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107部分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107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防止疾病传染,拓殖总督陈绍祖并下令开拓团立即为这些明军士兵和缅甸俘虏修建房屋。反正森林里木材是现成的,材料有的是。

    只要砍出防火带,将大木材运走,很快就可以烧出一片空地。然后,再用木材在火里烤一下,让它们碳化,再用水将它们浇熄,然后树立起来,就可以保证两年不腐了。用这样的木材做建筑材料,盖起来的房子,最多可以管上十年。

    在野人山上独自跋涉老久的明军将士和缅甸俘虏住上了这样的房子,就感觉到了天堂。因为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所以这些人康复得很快。缅甸俘虏改名为缅甸归顺军,他们被安排随同大明移民一起劳动,并学习大明官话。只要接受了治疗的缅甸归顺军都会收到一份医疗账单,这账单以后用他们的劳动来抵付。

    出人意料,那些缅甸桂顺军对自己的境遇很满意,因为他们在东吁王朝里当兵没有报酬,甚至会受到鞭打,现在大明的野人山拓殖基地里,他们虽然劳动辛苦点,但是和大明移民同吃同睡。他们感到无比幸福,听说只要表现的好,他们也可以和大明移民一样分得一块土地。这些归顺大明的缅族士兵开始计划,将自己的家人也接过来。

    大明皇家药店福庆堂的分部也开了进来。因为帝国准备在这里拓殖一百五十万人,所以福庆堂大药房准备在这里开设一百家店,也就是说每隔十里,就开设一家福庆堂大药房。当然,现在野人山上仅仅只开设了十家,而且这福庆堂大药房是随着大象前进,每一百里才在一个大的居民点落脚。

    ?白林麝和哈达虎在开拓团里是如鱼得水,他们发觉自己吃饭不要钱,只用记账,而且到了野人山一看,还真的按所说的分给土地,而且还不止是一百亩,只要你往缅北雨林里前进一百里就可以多分十亩,如果你不愿意走那么远,每多走十里路,就可以多分一百亩地。

    白林麝和哈达虎主动报名自己直到吐蕃圣山喜马拉雅山那里,这样他们每人就可以分得两百亩土地,两人就可以拥有四百亩土地了。穷人和明朝百姓对土地的执着和狂热是让平常人难以想像的,当然这也是在嘉靖皇帝这样的明君统治下才有此事。如果碰上个横征暴敛的混蛋皇帝,那么百姓会连忙将自己的土地寄托在那些达官贵人名下,以减少自己的税务支出。所以,判断一个朝廷的统治者是否贤明很简单。不看那些腐儒酸子们是否吹捧皇帝,而是看百姓们是否愿意保有说自己的土地就行了。如果百姓们连土地都不想要了,需要用强制手段将人和土地联系在一起,那就说明这个王朝的统治快完蛋了。当然,工业时代之后,又另当别论。

    白林麝和哈达虎被捧为典范,这两人也昏了头,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每人晕晕乎乎的。

    他们还骑上了大象,以前这两人可是抠门的紧,连在福庆堂大药房买药都罗里吧嗦的。现在,居然能免费乘坐大象,这还不让他们乐上了天。

    这天,两人又在队伍的最前面嘚瑟。白林麝说:“咱们走一路,救一路,这野人山里大明兵站的患病明军和缅甸归顺军都是咱们救的。”

    哈达虎说:“我觉得这开拓团就属你功劳大,你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呀!”其实,他们无非是坐在大象背上赶路,救治伤兵和他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两人也真敢往自己脸上贴金。

    大象走上一段路,就要吃些东西,同时在小溪里喝点水。因为不停的吃东西,又不停的喝水,所以大象走不了多远就会拉下一堆巨型象粪。等这些大象走远之后,沿途的拓殖团成员就会将这些象粪运回发酵,然后当作肥料埋在地下。

    这次,白林麝和哈达虎乘坐的大象忽然停止了脚步。怎么都不肯下水,而且浑身颤抖。所有的大象也停止了脚步。这些大象不约而同的发出了恐惧的叫声,群象的叫声震耳欲聋。

    众人感到奇怪,一个随同他们前进的本地掸人土著大喊:“小水象。”周围的人们看到十来只拳头大小的动物在溪涧缓慢行走,这种动物并不大。只有拳头大小,浑身暗红色,长得和大象一模一样,是大象的迷你版本。奇怪的是,大象看见这种东西后,怎么都不肯挪动脚步了。

