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47部分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47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靖皇帝说:“君子不夺人所爱,你哪里都好,就是爱吃飞醋。我其实在想,怎么用更好的方法拴住日本国那些竹幕后的武士,让他们为我大明所用。”

    陈皇后说:“那日本国的武士足有五十万之多,不把他们消耗干净,不说你,就是我都寝食难安呀!”

    嘉靖皇帝说:“你有什么好法子吗?”

    陈皇后说:“臣妾其实想到了一条。”

    求推荐,求打赏,求点击,总之各种求。刚才得知我的一个朋友的小说又被某红星改编成电视剧了,你改编就改编嘛!干嘛特意通知我。

    我心里一万头神兽跑过。当年,我靠文字吃饭时,这朋友还是一个铅字没发表。当年故事大纲我手把手教此人,如今人家十几部电视剧拍了,大把的钞票到手了,咱家却……

    唉!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朋友们让打赏和点击来得更猛烈些吧!

    (本章完)

第106章 死而复生的满速儿汗() 
嘉靖皇帝说:“你说这大明新近征服的日本行政大区,要怎么才能让它们永远臣服我大明呢?”

    陈皇后说:“第一从精神上改造,那迂腐不堪的程朱理学,大明输出到日本就是一招妙棋!但是,程朱理学毕竟腐朽,时间长了恐怕日本人不上当。”

    嘉靖皇帝说:“你说的也有道理,就是猪挨刀子挨多了,也会觉得痛。那程朱理学能糊弄人一时,不能糊弄人一世。你说我们再输出点什么呢?”

    陈皇后说:“把王阳明的心学输出过去怎么样?”

    嘉靖皇帝说:“心学不错,虽然故弄玄虚,空对空。但是,毕竟是一门新的学说,发现他破绽的人还不还那么多。不过,王阳明这个人我不是很喜欢,他在龙场任职时见死不救。”

    陈皇后说:“怪不得,皇上不肯重用他,把他打发到南京去当兵部尚书去了。”

    嘉靖有些不高兴,说:“正德一朝,他始终是个地方官,他和杨廷和有血海深仇。他先是得罪刘瑾,后来又被杨廷和狠整。我提拔他当南京兵部尚书,已经对他够重用了,只是这人有点烂泥扶不上墙,老是爱传播一些歪理邪说,蛊惑青年们走上歪路。对他,我不能不防呀!”

    陈皇后说:“王阳明这人是浙江余姚人,浙江人田多地少,谋生不易,爱做生意,自然有点小鼻子小眼,你不要放在心上。”陈皇后不知道就因为浙江人做生意,有时不讲诚信,赖账不还,后来导致大明日本行政区的商人勾结海盗造反,居然闹出倭寇来。这些被浙江骗子坑害的日本商人一旦嗜血,就成为了明朝官兵的大敌,让明朝政府花了好大工夫才平定下来。当然,这是后话,此时的嘉靖和陈皇后都不知道。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吗,号阳明。他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他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大明帝国驻日本总督。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嘉靖皇帝封为新建伯。

    他的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著有《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他出生后,5岁仍不会说话。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他的父亲王华因为家道中落,举家离开余姚,移居绍兴。

    十二岁时,王守仁正式就读师塾。十三岁,母亲郑氏去世,幼年失恃,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挫折。但他心思不同常人。一次与塾师先生讨论何为天下最要紧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当时大明朝政腐败,义军四起。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赔款求和。王守仁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十五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被理睬。同年,他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

    十七岁时,他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可在结婚的当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来这天他闲逛中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给他讲了一回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二十岁时,王守仁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举人后,学业大有长进。但他越来越喜欢谈论军事,并且很会射箭。然而,二十二岁时考进士不中。因为家庭环境,他家与当时的内阁首辅李东阳交好。李东阳对其笑道:“你这次虽然不中状元,下一次科举必定会中状元,试一试为下一次科举作个状元赋。”

    王守仁拿起笔就完成了,朝堂上的元老们都很惊奇他的天赋才能。王守仁二十五岁再次参考科举,再次落第。这说明,李东阳还是不能和杨廷和一样不要脸。

    他的状元父亲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八岁的他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出治葬前威宁伯王越,回朝上疏论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事,随后授刑部主事,在江北等地决断囚狱,随后因病请求归乡。久之,起用授兵部主事。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阁相杨廷和当权。两人勾结在一起,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杨廷和与刘瑾,被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同时,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

    路途中,王守仁被杨廷和与刘瑾派人追杀,伪造跳水自尽躲过一劫。逃过追杀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见父亲王华,王华对他说:“既然朝廷委命于你,就有责任在身,你还是上任去吧。”随后他踏上路途,来到贵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当时,苗人惯用蛊术,他就利用会蛊术的苗人对付自己看不惯的人。同时,苗人用蛊术杀人,他也从不说破。

