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253部分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253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卜拉欣被处决后,许蕾姆的女婿,驸马爷吕斯泰姆帕夏取而代之,成为大维齐。随后,许蕾姆和吕斯泰姆都不遗余力地煽动苏莱曼敌视穆斯塔法,并指控穆斯塔法犯上作乱。

    后宫干政愈演愈烈,许蕾姆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于重臣的任免,在很多国家大事上都为苏莱曼出谋划策。

    穆斯塔法急于做出点成绩,他所管辖的奥斯曼帝国附属国摩尔多瓦公国在公元6世纪以前为原始社会。9世纪时,这里的宗法制度开始解体,封建关系萌芽。12世纪开始,摩尔多瓦境内出现部落联盟,显现国家雏形。1359年摩尔多瓦公国成立,定都雅西。14世纪奥斯曼帝国入侵摩尔多瓦。1487年摩尔多瓦沦为土耳其附庸。在大明军队的支援下,摩尔多瓦爆发了反对奥斯曼帝国侵略的解放斗争。

    它是位于东南欧北部的内陆国,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面积为3万3千8百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首都基希讷乌。境内平原和丘陵相间分布,中部为高地,三分之二的土地为黑钙土。大明的军队包围了摩尔多瓦的主要城市蒂拉斯波尔,伯利兹,蒂吉讷。

    摩尔多瓦共和国的首都是基希讷乌,基希讷乌位于德涅斯特河支流贝克河畔,这座城市人口有二十万人。基希讷乌市区内的大多数建筑是用纯白色的花岗岩石料建成。基希讷乌因此获得“白色的城市,石雕的花”的美誉。

    基希讷乌地名的含义是“起源地”,表示这里是摩尔多瓦民族的发源地。基希讷乌市市的葡萄酒和罐头生产驰名世界。

    摩尔多瓦南北长350公里,东西宽150公里,形如倒挂的葡萄串,它境内突出的地貌特点是丘陵和谷地纵横交错。境内有风景如画的丘陵、多岗平原、广柔草原和茂密森林。全国可以分为三个自然地理区域:森林区、森林草原区和草原区。高原、丘陵起伏的伯利兹平原、一望无际的摩尔多瓦南部草原和德涅斯特河下游低地像阶梯一样由北向南朝多瑙河和黑海延伸。

    双方在伯利兹平原展开会战,陈棐指着穆斯塔法的鼻子说:“你这个来自阿尔巴利亚的女奴的儿子,你想来找死吗?你如果打了败仗被俘虏,你会被我大明军队处死。如果你侥幸逃脱,你也会苏丹的宠妃许蕾姆和现任大维齐吕斯泰姆帕夏进谗言所消灭。”

    穆斯塔法大怒,他命令自己手下的三万骑兵列阵,向大明的骑兵队伍冲过来。

    陈棐仅仅在一线用来对付奥斯曼帝国骑兵和步兵的军队就有三十五万,他们是精锐的大明哥萨克骑兵和十万罗斯军队,还有五万大明本土军队。哥萨克骑兵由陈棐亲自带领,十万罗斯军队则由秦炳指挥,五万大明本土军队由杨大仔率领。

    大明军队将九百门重炮用战象驼运到阵地前,同时还有两千门野战炮,和三千门榴弹发射器,当三万奥斯曼骑兵冲向大明军阵的时候。

    杨大仔下令手下的炮兵和掷弹兵开炮,大明的炮弹和榴弹呼啸着飞向奥斯曼骑兵的队伍。顿时,三万奥斯曼骑兵被明军的炮弹炸得血肉横飞。

    第一轮炮击过后,三万奥斯曼骑兵还能战斗的兵力仅仅剩下两万人。

    穆斯塔法立刻下令剩余的二十二万大军开始迂回,想包抄大明军队,挽回败局。可是,陈棐一边率领二十万哥萨克骑兵从两边反迂回,一面下令将十万大明波兰骑兵调入战场,用于正面冲击。

    同时,十万罗斯大军在后面支援着大明波兰骑兵,而十万鞑靼骑兵则绕到奥斯曼帝国的后面发起攻击。顿时,敌军在大明军队的夹击下开始溃散。

    穆斯塔法率领自己认为最可靠的奥斯曼骑兵逃跑了,他们逃入了摩尔多瓦中部的科德雷地区。这里的地势最高,科德雷尼斯波林的巴拉涅什特山海拔高度是429米。在这里,有4/5的地方是峭壁陡坡。