    (本章完)

第215章 投鞭断河的皇帝巴布尔() 
掸人土著告诉押送拓殖队伍的武装开拓团军官,当地饲养大象的人,在赶着象群经过流水时,大象怎么也不敢下水,就说明水里有小水象。

    掸人土著说,这种小水象又叫水老象。他们推测,小水象会来袭击大象。小水象到底是有什么本领,居然让大象这样的陆地巨无霸都要惧怕。一个胆大的武装开拓团士兵肖文星用铜盆将两只小水象捞起,他急切地想了解这一奇特的动物。

    掸人土著说,他不知道大象为什么会惧怕水老象,也不知道水老象使用什么方法令大象害怕。大象惧怕水老象,是大家都认可的事实。这个肖文星捞起两只小水象后将其养在了一个大陶罐里。它在里面扔了些小鱼、水草等食物,希望它能吃这些东西。

    众人还没有从大象的骚动和恐惧中回过神来,那些埋伏在丛林中的野人就冲了出来。密林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那些土著拿着开山到冲进人群当中。

    武装开拓团的士兵纷纷开枪射击,奈何野人数量太多。一时间,他们来不及保护所有的移民。

    坐在最前面一头大象的白林麝和哈达虎首当其冲,特别是骨结粗大的白林麝被拉下大象,拎进了密林之中,哈达虎想保护自己的妻子白林麝。可他还没来得及出手,便被野人用开山刀劈成了两半。

    由于大象的呼啸,武装开拓团士兵之间信息传递不畅。等他们反应过来,野人已经砍死了近百名移民。同时,野人掠走了十来名女性。同时,野人们抢走了一些盐巴,和各式各样的日常用品。

    这些野人们来得也快,去得也快,等大批武装开拓团士兵赶到时,这些野人已经撤走了。

    掸人土著推测,这些小水象是野人故意放在开拓团大军的必经之路上的。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正面和明朝大军作战没有胜利的把握,所以他们只能偷袭。

    陈皇后派遣了近五千名武装开拓团士兵,护送这支多达五万人的队伍,没想到还是出了这么大纰漏。武装开拓团的长官楚天豪愤怒不已,一拳砸在面前的树干上。他说:“下次再有袭击杀无赦。”

    楚天豪排除两千名武装开拓士兵,每两百人为一队,沿线散开前去解救被掠走的移民。

    缅甸拓殖总督陈绍祖知道效果肯定不大,但是为了安抚移民,他也支持楚天豪这样做。

    缅甸拓殖总督陈绍祖宽慰楚天豪:“你不必为此愤怒,大明移民拓殖野人山,伤亡在所难免。如果这些野人和我们和睦相处,我们就同化他们,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和文化,带给他们物质文明。如果他们冥顽不灵,那么我大明的移民只会越来越多,等我们国内的一百五十万移民都到位后,这些野人部落不顺从我们也不行了。当务之急是加快速度,追上锦衣卫指挥使柳铁塔的队伍。”

    武装开拓团士兵肖文星带人将剩余的小水象都捞了起来,按照缅甸拓殖总督陈绍祖的命令,这些小水象都被安放在最近的一个移民点,以免惊扰到大象。

    为了大象们的安全,楚天豪特地命令武装开拓团士兵肖文星带领两百名移民和一百名士兵向南走出二十里后,再设立定居点。为了他的安全,楚天豪拨给了他二十匹滇马和十头水牛。

    楚天豪嘱咐,如果有可能可以再远一些。大象们见小水象已经走远,慢慢的安静了下来。于是,大明移民继续赶路。

    白林麝在丛林之中,遭到了野人们的侮辱。她的两个大白馒头上的紫色红枣被野人用口生生咬掉,大白馒头被野人们用刀割下,就着盐巴慢慢咽下。

    骨结粗大的白林麝到底没有经受住野人的折磨,野人们将她开肠破肚。白林麝睁着眼睛看着这个世界,她不明白自己小心翼翼,生怕花费一分钱。临了又赶上了好时候,移民野人山,有武装开拓团的保护,可是为什么自己就这样被杀死了。死时,她疼得有些麻木了。她有些后悔,后悔自己没有真正生活过,后悔自己抠抠索索的活了一辈子,最后却是这么个死法。

