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383部分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383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走时,汪直说:“把那黄狗带上,我最喜欢吃狗肉了。”接着,汪直扔给老人一把大明宝钞,说:“等我们走远了,你最好也走,要是等到真正的倭寇来了,他们会砍了你们,做两脚羊吃。”

    等汪直走后,小女孩问老人:“什么是两脚羊?”

    老人霍楠说:“那是人饿到极点才吃的一种美食。”

    小女孩龚小英说:“爷爷骗人,隔壁的桑桑说两脚羊就是人肉。”

    老人霍楠说:“格老子,你什么都知道,我从四川逃难到浙江,还是躲不过倭寇的祸乱。”

    小女孩说:“爷爷,我妈妈叫龚大碧,是个不要脸的野鸡和黑寡妇。她到底害了多少人呀!要让我们躲藏到这浙江义乌的铜山。”

    老人霍楠说:“你妈妈龚大碧做野鸡也不要紧,做日本黑龙会的间谍也不要紧,做日本武士的情妇也不要紧,关键是她惹了大明嘉靖皇帝制定的黑道话事人何海洋。你妈妈那个不要脸的黑寡妇,为了多敲诈何海洋两个钱。她连命都不要了,我还要保住你的小命。所以,我们就逃到了这里。没想到你妈妈弄了个黑寡妇天团,成天招惹日本间谍。我们祖孙两人却被倭寇所祸害!”

    小女孩说:“我妈妈不是将房屋卖给了吴连英了吗?”

    老人说:“吴连英是你妈妈的化名,你妈妈的真名叫做龚大碧。”

    等到外面倭寇的枪炮声小一些了,老人霍楠领着小女孩随着小溪逆流而上,他们绕山岨流,约六里路便来到了铜山顶上的戚家村。

    两人在戚家村不到五百米的地方,看见明军正在和倭寇激战。

    双方都死伤惨重,明军架起了榴弹炮,炮弹不时向倭寇那边飞去。

    小女孩和老人都想进入戚家村,只有那里才相对安全,可是他们被火线所阻挠。

    (本章完)

第715章 穿越火线() 
    王翠翘发现了小女孩,她拼命向小女孩龚小英招手。

    她让那小女孩赶快离开,可是小女孩就想到戚家村来。

    王翠翘明白这里是她无法进入的,尽管这里是她梦想中的安全之地。

    但是,如今倭寇与明军正在激战,谁都进不去了。

    何况,为了保证嘉靖皇帝的安全,像小女孩和老人这种不明身份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进来的。

    倭寇那边的神枪手潘丹率先发觉了这对老小,他从瞄准镜里看见了小女孩,他瞄准了小女孩,然后又放弃了。

    接着,潘丹将枪口对准了老人,他扣动了扳机。

    老人栽倒在地面上,胸口的鲜血染红了地上的残雪。

    戚继光手下的亲兵张岱看见小女孩跪在地上无助的哭泣,连忙冲了过去。

    张岱将龚小英压倒在地,几颗子弹从他头上飞过去。

    戚继光取过一杆嘉靖式狙击步枪,瞄准了倭寇那边的神枪手潘丹。

    戚继光扣动扳机,潘丹倒地身亡。

    明军的枪手和火炮齐发,暂时压制住了敌方的枪炮,他们将小女孩抢进了戚家村。

    在戚家村,小女孩龚小英紧紧攥着爷爷临死前交给她的大明宝钞。

    她知道,有了这个,她才能买到吃的和喝的。

    在戚家村,龚小英意外的看到了邻家的小女孩柳桑桑。

    倭寇的头目汪直惋惜的将潘丹尸体拖下了阵地,他叹息道:“你我的一念之仁,给你招来了杀身之祸。你要是杀了那个小孽种,就没事了。也怪我,饶了他们爷孙两人的性命。”

    潘丹这名曾经在大明非洲远征军服役的战士,本来能过上富裕生活,却因为迷恋赌博,和大明海天盛宴这样不属于他的盛会,结果堕入了债务的深渊。最后,他加入了汪直的倭寇军团,成了一名假倭。

    潘丹枪法很好,为这群倭寇立下了不少功劳。

    没想到,在铜山他却丧身于小将戚继光的枪下。

    嘉靖皇帝在暗堡里,猛一挥手,说:“好小子,戚继光真是个文武全才。没想到他的弓箭不错,枪法也很好。”

    戚宁说:“老夫的孙子是有点小本事,不过这点本领不足挂齿。”