    大明的鞑靼骑兵,紧紧咬住他们不放。在科德雷,高度落差明显。流经此地的贝克河上游的谷地仅比海平面高出50米,而与之仅相隔5公里处的河岸却高出海平面近400米。科德雷的“山国”地貌,风景十分迷人。科德雷地区的中部是森林区,在高山脊上,成片翠绿欲滴的橡树林和榉树林澎湃,如惊涛击岸。自然林区只占总面积的20%,主要是橡树-榉树林和橡树-榆树林。

    双方在森林丛中展开了激战,他们从森林,一直打到了森林区周边的辽阔草原。高地上的天然梯地十分醒目。站在科德雷南坡,广袤的草原尽收眼底。草原上的河阶地覆盖着浓绿如黛的林木,森林草原的景观一览无余。

    大明的鞑靼骑兵用嘉靖式步枪射击着敌人,而奥斯曼骑兵则用火绳枪还击。大明追击骑兵的数量是奥斯曼骑兵的五倍,他们将这些奥斯曼死硬份子压制的死死的。

    为了全歼奥斯曼帝国的二十二万步兵,陈棐将剩余的二十万步兵也投入了战斗。

    他们在伯利兹平原上厮杀,双方在此地一共投入了九十二万兵力。其中,大明七十万人,奥斯曼帝国二十二万人。

    (本章完)

第459章 摩尔多瓦旄头落() 
在陈棐的指挥下,大明的炮兵向着已经陷入包围圈的奥斯曼步兵开始发射炮弹。大明的榴弹和炮弹,让这些被包围的奥斯曼仆从军尝到了地狱的滋味,这些可怜的步兵们被炸得血肉横飞,断肢遍地。

    大明的每次炮击都有五千九百发炮弹和榴弹落地,都有近万人的伤亡。六轮火炮齐射过后,奥斯曼步兵就只剩下了十六万人还能站立继续抵抗,见火炮的攻击已经使得奥斯曼人呆若木鸡,明军的骑兵就开始冲锋。

    明军的哥萨克骑兵和波兰骑兵联合冲散了奥斯曼步兵的建制。

    大明军队将奥斯曼人中的摩尔多瓦步兵和罗马尼亚步兵分割开来,大明的哥萨克骑兵挥舞着马刀向罗马尼亚步兵的脑袋上砍去。摩尔多瓦步兵和罗马尼亚步兵只能用火绳枪,与传统的刀剑长矛弓箭抵抗大明军队的嘉靖式步枪。在大明的子弹射击下,摩尔多瓦步兵和罗马尼亚步兵纷纷倒地。

    波兰骑兵用长枪向摩尔多瓦步兵身上刺去,同时那些波兰贵族还挥舞着宝剑,不停砍下摩尔多瓦步兵的头颅。这两支骑兵,同时在使用大明的连珠火铳,将这些顽固的奥斯曼奴才杀得人仰马翻。

    大明炮兵趁机炮轰伯利兹城,二十万罗斯军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占领了伯利兹城。那些顺从明军的家庭都得到了优待,而那些对明军顽抗到底的家伙,则受到了最厉害的惩罚。

    大明的军队趁机宣布已经彻底击垮了奥斯曼军队,陈棐派出那些摩尔多瓦抵抗份子,诱降摩尔多瓦军队。在大明的武力压迫下,三万摩尔多瓦军队宣布投降。

    这时,还在与明军作战的就只有十万罗马尼亚军队了。大量的明军已经将十万罗马尼亚军队重重围困,陈棐派出的劝降者告诉他们,剩余的三万摩尔多瓦军队已经投降。听到对面的枪声渐渐平息,十万罗马尼亚士兵被吓得魂不附体。

    眼见,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罗马尼亚将领感到抵抗也是徒劳,他们宣布向明军投降。

    这时,在科德雷广袤的草原上的战斗已经进入了尾声。穆斯塔法率领五千骑兵向明军投降,因为他知道再抵抗下去也是徒劳。

    穆斯塔法知道自己丢掉了奥斯曼帝国的二十五万大军,他的下场肯定会十分悲惨。他的母亲玛依达吾告诫他说:“你一定要小心,许蕾姆随时可能会取你的性命。如果你万一战败,那就爽快的投降明军,这样你才可能保住自己的一条性命。”明军接受了他的投降,占领了摩尔多瓦的3个丘陵地区。这三个丘陵一个是德涅斯特河右岸丘陵地区,最高点海拔高度为335米,平均海拔高度为300米。德涅斯特河右岸丘陵地区从索罗基伸展至列乌特河口。丘陵西部地区是一溜漫坡,东部的尽头是德涅斯特河沿岸峭壁。

    明军占领的还有精致的季格丘陵,这是摩尔多瓦的第二个丘陵地区。它的最高点为301米,从雅尔科雷村与普鲁特河平行绵延至卡古尔市。同时,明军还占领了摩尔多瓦的第3个丘陵区是波多尔丘陵区。

