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147部分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147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班牙人意识到危险已经逼近,他们决定在当晚突围。这些征服者们身上装满了掠夺来的财宝,想沿着一条堤坝路悄悄溜走,不料被人发现。印第安人的小船包围了西班牙人,一场惨烈的战斗开始了。

    许多西班牙人被迫将携带的财宝扔入水中,减轻负重,还有许多人由于身上带有黄金,在混战中掉入水中,与黄金一起葬身水底。这一夜,有1000多名西班牙人和数量更多的土著人战死,这一夜被西班牙人称为“泪水之夜”,那些被俘的西班牙人被阿兹特克人送了祭台,阿兹特克的大金字塔下血流成河好几天。貌似是阿兹特克人胜利了,可历史的结果却有点命运弄人。

    如果阿兹特克人乘胜追击,继续攻打剩下的残兵败将,将他们赶尽杀绝就会是一件很轻而易举的事,然而他们并没有,这使得西班牙人有了缓和的机会。那阿兹特克人为什么没有乘胜追击呢?因为在他们国内发生了大事。

    首先,阿兹特克的军队确实很厉害很强大,全民皆兵,但是这些武士有一个特点,他们平时要负责农耕,只有等农作物收获后才好把他们集结起来。而这场战役之后又到了收获的季节,所以这些武士作为最主要的劳动力,要继续回家收获去了,在这个时候集结军队的难度很大。

    第二,也就是最造化弄人的事,就是在“泪水之夜”,阿兹特克人开始感染上了天花。怎么感染的呢?据说这个天花并不是西班牙人带到新大陆的,而是另有其人。这个人是一个来自非洲的黑人,叫巴古拉。他参与了西班牙人的军队,所以也就参加了“泪水之夜”的那一站,并且被杀了,成了那万千尸体中的一具。当战争结束后,阿兹特克人来打扫尸体的时候,发现了这具特殊的尸体,因为这个尸体全身上下是黑色的。

    阿兹特克人本身就对西班牙这些白皮肤的人很吃惊了,这下倒好,又来了个全是黑色的,他们从来没见到过的,所以就更加好奇了,也很奇怪,就觉得为什么这个西班牙人要把自己涂成黑色。于是,有人打来水想要刷掉他身上的黑色,但怎么刷洗都刷洗不下去。这就更加让人好奇了。这具尸体恰好就带有天花,在血水交融的泪水之夜,天花开始在新大陆肆意蔓延。

    (本章完)

第278章 大明舰队突袭古巴岛() 
对付西班牙人比想的要容易,虽然这些欧洲武士在对付印第安人时,显得十分英勇。可是,当他们面对武器更为精良,人数众多的大明远征军时,就不那么容易了。

    为了对付西班牙人,大明组织了一支有两万人的志愿军。这些人根本就还没有做好了应付残酷战争的准备,他们制服五花八门,但是武器远比西班牙人先进。尽管大明的远征军已经逼近了边境,但西班牙人仍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因为从人数上看,西班牙人与其印第安同盟军超过大明远征军五倍。

    其实,形势明显对西班牙不利。西班牙征服区域的人口是三百万,只及大明征服区域的一半。

    而且西班牙各地的总督们争权夺利,他们手下军队不可避免地卷入各种内讧中,这样对士气和军纪都是一个相当大的影响。

    尽管在战场上,西班牙军队拥有一批骑兵,如轻骑兵、重装骑兵,但大明军队的优势在于他们的武器,同时他们的人数远超西班牙白人。

    安德财以及其他的一些高级指挥官都是非常优秀的将领,大约有六百人的毕业于大明军校和在各地战争中锻炼出来的各级指挥官对这场战争加以支持。在最初的几次交锋中,大明在墨西哥城以北赢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取得了先机。然而他们的成功很快就被可怕的流行病大打折扣,霍乱、麻疹和黄热病开始爆发。至少有两千名印第安士兵倒毙。不久,攻占特诺奇蒂特兰市的消息在大明引起了轰动,大家额手称庆。

    本来,安德财想就此收手停止战争,但被舆论鼓舞,他们准备在南美将西班牙人的地盘全部夺取。

    西班牙人出于宗教原因,让阿兹特克人改姓天主教,他们往西印度群岛运来黑人做奴隶,替代不听话的印第安人,大明却将归顺印加人作为自己的帮手,并吸收他们成为自己的盟军。大明军队里,共有三万名印加人成为了正规军,并有十万武装开拓团成员。