    嘉靖皇帝说:“这铜山之上有水源,但是倭寇会不会在这水里做文章。”

    戚宁说:“圣上说的对,我们不得不防。”

    这铜山的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小溪宽约三四十米,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倭寇在溪流中取水做饭,他们大呼小叫,明军也在此汲取饮水。

    半夜,嘉靖皇帝无端地惊醒。醒来时,他听见溪流里喑哑不息的奔流中,有细碎的兵器相击之声,嘉靖披衣出帐,看见天空透出一片火红。

    明军的火把已经将天空映染的如同白昼一般,战马嘶鸣,寒风潇潇。

    那倭寇就着水道奋力向前划着,他们想来偷袭,但是戚宁早就安排着戚继光在此守候。

    双方在溪流里展开了激战,王翠翘在嘉靖皇帝龙床之前安寝。等嘉靖皇帝醒来时,一直半睡半醒的她也被惊醒。

    王翠翘起身相伴,给嘉靖皇帝端来了热水和毛巾,嘉靖皇帝望着远方,觉得这铜山的战场上是无尽的苍凉和萧瑟。

    戚珍珍和青柠牵着獒犬,站在嘉靖皇帝两百多米外的远处,她们知道嘉靖皇帝不喜欢狗,就远远的长着。

    那獒犬发出低吼,几名东瀛忍者从地下冒出。

    獒犬一支焦躁不安,就是为了这事,它向着倭寇猛扑过去,一下子就咬住了一名忍者的咽喉。

    “山田真一?”忍者铃木达央失声叫道。

    他们是从东瀛忍者大本营伊贺而来的师兄弟,在东瀛的战国时代,忍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因为这个时代非常需要忍术、武术和兵法,而忍术正是以它的独特性而大受土豪们的欢迎。当时,忍术发达的地区主要有以下几处:武藏、甲斐、越后和信浓、伊贺、甲贺和纪伊洲,其中后三洲的忍术在东瀛是最为发达的,而忍术的流派也就是以这些地名来命名的,例如:甲贺派、伊贺派等等。后来,因为替大明政府出力而名扬天下的服部半藏就是伊贺派的忍者。

    不过,服部半藏的父亲服部保长拒绝了随同倭寇进犯大明。

    服部保长说:“我乃秦国人的后裔,我怎么能反而帮助这些岛夷侵略自己的故国呢?原来,许多忍者都是归化人。”

    因为古代东瀛很落后,所以东瀛政府非常欢迎来自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中国移民到东瀛定居,因而受到中华文明熏陶的朝鲜人也受到欢迎,东瀛人把这些移民叫做“归化人”。

    虽然欢迎,但还是歧视他们,移民很难进入上流社会,而且不能沿用原居住地的语言和文化,必须改成东瀛姓名使用日语。这些古代的技术移民将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带到了东瀛,例如制造陶器、盔甲、服装技术,以及决定性的促进了东瀛忍术发展的中国武术。

    因为忍者的出身多半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农民,而不是出身高贵的武士。所以作为很难被上流社会接纳的移民,“归化人”们也大量的进入了忍者这一行业。

    “归化人”通常都定居京都,随后有大量的人迁移到到附近的伊贺或甲贺去居住,这也是和两个地方忍术异常发达的主因。例如大名鼎鼎的服部半藏正成就是中国人,他姓秦,秦氏家族是公元三世纪末四世纪初时从中国吴国渡海定居东瀛的,之后就改了个东瀛姓服部。东瀛和服的传统称呼是“吴服”,正是取自秦氏家族出身的吴国。

    传说中后来服部保长这位忍者最终悟出了忍的真谛,这是多少代忍者所不曾有过的,至今东瀛人提起他来还是交口称赞。

    当然,不是每位忍者都和大明本土有渊源,参与倭寇侵略东瀛忍者也有不少。

    忍者铃木达央挥舞着武士刀将獒犬劈为两半,他和剩余的三名忍者一齐向嘉靖扑去。

    (本章完)

第716章 东瀛忍者() 
    嘉靖皇帝见四名忍者上前,他单脚跃起,手中的宝剑一挥,一道银光劈出。

    正面的神木隆之整个人被劈成了两半,接着嘉靖皇帝的宝剑掷出,正中忍者铃木达央的眉心。

    剩下的两名忍者见状,丢出烟幕弹,想趁乱溜掉。

    嘉靖皇帝抽出连珠手铳,就是两枪,一枪正中急于逃跑的宫野真守。

    宫野真守后心中弹,倒地立死,嘉靖皇帝大笑,说:“蠢材,就凭你也想杀朕!”

