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284部分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284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首批出现的伟人之一。这一时代是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君主制得以发展的时期,君主坐于孟斐斯,分派各省总督统治全国。

    第四王朝从公元前2613到2494年。从斯内夫卢到斯克普斯卡夫,共有六或七位法老。从金字塔的雄伟程度来判断,斯奈夫鲁、胡夫和哈尔夫的统治时期为这个时代的顶峰。在达夏尔,梅顿和基萨修筑的金字塔显示出王朝的治国有方、经济繁荣。

    以后,一共出现了二十一个王朝,第二十一王朝,结束于公元前1085到945年。

    埃及的法老们建有金字塔,在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1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10万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的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象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象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4000多年的岁月,整个雕象风化严重。另外面部严重破损,有人说是马姆鲁克把它当作靶子练习射击所致。

    第三座金字塔属胡夫的孙子门卡乌拉国王,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当时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时期,金字塔的建筑也开始衰落。门卡乌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内部结构纷乱。

    胡夫金字塔南侧有著名的太阳船博物馆,胡夫的儿子当年用太阳船把胡夫的木乃伊运到金字塔安葬,然后将船拆开埋于地下。该馆是在出土太阳船的原址上修建的。船体为纯木结构,用绳索捆绑而成。

    尼罗河是埃及的生命线,是“埃及的母亲”。它是非洲第一长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全长6670余千米。它由发源于乌干达的白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汇合之后流入埃及。从南到北纵贯埃及东部,在埃及境内一段长达1530千米,确是具有舟楫、灌溉之利的重要的水利资源。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就是在尼罗河的哺育下,发展了其光辉灿烂的古文化。

    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一般把埃及分为4个地区——尼罗河流域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西部沙漠地区、东部沙漠地区、西奈半岛地区。开罗以南是宽约3~16千米的尼罗河绿色长廊,一般称为上埃及。开罗以北称为下埃及。亚历山大和塞得港之间是尼罗河三角洲的冲积平原,面积约2万~4万平方千米。过去,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三角洲带来肥沃的冲积物。这里是埃及古文化的发祥地,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地区,埃及绝大部分人口集中于此,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尼罗河以西的西部沙漠又叫利比亚沙漠。它是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约占埃及面积的2/3。它的南部海拔350~500米,大吉勒夫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中部和北部多洼地,以盖塔拉洼地面积最大。有地下水的洼地形成绿洲。

    尼罗河以东的东部沙漠,亦称阿拉伯沙漠。它直逼红海之滨,地势由东向西倾斜,红海沿岸多山,海拔1500米左右。

    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部,面积约6。4万平方千米,占埃及面积的6。38%。地中海沿岸多沙丘,北部低地是蒂赫沙漠,多间歇性河流和干涸的河床。东部为高原,圣卡特琳山海拔2637米,是埃及的最高山峰,相传是摩西受“十诫”的地方。

    埃及干燥少雨,气候干热。埃及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大。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气候相对温和,其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白尼罗河发源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青尼罗河发源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两河汛期不同。1月平均气温12℃,7月26℃;全境干燥少雨,年均降水量50~200毫米。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可达40℃。每年4~5月间常有“五旬风”,夹带沙石,损坏农作物。

    嘉靖皇帝的大军穿过阿拉伯沙漠,出现在开罗附近的时候,让埃及市长穆塔沙尔大吃一惊,他问马穆鲁克骑兵军官的新首领阿尔比勒:“怎么办?”

    阿尔比勒说:“怎么办?和明军干到底。我们跪下给明军当孙子,也不能保证我们继续统治这块土地,那么我们只有和他们抗争到底了。”说完,他就去召集马穆鲁克骑兵了。

    开罗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开罗由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开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遭受战争破坏最少的古城。

    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南端,开罗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沙漠气候。在开罗,随处可见的建筑物是绿教寺庙和宣礼塔。在阿拉伯语中,宣礼塔称之为“米纳尔”,指宣礼员站着呼唤人们祈祷的地方。

    从公元7世纪起,随着绿教在西亚、北非一带广泛传播,绿教寺庙的建筑艺术不断发展,宣礼塔也演变为各种不同的式样,成为绿教寺庙建筑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成为开罗城区的一大亮点。

    嘉靖的大军来到开罗城下,双方在西奈半岛就展开了几场骑兵会战。

    马穆鲁克骑兵从利比亚沙漠中的原始部落之中召集了一批战士,他们不知道大明军队的厉害,这些野蛮的游牧民族,他们个性凶悍,习惯械斗,至死方休。

    只是,当明军骑兵用连珠手铳远距离射击时,那些来自利比亚沙漠的游牧骑兵纷纷倒地身亡。

    到开罗附近的时候,那些补充进马穆鲁克骑兵队伍里的游牧骑兵终于知道了明军的厉害,不敢再嚣张的与明军擅自交战了。

    (本章完)

第512章 兵围开罗城() 
嘉靖皇帝率领大军包围了开罗城,城内的守军人心惶惶。曾经名震天下的马穆鲁克骑兵队伍在沙漠里与明军屡次交战,都大败而归。‘

    那些来自沙漠的野蛮人,依仗自己的蛮勇曾经无所畏惧的沙漠骑兵,在大明军队的打击下,渐渐学了乖,知道不可以与大明军队硬抗。

    当嘉靖皇帝的五十万大军在开罗城下依次展开之后,嘉靖皇帝豪情万丈,他说:“我投鞭可断尼罗河。”

    开罗城内,一片恐慌。城内的市民头缠白布,敲着瓦盆,纷纷叫嚷:“穆塔沙尔,你怎么找穷光蛋要钱?穆塔沙尔,你怎么找穷光蛋要钱?”

