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帝国 >

第95部分

明帝国-第95部分

小说: 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寇的实力没有什么大的损失,这次战役中,曹越虽然击败了李岩的人马,随后几路明军也阻止了李岩和刘宗敏北上的步伐,但并没消灭多少流寇。可以说,流寇的力量非常庞大。

    大同军在刚刚结束的这次战役中虽然取得了大胜,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万多将士阵亡或者因伤失去战斗力,其他的大部人马,又要被孙传庭带到陕西、河南去剿乱。

    北方,特别是大同一带,将没有精锐的边军守卫,如果建奴再来攻,那战局会怎么样,谁也没办法预料。北京的防守也是空虚。孙传庭带到陕西、河南去的人马还算有战斗力,剩下的那些大明官军,除了辽东的洪承畴及祖大寿麾下还有一些有战斗力人军队外,其他都是乌合之众。

    据曹越所知,现在的流寇数量已经有几十万人马,可以说,天下的局势非常不容乐观。

    要想消灭流寇,击败建奴,必须要尽快训练出一支精锐的人马。

    曹越知道,这是个远大的目标,如今只能当作一个梦想去看待,现在他期望的只能是局势能暂时保持平衡,大明军队能挡住建奴和流寇的攻击,让形势不至于太过于恶化。

    曹越清楚,要是孙传庭在河南战事不利,那流寇的势力很可能越来越大,北京被攻破的历史重演非常有可能。建奴肯定不会放过渔翁得利的机会,他们会趁流寇势力越来越大的机会出兵,给大明以狠狠的一击,他必须要尽快把军队训练好,以便在形势危急的时候能救急,不给流寇和建奴以机会。

    也就是说,现在曹越最急迫要做的,就是训练出一支能应付局面的军队。

    有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他就可以左右现在的局势,说不定能定鼎天下。至少,也能给自己和家人留条后路,省得到时候如丧家之犬一样,最终只能落荒而逃,没有反抗的能力。

    因为诸多迫切的原因,曹越严令麾下的将士,以最严格的姿态进行训练,尽快成军。

    他从大同带过来的一个营将士,是大同军中最精锐的人马,军事素质远非寻常大明官军可比。他们充实到其他营中,以这些人为骨干进行练兵,曹越相信很快能取得成果。

    特卫营现在只有两百八十名成员,在几次战役中牺牲了不少,现在准备在这次募兵中,继续选拔,最能将能特卫营扩充到一千人左右。

    曹越在向进行的报告中,是准备募集十万人马,这个计划得到了崇祯皇帝后批准,曹越当然还要继续征集兵员,他颁布的征兵令长期有效。为了能选拔更好的兵员,他将征集对象扩展到浙江一带。当年的戚家军就是主要以浙江人为主,曹越派自己的亲信曹能,到浙江一带募集兵员。他吩咐曹能,只挑各方面都出色的青壮年,他不需要多,只要精。

    崇祯皇帝派来的监军王宁,是王承恩的堂亲,曹越通过王承恩的关系,还有自己的收买拉拢,已经让这个崇祯皇帝派来监视自己的太监,成了自己的得力盟友。通过王宁的帮忙,曹越得到了一些很难得到的东西,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让崇祯皇帝下放更多权力,给他更多的自主权。

    曹越在大同的时候,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了很多制造火器的机器,雇佣了不少西方工匠,这些人和机器,曹越暂时放在南京,并没运到大同去。

    现在,他来到了南京,这些机器和技术工人,也可以开始履行他们的使命了。

    南京有不少火器制造工坊,曹越来到南京后,通过王宁接管了所有火器作坊,并且新建了一个占地很广的新的火器作坊。虽然说这些机器是自己花钱买的,工匠也是自己花钱雇的,现在以官方的名义新建火器制造厂,但曹越丝毫不以为意,他知道,自他来到南京后,朝廷对他已经很难管束。

