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国 >

第32部分

明帝国-第32部分

小说: 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卑职见过总兵大人,”朱阳顶着一身寒气进来后,恭敬地向曹越行了礼。

    “朱副将请坐,”曹越笑着示意朱阳在他对面坐下,很客气地问道:“不知朱副将半夜求见,有何要事禀报?”

    “卑职是有非常要紧的事告诉总兵大人,”朱阳说着,很警觉地左右看了看。

    看朱阳这副神态,再结合自己这段时间的所得,曹越隐隐猜到了一点,马上屏退左右。“朱副将,现在就你我两人,有什么事你就尽管说吧!”

    “总兵大人,吴副总兵准备向朝廷上奏,说你募集兵马是准备造反,他还想拉拢卑职一道联名上奏,但被卑职拒绝了。还请总兵大人小心,依卑职的了解,吴副总兵这段时间正在搜集证据!”

    听朱阳这样说,曹越心里顿时涌上来说不出的气愤,奶奶个熊,自己努力练兵,只是想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人马,将外虏和内乱消灭,还天下一个太平,根本没想到过造反自立,也丝毫没这方面意思的表露。这个新来的副总兵吴明,竟然要如此诬陷自己,真是太过分了。

    看到曹越脸上现出满脸怒容,朱阳心里一喜,知道曹越并没打探到此事,他今天的告密将会在这次事件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当下再更详细地把他知道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是把所有事情都推到吴明头上,他没有任何参与,他在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向曹越禀报了。

    曹越也没表示什么,只是说他会亲自调查此事,要朱阳先不要声张。

    朱阳告辞离去后,另外一名副将高清又到帐外求见。

    高清进来后,禀报了和朱阳一样的内容,这下曹越没有任何的怀疑,在送高清出帐后,马上布置下去,严密监视副总兵吴明。同时曹越也派曹能,明日一早就离开大同,前往北京。

    曹越不能断定吴明是否已经将诬告内容上奏朝廷,他要及时做出应对。

    他派曹能去北京找王承恩,将这件事情大概告诉,再送上了份厚礼。

    曹越也让曹能想办法找坤兴公主朱媺娖,让她帮忙,万一这件事真的发酵,让她在崇祯皇帝和周皇后面前替他辩解一下。曹越亲自写了一封信给朱媺娖,他相信朱媺娖会帮他的忙。

    做出布置后,曹越继续带领军士训练滑雪。

    崇祯十四年的天气就是奇怪,八月之前,天下大旱,许多河流断流。七月底八月初的时候,又有连续的暴雨。及到冬天,寒潮一个接着一个,大雪也连续下。

    今冬的第一场大雪后,天气才放晴了两天,积雪还未融化,又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开始下了。

    因为过冬的钱粮都准备妥当,兵器坊也一直在开足马力生产,大雪连续下,曹越并没感觉到任何的厌恶,反而有一点庆幸。这种日子,不要太担心有外敌来袭,包括建奴和李自成的农民军。

    他也可以偷闲几天,不要像刚来大同一样,忙的像个陀螺一样,天气给他带来了一些空闲。不过曹越并不个喜欢空闲的人,新兵训练不能按正常计划进行,但他也令各部长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继续训练,不能懈怠。

    越冬的准备,曹越做的挺充分。抵达大同后,他依崇祯皇帝的暗示,从原大同总兵王朴家族那里“敲诈”来了五十万两银子,充任军饷,又连蒙带骗从王家要了二十万石粮食。光从王家“敲诈”所得,就够五万大军差不多用上两个月了。再加自己原本的那些靠战利品换来的积存,还有自己家族的贡献,曹越现在囤积的钱粮足够麾下大军用上半年左右。

    军中唯一欠缺的就是冬衣,毕竟时间太仓促,曹越即使有钱,也没办法一下子买集五万余套冬衣,只能慢慢解决,或者派发银子,让军士们自己想办法添置。

    寒潮来袭的时候,军中虽然有一些军士因为挨冻而受伤,但冬衣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过去。

    这一切,多亏曹氏家族的大力支持,没有自己家人的支持,曹越是没办法顺利解决这些问题的。

    不过年后,曹氏家族的一部分人将到南京去,包括曹越的母亲和哥哥,接下来家族能给予的支持会减少,他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后续所需。曹越对此并不担心,因为他已经想到了不少解决军需的办法。

