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132部分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132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尔梅达认清了因为风力的轻微,使他不可能避免会战时,于是在晚上9时发出信号,命令全部舰队转向。这实在是十分的不幸,因为这好像要退却一样,影响了部队的士气。而且这样调一个头,需要一个多钟头的时间,结果让葡萄牙战船的战线凌乱不堪。

    当葡萄牙舰队正在调换方向之际,明军舰队分为三个纵队,在满帆之下赶了过来。上风的纵队由柳铁塔指挥,下风的两支纵队则由凤乐歌和余丽颖指挥。

    由于担心阿尔梅达逃到印度洋上,柳铁塔不照原计划,不以敌方中央前段为目标,而改向其前卫的中央冲去。凤乐歌和余丽颖则向敌人后卫部分前段进攻。

    柳铁塔又发出了其著名的通令:“大明帝国军人要求每人都能不怕牺牲!”

    晚上10点50分,凤乐歌和余丽颖已经接近葡萄牙舰队的后段,阿尔梅达发出了“开火!”的命令。10时55分,葡萄牙船“达迦马”号射出了第一炮,这是以凤乐歌的旗舰“钟祥”号为目标的,这时双方相隔尚在三分之一哩以外。

    此时,双方好像是一致行动一样,双方鼓乐齐鸣,士兵举枪敬礼。

    于是会战展开。果阿加大海战分为三个阶段:凤乐歌的攻击,柳铁塔的攻击和哥丁霍反攻失败。

    当“达迦马”号向“钟祥”号开炮时,“钟祥”号仍继续保持航向不变,切进了葡萄牙船“达迦马”号和“里斯本”号之间。“钟祥”号用左舷炮轰击“里斯本”号的船尾,使之遭受重创。接着又对着“达迦马”号发射右舷的火炮,此后又驶近“里斯本”号的右后段,再向它射击。

    凤乐歌不久发现周围都是敌船,经过40分钟的猛烈轰击之后,“钟祥”号已变成了一个无法控制的空船壳,不久就由大明战列舰“荆门”号拖曳着行驶了。凌晨2时许,葡萄牙舰“里斯本”号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乘员死伤97人,开始下旗投降。

    于是,余丽颖带人跃过船去,把重伤垂危的葡萄牙运过“荆门”号上面来。

    在“钟祥”号出战8分钟后,明军“莫愁湖”号也从“达迦马”号的后面切入敌线。也和“钟祥”号一样,它立即为几艘敌舰所包围。“莫愁湖”号主桅被炸断,有段时间连一炮都发射不出来。虽然如此,它却把军旗钉到后桅杆上,继续不屈地奋战。以后才被3艘明军战舰救出。

    在“莫愁湖”号攻击之后一刻钟,“南湖”号也投入了战斗。以后其它每一艘明军军都是以这种方式分别地切入敌线,向首尾两端的敌舰用两侧的舷炮猛击,使每艘敌舰都受到了连续的集中火力。等到凤乐歌的最后一艘战列舰“镜月湖”号投入攻击时,已经是下午3时。到战斗结束时,与凤乐歌交战的共有10艘葡萄牙军舰,其中5艘被俘,1艘被击沉。逃走的只有4艘,其中有1艘为葡萄牙旗舰“巴西”号,上面载着垂死的葡萄牙海军官兵们。

    在凤乐歌纵队开始作战25分钟后,柳铁塔纵队也投入战斗。与前者不同,它始终保持着不规则的鱼贯形队形。柳铁塔亲乘旗舰“碾盘山”号,率“兰台”号、“鹰子嘴”号3艘三层甲板战列舰向葡萄牙舰队的前卫中央挺进。下午12点24分,“碾盘山”号的左舷炮开始射击。交火不久,“碾盘山”号和“兰台”号即开始向右旋转,柳铁塔是在寻找阿尔梅达的旗舰。虽然“碾盘山”号上的一切望远镜都在搜寻之中,想发现阿尔梅达的司令旗,但结果还是一无所获。于是,“碾盘山”号遂趋前攻击“新果阿”号,假定阿尔梅达可能是在这艘最大的四层甲板军舰上。当“碾盘山”号向“新果阿”号前进时,即发现在该舰后方有一艘葡萄牙两层甲板战舰的前桅上,挂着总司令的将旗,它就是“帝国”号。“碾盘山”号冒着敌火,不久即钻到了“帝国”号的后方,用其船头上的短炮(68磅)和侧舷的火炮,向“帝国”号的舷窗中猛射,使它受到了极大的损毁。当明军“鹰子嘴”号和“征服者”号接近了“帝国”号之后,“碾盘山”号遂向右一转,与葡萄牙船“辛特拉”号平靠着。

