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50部分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50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无敌说:“那杨慎懂什么,文学狗屁不通,政治一点都不懂。这个愚蠢的官二代,一个废物只会叽叽喳喳。”

    守将说:“小的也只是听陕甘按察使,擢右佥都御史,甘肃巡抚陈九畴所说。”

    何无敌说:“就是那个把满速儿汗和牙木兰打死的甘肃巡抚呀!真是个儒将,我算见识了。现在,这占据哈密城,又要向嘉靖皇帝进贡,又继续犯边的满速儿汗是怎么复活的呢?”

    守将说:“那陈九畴素来亲信都指挥王辅。两人俱是杨廷和门生。嘉靖三年(1524),哈密满速儿犯肃州、甘州,这都指挥王辅称土鲁番部首领满速儿和牙木兰俱被打死。实际并无其事,这满速儿活蹦乱跳,屡屡犯边。”

    何无敌说:“那些大员们,下车伊始就基里哇啦一顿说。像当时甘肃巡抚许铭这样的狗官,不明所以,强自出头身死人笑,还堕了朝廷脸面。那陈九畴当时以肃州兵备副使的身份来追究甘肃总兵官李隆的责任,还算一条好汉。那李隆背靠杨廷和,嗾使甘肃五卫杀死巡抚许铭。陈九畴办这个案子是冒了风险的,他和都指挥王辅将李隆及为首者数人皆诛,还是不错的。后来,也靠此升官。只是现在皇帝已经知道满速儿汗没死,陈九畴恐怕好运到头了。”

    守将说:“实不相瞒,我是久闻何将军大明,只恨不能跟随将军账下。”

    何无敌问:“你叫什么名字?”

    守将说:“小将名叫陈棐。”

    何无敌说:“也罢,你可以向都指挥上个折子,请求跟随我征伐哈密。”

    守将陈棐说:“我这就将此地镇守之职转与副将,立即随同将军出征。”

    (本章完)

第110章 被狙击的护教者() 
走过玉门关,前面便是安西城,这里又称瓜州。

    何无敌在这里碰到了章项阳的女真骑兵,他问:“你为何不前进了?”

    章项阳说:“前进不了,这里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全是荒漠之地。加上这里根本没有汉人,我恐怕中了埋伏,所以在这里等候将军。”

    何无敌说:“这里被攻破了?”

    章项阳说:“不仅这里,前面沙洲,就是古称敦煌的那地方,也被攻破了。沙州卫,以及在沙州古城设置的罕东左卫都没能保住。”

    随从的千户陈棐说:“这也难怪,早在正德十一年,敦煌就被吐鲁番占领。嘉靖三年(1524年),甘肃巡抚陈九畴下令关闭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这里就成了西域蒙古可汗们的游牧之地。”

    何无敌说:“这甘肃巡抚陈九畴简直是个废物,还好意思吹牛说自己如何牛叉,天天打胜仗。这敌人都堵到家门口了,我们还以为只有哈密被围攻呢!”

    陈棐说:“这里一向交由哈密卫代为守护的,那沙州卫、罕东左卫也只是做做样子。那些兵痞种田不行,打仗不行,只能骗骗粮饷。”

    瓜州县隶属甘肃省酒泉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东连玉门市,西接敦煌,西北与哈密相接,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瓜州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面积2。41万平方公里。

    何无敌说:“这么大的土地被满速儿汗占领,咱们先等后面的大军前来。然后明日详细计划后,再一起破敌。”

    瓜州地处安敦盆地内,地形南北高,逐渐向盆地中央疏勒河谷地倾斜。北部最高处的芨芨台子山,海拔2452米。南部为祁连山北麓山前地带,最高处的朱家大山,海拔3547米。

    第二天一早,何无敌与千户陈棐一起来到了朱家大山。两人在这祁连山上,诗兴大发,何无敌挥毫写了:“马上望祁连,连峰高插天。西走接嘉峪,凝素无青烟。对峰拱合黎,遥海瞰居延。四时积雪明,六月飞霜寒。所喜炎阳会,雪消灌甫田。可以代雨泽,可以资流泉。三箭将军射,声名天壤传。谁是挂弓者?千年能比肩。”