    最终,一切都将属于他的,包括他新训练出来的这支军队。

    成为封疆大吏,曹越的心思已经彻底放开,他知道,如果要破解现在的危局,一切都必须推倒重来,靠现在的朝堂上的那班大臣,想开创一个富强的大明,肯定是痴人说梦。

    只不过要怎么才能让形势按自己所想的发展,曹越暂时没有头绪,但他知道,他可以利用各方势力的角逐,最终去收获渔人之利。

    这也是他放过李岩所领的农民义军的一个不愿意告诉人的目的,当然他也想争取李岩的人马。

    现在地抓紧训练兵马的同时,也密切关切天下局势,特别是孙传庭所部的动静。

    在孙传庭出狱之前,升任三边总督的汪乔年主持对农民军的剿抚。在孙传庭下狱的三年期间,熊文灿、杨嗣昌在剿灭流寇的战争中连遭败绩,李自成在河南打开了局面,拥兵数十万。也就在孙传庭和曹越在大同率军与建奴死拼的时候,农民军与汪乔年的人马也进行了大战,在孙传庭火速率军驰援的途中,汪乔年被击败,其也在兵败后被李自成处死。

    孙传庭自大在同领军后,进入陕西,全面接管剿灭流寇的事项。他在抵达陕西后,斩杀了逃跑将军贺人龙,再提拔其部下副总兵高杰接替贺人龙,准备与李自成全面开战。

    高杰原本是李自成的部下,后来私通李自成之妻,事发后拐带李自成之妻投降官军,成为官军的一名忠实鹰犬。他与李自成是生死之敌,孙传庭在用人上,可是有自己的一套。

    但孙传庭的担虑还是很多,对此曹越也心知肚明,他并不相信此战孙传庭能最终取胜。

第十章 危局() 
(感谢公孙唐书友的打赏)

    这次军事行动的最终目的,是解开封之围,将流寇赶出河南。

    如今的河南境内,已经大部被流寇占据,形势万分危急。

    崇祯十四年正月,李自成率部攻克河南洛阳后,听闻开封守军力量较弱,与众将商议后,于崇祯十四年二月率三万余人,疾驰三天三夜急袭开封城。

    开封巡抚高名衡率军固守,还以重金募勇士出城袭击。明将高谦奉命率部疾驰开封,与总兵陈永福合兵背城苦战,三战皆胜,李自成部伤亡甚众,被迫解围而去,转攻其他州县。

    崇祯十五年也就是今年正月,李自成再次率军攻打开封。

    开封守将高名衡、陈永福率军据城而守,再次重创流寇。李自成左目中箭,但仍率军苦战,并击退明将丁启睿的援兵。后李自成采取幕僚建议,通过挖地道埋设炸药炸城。但开封城墙坚固,几万斤炸药竟然炸不塌城墙,炸药爆炸后横飞的土石反倒伤了许多流寇,李自成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围西走。

    两攻开封不得的李自成心里恼怒,率军猛攻襄城,破城后杀三边总督汪乔年。

    崇祯十五所三月,李自成部连破河南东部城邑十余座,为防止明军的增援,李自成派李岩和刘宗敏率十数万人马北上,攻打太原和大同,威胁大明京师。

    五月,李自成、罗汝才再次联兵三攻开封,但依然攻不破开封,只能以大军团团围城,另一部人马东攻亳州。如今开封城内的高名衡、陈永福麾下只有万余守军,粮饷日匮。

    从开封传出的紧急求援塘报已经有几十封放在崇祯皇帝的案头,但那时候建奴大军压境,崇祯皇帝虽然命孙传庭率军增援河南,但建奴未退,孙传庭也不能成行。

    崇祯皇帝更不敢派其他人马增援河南,怕京师有失的他,广招勤王之师。明军的机动力量,大量往北京方向移动。最终建奴兵败大同,京师危机得解,崇祯皇帝没忘记开封之危,马上令孙传庭率军增援开封。孙传庭自然知道情况的危急,以最快的速度,率军西进,连曹越的婚礼都没时间参加。

    现在孙传庭现在手中有有三张王牌:一是陕西兵,也就是原来贺文龙的人马;二是曹变蛟的东协军;三就是从曹越手中接过来的大同军。这几路大军是他最为依仗的人马,特别是曹变蛟的几万精锐。

    这几路军队是孙传庭自信能完全指挥得动的人马,曹越训练出来的大同军,他将亲自掌领,当作自己的中军。新晋的大同总兵赵信,他也格外恩宠,钱粮方面给予最优厚的待遇。

    除了这三支孙传庭肯定能指挥的动的人马外,还有左良玉的湖广兵,孔贞会的四川兵,刘清泽的山东兵,朱大典的江浙兵。这几路人马,也归于孙传庭的指挥之下。

    可以说,除了归属于辽东洪承畴的人马外,其他大明官军,大部都归在孙传庭的指挥之下。

    从数量上看,归孙传庭指挥的人马有近三十万,但明眼人都清楚,无论是左良玉,还是刘清泽,或者孔贞会,他们都不会完全听命于孙传庭这个三边总督的,他们都有私心,想保存自己的实力。

