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56部分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56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扁平脸的衙役问:“哪个何将军?”

    锦衣卫百户说:“你还问,当然是战神何将军了。”

    几个衙役大囧,手足无措。扁平脸的衙役庆幸自己没有贸然出手,过于偏袒那个带着恶犬,又不拴狗链的女子。

    那张迩嬭脑子已经转不过来了,她嘴里念念有词道:“何将军,何将军。”

    何无敌的管家上前,对锦衣卫百户说:“当街纵容恶犬伤人,差点取人性命,权宜之下是否可以当街打死。”

    锦衣卫百户说:“可以!”

    岛津良子说:“那么你们就给我乱棒打死他。”

    锦衣卫百户抽出棍棒,和几名手下将那刚才还猖狂异常的恶女子张迩嬭当场在街上棍毙。

    何无敌说:“百户好手段,你可知她是张阁相的亲戚吗?”

    锦衣卫百户说:“这女子名义上是张阁相的侄女,实际上是张阁相的二奶。每日张狂不已,弟兄们早想取她性命了。这张阁相据说是个清官,没想到找了这么一个疯癫货色。浙江温州女子不都是很温柔吗?张阁相为何找了这么一个弱智?”

    何无敌的管家苏日华说:“几位衙役可要担待了,你们可以向顺天府尹汇报。”

    几名衙役连忙说:“不敢!”

    (本章完)

第121章 康麻子阿勒泰姑娘追() 
吐鲁番的满速儿汗得知何无敌将军离开西域,回到大明内地,不由得高兴地手舞足蹈。

    满速儿汗对自己的部下说:“那何无敌回去之后,明军人数虽众,却无良将,我等高枕无忧了。天神保佑,我吐鲁番汗国千秋万代,那大明军队再抢也终究是过往云烟。”

    底下的突厥人和蒙古军官们互相交换目光,一阵窃窃私语,都疑惑地看着这位已经开始年老的大汗。

    一位满拉走了过来,他开始领着众绿教徒诵经。念诵声中,众人开始有些恍惚。大家本已经开始丧气,现在却像打了鸡血。

    满速儿汗说:“绿教徒都是兄弟,你们喝点圣水。之后,大家都刀枪不入了。我们都是真神保佑之人,天堂上我们是护教圣军。入了天堂,大家就会有七十二个处女伺候。”

    满拉说:”我们的名字,富贵荣华,也是真神赐予的。眼下,我们要守住吐鲁番,战胜章项阳这条大明疯狗!大家不要怕明军人多,我们是护教圣兵,一举一动都有真神保佑。方才我已经向真神祈祷,他说我们喝了护教圣水,就会刀枪不入!”

    突厥士兵们不知是谁带头跪下,接着所有的人也都跪了下去。他们匍匐在地,齐声高喊:“真神,真神。”

    众人恍忽迷离,随着满拉的祷告舞动,虔诚得如醉如痴。众人脱了鞋子,摇晃着身子,也都跟着念念有词:“真神保佑,杀光明狗!”

    过了一会儿,众人抬头,那满拉派人发给众人每日一个碗。碗里装满了清水,据说这就是圣水了。蒙古军官们一脸迷惘,突厥士兵如梦初醒,呆呆站着。

    满速儿带头拿起碗一饮而尽,几堆胡杨火烤着羊肉和鱼。喝完圣水后,满速儿汗拿起肉串就开始吃起来。蒙古军官们也吃了起来,他们面前还有几坛酒。突厥士兵们每人分到几个馕,据说这是真神祝福过的圣饼。

    仪式过后,余烬静静地堆在地下,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突厥士兵和蒙古军官们又恢复了平静,只是蒙古军官们喝得有点微醉。据说,真神是不喜欢凡人们喝酒的,不过既然满拉与神沟通过了,估计他们也不会在于每个蒙古军官们前放着的酒坛了。

    章项阳已经正式接管了西域的所有部队指挥权,他决心以服从自己的女真骑兵,大明炮兵,和精锐的大明骑兵新军作为主攻力量,迅速拿下吐鲁番。

    这吐鲁番是满速儿汗的老巢,吐鲁番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东部,吐鲁番东临哈密,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诸部毗连,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以及昌吉相接。吐鲁番是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盆地西起阿拉山沟口,东至七角井峡谷西口,东西长245公里;北部为博格达山山麓;南抵库鲁塔格山,南北宽约75公里。吐鲁番盆地山区面积为9850平方公里,平原面积为59863平方公里。

    哈密至吐鲁番有八百里,章项阳带领两万女真骑兵,一万明军新兵骑兵,还有两千名炮兵带着一百门小型野战炮。章项阳征集了所有的军马和牧民的骏马,每名骑兵和炮兵都配备了四匹战马。同时,章项阳让牙木兰带领一百名西域降兵给自己领路。

    随后,有两万名明军步兵和五千炮兵按部就班,朝着吐鲁番行进。

    每走一百里,骑兵们就换马一次。接着,留下五百名骑兵看守战马。只用了四天时间,章项阳就赶到了吐鲁番城下。这时,章项阳手下只有三万人。

    接近了吐鲁番之后,牙木兰就向章项阳介绍说:“吐鲁番中部有火焰山和博尔托乌拉山余脉横穿境内,把本地区分成南、北两半。盆底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是大明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也仅次于属于奥斯曼帝国约旦死海,为世界第二低地。据说,那约旦死海低于海平面391米。

    章项阳带着女真骑兵悄悄围住了吐鲁番城,前锋营的女真百户鲁哈赐与孙制铁抢先邀战。章项阳不许,他命令明军先用小型野战炮向吐鲁番城开炮。炮兵团长赵二牛亲自开炮,炮炮命中。

    章项阳这一举措让满速儿汗大吃一惊,他被打得措手不及。

    满速儿汗问左右:“明军是什么时间过来的?”

