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281部分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281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情报传给城外的明军。

    嘉靖皇帝问何无敌说:“我将你手下的将军和士兵派去征伐阿拉伯半岛,你没有意见吗?”

    何无敌说:“雷霆雨露均是君恩,我有什么意见?那些士兵在阿拉伯半岛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皇上派遣他们去,也是他们的荣幸。他们都皇帝的兵,为国效忠是应该的。”

    嘉靖皇帝说:“你明白这些朕很欣慰!”

    何无敌说:“感谢皇上将锦衣卫阿拉伯情报司的重任交给许蕾姆。”

    嘉靖皇帝说:“物尽其用,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许蕾姆能在奥斯曼帝国的后宫和政坛上翻云覆雨,自然有她的一套。我现在交给你十万大明波斯骑兵,你有信心拿下大马士革吗?”

    何无敌说:“有信心,最近我们刚派了几个锦衣卫番子进城,他们将把城内奥斯曼军队的布防情况告诉我。收到情报后,我立刻就可以攻城了。”

    嘉靖皇帝说:“很好,我等着你率领大军,我准备入城为你庆功。”

    这时,由于眼馋阿拉伯商人的财富,奥斯曼的军官们都劝说苏莱曼一世对大马士革的商人展开大屠杀。

    这样,奥斯曼军官可以从中得一大笔金钱,至于在他们中间是否有大明间谍,这根本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苏莱曼一世对军官们的计划完全赞同。只要能搞到钱,那对阿拉伯商人下手,自然是无伤大雅的。

    在苏莱曼一世的批准下,他的步兵军官萨赫尤尼指挥了这场屠杀。

    面对城外的明军,奥斯曼军人不想与他们战斗。因为明军占领叙利亚是迟早的事情,这个傻子都知道,对于奥斯曼军官来说关键问题是在明军到来值钱,怎样搞到更多的钱,来保持目前的生活水准。

    阿拉伯商人阿克拉姆他们正在吃饭,商人吃的不错,他们吃的有烤羊肉和其他菜肴。菜肴有不少冷盘,例如酸乳渣加青葱的蔬菜沙拉,喷植物油的杂拌凉菜,肉末辣椒;肉菜有炸鸡,家禽什锦,油浸海鱼,醋浸鱼。

    有些商人喝着通过甜蒸馏而得的“来拉克”,有些商人饮用的是含很多泡沫的酸奶“些明”和各种的果汁类清醇饮料,如扁桃汁。阿克拉姆喝得是热饮,他喝的是加了糖的红茶。商人经过了一天的劳累,好不容易吃顿开心的晚餐,大家都很高兴。

    突然,“砰”地一声巨响,五十多奥斯曼士兵冲了进来。其中,有不久前刚向他们收过钱的奥斯曼士兵杰哈德。他们手里都拿着火绳枪,阿克拉姆还没来得及说话。

    奥斯曼士兵们就开枪了,客栈里顿时硝烟弥漫,血肉横飞,阿拉伯商人都倒在血泊之中。

    奥斯曼士兵杰哈德一边在躺在地上的阿拉伯商人身上补刀,一边吃着桌子上的剩菜,他说:“这些狗杂种,吃的真是不错。”

    受到屠杀的不仅仅是阿拉伯商人,还有那些相信他们的绿教难民。

    自从战争以来,大量的绿教难民进入了大马士革,这些人白白耗费粮食。

    对于这些人,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自然不满。

    奥斯曼军官也看这些穷光蛋们不顺眼已久了,有这样的好机会,他们自然想收拾这些人一下。

    凌晨一点,奥斯曼军队迅速开进了大马士革的绿教难民聚集的帐篷里,

    “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这是绿教圣人说的话。绿教难民也相信这些。

    大马士革是叙利亚地区的首府,位于安提黎巴山山麓,巴拉达河和阿瓦什河的汇合处,整个城市内外水道纵横,使大马士革周围草绿花香,万木争荣。大马士革的居民有三十万,大马士革西边是黎巴嫩,南边地势渐渐升高,最高延伸到戈兰高地;东边是一片沼泽地;北边和东北边是大马士革平原。大马士革全城依山傍水,并且和平原相接,这就是大马士革的地理特点。