    陈棐拱手说:“将军好兴致。”瓜州有山区、戈壁、走廊冲洪积平原三种基本地貌形态。北部山区戈壁倾斜平原区,为一系列平行断续的中低山残丘,山体多呈东西走向,海拔2000米左右,相对高差30~300米。山前多形成山麓剥蚀面,山顶多成浑圆状。山前外围为广阔的洪积倾斜平原,海拔1150~1600米,地势平坦,倾斜平原覆盖着中上更新世洪积、坡积沙砾碎石,植被稀少。

    南部山区戈壁倾斜平原区,包括南北截山和鹰咀山以北的广阔戈壁地带,窄条形的南北截山分别呈近东西向,北东东向伸延,宽4~10公里,低山丘陵地形被强烈风蚀,海拔1259~1750米,相对高差50~150米,山体北陡南缓,山脊平圆。榆林河两岸因流水冲刷切割较深,形成多级侵蚀阶地,整个倾斜平原被上更新世和全新世沙砾岩覆盖。

    中部走廊地带被北东向的截山子分为两部分:南端为踏实盆地,海拔1259~1750米;北部为疏勒河中下游干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由东北向西南微倾斜,海拔1060~1300米,县城所在地渊泉镇,海拔1177。8米。走廊平原区,包括疏勒河、榆林河河岸绿洲,为瓜州主要农牧业区。依其成因和形态又划分为三个次一级的地貌单元。昌马冲洪积扇及疏勒河中游冲积平原,位于疏勒河以南,青山子以东,包括三道沟、河东、布隆吉至桥子的广阔地带。海拔1060~1300米,由东南向西北微倾斜。由昌马河洪积冲积的上更新世、全新世细土物质组成,被疏勒河与昌马冲洪积扇上南北向的十道冲沟所切割。冲沟下切4~12米,沟宽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在七道沟、布隆吉、双塔至桥子扇缘地带为泉水溢出带,泉水汇集后或向西北注入疏勒河,或在低洼地方聚集成沼泽和草甸,由于长期强烈的蒸发作用,地面呈盐渍化现象,有些表层形成盐壳。

    踏实洪积冲积扇,地处南北截山之间,由榆林河洪积冲积物构成。海拔1259~1750米,南高北低,中上部冲沟发育,冲沟深3~7米不等。扇缘溢出的泉水汇集于黄水沟,沿北截山南侧西流,通过芦草沟泄入瓜州冲积平原,地下水较高的地方不同程度的渍化,局部低洼地沼泽化。

    疏勒河中下游干三角洲平原,包括疏勒河以南,截山子以北,西至西湖的三角洲地带,由疏勒河冲积洪积物组成,平原自东向西南方向微倾斜,地形较平缓,由于疏勒河多次改道以及人工引水灌溉的结果,形成分枝状散流,致使该区成为典型的干三角洲地貌。

    瓜州和沙州,这时都由满速儿汗的将领牙木兰占领。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吐鲁番速坛满速儿令其将领牙木兰攻占了瓜州、沙州(敦煌),又侵及肃州。

    知道明军大军前来征伐,满速儿又令牙木兰率帖木哥土巴攻肃州,但因明军太强。牙木兰害怕自己为何无敌的大军所擒,只是虚以应付。

    为了给自己壮胆,他决定在布隆吉雅丹迎战明军。布隆吉雅丹这地方俗称“人头疙瘩“。位于瓜州疏勒河北岸,它分布在甘新公路南侧东西长约九公里的狭长地段上,这里褐色的地面上,矗立起高低参差的土丘峰林。其间夹杂着无数高低错落,形态奇特的土岗土丘,或如人头疙瘩,狮身人面,又如云朵,如蘑茹,如金字塔,如烽燧排列,如千驼奔走,又似鬼域魔城。人行其间,恍入千年荒冢之中。雅丹是最典型的风蚀地貌之一。

    牙木兰希望能借此恐吓明军,谁知道何无敌到此之后,只是稳扎稳打,虽然步步紧逼,但是却不贸然决战。

    何无敌的大军占领了瓜州所有的水源,只要有水的地方便有明军。牙木兰叫嚣决战,但是明军只是将靠近的西域骑兵以枪炮弓箭射之。

    同时,何无敌的大军悄悄占领了白墩子。这里距瓜州西北 43 公里,是汉、魏、晋、隋唐以来通往西域的重要驿站。这里有烽燧、驿站、白虎庙遗址,还有传说中的薛仁贵墓。据《薛仁贵征西》记载:这里是唐初名将薛仁贵大战蕃将杨凡的地方。

