好,这次你的请命,十四哥允了,你率两白旗的精锐,再加一万蒙古八旗,共两万人急袭大同,力争攻下大同,将曹越生擒回盛京祭奠我大清的先祖。”

    “多谢十四哥,”多铎想不到自己竟然说服了多尔衮,当下大喜,赶紧起身作礼致谢:“请十四哥放心,小弟一定会将两白旗的精锐带回盛京,并想办法想曹越生擒回盛京!”

    “十四哥希望你能凯旋归来!”多尔衮用力一拳捶在多铎的胸膛上,并哈哈大笑起来。

    多铎也还了一拳,兄弟两人随即相拥在一起,用力地拍拍各自的肩膀,放声大笑。

    多尔衮放开了多铎,再指着火炉边的毡子,“十五弟,我们详细讨论一下这次出兵的情况吧!”

    “愿听十四哥的教诲!”

    兄弟两人详细地讨论了一个时辰后,多铎才告辞离开,去做准备了。

    而多尔衮继续坐在火炉边,对着案上那副标示明清力量对比的地图出神。

    稍一会,一名戈什哈轻步走了过来,跪下施礼:“主子,庄妃娘娘在帐外求见!”

    “哦,庄妃,玉儿?”多尔衮一下子被惊醒过来,脸上现出喜色,马上令戈什哈道:“马上让庄妃娘娘进来,以后庄妃娘娘过来,不需要通报,直接让她进来就是了!”

    “喳,奴才遵命!”

第十二章 布木布泰的心思() 
不一会儿,一身裘袍的布木布泰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看上去说不出的雍容华贵,候在帐门口的军士都不敢看上一眼。多尔衮赶紧迎上前去,笑着对布木布泰说道:“玉儿,今日怎么有闲过来看我?”

    多尔衮的话中有说不出的柔意,与刚才商讨军情时候那副决然坚毅的神情仿佛换了个人一般,连眼神都变得柔和。多尔衮一直倾心于国色天香的布木布泰,只可惜,造化弄人,最终布木布泰成了皇太极的女人,这是多尔衮心里最大的一个遗憾之一。

    如今皇太极已死,布木布泰成了寡妇,多尔衮原本已死的心又慢慢地复活了。

    这段时间,他也忙里偷闲地想办法接近布木布泰,只可惜布木布泰总是和他保持距离。却是没想到,今天布木布泰亲自到他帐中拜访,这让他喜出望外,在布木布泰面前努力保持的矜持都没有了。

    布木布泰当然知道多尔衮的心意,当初情窦初开的她,也曾倾心于他,把多尔衮当作心目中的大英雄,柔情倾注的对象。但最终嫁给了皇太极,并且经历了宫中的许多变故,让她看淡了感情。特别如今大清遭遇重大变故,自己的儿子即使当皇帝之后,她更没有任何心思去想感情上的事。

    布木布泰今天私下来找多尔衮是有重要的事相求,因此在作了礼后,并没理会多尔衮的献殷勤,直接说明了来意:“睿亲王,今日本宫来找你,是有一些事相商。”

    “娘娘有事,请尽管说!”多尔衮马上屏退了左右,示意布木布泰一边坐下,温言说道:“玉儿,你有什么事,也不必亲自跑过来,派人来说一声就是,我会过来找你。”

    “睿亲王忙于国事,本宫如何敢这般,”布木布泰抬头看了眼多尔衮,看到多尔衮那充满热切的眼神正注视着自己,赶紧心慌地躲了开去,神情紧张地说道:“睿亲王,昨日,肃亲王来找过皇上和太后,郑亲王也和他一道来!”

    面对多尔衮充满柔情的眼神,不知怎的,布木布泰想到了曹越,这个注定在她生命中没办法抹去的男人。曹越冷然面对的眼神,他在床榻上那勇猛的表现,她身体在曹越冲杀时候完全绽放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来。这种感觉让她有点紧张,又有点苦涩,忍不住有点心慌。

    再又想到腹中这个不知道如何处罚的小儿,她心里越加慌张。

    一听豪格私下去找小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