    摩尔多瓦北部是辽阔的伯利兹多岗平原,亦称摩尔多瓦北部平原,平均海拔高度不超过一百多米。平原四周是连续不绝的山冈,其海拔高度一般在200米。

    摩尔多瓦有严热漫长的夏季、温暖持久的秋季和不太冷的少雪冬季。曾有诗人赋诗一首对摩尔多瓦的气候做了如下描述:大自然的草地、丘阜山冈,统统被慷慨的金光照亮。岩巍巍,拱顶凶险。

    摩尔多瓦的首都,和其他主要城市都被明军占领。大明军队在陈棐的指挥下,由穆斯塔法率领向罗马尼亚出发。

    罗马尼亚人的祖先为达契亚人。约公元前1世纪,布雷比斯塔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和独立的达契亚奴隶制国家。公元106年达契亚国被罗马帝国征服后,达契亚人与罗马人共居融合,形成罗马尼亚民族,并先后组成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三个小国。14世纪时,罗马尼亚人建立了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封建公国。16世纪开始,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

    历史上,罗马尼亚长期分为 3个公国: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从15世纪中叶后,为奥斯曼帝国辖下的自治公国。特兰西瓦尼亚则长期处于匈牙利和奥地利统治之下。

    明军在陈棐的率领下,包围了布加勒斯特。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首都和全国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瓦拉几亚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宛若青翠的玉带从西北穿过市区,把市区分为几乎相等的两半,城内河段长24公里。与登博维察河相平行的12个湖泊一一相连,宛如一串珍珠,其中有9个湖泊分布在城市北部。

    布加勒斯特城市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夏季平均气温23℃,冬季-3℃。当地水源丰富,土壤气候条件适宜,植物茂盛,以绿地多而广著称。全市面积605平方公里,布加勒斯特在罗马尼亚语中音为“布库尔什蒂”,意为“欢乐之城”。相传在十三世纪,有一个名叫布库尔的牧羊人从边远山区赶着羊群来到登博维察河边,发现这里水草肥美,气候温和,因而定居下来。此后,来此定居的人逐渐增多,商业贸易也日益兴隆,这块定居地逐渐发展成为城镇。如今,在登博维查河畔还兀立着一座以牧羊人名字命名的蘑菇形塔顶的小教堂。

    “布加勒斯特”一名于1459年首见记载当地考古发现有旧石器、青铜器时代和中世纪早期的文物。1459年它成为要塞。当明军包围它时,这里已发展成为拥有40座教堂、修道院和大批楼房的城市。

    何无敌率领的三十万大明军队,占领了匈牙利的所有土地,占领了特兰西瓦尼亚,并和陈棐的军队胜利会师。但是,罗马尼亚本土的奥斯曼军队拒不投降。原来,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的另一个儿子要和陈棐较量一番,他不肯认输。

    (本章完)

第460章 大王派我来巡山() 
征服奥斯曼帝国之后,嘉靖皇帝回到了大明本土。【。aiyoushenm】按照惯例,嘉靖皇帝回到了钟祥的兴王宫。因为要视察承天府荆门的大明兵工厂和机械制造厂,所以他到荆门住了两天。

    之后,他就从荆门回去钟祥。刚刚打了胜仗,所以嘉靖皇帝很高兴,想去位于钟祥张集镇的皇家狩猎场去看看。一路上,他故意轻车简从,自荆门出发到杨家桥后,他就发觉新修的帝国大道,已经被来往拉石头和重货的蒸汽货给压坏了。

    嘉靖皇帝的马车走在坑坑洼洼的马路上面,非常的颠簸。嘉靖问随侍的严嵩:“现在,这样的情况多吗?”

    严嵩不敢隐瞒,他回答说:“如今,这样的情况,相当之多。许多道路都被大车所压坏,或者是因为修建马路时的包工头们为节省成本,偷工减料,所以这新修的马路管不了多长时间。一条马路,从立项到修起,起码要两年。等这路好不容易修好,第三年才能派上用场。这路刚刚好走一些后,第四年,第五年,马路就会被运砂石的大车压坏。到了第五年,马路又要开始翻修了。”

    嘉靖问:“难道就没有解决的方法吗?”

    严嵩说:“这问题无解,大车的各种税费负担太重了。不超载,就搞不到钱,超载了不仅自己危险,还会坏路。大明的路政等部门养了太多的闲人,这个机构解决了官僚子弟们的就业问题,但是却给百姓的生计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嘉靖说:“这是个大问题呀!”

    严嵩说:“以大明沙洋堡为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