    “碾盘山”号和“辛特拉”号立即纠缠在一起,双方乘员都准备跃上对方甲板,但是葡萄牙人的企图为大明方的火力所制止,伤亡颇多。差不多又过了一个小时,两舰还是绞在一起,当柳铁塔正在后甲板上与舰长唐伟一同行走时,从“辛特拉”号船桅上射来一颗枪弹,子弹打在舰长唐伟左肩上,透入了其****,落在他的脊椎骨上。他扑倒在甲板上。唐伟爬起来之后就说:“他们终于把我解决了,我的背脊骨已经被射穿了。”他被抬入了船舱,到了凌晨6时许,唐伟得知会战已胜利,他说:“我总算尽了我的职责。”之后,心脏停止了跳动。

    当“碾盘山”号正在与“辛特拉”号交战时,明军“兰台”号驶向前去,向“新果阿”号开炮,接着又向“辛特拉”号射击。不久以后,葡萄牙船“达迦马”号在同明军“莫愁湖”号交战之后,又转过来协助“辛特拉”号,却为明军“兰台”号所抓住厮杀。

    (本章完)

第254章 被生擒的波斯皇帝() 
明军“鹰子嘴”号先开始向葡萄牙船“帝国”号射击,然后再去进攻“新果阿”号,一个半小时后,“新果阿”号乘员死伤156人,这艘巨型的四层甲板战舰遂开始下旗投降了。

    对于在这艘船上的景象,明军“鹰子嘴”号上的船员艾从金说:“我踏上这艘大船去收容俘虏,其死伤人数在一百五六十之间,到处都是人的血肉,甲板上堆满伤兵,有的没有脚,有的没有手。”

    明军“屈原”号接着也跟上来了,其后面是“宋玉”号和“楚庄王”号。后述两舰夹击“帝国”号,下午2时5分,阿尔梅达终于坚持不住,下令“帝国”号降旗投降,阿尔梅达成了明军人的俘虏。

    在其舰上的惨状,“楚庄王”号上的明军伍长记载:“到处都是死尸,景象非常之凄惨。死伤总数在一百人以上,多数尸体没有脑袋。”

    在“碾盘山”号开始作战40分钟后,明军“文峰塔”号才开始作战,而“汉江”号还要更迟。“旧口”号、“罗集”号在与舰队失去联络后,也都相继赶到参战。当阿尔梅达降旗投降时,柳铁塔纵队中的最后两艘船,“宗家湾”号和“包家畈”都还不曾参加战斗。

    果阿加海战的最后阶段是葡萄牙将领西门的反攻,西门的支队处于葡萄牙舰队的前卫。当凌晨2时许,柳铁塔的纵队钻入了葡萄牙的中心之后,阿尔梅达即发出了一个通令,要所有尚未参加作战的船只,都一律自动地投入战斗。西门对阿尔梅达的通令并无反应,此后阿尔梅达即再没有注意他。半点钟之后,西门仍向北航行,结果遂使前卫与中央之间产生了一个空隙。此时他仍不知发挥其主动精神,反而要求命令。

    阿尔梅达直到凌晨4时50分才命令西门赶来支援其正受着强烈压迫的中央部分。但是,风力非常微弱,转变航向十分困难。等西门好不容易调过头来南下时,阿尔梅达已降。但西门还是作了最后的反击,他把10艘军舰分为两部分先后投入战斗。结果,第一批5艘军舰中有3艘被迫向明军投降,另2艘逃往非洲。第二批5艘军舰有2艘被迫投降,其余3艘向西逃逸,其中包括西门的旗舰“阿方索”号。

    作为海战的尾声,下午3时30分,在海战已经进行了2个多小时后,由西门海军少将率领的葡萄牙舰队前卫返回了战场,但在返回途中有两艘自己的战舰竟然发生相撞而退出战斗,面对严阵以待的明军舰队,仅仅20分钟这次反攻就告失败。“碾盘山”号对掉头逃跑的葡萄牙舰队进行了一次齐射,以示送行,唐伟就在这炮声中与世长辞。

    3月29日下午5时20分,炮声终于停了下来,但弥漫的硝烟、浓厚的火药味仍笼罩在战场上空。鲜血染红了海面,有的军舰还在燃烧。整个会战,明军死249人,伤658人。葡萄牙军死922人,伤683人。总计葡萄牙舰队被俘1526人。葡萄牙舰队的23艘战列舰中,有5艘逃掉,其余都被俘或歼灭。当夜幕将垂时,风暴大作。在风暴之中,明军未损失一艘船。

