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29部分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29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民工浑身臭气,筋骨粗大,一看就是个穷苦人。这满脸皱纹的民工问药店老板:“你这里大明产的治疗鼻炎的药吗?”|

    药店老板说:“有类似的。”

    接着,药店老板拿出了几种药方,向民工详细讲解。那民工看了又看,听了又听,最后摇摇头走了。临走前,他狐疑地盯着药店老板看了好久。

    民工一出门,宗泉贵就说:“章兄快走。”

    章项阳说:“那民工有问题吗?”

    宗泉贵说:“这家伙是个蒙古探子,是个铁杆的白莲教奸细。”

    药店老板说:“不会吧!最近,蒙古鞑子征发了许多白莲教民工修葺房屋道路。这样的民工很常见呀!”

    宗泉贵说:“民工买药,要坚持要一个品种,一个牌子,一个产地的多吗?”

    药店老板说:“不多。不过,这白莲教徒喜欢洗澡,这民工也太他妈臭了。那一连汗渍,脸上身上都是一层盐,这是个穷苦人呀!”

    宗泉贵说:“你说的那是上层的白莲教徒,下层白莲教徒是穷苦人,他们就不能为蒙古鞑子效力捞外快了?”

    章项阳说:“人穷志短,我觉得这小子也有问题。我出去看看,你拉着货先走。”

    宗泉贵说:“兄弟,你真是条汉子。”他也没有客气,抱着条马鞭就上了车,往板升城外走去。

    章项阳拿着刀悄悄跟上了那个民工,果然那民工走进了一处工地。一个牵着獒犬的蒙古卫兵岗哨战在那里,民工先满脸媚笑地和他打了个招呼,然后低声汇报着什么。

    那个蒙古卫兵一生呼哨,几个蒙古卫兵围拢过来。

    章项阳暗叹一声,完了。

    他知道大明留在这板升城里的情报暗桩肯定保护住了,章项阳快马加鞭地赶回去通知了福庆堂的药店老板。

    老板马上将药店交给伙计,骑着快马带上家小,和章项阳一起逃到了城外。

    章项阳和药店老板在城外分手,他说:“你先走,我回去办点事情。”

    药店老板说:”将军,反正我们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了,不如我们一起经过大同军镇回大明去吧!”

    章项阳说:“不,你不要通过大同军镇走了。他们肯定会在大同军镇缉拿你,你干脆直奔京师去算了,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容易摆脱追兵。反正你也会说蒙古话,就干脆到吉囊的地盘去。”

    药店老板说:“好的,将军多保重”

    (本章完)

第58章 蒙古探子蓝威索() 
章项阳最见不得这些猖狂的蒙古密探了,他要灭了那个狗民工。最后,他暗自记下了白莲教民工的相貌。

    为了逃避追捕,他拿出张人皮面具。然后对着镜子仔细化妆,等看自己没有破绽后,才有大摇大摆的走进板升城潜伏起来。因为他知道一个人在草原上跑,也有危险,还不如在这板升城里藏身,等到风头一过,自己再出来。

    章项阳揣着钱,天天蹲在板升城的旅馆里,每天就是一壶酒,一只烧鸡,两只烧饼。

    一个星期后,章项阳终于等到了机会。他看见被自己盯上的白莲教民工那处工地的警戒级别已经降低。

    一个蒙古骑兵牵着自己的马,懒洋洋的看着自己面前的民工。这个蒙古骑兵自己也有些疑惑,这些像蚂蚁和工蜂一样忙碌的汉人和关内那些汉族老爷们是一个种族吗?是什么让他们抛弃了温暖的家乡,到这板升城里来受苦呢?是什么让这些信奉白莲教的傻瓜,来做这些蒙古人干上一个钟头就一辈子不想再碰的苦工呢?