    这一点,孙传庭也心知肚明。他没过多指望这几路人马的协同配合,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曹变蛟及曹越训练出来的大同军上。

    开封危在旦夕,孙传庭知道开封失陷的后果将会多少严重,因此他令麾下人马,快速西进,准备从几个方向进攻流寇,会师于开封城下。

    孙传庭的布置是这样,他亲自率曹变蛟、高杰、赵信攻打陕西的流寇,令左良玉、刘泽清、孔贞会、朱大典的人马进攻河南。

    孙传庭这样的安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准备以此一战,彻底消灭流寇主力,让李自成再没有能力恢复元气。因此,采取几路人马迂回攻击,从几个方向合击的作战策略。

    其他几路人马只要能出击,不期望他们能获胜,只要能牵制李自成部,孙传庭就满意了。

    在孙传庭的命令下,几十万大军将进入陕西、河南,准备左右夹击李自成的人马。

    曹越并不知道孙传庭的具体安排,但他有一种说不出理由的担心,因为历史上孙传庭就是在这次战役中兵败,最终身死的。他不知道他这个穿越人的到来,能不能改变历史,改变朋明的命运,改变孙传庭的结局。但他预料,这次军事行动,不会如孙传庭的愿的。

    --------------

    盛京,多尔衮的王府。

    这段时间,多尔衮心情一直不好,主要原因当然是几次败在曹越手下。

    他清楚,大清军队与大明军队相比,在整体战力上并不差,占劣势的只是武器装备上。多尔衮并不是一个古板的人,他见识到过火器的厉害后,也萌生了在大清军队中大量装备火枪的念头。

    这一天,多尔衮让人把范文程和佟养性召到了自己府上。

    “两位想必清楚如今的局势,我大清军队两败于大同城下,在军事上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如果不破解这个危局,以后大清的形势将越加危急,本王今日召两位过来,就是想与你们讨论一下对策!”

    “主子,你也不要太担心,明廷内外交困,崇祯小儿又多疑,纵然有孙传庭、曹越、曹变蛟这样的能人,他没办法逆转局势,想必主子已经知道,曹越被解除了大同总兵职,发配到南京去任职了,这肯定是崇祯小儿提防之故,大同军又被孙传庭带走,如今的大明九兵,防守兵力已经大不如从前,”范文程在一边小心翼翼地说道,“主子,如今豪格已死,主子您的头腹大患也就除掉了,郑亲王又染病,大清的事务,全由你说了算,主子雄才大略,想必已经有了如此对付明廷的计划。”

    此前范文程向多尔衮提出建议,派出细作到北京,离间大明君臣之间的关系,大量散布曹越和曹变蛟,还有孙传庭及洪承畴有异心,拥兵自重想自立。此前通过离间计,成功地诱使崇祯皇帝斩杀了袁崇焕,他期望离间计能再次奏效。

    不过范文程知道,今天多尔衮召他和佟养性过来,肯定不是为了讨论有关离间计的事,应该有另外的目的,说不定与火器的研制有关。

第十一章 汉奸走狗的悲剧() 
范文程还是挺了解多尔衮的,今天多尔衮召他们过来,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两位,你们都是大清的股肱之臣,又都是善谋略者,今日本王召你们过来,就是想商讨一下组建火器营的事!”多尔衮示意范文程和佟养性在他身边坐下,再面对佟养性道:“你是大清的火器专家,一些事情今天你与本王仔细说说!”

    “是,摄政王!”范文程和佟养性应了声后,在多尔衮身侧盘腿坐下。

    多尔衮眼睛在范文程和佟养性身上各自停留了一会,再道:“想必两位也清楚,如今明军已经开始大量装备火器,特别是火枪,即使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拥有大量火器,对我大清军队的威胁依然不能小视,毕竟现在大清军队数量骤减,我们再不能轻易损耗哪怕是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的人马。”

    听了多尔衮的话后,范文程和佟养性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