    正德五年(1510年)初,王守仁谪戍期满,复官庐陵县(今江西吉安)知县。八月,刘瑾被杨一清联合宦官张永设计除去。王守仁随即被召入京,担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书王琼对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赏识,在王琼的推荐下,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当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四起。谢志山占领横水、左溪、桶冈,池仲容占领浰头头,各自称王,与大庾的陈曰能、乐昌的高快马、郴州的龚福全等遥相呼应,攻占、剽掠各处府县。而福建大帽山的盗贼詹师富等又起兵。前任巡抚文森托病去职。谢志山联合乐昌的盗贼夺取大庾,进攻南康、赣州,赣县主簿战死。

    王守仁到任后,知道官府中有不少人是盗贼的耳目,于是让苗人用蛊术责问年老而狡黠的仆役,仆役浑身哆嗦不敢隐瞒,如实坦白。王守仁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让他们侦探叛军的情报,守仁因此掌握了盗贼的动静。随后他传檄福建、广东会兵一处,首先讨伐大帽山的盗贼。王守仁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猞猁大人之名。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在上杭屯兵,假装撤退,出敌不意进攻,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他向朝廷上疏称,权力太小,无法命令将士。王琼上奏,给了王守仁旗牌,可以便宜从事。七月,进兵大庾。十月,克左溪、横水,破巢八十四,斩杀、俘获六千多人。战毕,在横水设置崇义县。随后师还赣州,讨伐利头的盗贼,斩杀两千多人。王守仁率领书生和杂号小将,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附近的人都惊呼不已。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据说,消息传到北京后,朝中大臣震惊不已,只有王琼却十分自信地说:“王伯安在江西,肯定会擒获叛贼。”

    当时,王守仁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那里的叛乱。行至江西吉安与南昌之间的丰城,王守仁得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立即赶往吉安,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一开始,王守仁来了个疑兵之计。他深知如果宁王顺长江东下,那么南京肯定保不住。作为留都的南京丢了,叛军在政治上就会占有一定的主动,平叛就会有困难。

    王守仁平定盗贼后兵符已上交兵部,手中无兵。在江西境内的朝廷官吏都来帮助守仁,又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聚集各府县士兵,征调军粮、制造兵械船只。

    王守仁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宸濠,声称朝廷派了边兵和京兵共八万人,会同自己在南赣的部队以及湖广、两广的部队,号称十六万,准备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为争取时间集结军队,又写蜡书让朱宸濠的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劝宸濠发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泄露给宸濠。此时,李、刘二人果然劝宸濠进兵南京,宸濠大疑,按兵不动。

    宁王犹疑不定,等了十多天,探知朝廷根本没有派那么多的兵来,才沿江东下,攻下九江、南康(今江西星子)两城,逼近安庆。而在朱宸濠率兵六万自九江沿江而下、窥伺南京的时候,王守仁已经率领仓促组建的八万平叛军,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当时有人建议王守仁往救安庆,他不肯,分析说:如果救安庆,与宁王主力相持江上,而南康和九江的敌人就会乘虚攻我后背,我们腹背受敌;而我们直捣南昌,南昌守备空虚,我们的军队锐气正足,必可一举而下;宁王必定回救,到时我们迎头痛击,肯定会取胜。后来的事实果如王守仁所料。

    此时守仁大军已集结完毕。宸濠精锐都前往安庆,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虚,守仁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南昌。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叛乱历时35天后宣告结束。

    然而,平叛大功却没有得到武宗的认同。杨廷和希望王守仁将朱宸濠释放,然后再让已经南巡的武宗亲自“擒获”朱宸濠,以满足武宗的虚荣心。面对杨廷和的步步紧逼,王守仁急流勇退。他将朱宸濠交付给太监张永,然后称病,以免杨廷和猜忌。所以,终武宗一朝,王守仁平叛之功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直到嘉靖即位以后,王守仁才加官晋爵。

    嘉靖即位之后,对王守仁有过短暂的赏识之后,便对他采取了冷漠的态度。原因是王阳明主张是非不分,见死不救,而且他本人生得尖嘴猴腮。所以,他为嘉靖皇帝所不喜。

    但是,他还是先升王阳明为南京兵部尚书,并特许他顺路回去探视父亲。不久,加封王守仁为新建伯,世袭。

    虽然,王阳明的学说为嘉靖不齿。但是,王阳明一到日本却大受欢迎。因为王阳明的学说暗合日本武士自私自利的思想,同时见死不救,在日本人看起来才是耻文化的精髓。所以,众多日本武士将他捧为文化大师,不仅被明军军事占领关西、九州和京都各地诸侯们崇拜他,连没有被明军占领的关东诸侯和北海道的诸侯们也佩服他。

    其实,这是因为嘉靖皇帝的明帝国军威强盛。有个西洋人的故事说那狐狸自称百兽之王,见了老虎让老虎和他一起巡视,结果百兽均拜服。老虎以为狐狸强大非凡,对它也客气起来。

    嘉靖皇帝知道自己是那只老虎,可见王阳明这个老高干子弟比杨慎都小高干子弟能干的多,也就对王阳明大加赞赏。

    当初,嘉靖皇帝准备让杨慎到日本巡视,让杨廷和当日本总督。结果,杨廷和这个老狐狸煽动蒙古人造反。现在,这个美差落在了王阳明头上。

    王阳明接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