    有许多民工穿梭忙碌着,章项阳用帽子压着自己的脸,悄悄寻找那个白莲教奸细民工。

    果然,他找到了那家伙。和不认真干活就要挨鞭子的其他民工比,蒙古监工对这个特务明显优待。

    白莲教奸细民工干一会儿,歇息一会儿。蒙古监工那扁平的大饼脸上满是笑容,不停地竖起大拇指,估计是夸他勤快。也难怪,这个奸细又帮他们打探各种情报,又帮他们修房修路,这蒙古鞑子能不夸他吗?这蒙古鞑子的情报部门也真够卖力的,连民工都招揽过来了。

    这民工的岗位对奸细来说,是个最好的掩护。

    等中午开饭,那个白莲教奸细出来透气时,章项阳悄悄跟上前去。两人到了僻静的地方后,章项阳捂住他的嘴,一刀割开他的劲动脉。血喷出老高,白莲教奸细倒在地上,捂着脖子,拼命想说些什么。章项阳一边冷静的看着白莲教奸细的双脚抽搐,一边若无其事的用白莲教奸细的衣服把血擦干净。等他断了气,章项阳才走了。

    干完了这事,章项阳来到旅馆收拾完东西,买了一匹快马,骑着马出城了。一出板升城,他立即纵马飞奔。一连跑出四五十公里,才让马稍微歇息了一下。然后,他换上蒙古贵人的衣服,又开始纵马狂奔。

    办完了要办的事情,他的心里舒坦多了。

    章项阳知道,当自己回到京师的时候,蒙古铁骑与大明军队的攻守之势就将异位了。

    一路上,他纵马跑过了好多个蒙古部落。因为马匹连续赶路体力消耗太大,所以他中途和蒙古牧民换了好多次马,但是由于他出手大方,加上一口流利的蒙古话,和蒙古贵人的派头。让他总能如愿以偿。

    终于,他靠近了明军的防守的宣化府,宣府镇这里的边关修得比大同要可靠的多。章项阳看到了大明的军队,知道自己相对安全了。他在城下,脱去伪装,换上自己的明式衣服,进入了这座雄关。

    宣府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后,宣府镇更是保卫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人们常说:“宣府山川纠纷,地险而狭,分屯建将倍于他镇,是以气势完固号称易守,然去京师不四百里,锁钥所寄,要害可知。”

    章项阳进入宣化总兵的府邸,求见了宣化总兵,然后出示了自己的锦衣卫暗探令牌。总兵见过,立刻帮他准备了三匹快马,交给他两个卫兵。然后,三人直奔京师而去。

    (本章完)

第59章 灭鞑第一战() 
何无敌将军刚踏进天津港,就被迎接的人们给包围了。

    在港口登陆的部队是三万人,同时还装载了从日本带回来了金银。这船上只带了三千匹最好的战马,其余的马匹都没带,全部留在了日本,因为国内这些牲畜多的是。

    根据嘉靖皇帝的命令,从山东等地调集了五千匹快马,在天津港给部队换上。同时,

    从河南湖广发来的两万匹马在京师和保定等着何无敌的军队。

    天津兵备道胡文壁对何无敌说:“将军辛苦了,自日本国赶来勤王,将军的忠心日月可鉴。”

    何无敌说:“当今皇上圣明,蒙古小儿冒犯天威,不日我大明铁骑就会将其讨灭。”

    这天津自金、元两朝,建都北京以来,地位日显重要。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王朝权利,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王,分别驻守各地。第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1398年,朱元璋病死。因为太子早年夭折,所以由朱元璋的长孙朱允文继位,史称建文帝。燕王朱棣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实力最强。朱棣在1400年以“靖难”为名,发兵与其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

    朱棣率兵从天津的前身…直沽出发,偷袭沧州,并经过几年的战争,最终攻陷南京,夺取皇位。1402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

    天津得到赐名后,于同年设置了军事部门。“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天津卫”一词,就是从此而来。

    到嘉靖时,天津由于转运粮食,储备兵器和棉纺工业的发展,地位日益重要。这次,蒙古犯边,山东等地勤王的部队多由天津转运进京。

    何无敌领着已经备好战马的八千骑兵稍作休息,先期奔向北京城。自天津港奔赴北京城,两天的时间就到了。

    嘉靖皇帝在皇宫里召见了何无敌,他说:“你看击破蒙古王爷吉囊需要几天?”