    年前不需要为此担心,曹越也将大部精力放在训练自己家丁部队滑雪,及利用滑雪板行军打仗的事上。军中事处理完毕,他就会带着家丁部队出城训练滑雪。

    除了家丁部队,曹越亲自挑选的那三百人的准特种部队也开始训练滑雪。

    不过这三百人并不是曹越亲自训练,而是交由曹杰负责。曹杰是第一营的参将,这三百人的准特种部队归属第一营,平常训练事务都由曹杰负责。

    曹越来到大同后,大同所有的卫所他都去巡查过,一部分堡寨和墩台也去过。带领家丁部队训练滑雪的时候,他也趁机去巡查大同城外的那些卫所、堡寨。

    曹越也在巡查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都是军士们在这种天气情况下疏于防备,不派出人马巡查。如今是乱世,大同是建奴和农民军都有可能攻击的地方,曹越不想因为大意而惹麻烦。因此他在巡查中发现问题后,下发命令,要各卫所不能因为天气而懈怠,他会随时突击抽查。

    这天,曹越又利用带家丁部队训练滑雪之际,巡查了靠近长城的几个卫所及堡寨,结果还算满意,下发了命令后,这些地方的把总不敢疏忽,大雪天也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警惕。

    在巡查结束,曹越率家丁部队沿着长城一线回撤,准备回大同的时候,在翻过一座废弃的城堡之际,一名眼尖的亲兵突然指着远处大喊:“总兵大人,有情况,那边有大队骑兵!”

    听到亲兵的提醒后,曹越马上掏出自己土制的望远镜查看情况。却见距离他们所呆之地大概几里的地方,一队至少数千人的骑兵,正踩着积雪,缓缓往这个方向而来。

第十五章 应对措施() 
观察了一阵后,曹越脸色马上变了:“是建奴骑兵!”

    望远镜是曹越在北京时候制作出来的。明朝时候,玻璃制品已经不是稀罕物,极易得到,许多眼睛不好的人都配戴眼镜以改善视力。有现在的玻璃,穿越前当了多年兵的曹越,当然想到了望远镜这种军事用途非常大的东西。没有现成的,就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制作。

    一般而言,只需要初中物理知识就可以制作出简易的望远镜,曹越也没费多少劲,就制作出了几套能用、又简单易带的单筒望远镜。双筒及更复杂带标尺的望远镜,曹越现在还没办法制作出来。

    曹越手下几名重要的亲信,都配备这种单筒望远镜,使用者也马上就发现了此物的巨大用处。他们对曹越的敬佩程度,也随着小小的望远镜再上升一个高度。

    在一些人眼中,曹越成了无所不能的代名词。

    通过望远镜,曹越在几里外发现了突然出现在长城附近的建奴骑兵。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对方也发现了他们,这是挺幸运的事。

    曹越所领的家丁部队,全部都身着雪地伪装,白衣、白披风、白帽,即使距离不远,也不一定能发现雪地上有这么些人出现。

    曹越也马上下达了紧急应对的命令,近五百名家丁,有条不紊地跟着他隐藏到一片树林中。

    曹越也在和几名家丁部队的头目简单地商量了一下后,马上做出决定。他率一部家丁,率先赶回大同,布置防御,新任的家丁部队头目曹信,率一百人断后拖延建奴骑兵的行进速度,并伺机偷袭。

    曹信是曹越的一名远房族兄,人很机灵,武艺也出众,此前一直跟着曹文诏和曹变蛟征战。在一次战斗中他负了重任,后回家休养了两年。如今曹信已经康复,曹越就让他来领自己的家丁部队。其他那些家丁部队的得力人员,曹越都已经将他们提拔到重要职位上,家丁部队的头目,只能另选。

    今天也是考验曹信能力的时候了。曹越清楚,此次建奴骑兵出现在大同镇的防区内,肯定是冲着大同而来。曹越当然不能亲自断后阻击建奴骑兵,他必须要尽快赶回大同,布置防御。

    建奴中也有智商极高者,他们可能是觉得天寒地冻,遍地大雪覆盖情况下,这种大家都认为不适合军事行动的季节,我大明军队定不会加以防备,他们就想来一次神不知、鬼不觉的偷袭。曹越甚至能断定,这次建奴骑兵出现在大同附近,就是冲他而来,是建奴知道他镇守大同后,计划的一次报复。