    唯一一名活着的是女忍者石原里美,这个女人的臀部被嘉靖皇帝用枪打伤。

    戚珍珍和青柠连忙将这个女人用绳索捆绑起来,王翠翘上前对嘉靖皇帝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皇上神功大成,今后再也不怕有人暗杀了。”

    嘉靖皇帝对三名美女说:“朕的神功确莫不可对外人透露半句,否则朕就危险了。”

    三名美女立刻答道:“是!”

    日本的女忍者被王翠翘和戚珍珍等人捆绑着推进了嘉靖皇帝的房间,王翠翘解开忍者的裤子,发觉鲜血已经将石原里美的裤子完全浸染湿。

    三名美女在嘉靖皇帝的知道下,开始给石原里美动手术,女忍者咬着床单,额头上冷汗直冒。

    石原里美的屁股上鲜血淋漓,让人不忍直视,嘉靖皇帝叹道:“你们这又是何苦?千里迢迢来到我大明,就为博取一个前程,我大明的底蕴又是尔等小国所能比拟的,你们万做炮灰了。”

    石原里美疼德奥冷汗直冒,她哭喊道:“如果有机会选,我一定不会再来大明了。”

    这时,在东瀛的京都,许多被黑龙会间谍煽动起来的倭国青年开始围攻大明铁骑。

    这些以为女真和蒙古族骑士为主的大明骑兵,可不会和他们含糊。这些人挥舞着马刀,长矛狠狠的向那些手里拿着十块和木棒的倭国青年头上砍去。

    平日里,总是对嘉靖皇帝评头论足的孔门子弟,这次也出人意料的站在大明朝廷这边。

    儒生们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他们都齐声祈祷,祝愿大明官军早日平定倭人的叛乱。

    有儒生说:“如果大明战神何无敌出马,那倭国小鬼子,估计不到一个月就会全军覆没了。”

    大明总督和官员将那些倭寇称为乱党,但是在京都的神宫,还是贴满了祝愿倭寇侵犯大明得胜归来的小字条。

    不久,就传来了不少倭寇战死在浙江和金陵的消息。

    在京都天皇皇宫的广场上,摆起了鲜花和蜡烛,还有不少灯笼和小佛像。

    当地一位不解情况的大明欧洲行省的游客,随手拍了一张上传到朋友圈,就招来他的导游花泽香菜小姐的强烈反对。

    她说:“大明是倭寇叛乱的受害者,你上传这种图片,会让人误以为我们都在支持战犯。”但京都天皇皇宫前的广场上这么点蜡烛,又能代表多少倭国青年的态度呢?

    大明骑兵包围了广场,将那些鲜花统统收走,那些佛像和灯笼,还有纸条和蜡烛都被大明的蒙古和女真骑兵摧毁。

    倭国贵族们大多处于观望状态,他们不愿意和大明的驻军发生冲突,但是心底又对大明遭受倭乱有点幸灾乐祸。

    九州岛爆发了叛乱,只有岛津家的嫡系领地相对安全。

    在广岛和长崎,许多倭国青年头绑写着七生报国字样的白布,拿着自制燃烧瓶冲向了大明驻军基地。

    明军用机枪和大炮欢迎着这些蠢货,那些倭国青年还没能突破铁丝网,就被明军乱枪打死了。

    倭国青年的叛乱无一例外,都遭到了惨败。

    所有被俘虏的倭国青年,都被脱得只剩下兜档布,然后押送到九州岛煤矿和金银铜矿里去卖苦力。

    敢于反抗大明军队的倭国叛乱者,统统被当场打死,然后枭首示众。

    在九州岛,被杀死的倭国叛乱者有三万人。

    东瀛本州岛的仙台,也是叛乱的重灾区,那些曾经当过足轻的家伙,拿着充当大明远征军时偷偷藏起来的刺刀,就向大明军队猛扑过去。

    仙台的炮灰们之所以翻盘,一是受到了黑龙会成员的蛊惑,二是这里经济落后。那些从大明征服海外诸省战场上复原的炮灰们,陡然从有吃有喝有津贴的大明军人,变成了农夫,他们心里自然适应不过来。这些倭国炮灰,就成了本州岛叛乱的主力。

    京都,大阪,东京等地,由于受到大明经济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他们接受了大明本土的产业转移,当地居民有吃有喝,大明游客也为这里的居民带来大把的钞票。

    所以,除了那些头脑简单的倭国学生起来闹事之外,这些大城市的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