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336部分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336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哥拉行政大区博物馆是黑非洲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起初是大明移民和葡萄牙殖民者在罗安达湾与小岛交汇处构筑的一座城堡,也是罗安达市开埠建城的标志。

    这里有黑非洲的各种动植物标本,还有大明军队征服安哥拉行政大区用过的一些枪支、衣物和模型。

    这里为嘉靖皇帝,何宁远,何无敌将军铸造有铜像。这里是罗安达市的制高点,登上城堡,可以远眺大明总督府,俯瞰罗安达海滨大道,并可观赏罗安达湾海天一色的景致。

    宽扎河临近安哥拉行政大区的首府罗安达,是安哥拉最重要的河流,由此可以进入该国的内陆地区,内陆高原可以聚集降雨,以缓解非洲南部的高温。

    安哥拉最大的沿海平原位于罗安达和宽扎河河口处,从此向南走,则沿海平原迅速收窄,南部高耸的沿海峭壁将大部分国土与海洋隔离开来。

    安哥拉最发达的地区是首府罗安达和嘉靖新城,罗安达有一个港口,但宽扎河只能通航小型船只。南部的深水港洛比托港和纳米贝港则被沙漠所环绕,好在大明军队指挥黑人修建了帝国大道,才发掘出它们的商业价值。

    何宁远亲自担任安哥拉行政大区的总督,由于安哥拉黑人还处于部落时代,加上其境内的大部分黑人生活过于艰苦。

    因此,许多安哥拉部落经常采取武装反抗行动。这些野蛮的黑人居然要求独立,在北部安哥拉部落的游击部队,在丛林地区建立了一些据点,采用游击战术攻击大明和葡萄牙殖民者。

    在距离罗安达以北约150公里的安布瑞兹港,一个叫罗勃拉黑人,占领了一个钻石矿。

    安哥拉的全境大部分都是高原,尤其是中部地区更为高亢。有一片沙漠一直延伸到大西洋岸边,靠近西部海岸的地方,有狭长的平原。

    它的西北部为马兰哲高原,海拔约500到1000米;东北部为隆达高原,海拔1000多米,古老的结晶岩地层,经河流长期切割,形成一系列条状平岗和岛山,诸河并列北流,形成刚果河水系的众多支流。南部为威拉高原,从北向南海拔由1500米左右下降至1100米,地表较平缓。东部是近代冲积的内陆湖盆,在干草原上散布一些孤立高地。大西洋沿岸为海拔2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上覆砂质土壤,其南部是纳米布沙漠的一部分。

    何宁远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他派遣人迎来了刚果王国的黑人,同时让马里王国的黑人部队进占沙漠地区。

    大明的马里骑兵,很快击溃了沙漠地区的安哥拉反抗势力。

    何宁远为了彻底改变安哥拉的力量对比,将那里王国的三十五万摩尔人以及那里黑人游牧部落,迁移到了这里。安哥拉的北部等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22度;南部属亚热带气候,高海拔地区则为温带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5月~9月为旱季,平均气温摄氏24度,相对凉爽,潮湿无雨;9月~次年5月为雨季,气候炎热,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东北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可达1500毫米,而南部纳米贝沙漠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50毫米。

    马里的黑人游牧部落和摩尔人很快,征服了文明程度相对较差的安哥拉南部沙漠黑人部落。

    刚果王国的黑人则打败了安布瑞兹港的黑人部队,并将那个叫罗勃拉黑人活捉。

    钻石矿又回到了大明移民手中,安哥拉所有的钻石矿都归大明移民所有。所开采钻石利润的十分之一,上交给嘉靖皇帝,二十分之一交给何宁远总督,其余的利润则归钻石矿所有者。

    安哥拉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丰富,安哥拉的天然气储量达7万亿立方米。同时还有钻石、铁、磷酸盐、铜、锰、铀、铅、锡、锌、钨、黄金、石英、大理石和花岗岩等。安哥拉行政大区的钻石储量约10亿克拉,铁矿17亿吨,磷酸盐2亿吨,锰矿近1亿吨。森林面积53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是非洲第二大林业资源国。