    “古他”在阿拉伯语里是绿洲的意思。大马士革周围大约有30公里的“古他”园林区,区内万木竞发,鸟语花香,绿树鲜花衬托着的大马士革,更显得美丽动人。

    绿教难民的帐篷就搭建在这些园林里面,奥斯曼军队将这些绿教平民的帐篷围住。

    那些绿教平民正在酣睡,这些逃入城中的绿教百姓没有料到。人在梦中,他们信任的苏丹苏莱曼一世策划的屠杀即将来临。

    大明的间谍有些参与了奥斯曼军人的军事行动,像姜东歌这样的江湖儿女则挥舞着大马士革钢刀,骑着抢来的战马一路狂奔,直冲大马士革的城门而去。

    (本章完)

第508章 慨然赴死的姜东歌() 
姜东歌冲到大马士革的城门时,守门的奥斯曼士兵正为自己不能参与晚上的血腥屠杀而郁闷。

    当姜东歌冲到他们面前的时候,这些人只觉得面前一阵风吹过,等姜东歌用钢刀劈死两个奥斯曼士兵,和一同闯关的大明间谍们汇合时,这些奥斯曼士兵才醒悟过来。

    在城门附近的大明间谍共有六人,加上姜东歌,一共有七个。这七人想要冲出城门,还要等很久,因为大马士革的城门紧闭,没有办法将其打开。

    在那六人中领头的一位悄声说:“你们让开,我们外面有接应的。”

    领头的一位一吹唿哨,城外出现了一小队人马,他们扛着榴弹发射器,给那大马士革城门就是几下。

    大马士革城门被炸开,门口的奥斯曼守军怕城外的明军冲进来,他们与城外的一小队明军展开立刻交火。

    城外的明军大营远在二十里外,但在大马士革与明军交界的空旷地带,还是有不少明军巡逻队的。

    城外的易百里紧张的扛着榴弹发射器,他等着城内的未婚妻汉塔娃冲出来。和姜东歌一样,汉塔娃也是女扮男装。

    汉塔娃贴上了假胡子,穿上了铠甲,拿上了火绳枪,她威风凛凛。她的父亲希奥蒂斯和母亲兰普鲁希也在她身后,她们一家子都是大明间谍。

    按照何无敌的吩咐,他们潜入城中搜集情报。

    申如盟,薛洪山,柳翰墨三人有些许西域血统,他们穿上阿拉伯长袍,看起来还真像阿拉伯人。

    因此,他们也奉命潜入大马士革城内。

    守卫城门的奥斯曼士兵和向出城的明军间谍,他们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申如盟从腰间取出一个钱袋,里面装满了金币,他扔给附近一名奥斯曼士兵。

    申如盟见那奥斯曼士兵打开了钱袋,问:“这钱给你们,装作没看见,行不行?”

    奥斯曼士兵将钱袋丢给了同伴,守门的奥斯曼军官知道自己这大马士革城也守不了多少天了。

    奥斯曼军官知道,城外的明军正是为他们而来,如果不让他们出城,双方还要激战下去。

    他们和城外的明军联系了一下,双方停火,让这七名大明间谍出城。

    七名间谍刚出城,城门上的奥斯曼士兵们忽然开枪了,子弹击中了姜东歌。

    姜东歌将情报扔给了申如盟,说:“这情报记得给何无敌将军。”

    申如盟点点头,说:“好!”申如盟双目充满了泪水,他知道她这一去,定然是有去无回。

    姜东歌强忍背部的剧痛,调转马头,抽出腰间的两支连珠短铳的一支,朝奥斯曼士兵连连开火,打得奥斯曼士兵抬不起头来。

    姜东歌说:“你们这帮突厥王八蛋,收了钱还给姑奶奶使阴招。”

    城门之上,奥斯曼军官用生硬的大明官话说:“你们打烂了城门,总要给点交代。”

    姜东歌说:“江湖儿女江湖死,我给你们这帮孙子一个好的交代。”

    姜东歌纵马入城门,双腿夹紧战马,熟练的单手换弹夹,两支连珠火铳接连发射,一连击毙了十来名奥斯曼士兵。

    不得已,奥斯曼军官调转城门的大炮,连发数炮,终于有一炮将姜东歌炸死。

    易百里望着城内慨然赴死的姜东歌,强忍悲痛,说:“走!”他们快马加鞭,朝大明的军营狂奔而去。

    城内,一场血腥屠杀正在悄悄地展开。奥斯曼士兵沿着预先规划的线路前进。

    奥斯曼军队将绿教难民们重重围住,将城内的难民们从睡梦中叫醒,同时那些漏网的阿拉伯商人,也被奥斯曼军队重重围困。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从单筒望远镜里看着眼前的一切。