    西班牙刚刚平息了棘手的阿兹特克人起义,并迫使自己辖区的印第安人转信基督教。大明则对印度安人的灵魂没有要求,只要他们拥护大明政府,拥护嘉靖皇帝就行。

    阿兹特克人确实吃人,他们更多的是文化传统,而不是生理上需要。

    火鸡是阿兹特克主要的农产品之一。按照西班牙人刚刚到达阿兹特克首都附近的城市,泰拉特洛克的记载,在那座城市里有一个很大的集市,西班牙人被集市上的商品种类之多吓倒了。通过当时西班牙的描述,我们能确认和食品有关的不仅有鱼(泰拉特洛克本身就被湖水包围),还有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家养的动物包括兔子,鹿,还有被阉割的狗。阿兹特克人,可能非常喜欢,吃狗肉,这种狗,不会吠。从阿兹特克人制作的这种狗的陶俑来看,它胖得像一头猪。阿兹特克人并不匮乏蛋白质。考虑到他们还吃大量的当地的昆虫,这就更不是问题了,看看现在的墨西哥食谱就知道了。

    阿兹特克的饮食传统一定程度上还能看得出来。阿兹特克的土地十分的肥沃,一个农民至多耕作7周就可以养活自己的一家老小。也看不出,他们会因为发生饥荒而吃人。

    阿兹特克人之所以吃人,更多的是一种宗教仪式,或者说宗教仪式的一部分。他们复杂而繁琐的食人仪式,更加深我的这种印象。在阿兹特克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参加这样的食人活动。这样的祭祀活动主要集中在武士和商人,这两个阿兹特克社会阶层中。

    在阿兹特克的献祭仪式中有很多种杀人的的方式,通常是用石刀挖出心脏,或者被斩首,用箭簇或者标枪射杀。当然,也有比较文明一些的,这种被称为为“剥人皮”。

    这个仪式是作为春天庆祝万物复苏祭祀的一部分具行的。在战场上被阿兹特克人俘虏的敌对武士,被带回泰诺克蒂兰。兹特克人虽然必定是要杀死这些人,但是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还是让他们享有武士的待遇和尊严。胜利者甚至把他们看作自己即将死去的兄弟。通常这种关系在战场上就用一个简单的仪式建立起来。武士会对俘虏说:“你是我心爱的儿子。”而俘虏则回答:“你是我亲爱的父亲。”由于这些俘虏将勇敢的面对自己的死亡,阿兹特克人对他们非常的尊敬,照顾的十分周到,就真的有如自己的兄弟子侄一般。这是尚武的阿兹特克,让人费解的矛盾现象。我们知道恐惧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武器之一,比如亚述人做得那样。但是阿兹特克人却热衷于抓住俘虏献祭给神。可以确信,对神的信仰在阿兹特克人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阿兹特克人生活的目的。

    “剥人皮”要在阿克斯皮·托泰克神的庙宇前进行两天。所以阿克斯皮·托泰克,被简单的称为剥皮者。他和阿兹特克人心中富饶的东方联系密切。在这个仪式中,要求身穿缠腰纸的俘虏全身上下土上一层白垩物质。在头上还会涂上橡胶树的粘稠树枝,好让阿兹特克人给他们粘上火鸡的羽毛。然后在俘虏的脸上也会被涂上乳白色的树枝。第一天只有少数的祭品接受死亡的仪式。俘虏们要跳到台阶,但是大部分被处死的俘虏被祭祀直接拉到祭祀石上,被活着挖出心脏,然后他们的尸体从台阶上被扔下去。由专门的人剥去他们的皮,然后切成几个部分。一条大腿献给统治者,俘虏者保留处了头以外的其它部分,用来修饰一个巨大的骷髅架。接下来,就是吃人的部分了。人肉大餐显然不是豪饮宴会,有娱乐助兴的那种大块吃肉的场面是不会出现的。武士把亲戚召唤到家中,就者一小片人肉吃一小团生玉米仁。这样的行动是具有宗教的象征意义,象征着牢记大地的恩惠。但是宴会的主角,武士是绝对不会碰人肉的。

