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古代搞工业 >

第4部分

混在古代搞工业-第4部分

小说: 混在古代搞工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孙奇快要完成龙凤呈祥时,他忽然感觉似乎有热水滴在头发上,还未拧头回望,就已经闻到一股香风,伴随着这股香风,还听到一阵哽咽声。

    “好孩子,这事不该你来做,家里最近变化这么大,都多亏了你,可是你还在熬夜。。。。”

    头发上传来温柔的抚摸触感,孙奇不用猜都知道是母亲常新燕醒来了。一定是缝纫机发出的声响把母亲惊醒,孙奇暗暗自责。

    “不,娘,我也是这个家的一分子,我做这些,都是理所应当,更何况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孙奇起身,真诚的目光注视着常新燕,他说这些话是发自内心的。烛火下,常新燕的泪目并没有落在那台造型奇特的缝纫机上,而是落在了儿子懂事听话的脸上。

    什么机器都没有听话的儿子。

    “孩子,你真的变了,前几天就忽然变得不一样了,但这种变化是好的,娘高兴还来不及,你懂得帮父母分担家忧,娘真的感激不尽。”

    常新燕不再流泪,因为懂事的儿子已经帮她拭干泪水。

    她确实是被缝纫机的声响所惊动,早早就来到了孙奇所在的房间,透着烛光,她偷看了许久,儿子在烛火下倒映的身影,显得那么懂事,那么成熟。

    很快,她就发现了儿子所用机器的不同寻常了,那是一种不同于市面上流行的缝纫机,造型的独特,也不同于她所工作的彩云坊里的机器。那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机器。

    她扫了一眼完美无缺的两身锦衣,暗道儿子仅仅用了半个多时辰,就完成了一套衣服的缝制,还这么完美,如果是自己动手缝制这两套衣服,还不得几个时辰,质量还不一定有儿子做出的高。

    这究竟是什么机器,竟然有如此高效的效率。常新燕的心中如波涛涌起,整个心都在颤抖,久久无法平息。孙奇这几天带给她的惊喜,已经够多了。

    孙奇当然也注意到了母亲的视线,他心中在思考这个机器的出处。

    “娘,孩儿聆听了陆大师对于现今缝纫机的不足和缺点,经过自己的摸索,终于研制出了这台新式的缝纫机,有了它,娘以后就能省下很多气力。”

    只有把这栽赃给陆机了,陆大师,暂且帮我一帮,待我以后去浙东亲自看望您老人家再赔不是,孙奇暗自嘀咕。

    既然是经过陆大师的指导,做成这种东西,也无可厚非。常新燕慢慢平静下来,她接受了,虽然这机器模样奇怪,但还有缝纫机的魂在那,现在学会使用这个东西,才是关键。

    而奇儿似乎对这个神奇的缝纫机很熟悉。

    “奇儿,你能告诉娘,这个机器的详细用法吗?娘手笨心拙,而且你那机器与彩云坊最高级的缝纫机都不尽相同,娘。。。娘怕娘不会使用这等神物。”

    常新燕支支吾吾地道出心声,孙奇却不笑话娘亲,毕竟让母亲能接受这个超越时代的机器,就实属不易。

    “娘,您请坐,孩儿这就圆您心愿。”

    孙奇当下耐心指导母亲使用这台新时代的缝纫机,从基本开始,在哪里操作,从哪里引线,从哪里按按钮,孙奇都是亲手演示,手把手教授地十分仔细明了。

    再者常新燕常年在纺织类这方面工作,对这种事物有着异于常人的熟悉感,只是一晚上,常新燕便能自如地使用这台新时代的缝纫机。

    看着母亲笑逐颜开,那如同桃花盛开的脸上是写满了自豪,孙奇心下也是万分感慨,谁说古人不聪明,他们只是少了几千年的慢慢摸索和积累的过程。

    这个时代,除了自己以外,孙奇终于能找到共鸣者了,父母无疑就是最好的共鸣者。

    一夜无话,第二天,孙奇正躺在草垛里思索下一步该要怎么发展,能够出产现代化产品,就听见常新燕在门外激动地喊:“奇儿,快洗洗手,咱家来了贵客,快出来迎接一下。”

    孙奇纳闷,什么贵客,家中谁能认识什么贵人?纳闷归纳闷,孙奇还是拍拍,去迎接所谓的贵客。!迷器,,,,!!