    按照苏丹陛下苏莱曼一世预先下达的指令,早已集结待命的奥斯曼士兵们进入了难民的帐篷。

    那些身着铠甲的奥斯曼士兵,有计划地开始了屠杀。他们先沿大街,后入小巷,逐户搜索,见到男人,不分青红皂白,统统砍死或者用火绳枪击毙。

    枪声和绿教百姓的惨叫声震耳欲聋,无辜平民正在一个个被杀戮。

    一批绿教难民涌向大马士革的街道,寻求避难所。许多厉声尖叫的绿教妇女跑出难民营,为他们的孩子和丈夫呼救,但奥斯曼士兵将她们虏去,年轻貌美的就留下,年老和丑陋的就当场杀死。

    大马士革的普通百姓将大门关得紧紧的,对求救声不予理睬。屠杀持续了一夜。难民营和整个大马士革城都成了大屠场,成千的男女老幼的尸体横七竖八,有的倒在街上,有的被杀在家里。

    一些男人被捆绑着,拴在战马后面拖走。有的青年被割去了那物事儿,有的喉管被割断。

    街上倒闭的妇女白馒头上的黑紫葡萄被割掉,还有人头颅被砍掉,妇女们紧紧地抓住婴儿一齐死去。

    绿教百姓不知道自己为何被杀,他们以为奥斯曼的苏丹苏莱曼一世会保护他们,没想到这些人比大明士兵残忍的多。

    几天以后,当大明军队攻破大马士革城,清理屠杀现场时,幸存的绿教妇女们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尸体被抬出。遇害者呈现出的极度痛苦的面容,一群群绿教百姓围着一堆堆的尸体放声痛哭,人群中不时传出凄厉的叫声。

    一些幸存者后来回忆说:“那一夜这里简直是人间地狱和修罗场,枪声和砍杀声始终没有停过,人们一直在尖叫。”大屠杀的消息在大马士革四处传开,绿教难民营中充满恐怖。成群的绿教难民想离开大马士革,他们朝着大马士革的城门逃去。

    这时,屠杀似乎暂时缓和下来。但是,奥斯曼士兵们只是中场休息。

    他们穿过小道,拦住了想逃跑的难民们,将他们赶回了难民营地。

    绿教平民们只能用砖块来回击奥斯曼士兵们,他们用火绳枪回击。奥斯曼骑兵们骑着战马,用大马士革钢刀狠狠的朝着绿教难民头上砍去。

    绿教难民在奥斯曼士兵的阻挡下,纷纷后退。这时,天已经微微发亮,一个黎明即将到来,但多数绿教难民是见不到第二天早晨的太阳了。

    奥斯曼士兵的肚子饿了,军营的厨师们拿出来早已准备的馕和土耳其烤肉。

    那些烤肉还带着热气,奥斯曼士兵杰哈德一边吃着喷香的烤肉,一边用火绳枪朝那些被兄弟部队赶过来的难民们射击。

    大马士革的街道和空地上堆满了尸体,在奥斯曼士兵的指挥下,一批年轻力壮的绿教难民被命令挖了个大坑。

    被杀死的绿教平民们被成批成批的扔到大坑里,当然在那之前,他们被剥光了衣服,搜空了口袋。

    屠杀整整持续了一天一夜,等奥斯曼苏丹下令停止的时候,这里已经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活人了。

    那些挖坑和掩埋尸体的绿教平民也被奥斯曼士兵乱刀砍死,扔进了大坑之中。水和地理决定了大马士革的位置和作用,早期移民很自然的被吸引到这么一个地方,发源于前黎巴嫩山脉的东黎巴嫩山的拜拉达河在该地覆盖大片肥沃的绿洲后消失在沙漠中,这片土地,叫做姑塔,供应大量人口已达几千年之久,大马士革建立在一块平台上,海拔690米,俯视拜达拉河,最初的居民来位于城市东部,城市和绿洲一起发展,经过一段时间大马士革便开始支配附近较小居民区了。

    水的供应有保证,土地肥沃,天赋的条件使大马士革自给自足。地处沙漠边缘,又在通往前黎巴嫩山脉的唯一捷径东端,使大马士革成为商队启程和终止的贸易中心。绿教兴起以后,大马士革又是通往阿拉伯半岛各绿教圣地的朝觐之路的起点。

    正是绿教平民对于绿教统治者的盲目信任,才将自己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那些绿教难民多数身无长物,他们在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莱曼一世眼中就是累赘,这些累赘要浪费大马士革城内本来不多的粮食。加上他们拖家带口,对参加奥斯曼军队不太感兴趣,苏莱曼一世当然对他们不满意了。

    大马士革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湿润,夏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