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20部分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20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明军其实对日本还是有点好感的。毕竟,他们喜欢洗澡,加上行汉唐古风,文化人基本上都会写汉字。有时,连蒙带猜也能理解他们的意思。

    在日本幕府将军们自己倒是吃肉的,可是天皇陛下因为相信佛教和神道教的缘故。认为动物的尸体不洁,所以一般并不吃肉。

    结果,相对贫寒的关东诸国,屡屡打败在地位和经济上相对有优势的关西诸侯。平安时代以后,日本的平家政权就不是源氏政权的对手。

    原因就是,关东诸军百无禁忌,用肉食来填补稻米产量的不足。而关西的诸军,因为物产相对丰富,有足量的大米可以吃,所以相信了自古以来的风俗,以及中原佛教不吃肉的鬼话。毕竟,自古以来倭国国王和邪马台国王都是不吃肉的。

    其实,明军到日本后,有一点不适应,那就是日本人居然不吃肉。牛马鸡肉都不吃,好在能吃猪肉,可日本岛上的猪并不多。最后,只能吃鱼和除了鸡以外的家禽肉。

    岛津良子希望何无敌推广肉食,何无敌笑着说:“行!不过要让日本人都吃肉我可办不到,这个得慢慢来。”

    其实,不用慢慢来。蒙古士兵和女真骑兵熟练的将战死的马匹剥皮吃肉,看得日本国民目瞪口呆。关西各国的百姓就纳闷了,这肉不是制革业贱民们吃的吗?怎么,蒙古人和女真骑兵干起这个活来了。

    尼子家领地的国民这次算是开了眼,大明军队重重稀奇的行为是他们想所未想,闻所未闻。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大明军队开始检地。所有的土地,都要重新登记,重新造册。以前大小诸侯,地主,如果归顺大明,那就只是确认一下产权。而那些被指为逆党的财产,比如坚持反抗大明的小领主,尼子家的产业,尼子家死硬家臣的产业,统一收为嘉靖皇帝和何无敌的财产。其中,嘉靖皇帝占七成,何无敌占三成。然后,这些土地再分给有功之臣。比如,立了大功的明军将士,投靠大明的各诸侯领主和日本归顺军。

    土地收入方面,新征服的日本领土,嘉靖皇帝和何无敌总督只抽取十分之一。剩下的就是各土地所有者和佃农平分,但是明朝军队所占有的土地,地主收租最多不能超过土地收入的三成。

    王文素主持了土地征收和改革工作,在这项工作中,王文素的数学才能得到了发挥。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王文素开办了土地丈量学校和数学专修学校,在里面他大力推广实用数学。自然随之传播的还有西洋诸国的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和计算符号。在实际应用中,王文素发觉这些东西非常好用,就决心推广这些。

    何无敌写信向嘉靖皇帝汇报了这些工作,嘉靖皇帝来信嘉奖了何无敌。并鼓励他早日进军京都,彻底控制日本局势。

    嘉靖皇帝的嘱咐对何无敌来说,是沉甸甸的信任。当然,上洛很容易,不过在此之前,他首先要消化自己所吞并的二十四国。

    大明的军队非常注重环境卫生,以前日本大名们在战胜对手后,喜欢检首。就是将敌人的脑袋一个个仔细查看,在这过程中非常容易传播疾病。大明军队就将战死双方的尸体掩埋和焚烧,除了重要日本将领的脑袋用石灰腌制之外,消灭尼子家的军队后大明军队就禁止割取首级。

    以后,攻打蒙古军队,何无敌向嘉靖皇帝建议将其改成了割耳朵,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再后来,干脆取消了这项陋习。

    台湾高山族战队也有枭首的习惯,何无敌在日本站稳脚跟,掌握了近二十万大军之后,就强迫他们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明军现在兵强马壮,进京只是时间问题。不过摆在何无敌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是先征服四国,二是大军指向但马、丹后、丹波和摄津。

    最后,何无敌决定按照嘉靖皇帝的意思,先征服京都再说。要征服京都,就要扫平路上的但马、丹波,丹后和摄津。

    首当其冲的是但马国的山名政丰。对于丹后的一色义清,大明军并不放在眼里。但是对于丹波和摄津的细川高国。何无敌决定先派大内义兴来拉拢拉拢他,谁知道大内义兴听说之后,连忙摇头。原来,这个细川高国挺不简单。