第六章 茶先生的请求() 
只听见那爽朗的笑声和落脚有力的脚步,孙奇就知道是谁来了。

    笑声中掺杂着书生豪迈的意气,和一字一顿的坚定。

    孙奇立刻摆出一副尊敬的面容,世者皆是以师为尊,虽然时空变换,但这个道理却是亘古不变。

    “奇儿,多日不见,为师都有些念想你。”

    来者正是孙奇的尊师茶先生,同时也是孙文龙和孙蝶的先生,茶先生虽年过五旬,但红润的面庞却让他看起来像个婴儿。

    一进门,就述尽自己对孙奇的想念。在先生面前,自然不能摆什么机造大师的谱,孙奇忙躬下身子与先生交谈。

    “茶先生,近日来身体可无恙?”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孙奇忙问好。

    茶先生大笑几声,豪迈道:“托奇儿的福,身体当然是极好的。”

    看着茶先生和蔼的面庞,孙奇暗道茶先生来家里干什么,要知道在沟底村,像茶先生这类教书先生上等人,一般都是足不出户,吃穿都是有专门的丫鬟照看,平常更是不随意来串门。

    而这次,茶先生不但来自己家串门,而且手中似乎还拿着几份礼物,几枚散发着芬芳的宋江蛋和几两上好的烧刀子。

    答应了常新燕一声,孙奇连忙把茶先生请进内室,端茶孝敬。常新燕由于要去村头购置食物菜品,脱下围裙匆匆离去。

    见孙奇静站在一旁,茶先生抿了一口茶,微微叹了口气,打开了话匣子。

    “奇儿,你告诉为师,平时你是怎么看待为师的?”

    这个问题让孙奇一惊,忙问:“先生整日我等学业操劳,忘餐废食,奇儿不胜感激,还谈什么看待。”

    茶先生看孙奇稍显激动的模样,对空挥了挥手,慢声道:“平日里教习你们,为师其实也是有苦说不出,你愿意倾听为师心中的苦闷吗?”

    见先生一副期待的样子,孙奇连连点头。

    “那你不得打岔。一个月里,为师总会用15天来教育你们,但是另外15天,为师都用来干嘛了么?”

    孙奇刚想插话,又谨记茶先生不得打岔的前言,茶先生自答道:“为师不但为沟底村的孩子们教书,与此同时也为邻村石锅村的孩儿们教书。。。”

    原来如此,怪不得茶先生的私塾是一个月内,读书与放假对半分,深究之下原来还有这层原因。孙奇倾听。不仅对茶先生的教育为本的热忱所感动。

    茶先生抿了口热茶,稍微歇了歇,道:“要知道沟底村与石锅村相隔数十里,而且大部分被山路覆盖,为师每个月都会来回好几次。当我风尘仆仆赶到从沟底村赶到石锅村时,早已气喘吁吁,无心给孩儿们上课。。。。”

    茶先生说着说着,竟然一时间有些伤感往事,脸上都灰暗不少。

    孙奇不傻,听着听着就明白茶先生今日来访的意思,再结合那份薄礼,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明白来意。

    “奇儿,为师今日来此,只是想求得一木驴,以至于我来回往返不至于磨破布鞋,劳累身子,我想剩下跋涉的精力为孩子们教书,至于银子,这个好说。”

    拐了半天弯的茶先生终于道出来因,为木驴而来,他那布满沧桑的脸上写满半丝尴尬。

    孙奇心思稍一流转,就明白该怎么做了。师傅今日是有苦衷,才来家中寻求自己的帮助,面对先生的处境,孙奇心下决定要涌泉相报。孙家,也沟底村和石锅村。

    当下忙道:“能为先生分忧解难是我应有的担当,想想平日里尽麻烦先生,读书尽耍花招惹先生生气,奇儿早就心中写满悔意,如今先生有求于我,别说一辆木驴,就算您让我给您制作10辆木驴我都会笑着答应,至于银子,自家人说什么两家话。”

    发自内心的真诚话语,往往最能使人莫名感动。“好好好,奇儿,为师果然没有看错,你不但根骨聪慧,在人格上也是一等一的优质,如果有机会,为师一定为你推举孝廉。”

    茶先生一连说了三个好,喜不自禁,茶先生来之前还踌躇未定,担心孙奇会温婉拒绝,没想到如此顺利。孙奇如此简单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一想到可以马上骑到那滚滚如飞车的神物,茶先生心下一阵激动,教书十几年,头一次这么开心。

    “三日之内,奇儿将木驴送至先生住所。”