    3月30日,柳铁塔派凤乐歌回国报捷。4月29日,她在天津上岸后,在那里只停留了一个钟头,即出发前往京师。她于5月1日清晨6时赶到海军部,她见到明军海军部长的第一句话是:“报告!我们获得了一次伟大的胜利。”

    果阿海战是帆船海战史上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也是16世纪规模最大的海战之一。

    柳铁塔在这场海战中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使葡萄牙舰队一败涂地。柳铁塔非凡的胆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使他成为一代名将而功垂史册。

    大明为他而深感自豪,欧洲诸国对他也是推崇备至的,当听到柳铁塔的胜利消息后,嘉靖当即命令在每艘大明的军舰上,都应挂上柳铁塔的画像。此后不久,随着蒸汽动力战舰的出现,一个新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想打破葡萄牙人对香料贸易垄断的人太多了,葡萄牙的招架能力有限。这场好望角航线与地中海航线的竞争,实际上是威尼斯及意大利各重要城市、阿拉伯商人,还有葡萄牙、大明国、德国商人与葡萄牙人的竞争。在这种竞争格局当中,葡萄牙人的优势并不明显,这就使得传统的地中海航线依然相当繁荣。

    同时,威尼斯的报复加剧了。其中一个特别明显的标志是:甚至在欧洲北部的安特卫普的市场上,来自列万特的胡椒再次成为一个不可低估的因素。这里,政治因素也发生了重要作用。因为这时西班牙查理五世帝国与法国之间的意大利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地时候,同时查理五世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地冲突也经常发生。法国为了打败查理五世,开始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合作,与其签订友好条约,马赛地船舶可以直接驶入列万特(当时在奥斯曼帝国的管辖之下)。

    于是在法国南方各大城市中,来自地中海的胡椒与来自大西洋的胡椒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与葡萄牙进入战争状态,这时甚至连葡萄牙自身都出现了胡椒短缺,经地中海运往欧洲的香料可能超过了好望角航线开辟前的水平。

    运入欧洲的香料数量大增,增加速度大过香料消费的增长速度,香料的价格于是下跌,葡萄牙从香料贸易中获得的收益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东方贸易的成本却在不断增加。有许多原因促使成本增加,比如竞争对象增加,大西洋上海盗猖獗,运送香料的船只需要舰队护航等都使成本上升。

    还有一种成本也在增加:东方一些地方的人很快就掌握了葡萄牙人制造武器的技术,葡萄牙人面对着更能打仗的东方人军队。达?伽马的大炮曾令印度人闻风丧胆,但几年后大明造出的大炮比葡萄牙人面对的大炮更大。

    葡萄牙人见过大明的巨型大炮,长8米,重25吨,是有名的“大明大炮”,葡萄牙士兵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炮。

    (本章完)

第255章 明军登陆吉大港() 
钱贵妃的一家就是丧命于萨菲帝国首任皇帝之手,为了让钱贵妃满意,嘉靖皇帝和钱贵妃亲临前线。波斯帝国与大明帝国在中亚阿富汗省交界的边境地区。

    为了让嘉靖皇帝满意,何无敌拿出最精锐的三十万骑兵给皇帝亲自指挥。

    三十万大明骑兵簇拥着着大明的皇帝和贵妃娘娘,由阿富汗省的边境进入了波斯帝国境内。双方边境是类荒漠地带,雨水不多。大军前进,烟尘一片,整天蔽日。

    波斯方面迎战的是名将拉希德,他手持舍施尔弯刀,信心百倍。拉希德武艺高强,他单手持刀。因为那刀比较长,刀身宽,重量大,加上那刀弧度大,他劈砍时的威力特别大,可以把敌人连人带甲一同劈开。这当然这需要有超常的腕力和臂力,拉希德为了锻炼自己,经常单手抡大木锤,就像中国民间力士玩石锁那样。在实际战斗中,他为了节省体力水平握持弯刀,利用战马的速度向敌人冲过去,利用大马士革钢刀锋利的特性,在无声无息中将敌人的头颅削去!

    拉希德手下和他一样的骑兵两万人。这两万红头骑兵个个都是与他一样的好汉,这些红头突厥人,是萨菲帝国起家的资本,如今得了天下,萨菲帝国的统治者自然就看那些功臣宿将不顺眼。波斯皇帝新任命的波斯官僚,与红头突厥士兵和军事贵族们不想看不顺眼。

    现任波斯皇帝太美斯普一世刚刚二十岁,但他政治手腕娴熟。他改变了过于依靠红头突厥人的做法,任命了一批波斯官僚,为了平衡,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