    细川高国在许多人眼里不如大内义兴,或者说没有了大内义兴,细川高国和当时的将军足利义稙就会完蛋?主导三角政权的是实质大内义兴?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细川高国和他两个哥哥政权时,他是当时幕府管领细川政元三个养子中实力最弱的。最后在他的大哥,细川澄元杀死了细川政元之后,他最后获得了政权。这小子扮猪吃老虎十分在行。表面看起来,大内义兴获得了不少权力,可是实际的利益大内义兴没有捞到。

    大内义兴的政治能力是完全不能和细川高国相比的,大内义兴完全多次试图将周防的触手伸入幕府内部,结果都是失败。十年的联合政权中,大内义兴自己除了变成了左京大夫管领代,还因为给细川高国四处卖命搞了个从三位。最后,大内义兴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足利义维,成了将军的亲族。

    后来,将军不甘于当傀儡,和细川高国闹翻了,自己跑出去却处处受到了各地大名们的冷眼。细川高国也不是省油的灯,他马上又立了足利义晴为将军。

    何无敌听大内义兴说完后,顿了顿说:“原来这位是个玩人的高手呀!”

    大内义兴说:“我听说明国的嘉靖皇帝玩人的技能出神入化,将军以前是皇帝的带刀侍卫,近朱者赤,这区区细川高国自然不在将军眼里了。”

    (本章完)

第37章 山城国的空头守护() 
尽管不抱希望,大义内兴还是决定去执行何无敌将军的命令。

    没想到大义内兴刚和细川高国一说,这小子就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细川高国说:”祖宗家业,恕我不能把明军引进京都。”

    大义内兴说:“以我大内军,岛津军再加上明军的实力,你不让出京都恐怕也没有出路呀!”

    细川高国说:“大不了玉石俱焚。”其实,细川高国并不是真正想和大明军队来个硬碰硬,号称大义内兴之后关西最强的尼子家短短一天内就被明军消灭了。细川高国的部队还不如尼子家强大,岂能对付明军。他只是在拖延,一是想看看关东各地大名有没有人想和明军掰掰手腕。二是想和明军讨价还价。没想到,明军将领何无敌并没有那么好的耐心。

    大义内兴只好走了,临走时大义内兴发誓要将细川高国一脉灭族。

    大义内兴垂头丧气的向何无敌禀报了自己与细川高国会谈的情况,何无敌并不意外。他说:“看来这个细川高国还想牢牢地把幕府将军把握在自己手中呀!他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环境了。你不是山城国的守护吗?这次我就给你八万大军,让你当个货真价实的山城国守护。”原来,细川高国是右京大夫管领时,当时的足利义稙是个前台木偶。当时,为了酬谢大内义兴,足利义稙把相国寺崇寿院领的堺南庄送给大内义兴。神棍们的土地能接受吗?大内义兴自然拒绝了,他说:“无功怎可受寺社本所之地?”足利义稙将军挺感动的,作为补偿给了大内义兴山城守护。

    京都和奈良的公家、寺社也都对大内义兴抱有好感。很多人都说大内义兴尊重幕府尊重寺社,有君子之风。其实,这正是是足利义稙和细川高国的诡计。

    这两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大内义兴不愿招惹麻烦,只能婉拒。他拿到山城守护只是虚职,山城国从来是名义上服从幕府的诸位豪强所据。

    拥有军队的大内义兴把权力拱手送给了一无所有的细川高国,这充分说明大内义兴在政治斗争水准上和细川高国的差距。到后来,细川高国挑动尼子经久向大内义兴的本土发起进攻,让他不得不回周防。后来,细川高国更是插手明日两国贸易。细川高国真是把大内义兴玩得死死的。

    当然,征服京都这样的好事,不能只便宜大内义兴一个人。岛津良子带领岛津军也和大内义兴一起行动。

    细川高国完全没料到大内义兴一言不合就开战,八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了过来。掌握丹波和摄津的细川高国,从兵力上讲是无法和大内军与岛津军匹敌的。丹波国属山**,俗称丹州、丹南、南丹。石高约26。4万石。连接近畿的山**最东之国。东北和西北部连接若狭国和丹后国,东部与山城国相接,北部一小部分接近江国境,由西至南分别是但马国、播磨国和摄津国。是不靠海岸的内陆国,国内的丹波高地占据了国土很大部分,相对较平坦的桂川流域的龟冈盆地和由良川流域的福知山盆地有一些耕地。由于离京都较近,也是被重视的地区,镰仓时代由六波罗探题支配此地。