    同时,何无敌还饶有兴趣的参观了东千佛洞,这东千佛洞又名接引寺,位于甘肃省瓜州东南84公里的长山子古河道两岸,与锁阳城相距22公里。这东千佛洞23窟,尤以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西夏壁画称绝于世。其密宗佛教壁画弥补了莫高、榆林二窟不足,堪称西夏佛教艺术宝库。其第二窟的《密宗曼陀罗》中,观音优美的体形,露脐装,超短裙的妆饰在全国绝无仅有,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艳佛“。其中安西6幅《玄奘取经图》,其中东千佛洞2幅《水月观音》的发现是稀世之珍。

    在陈棐的带领下,何无敌还参观了榆林窟。这里俗称万佛峡,位于瓜州城南68公里,这里有位居大明第三大的泥塑大佛。从洞窟形制和壁画风格判断,其建窟年代不晚于莫高窟。现存32窟中,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较大规模的兴建和佛教活动。其中,唐3窟、五代8窟、宋13窟、西夏、元各4窟,壁画总面积5650平方米,彩绘佛像10826幅,彩塑272身。

    章项阳问何无敌:“既然我们将牙木兰主力已经包围,为什么不消灭他。相反,用六万大军围着他?”

    何无敌说:“不急,等收复沙洲再说。”

    (本章完)

第111章 国师火者他只丁之死() 
何无敌用六万大军围困着满速儿汗的悍将牙木兰,同时,亲自带领大军进入沙州,这里只有牙木兰账下的老弱病残。同时,还有原哈密忠顺王的残部,现在这些人都归牙木兰管辖。

    沙州又称敦煌,古称“三危”。《都司志》载:“三危为沙州望山,俗名羿雨山,在县城东南三十公里。三危耸峙,如危卵欲坠。故云。”至今敦煌市城东南有三个巍峨奇特的山峰,就是古代的三危。今仍称三危山。

    距今4000年前,敦煌地区就有人类的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据《尚书》记载,舜“窜三苗于三危”,成为敦煌历史上最早的居民。根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夏、商、周时期,这里就有属于玉门火烧沟文化类型的羌戎居住。春秋时敦煌称瓜州,以地产美瓜而得名。当时有月氏、乌孙游牧民族在此驻牧。到了战国,月氏逐渐强大,吞并羌人,赶走乌孙,成为敦煌的新主人。秦汉之际,雄踞漠北的匈奴崛起,打败击走月氏,敦煌为匈奴占据。至西汉武帝时,经过反击匈奴的战争,迫使匈奴“远循”,河西地区归入汉朝版图。自此,开始了中原王朝经营河西和西域的伟业。

    张骞通西域的“凿空”之行,开通了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敦煌郡。到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改敦煌郡为敦德郡,东汉时复名敦煌郡。这一时期,敦煌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战略地位提高,中央主管西域事务的护西域副尉长驻敦煌,这里成为统辖西域的军政中心。三国时仍置敦煌郡,属曹魏政权管辖。西晋承袭不变。东晋前凉时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和西域都护、戊巳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合设沙州。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李暠建西凉国,初都敦煌。北魏初(公元439年)置敦煌镇,公元526年置瓜州,敦煌均为治所。整个汉魏之际,虽多有战乱,但敦煌的经济和商业日渐繁荣,中原文化广为传播,佛教东渐兴盛,一度敦煌成为五凉文化的中心。这时期于东晋前秦二年(公元366年)始开凿莫高窟。北周初置沙州,公元564年改敦煌县为鸣沙县,属敦煌郡,因县南鸣沙山而名之。

    隋初废郡置瓜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复置敦煌郡,同时罢鸣沙县复名敦煌县。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沙州,此时的敦煌进入历史兴盛时期。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陷于吐蕃。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沙州人张议潮率州民起义,推翻吐蕃贵族统治,建立归义军政权,使河西地区重归唐王朝,至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西夏占领止,敦煌历史上称归义军时期。宋景祐中敦煌为西夏占领,统治敦煌达191年。元灭西夏后,于至元十四年(公元277年)复设沙州。公元1280年升为沙州路总管府,隶属甘肃行中书省。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改为沙州卫,后增设罕东左卫。

    沙州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隶属甘肃省酒泉市管辖。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且被沙漠戈壁包围,故有“戈壁绿洲“之称的鸣沙山位于敦煌南郊七公里处。

    何无敌指挥大军进驻绿洲,鸣沙山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全山系沙堆积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山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