    这里出产乌木、非洲白檀木、紫檀木、桃花心木等名贵木材,大明移民,特别是总督何宁远靠此大发横财。这里的水力、农牧渔业资源较丰富,水资源潜力1400亿立方米。

    大明移民占据了河流旁最肥沃的土地,五十万大明本体移民居住在安哥拉境内各地。安哥拉境内的河流由中央的比耶高原向四周辐射,北流多属刚果河支流。东南流多注入三比西河。其主流的源地也在安哥拉东北部。西南流的库内河下游构成和纳米比亚的界河。西流的河流均注入大西洋,以库安沙河为最大,均由罗安达入海。

    (本章完)

第619章 远征埃塞俄比亚() 
    在何宁远统治安哥拉地区之后,甄达钱也准备开拓自己的新地盘,他将目光投向了埃塞俄比亚。

    这是唯一没有被征服的文明国家,在这片土地上有信奉上帝的一千万人。埃塞尔比亚的统治者自称是圣经里示巴女王的子孙。

    埃塞尔比亚人曾经政府阿拉伯半岛的也门地区,也曾经远征过印度的孟加拉地区,并建立过政权。不过到了大明派兵征服他们的时候,这些人已经退化了。他们的皇帝曾经与华夏地区的取得过联系,并与罗马帝国的皇帝结盟对付波斯帝国,但是最后徒劳无功。

    大明的军队从阿拉伯半岛、埃及出兵,一共有将近十万人,登上了埃塞俄比亚的高原。明军横穿索马里,直接与埃塞俄比亚人交战。

    �埃塞俄比亚自称是非洲的骄傲,它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的国家。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首都是亚的斯亚贝巴。

    它具有3000年文明史,公元前8世纪建立努比亚王国。埃塞俄比亚人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已经开始农耕,创造了出了灿烂得文明。约在公元前2世纪,提格雷高地陆续兴起一些城邦,后来阿克苏姆王国异军突起,统一各部,成为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

    它向东渡红海,征服也门;向西南沿尼罗河推进,与苏丹地区的库施人迎面相撞,刀兵相见。公元350 年埃扎纳国王派军侵占麦罗埃,把这座繁华的古城变成了废墟。公元四世纪,阿克苏姆的奴隶制达到了繁荣的顶点。农业和畜牧业是生产的主要部门,都使用奴隶劳动。它向邻近国家掠取大量奴隶,用于建筑和各种生产部门。

    阿克苏姆同欧、亚、非三洲均有贸易往来。它的商队深入尼罗河流域和邻近各地收购象牙、香料和黄金。《环航纪》说:阿克苏姆的“所有象牙都是从尼罗河以外的国家弄来的。”它经由阿杜利斯港同西亚、埃及和印度通商,同罗马帝国以及拜占廷帝国保持联系,输出非洲的产品。

    公元333 年,阿克苏姆国王埃扎纳皈依了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钱币和埃扎纳的铭文上出现了“万能的天主执掌天地间一切权力”的基督教祷词,在钱币的一面压印了十字架。他的继承者在全国修建了许多壮丽的教堂和修道院。五世纪时许多受到迫害的叙利亚单性教派神职人员,纷纷逃到阿克苏姆,基督教在埃塞俄比亚盛极一时。

    公元六世纪开始,由于奴隶制内部的矛盾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起,阿克苏姆开始走向衰落。

    埃塞俄比亚和东非沿海的绿教城邦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对非洲的历史发生了重大影响。

    公元七世纪到十五世纪期间,绿教在北非和东非沿海广为传播,并渗透到西非内陆。阿拉伯人在640年占领埃及后,不断向马格里布和苏丹扩张势力。阿拉伯移民一股股地涌向东非沿海。

    八世纪初,越过红海的阿拉伯移民,一方面在沿海定居,垄断印度洋上的贸易;另一方面他们深入内地,在阿特拉巴河和青尼罗河定居,建立了一个信奉绿教的丰吉王国,割断了阿克苏姆同努比亚各地的联系。阿克苏姆局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逐渐变得衰弱不堪。公元10世纪末,阿克苏姆被扎格王朝取代。

    公元1270 年,埃塞俄比亚人建立了所罗门王朝。所罗门王朝统治时,埃塞俄比亚开始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土地属于领主和教会,耕种土地的农民必须服徭役和交纳实物地租。