    阿兹特克的天堂并没有什么永恒的幸福,或者奖励。他们的恩赐是死后,到东方的天堂,成为战神,也是太阳神的随从,叫做绿宝石王子。在这样服务四年之后,武士的灵魂受到最高的奖励,就是回到地面上,成为各种小鸟和蝴蝶,吮吸花蜜和甘露。阿兹特克人如此好战,凶残,但是所追求的却不是物质的奖励和享受,仅仅是变成小鸟。阿兹特克有国王,但却不是世袭的,他们有各级议会系统,远比他们当时的征服者还要民主。阿兹特克是一个辽阔的帝国,但它只拥有自己的城邦。他们不断的征服土地,却不阻止被征服者造反。他们出于奴隶制,但却认为在集市上奴隶逃跑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除了奴隶所有者父子,其他人如果胆敢阻止奴隶逃跑,那么他自己就会成为奴隶。阿兹特克人是勇敢的战士,也是精明的商人,他们甚至发展出商会组织,并且有工商管理,保证商人不进行欺诈。没有文字,但是却有法律。和罗马人一样,法院就建在集市的中心,方便随时进行法律服务。因此所有的阿兹特克人都能言善辩,甚至他们认为语言很重要,是否灵活巧妙使用的语言是除了军事功绩之外衡量国王是否合格的另一个标准。

    献祭仪式在第二天到达高潮。地位显赫的俘虏通过决斗的方式被献祭。说是决斗,但这绝对不是公平的决斗。不要说对手都是雄鹰武士或者美洲虎武士,这些人都是百里挑一的战士,最重要的问题是武器。阿兹特克人用的是真正的武器,而这些俘虏那的不过是假武器,羽毛取代了黑曜石的位置。祭品的身上将割出一道道的口子鲜血从伤口中流出。这样做的象征意义,或许是种子破土而出。黑耀石刀,可以一击斩下马头,并不需要这样漫长的折磨过程。当俘虏最终到下的时候,神的代言人,大祭司会把俘虏的心脏取出,作为神的祭品。用一根空心的棍子从祭品胸口的伤口蘸一下,让太阳喝道鲜血。接着他会把这个木棍和一碗祭品鲜血交给胜利者,由他带着绕城一周。让所有的阿兹特克神名都品尝鲜血的味道。当他进返回出发点时,祭祀们开始剥下尸体的皮,并且肢解俘虏的尸体。接着武士们会在自己的身体上涂上油,其润滑作用的油。不然披上人皮可能会很不舒服。有时候这个荣誉,武士们也会让给忏悔者。他们披上人皮环绕全城,四处受到人们的欢迎。当二十天后祭祀完全结束的时候,他们才能脱下人皮,并埋到神庙的下面。这期间阿兹特克人是怎么处理尸皮发出的恶臭的呢?

    当然这一天会继续有人肉宴会,武士会继续拒绝吃人肉,他还会大声说:“万一我吃了自己怎么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答呢?在阿兹特克的文化到处充满的矛盾,或许能帮助我们找出武士这句的含义,对于死者英勇死去方式的尊敬。由于认为死者将会升入天堂,所以他们对待死者的四肢,也就是他们吃得部分,是非常尊敬的。

    同样商人也会举行献祭仪式,作为获取大家对他事业成功认可的标志。没有时间的限制,但是要求献祭品必须是容貌好,还要能歌善舞。他会建筑一个房子,让祭品在其中表演,并给已经献过祭的商人或者军人赠送丰厚的礼物。然后到墨西哥商人的总部土克特佩克去朝圣,表明自己要献祭。这个祭品有通用的称呼,叫做洗过澡的人。当他返回家乡的时候,他的奴隶,那个祭品将第一次的登台表演。举办盛大的娱乐活动,然后送去神庙献祭。祭品的肉被放在一个煮玉米粒的锅里。确切的说是一丁点的肉,不加任何调料不加辣椒,只方盐,商人和他的亲属都要品尝这道菜,当然没有辣椒在阿兹特克人看来可能不算是美味。否则,我觉得就不用特殊强调,不加辣椒。

    阿兹特克人吃了黑人巴古拉的肉,最勇敢的武士披着黑人的皮,结果天花流行。

    天花流行之后,阿兹特克人伤亡惨重,新的皇帝以及不少贵族由此丧命。本来阿兹特克人在这场战争中也损失了大半,各种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新的社会秩序还没建立,社会本身就很动荡。阿兹特克人偏偏又在这个时候撞上了天花,整个形势都十分不利。而且之前的那些附属国本就是被阿兹特克帝国武力征服来的,长期以来就是各种不满,巴不得早点揭竿而起。所以呢,机会来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阿兹特克人被围困在湖区的一个小岛上,战火全方位的展开。阿兹特克人口迅速急剧减少,帝国的灭亡只是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