    何无敌说:“击破不难,难的是将其五万骑兵全歼。”

    嘉靖皇帝说:“何无敌将军果然是不世出的名将,将军到来之前,众将皆言击破蒙古大军尚有难处。唯有你考虑全歼灭的问题。”

    何无敌展开地图说:“我们以京营大军正面出击,吸引蒙古军队注意力,我率两万军队绕到蒙古军队背面和侧面袭击。为防止蒙古骑兵冲破我阵,我们留下一万人对付蒙古军的冲击。

    嘉靖皇帝说:“希望将军能旗开得胜。”

    三日后,剩余的两万二千大军也赶赴了北京城。

    何无敌率领两万大军悄悄出城,并换上了蒙古骑兵的装扮。

    由于锦衣卫事先打了招呼,所以明军将士没有阻拦何无敌的部队。

    正面则是武定侯郭勋的部队,郭勋将京城所有的部队都调集起来,按照何无敌和嘉靖皇帝的谋划,对蒙古王爷吉囊的部队悄悄形成了包围圈。

    蒙古王爷吉囊的夜不收向他汇报,最近蒙古铁骑附近出现了一些不明身份的蒙古部落。

    蒙古王爷吉囊说:“难道是俺答看我要进北京城,派兵来摸我的底细了?”

    (本章完)

第60章 玉碎的日本炮灰() 
蒙古王爷吉囊觉得最近这大明的风向似乎变了。

    大明军的胆气壮多了,他们虽说不主动向蒙古骑兵挑战,但是当自己派出骑兵对他们进攻时,他们的回击不容置疑。

    为了探听明军的虚实,吉囊派出白莲教叛徒出身的神探二人组。吉囊满心希望自己的这两名探子能带来京城里最新的情报。

    武定侯郭勋推荐了一名可以重用的军内精英左义贵。嘉靖皇帝提拔可用之人,习惯让钱贵妃过目一次。钱贵妃考验他们的方法很简单,首先告诉他们一些药理学常识,然后将要考验的人放在京城的福庆堂大药房试验一下就知道他们的底细了。

    嘉靖问钱贵妃:“爱妃,你将这些放在福庆堂大药房里进行考察有什么讲究吗?”

    钱莹莹说:”古人说不为良相救为良医,做官和做医生道理是相同的。药店来的病人千变万化,各种情况都有。做官,领兵最重要的是能随机应变。在我老家波斯有句俗话,从商品到金钱是最惊险的一跃。在交易过程中,我能考察他们的性格,看他们领兵为官是否会为了短期目的而留下隐患。”

    嘉靖说:“过去我们常说,某微末之人,屠狗杀牛之时即有宰割天下之意,就是这个意思呀!”

    左义贵知道自己能被安排在福庆堂大药房,是天大的福气。所以,他干活特别卖力。

    蒙古探子蓝威索和他堂弟蓝布影两人摸进了北京城,经过多方打听,他们听说京城的福庆堂是达官贵人最爱去的药店,那里很容易打听到各行各业的消息。

    蓝威索和蓝布影二人就去了福庆堂,他们想在这里打听出有关大明军队调动的情况。蓝威索对堂弟蓝布影说:“到了那里,你别乱说话,否则别人会一样就看出我们是探子,那样,我们就惨了。”

    忙碌的左义贵碰到了身穿蓝色布衫,一副样子的病怏怏的蓝威索。

    左义贵问:“兄弟,你要点什么?”

    蓝威索说:“我那里不行,近不得女色,给我一盒壮阳药。”

    左义贵说:“这个是岭南药厂生产的威猛虫草丹,五十文一粒。”

    原来,嘉靖皇帝即位后,为鼓励医药行业发展。特地命令工部整理出一批古方,联合新成立的卫生部,让它们按照各省各地找到一些医药世家和富商定点生产。这几千年的千古验方,都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有大功效。所以,各地成药的生产渐渐有了压倒抓药古方的趋势。

    蓝威索说:“有便宜点的吗?”

    左义贵说:“你没有买过这种东西吧!我们这里已经是最公道的价格了。”

    蓝威索说:“麻烦兄弟弄点便宜的。”

    左义贵说:“那就只有辽东生产的鹿茸鞭丸了,一盒五十文。”

    蓝威索说:“你看我这怏里八格的样子,也知道我是个吝啬之人,有没有更便宜的?我听说有三十多文的?”

    左义贵说:“恕我不知道还有这么便宜的东西。”

    蓝威索怏怏不乐的走了,走时还是那副我就是不愿意花钱,还要买好药的欠揍样子。

    他刚出门,蓝布影就跟上前问:“兄弟,你的两个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