    13世纪,阿比西尼亚王国兴起。在旧约圣经《列王纪》第10章中记载,公元前1000年左右,非洲曾经有一个希巴女王由于所罗门王的知识而来访以色列王国。

    根据埃塞俄比亚版的圣经,希巴女王是埃塞俄比亚的女王,她被所罗门王所诱惑,并生下一名儿子曼涅里克一世。后来衣索比亚的第一任国王;曼涅里克一世长成后回到以色列留学,回国时所罗门王送他一个复制的约柜,但曼涅里克一世设计换成真的约柜,并成功将约柜带回埃塞俄比亚。传说真的约柜仍在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皇族的确有犹太人和白人的血统,他们的肤色的确较一般平民为白。

    所罗门王朝的统治者丹格尔皇帝居然妄图对抗大明的军队,明军进入埃塞俄比亚之后。

    埃塞俄比亚皇帝宣布战争爆发,他向各省总督发出了总动员令,他说:“所有男性,包括能扛动长矛的男孩,必须前往前线报到。已婚男人可以携带妻子为其做饭,未婚男子可以任意带来没有丈夫的女性;需要照顾婴儿的女性不必上前线;盲人以及不能使用长矛的残疾人不必上前线;任何在接到这道命名之后仍然呆在家里的男人将被绞死……”

    总动员令发布后,各省的总督纷纷动员当地的军队,大批武士手持火枪和长矛开往前线。不幸的是,由于这些军队必须自己筹措给养、购买武器。

    各地的指挥官们往往各行其是,他们因为搜刮百姓而成为地方上的祸害。

    在北方战线的德布拉比汉,外省援军同装备优良、待遇良好、身穿整洁制服的皇家警卫队发生争吵,双方甚至爆发了斗殴,多人受伤。

    没有人理解埃塞俄比亚国家的灾难紧迫性,一位在埃塞俄比亚服役的葡萄牙雇佣军官在日记中写道“在通往科雷姆的路上,上万名士兵被派到那里修筑共识,但是他们不工作,因为接连六天都是宗教节日。”

    许多埃塞俄比亚贵族带着自己的私兵开了小差,那些绿教得酋长们向大明军队交出了在负责防守的防线。

    那些北方有所罗门血统的亲王向大明私通,企图获得更大的好处和地盘。

    (本章完)

第620章 明军在东非高原() 
    大明军队远征埃塞俄比亚,受到了埃塞俄比亚各地总督和军阀的欢迎。一向对所罗门王朝统治者不满的绿教酋长和民众,纷纷向大明军队投降,

    大明的这次远征,依靠的是超强的实力。他们的强大军事动员能力,让人吃惊,从埃及出发的远征军有六万人,和九万头骆驼、战马、毛驴、骡子和其他牲畜。此外,甄达钱将军带了五个活动码头,配备了灯塔和铁路系统、十辆山地小火车。他有当时最强大的后勤供应能力,可以自己修筑临时码头、临时公路。至于当时最先进的各种火炮和枪支等武器,自不待言。

    从阿拉伯半岛动员的四万军队,从亚丁港出发,在吉布提登陆。甄达钱率领这样一支队伍,从集结到跨海作战,没有发达的海陆交通是无法办到的。

    埃塞俄比亚提格雷省的总督菲克托尔求见了甄达钱,这位埃塞贵族见到甄达钱后。立即鞠躬行礼。身披沙马将头裹住的他,把它摘下来了。旁边已经投靠大明的埃塞俄比亚贵族说:“这是最高的礼节了。”

    根据埃塞俄比亚提格雷省的总督菲克托尔的消息,明军迅速袭击了埃塞俄比亚皇帝的驻地,三万名大明骑兵包围了丹格尔皇帝的营帐。

    缺少战马的埃塞俄比亚军队损失了五千名最勇敢的步兵,甚至丹格尔皇帝的皇后都被活捉。乱军中,丹格尔皇帝被杀。

    丹格尔皇帝的皇后迪巴巴本来是一名女贵族,她是一名女公爵,她也统治了一个省,为了协助皇帝抵抗大明军队,她亲自带领一万名黑人战士赶赴沙场,没想到大明的军队迅速击溃了埃塞俄比亚皇帝的营帐,埃塞俄比亚皇后皇后迪巴巴被活捉。

    更糟糕的是,埃塞俄比亚皇帝的世仇,阿达尔的苏丹投靠了大明,他们在葡萄牙和埃塞俄比亚联军手下吃了亏。

    因为阿达尔的背后的土耳其已经被大明征服,所以和葡萄牙殖民者联手的埃塞俄比亚的所罗门王朝占据了上风。

    公元1283年,阿克苏姆王室后裔耶库诺·阿姆拉克在阿姆哈拉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