    如今的大同镇军,并没有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如果不及早赶回去做出布置,说不定就会被建奴打个措手不及,或者曹越惨重的损失。

    布置完任务后,曹越就令随自己回去的三百余家丁,将身上所带的所有手榴弹,也就是家丁们所说的木柄火龙炮,全都交给留下阻击的曹信所领的一百余人。

    将所带的木柄手榴弹转交后,曹越也马上就率三百余家丁,以最快的速度往大同回赶。

    用了半天还要多的时间,曹越率三百累成狗一样的家丁赶回了大同。抵达大同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城门早已经关闭,曹越用自己所带的总兵大印叫开了大同城门。

    进了城后,他也立即令手下去紧急传召大同的大小官员及各部将领,到位于大同城内的总兵行辕议事。原本曹越将总兵行辕设在城外大营内,但天气转寒后,他还是听了大同知府魏大本的建议,将行辕移回到城内,并将第一营人马也全部移到城内驻扎。

    很快,大同知府魏大本及第一营参将曹杰,还有住在城内的一些其他官员被召到总兵行辕内。

    “曹总兵,发生了什么事?”进入行辕的大同知府魏大本看到曹越一脸凝重,忍不住出声问询。

    因为天寒,魏大本已经睡下,接到曹越的紧急传唤后,马上就猜到肯定是发生了什么紧急的事。

    “魏大人,今日本将率部巡查边关的时候,撞到了建奴骑兵出现在外长城附近,他们距大同才不到一百里的路程。建奴骑兵定是偷袭大同而来,本将不敢有任何的耽搁,留下一部人马阻敌后,马上就赶回了大同,今日召各位来,就是要连夜做出防御建奴入侵的准备。依本将的估计,建奴最快在明天傍晚到后天中午时间就能杀到大同城下。”

    明长城自居庸关以西,分南北两线到山西偏关会合,被称为内、外长城。

    外长城即居庸关西北经赤城、崇礼、张家口、万全、怀安而进入大同的天镇、阳高、大同、左云沿内蒙古、山西交界处,达于偏关、河曲;内长城从居庸关西南经河北易县、浑源、阜平而进入大同的灵丘、浑源,再经应县、繁峙、神池而至老营。

    曹越遇到的建奴已经在外长城附近,以过去这段时间估计他们的行程,应该越过外长城,说不定抵达内长城附近了。外长城因为多个关隘残存,建奴经常从残破的关隘处越关而入。

    听曹越这般说,魏大本及曹杰顿时被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们万万没想到,如此恶劣天气下,建奴竟然也会率军长途奔袭大同。不过还算幸运,曹越带兵巡关的时候,阴差阳错地碰到了建奴,并得以脱身返回大同,布置防御。魏大本虽然没真正见识过曹越的能力,心里也觉得曹越有点过于年轻,但从曹越这段时间练兵时候的表现来看,这是一个挺有能耐的将领。

    情况成分危急,如今能依仗的只有曹越这个大同总兵,还有刚刚募集的那五万新兵。

    魏大本也是个行事果断的人,他马上对曹越说道:“曹总兵,如何布防,如何御敌,都要由你决定。你就直说吧,要本府做什么,只要本府能做到的,一定照办,决不敢推辞。”

    明朝时候,同等级别的文官地位远高于武将,不过曹越没有这种观念,他潜意识地认为,掌握军队的武将才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在与魏大本商量事情的时候,从来没有陪着小心,以下官相称。

    而魏大本出奇的没计较这些,或者他没将计较流露言表。

    “好,”见魏大本这般干脆,曹越忍不住赞叹了声,也马上说了自己的要求,“本将希望知府大人能在建奴抵达大同之前,将大同城外的百姓都转移到城内来,并准备相应的粮食。建奴远征,极少携带军粮,他们从来都是就地取食,以战养战。这次本将就不给他们机会,想办法做到坚壁清野。”

    魏大本听了后,微微皱了皱眉头后,也马上舒展开来,非常爽快地答应,“好,那本府就连夜去做准备了。一定想办法尽量将城外的百姓动员搬入城内,并准备足够的粮食。”

    “那太好了,有魏知府这般大力配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