    孙奇本来只需三个时辰,但是说出去未免太耸人听闻,村里许多工匠都想购买木驴的制法与图纸,但是现在仍旧有些火候未到,孙奇准备将大梁自行车升级成普通自行车,再卖掉那份上海永久牌图纸。

    “那为师就先告辞了。”

    事已办完,茶先生也是聪明人,知道不能多留,便匆匆告辞。孙奇望着茶先生远去的背影出神,看来机造师带给自己的,不但是财富上的提升,而且更是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了一种质变。

    人格魅力,社会地位,以前的自己,只是能在上学时惊鸿一瞥茶先生,在集会时偶尔见到村长三老,而现在。。。

    茶先生会为自己举孝廉吗?这年头,孝廉就好像状元一样值钱,只要被举孝廉者,大汉王朝就会为你找到一份不错的官职,保管你这一生的吃穿住行。

    孙奇此刻有些被高兴烧出内伤,在门口做着吹吹风。

    此时天正中午,阳光显得有些火辣,也象征着热情,就如同孙奇此刻的心情。常新燕刚刚在村头买菜回来,回家看到孙奇一人站在门前出神。

    “茶先生呢?”

    “告辞了,为木驴而来。”

    “为什么不留先生吃过午饭再告辞,你这孩儿真是。”

    常新燕丝毫意为先生定做木驴,如果能为此和先生打好关系,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买卖。

    “茶先生说会尽力推举我孝廉。”

    此话一出,常新燕的身形差点都凝固,嘴巴都不由自主地扩散成o型,那股惊讶的感觉前无古人,她只觉得孝廉,还离他们很遥远,那仿佛是下辈子才能触及的。

    “此话当真?”

    常新燕不信,举孝廉是一种人入士的捷径,如果孙奇能举孝廉谋得一官半职,那么孙家就是祖坟上就春光明媚,栩栩生辉。

    “孩儿若是骗的父母,一定会是茶先生不愿意看到的。”

    见孙奇这样气定神闲地描述一件世人皆趋之若鹜的美差,常新燕只觉得天地倒转,脑袋晕乎乎的,自己这儿子,貌似对举孝廉不是太感兴趣,要知道孙家祖辈无一人在科场上夺过桂冠。

    孙奇忙把父母拉入正题,摆摆手道举孝廉都是成人之后的事情了,有本事不怕没处使,再者孙奇对读书兴趣不浓,孝廉什么的都无所谓了,关键是孙奇要在成人之前,完成沟底村的现代化,要建设成大汉王朝第一个现代化小村。

    一声刹闸声,孙超从门外鱼贯而入。

    眼前跑了一天的父亲,浑身湿漉漉被汗水打湿,布衫都快染成墨黑色,但是他结实的脸庞显得很快乐,很满足。

    “父亲,交给您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器器同时在线、,爱好者的。看zuopingshuji!

第七章 论沟底村运输方式的改革() 
沟底村坐落于大汉王朝东南方的广大地域,该处民生淳朴,山高水远,其中浙东更是这片土地富庶的领头羊,一是位临沿海,水上交通十分便利,上通苏南,下连南海,其间大大小小水路四通八达,与中原地带贸易来往也日益频繁。

    但是要说富庶一词,放在浙东郡城那是十分恰当不过,譬如江宁郡,城中富户数百,人口数十万,财富那更是别说,富得流油一词毫不为过。

    而沟底村,只是郡城周边散落在群山万壑中的一处小小乡村,在高山洈水中,村与村之间的交通,是靠一双赤脚踩出来的。

    日子一天一天逝去,孙奇整日在钻研自行车的造法与缝纫机的造法中度过。

    “这神秘声音还真是奇怪,每周都会给我布置一些不着边际的任务,比如绕着村子跑一圈,徒步行走十里或是锄地三时辰等等,完成任务后,我收获了白色精华,目前为止,我已经有三十余个白色精华了,那么第一个目标,已经离规划不太遥远。”

    孙奇暗暗打算,父亲之前在村中寻觅数十位身强力壮,肌肉结实的小伙,话说有钱能让鬼推磨,孙奇前些日子倒卖木驴的财产,足够让这些老实的年轻小伙们甘受雇佣。

    此时,烈日当空,沟底村好似沐浴在一种涅盘的火焰洗礼下。孙奇家后院,大概方圆数百丈的距离,在院中整整齐齐排列着数位小伙,仔细数来,有十位。

    孙奇依旧身着白布衫,缓缓走来,看着这些小伙们脸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