    白林麝死的时候,身上一丝不挂。野人们把她的舌头割下吃了,将她的两条大腿和手臂上的白肉割得干干净净,甚至连眼珠子都挖了出来。她生生的被片成了一个骷髅,非常恕JO履苤っ魉矸莸闹挥兴羌曛拘晕餮笱搅跿恤衫,和她粗大的骨结。

    别的被掠走女性也大都被野人****至死,不过都没有白林麝那么凄惨。有一个女性正在野人施暴途中,碰到前来搜索解救的武装开拓成员。她得救后,说那白林麝不断张口辱骂撕咬野人,激怒了野人,才遭到如此对待。

    那个解救女移民的武装开拓团军官彭明敏盯了白林麝的骨架一眼,突然往那骨架上唾了一口,说:“我认得她,她就是个抠门的烂货。我们出发的时候,她居然在帝国皇家药店福庆堂大药房面前撒野,真是死有余辜。这个烂女人也是自找晦气,什么钱我都可以省,唯独在福庆堂大药房买药钱省不得。当初,她多购买点药品,耳聪目明的,不头脑发晕想出风头,怎么会死得这么惨呢?”说完,他带着武装开拓团的成员离开了。

    那些士兵听说,这个死女人居然连嘉靖皇帝开设的福庆堂大药房都敢得罪,自然不理睬她,扬长而去了。白林麝的骨架曝尸荒野,直到被野狗吞食,变成粪便才算安歇。

    农业学家严嵩小舅子欧阳必进让迁移到野人山的移民都带着自己精心培育的橡胶树种子。他们在种植自己乃以为生果蔬的同时,抽出了大片的土地种植橡胶树。

    欧阳必进估算将这野人山上的雨林都砍掉,可以获得14999万亩土地,全部种上橡胶之后,可以年产橡胶758万吨,足够大明帝国,乃至整个世界五百到一千年后使用了。

    缅甸拓殖总督陈绍祖陈绍祖听说之后,非常兴奋,他说:“如果真能实现你说的目标,那么你就是大明的最大功臣之一。哪怕能实现你所说目标的十分之一,你也解决了大明帝国所有的橡胶需求。”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明武装开拓团先期种植的六十万颗橡胶种子,由于在潮湿的环境下呆得太久,绝大多数已经发霉。只有区区两百株成活发芽,在此地的第一次培育宣告失败。

    好在移民们砍倒了大量的树木,这些木材经过大象开拓的道路运出,拉到云南,再到内地。或者干脆沿着河流和

    道路南下曼德勒,然后再到勃固城或者仰光,经过大海运回国内。这些木材中有许多珍贵的紫檀香木,或者黄花梨,大量的珍贵木材让这些移民和开拓团成员大发横财,这才暂时冲淡了橡胶种植失败的阴影。

    同时,香蕉、烟草等经济作物在此都种植成功,水稻等农作物也在此长势良好。不过,最大头的橡胶种植依然没有头绪,让欧阳必进郁闷不已。

    欧阳必进不相信,在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等地都可以种植成功,偏偏自己在野人山这里种植不能成功。

    欧阳必进研究的结果是橡胶种子经过长途运输,而北缅甸雨林里湿度又太大,结果搞得橡胶种子长了霉,影响了发芽成功率。到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如果此问题不解决,那自己就成了一个放空炮的小丑。

    (本章完)

第216章 攻占德里() 
一个中年男人双眉紧缩,他仰天长叹:“时来运去不自由,应龙不免为肉醢。”这人正是农业学家严嵩小舅子欧阳必进,他觉得自己在野人山种植橡胶的计划已经一梦成空。

    缅甸拓殖总督陈绍祖对此无所谓,反正别经济作物长势喜人,那么陈绍祖做为嘉靖的小舅子就没给姐夫丢脸。那野人山上的各种珍稀木材大量的发往大明内地,看着即将到来的大明宝钞,他笑得合不拢嘴。

    严嵩的小舅子欧阳必进就不同了,他做为一个农业学家,一个发明家,本来深受嘉靖嘉靖皇帝的信任,现在却栽在了这里。

    欧阳必进何以出错?其实他忽略了一个关键要素,那就是潮湿的天气和漫长的旅程。大明内地虽然也路途漫长,但是天气没有野人山这么潮湿,道路条件也没有这么恶劣。大明内地,是一个个县的移植橡胶,有时他们还将橡胶种成小树苗后再移植。

    嘉靖皇帝得知那橡胶移植工作并不顺利,他写信给欧阳必进安慰他说:“朕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