    丹波国的领域大约包含现在京都府中部及兵库县东隅、大阪府高槻市一部份、大阪府丰能郡丰能町一部份。古称旦波。七世纪成立,和铜六年(713),北部五郡划出另设丹后国。这地方虽然距离文化中心京都近,但因地形原因,生产力并不理想。这里盛产木瓜、栗、蜂蜜、墨、纸。

    明德之乱后,由细川氏开始了长期的统治。由于细川氏主要征用的是发源地四国的出身的武士,忽视了本地土豪的的意愿,导致细川家与本地民众产生了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守护代内藤氏和多纪郡代波多野氏势力不断扩大,步入战国大名之路。

    在丹波国实际领军的是波多野氏,内藤氏,赤井氏,他们率领着8000人的队伍。当他们看到整齐的大明骑兵时,不由得感到心惊胆战。可是,他们害没来得及撤离。明军的侦察兵夜不收已经发觉了他们,明军炮兵立即准备。

    马拉着的大炮立即在地上固定,五分钟内200门大炮就开始开火。接着,岛津军的足轻步兵叫喊着冲了上去。

    同时,5000名明军骑兵从左右两侧杀了过去,他们左手拿着长枪,右手拿着短火铳,边开枪变冲过来将顽抗的日军高高挑起。

    另外5000名拿着马刀和火铳的骑兵部队则开始围杀逃窜的日军士兵。这是明军骑兵的围杀练习,因为从大明北方边境传来的消息,蒙古各部越来越不安稳了。明军骑兵虽然有一定的武器优势,可是在马上毕竟不如打小在草原长大的蒙古骑兵灵活。他们唯有多练习,多实战才能在将来的拓变战争中发挥作用。现在,这帮日本武士的性命就是开胃菜。

    8000人的大军在短短三个小时内被全部歼灭,除了十几个装死的日本足轻之外,武士,波多野氏,内藤氏,赤井氏大名一个没留。

    仅仅两天,明军就占领了丹波国全境。其余的明军,一部分直扑京都,一部分向不肯投降山城国公卿及各豪强扑去。

    这时,岛津良子的前锋部队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原来,后柏原天皇愿意调停大明军队,岛津良子、大内氏与细川高国的战争。

    这时,天皇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权力了。他的行政班子已经被撤销,底下的朝臣们生活也是非常困苦的。所以说,平时自命风雅的公卿们也非常拮据。

    天皇主要靠卖官和大名进献资金过活,可是现在的官只是个名字好听而已。各地大名并不把官职放在心上,他们觉得与其花费金钱在这上面,不如多招募几个武士和足轻。有些大名甚至连武士都懒得招募,他们把农民武装起来,就靠着足轻打仗。反正火绳枪在日本开始慢慢普及后,三个足轻总可以对付一个武士的。

    对于天皇的调停,何无敌可没有那么兴奋。他知道这可能是细川高国的缓兵之计。他一边答应,一边命令明军和他所控制的日本归顺军全力拿下丹后与但马。

    (本章完)

第38章 拮据的天皇() 
细川高国是个实用主义者,他一看到明军气势汹汹。马上软了下来,决定听从后柏原天皇的调停。

    大内义兴和岛津良子都劝说何无敌接受天皇的调停。

    在岛津良子眼里,后柏原天皇始终是天皇。他的话就是神的旨意,可是何无敌不这样看。他问岛津良子:“让你把九州岛的领地都交给天皇你愿意吗?”

    岛津良子说:“那当然不行!”后柏原天皇因为财政关系他的登基仪式无力举行,直到本愿寺实如与室町幕府两方捐出献金,后柏原天皇才在登基的第二十二年(1521年)举办了登基仪式。为了补贴家用,爱好书法的天皇,曾以卖字画为生。各地大名们虽然口上叫嚷尊崇天皇,其实口惠而实不致。天皇经济那样窘迫,也没谁来搭救他。倒是有京都的米上自看不过眼,经常给后柏原天皇送些吃食。其中,最有名的一道就是梅子茶泡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