    原来,身为埃及帕夏的穆塔沙尔要供养马穆鲁克骑兵,只能向开罗以及埃及各个城市的居民敲骨吸髓。

    本来,经过统治者们几千年的搜刮,埃及的百姓已经习惯了统治者的暴虐。

    但是,穆塔沙尔实在太狠心了一点。他连穷人嘴边最后一口馕都不放过,城内的贫民为了活命开始还在忍耐。当大明的军队在嘉靖皇帝的率领下,包围开罗城后,这些百姓心中的怒火顿时爆发了。

    开罗的百姓自觉有了底气,他们开始站出来反对穆塔沙尔。对于这些反对者,按照穆塔沙尔以前的脾气肯定要统统杀死,一个不留。

    不过,如今嘉靖皇帝就站在自己的面前,穆塔沙尔是没有胆量,也没有精力在开罗城内搞大屠杀了。

    跟随嘉靖皇帝共同对付埃及军队的甄达钱,指着开罗城说:“只要我们开炮,不出两个小时就可以消灭这城内的马穆鲁克骑兵。”

    这时,地中海边的城市已经几乎全部被明军占领,唯独有非洲沿岸的那些地方还独立在文明世界之外。

    章隆坤的十万大军包围了耶路撒冷,他的手下人问;“我们需要派人劝降吗?”

    章隆坤说:“不用那么麻烦,我们派人直接攻城就行了。”

    明军三百门重炮和八百门火炮,对准耶路撒冷的绿教守军猛轰,耶路撒冷的守城司令阿克拉姆说:“兄弟们,唯有真神,和这帮明军拼了。”

    城内的绿教士兵高喊着真神保佑,一个个冲了出来,明军的火炮,转轮式机枪拼命开火。

    一个小时过后,地上倒了一大片绿教士兵。

    耶路撒冷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是一个奇迹之城。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犹太教与绿教的圣地。

    耶路撒冷位于近东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被誉为三大一神宗教的圣城。

    章隆坤的军队不断用大炮和机枪朝冲出城外的绿教徒开火,到了晚上六时许,已经没有绿教徒再主动冲出来找死了。

    章隆坤的军队进入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守城司令阿克拉姆因为刀太锋利,割下去太疼,鼓了好几次勇气都没能自杀,最后他向章隆坤投降,他说:“将军阁下,我把自己的配剑送给您,以表达我的歉意。“

    章隆坤接受了他的配剑,赦免了他的罪过。

    在阿克拉姆带领下,章隆坤游历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面积只有126平方公里,被一圈城墙所围绕的耶路撒冷老城。这里有犹太教的哭墙和圣殿山、绿教徒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绿教寺庙,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

    耶路撒冷在历史上多次被外族人破坏,也多次重新修建。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绿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神使大人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绿教寺庙——阿克萨绿教寺庙和圆顶绿教寺庙来纪念这一圣事。

    耶路撒冷有四个区,第一区为基督区,这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区,位于老城西北部。著名的耶稣殉难教堂就位于这个区。

    其次为犹太区,它位于老城南部,著名的哭墙就位于这个区,是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

    最后是绿教徒区,它位于老城东部,包含著名的圆石绿教寺庙。圆石绿教寺庙与哭墙相邻,建在犹太教圣殿的遗址上,因此成为犹太人与绿教徒冲突最为激烈的地区。

    最后是亚美尼亚区,它位于老城西南角,是最小的一个区。

    章隆坤占领这里,派遣五万人南下,去支援嘉靖皇帝对埃及的占领,另外派遣三万人北上,与何无敌将军合围,占领黎巴嫩地区。

    耶路撒冷的开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四千年,公元前19世纪的埃及诅咒祷文和前14世纪的亚马拿泥版都记载了耶路撒冷。根据《圣经》记载,在以色列人入住耶路撒冷之前,曾有许多民族…包括亚摩利人和赫人…在这里混居。

    明军开始占领耶路撒冷全城,并小心划分着所有百姓和教派的居住的区域。

    章隆坤说:“我们一定要小心,这里的人都是拗相公,我们如果一不小心,他们就会恨撒很千年,在这里杀很多人,流很多血,将我们今天的辛苦全部白费。”

    城里的基督教徒,绿教徒和犹太教徒,以及亚美尼亚人都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在明军的调停和公平的划分下,这里变成了一座和平之城。

    只要各个教宗的教徒能向耶路撒冷城外守城的明军支付大明宝钞一元,就可以进城祭拜,那些城内的教徒,逐渐搬出到城外居住。城内,只留下极少数宗教人士和负责修缮的工匠。从大明本土来的商人,和缴纳了特许经营费的商人们将这里开发,变成了有利可图的旅游事业。

    终于,在明军的努力下,宗教实现了世俗化,也免除了那些狂热分子带来的危险与仇杀。

    (本章完)

第513章 最后一个阿拉伯战士() 
没等章隆坤的五万人开到,嘉靖皇帝的五十万大军就在开罗城下对埃及的马穆鲁克骑兵队伍发起了进攻。

    在甄达钱的指挥下,两千门重炮依次排开,三千门野战炮也摆好了阵势,大明的五千架榴弹发射器也已经准备就绪。

    大明的二十万骑兵在城下挥舞着马刀,让城里的马穆鲁克骑兵队伍丧失了抵抗的勇气。

    马穆鲁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