    左右不知,满速儿汗不再问话,他爬上城墙,偷偷向外面窥探。为了鼓舞士气,他说:“这是明军的先锋,他们是佯攻,你们不要害怕。我们这城固若金汤,明军打不进来。”

    说话间,明军的火炮不断攻击,那吐鲁番城的四边都有明军的身影。满速儿汗的突厥士兵正在祷告,没想到就遭到了炮轰。几枚炮弹掉入做礼拜的绿教徒之中。这引起了突厥士兵的一阵骚动。

    章项阳将五十门火炮都集中在吐鲁番王城的北门,经过一阵炮轰,城墙倒塌了一段。

    章项阳说:“女真勇士们,现在是你们破城的时间了。”

    蒙古军官们让突厥士兵稳住脚步,奈何女真士兵急红了眼,他们当城墙刚一倒塌就往里面冲。女真百户鲁哈赐与孙制铁抢先进城,新升的百户康麻子大喊一声,也跟着冲入。女真伍长隋二棍与隋亿铁,女真骑兵鲜二丰、黄泰继、童之华、廣胥任一起冲入城中,与突厥士兵和蒙古军官杀成一片。

    见先锋已经进入,女真千户庸部正与稻三光,带着贴身卫兵普义端、蒲一杰也杀进城内。这时,明军骑兵也拿着连珠短铳和长枪冲了进去。

    满速儿汗的大军祷告时被偷袭,一下子乱了阵仗。他的军队伤亡惨重,仓皇退出吐鲁番城。

    女真万户钱隆胥和千户鲜铁蛋、百户道二嘎都留在城外,就等着满速儿汗自投罗网。同时,明军的千户陈棐带着一千名明军骑兵也守着满速儿汗。

    满速儿汗的军队,刚刚冲出吐鲁番城。

    女真万户钱隆胥就大声喊道:“攻击,全歼敌军。”

    千户鲜铁蛋、百户道二嘎大喊:“得令!”

    说话间,满速儿汗的军队在西边已经交上了手。

    同时,赵二牛又是山崩地裂般连续向满速儿汗的军队进行炮击。很明显,突厥士兵和蒙古军官喝的那些圣水并没有什么卵用。

    (本章完)

第122章 帮百姓娶媳妇的总督大人() 
乱军中,不知道多少明军,有女真骑兵,有明军骑兵。长枪,火铳,重箭一起攻来。

    明军这般三番五次横冲直撞,连连得手。满速儿汗大为恼火,他以咬牙集中自己的两万兵马。准备给明军来个反冲锋,忽然听见牙木兰指挥西域降兵用突厥话和蒙古话大喊:“扔下武器,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明军士兵们和西域降兵一起喊着这句话,那突厥士兵和蒙古军官听了,纷纷扔下自己的武器。

    满速儿汗牙一咬,也和手下一起扔下武器,投降了。

    “章将军,满速儿汗被活捉了,那吐鲁番城的三万大军全部被歼灭和活捉。自此之后,天山以北将是一片坦途了。”女真万户钱隆胥抓住了满速儿汗,异常高兴。

    章项阳说:“一片坦途,说得好,至少我们的大军到乌鲁木齐没什么问题了。”

    明军开始在吐鲁番修整,同时他们开始接收吐鲁番的其他地区,这个地方还真热,不过葡萄很好吃。吐鲁番境内有许多四面透风的小房子,里面装的全是葡萄。在吐鲁番,这种晾晒葡萄干的房子叫做荫房。荫房通常都建在1~2米高的土台上,以利通风,并能缩短葡萄干的晾制时间。用土块或砖块砌成的花孔墙,既要保持通风,又要避免阳光直射,很有讲究。在这种荫房里荫干的葡萄一般为绿色,人们称之为绿珍珠。两侧幽深的长廊,结满密密麻麻葡萄的藤架,形成两座宽阔的天然凉棚。四周都是葡萄,一串串绿莹莹、圆溜溜的,诱人极了。凝望的时候,仰头的时候,环顾的时候,只有葡萄充满了整个世界。甚至低下头来,地上也印满了葡萄的影子。

    吐鲁番的夏天可是出了名的热,8月基本上每天的气温都在42 ℃以上,火焰山的地面温度可以达到80至90℃,故有“沙窝里煮鸡蛋“之称。

    女真骑兵百户康麻子不相信,他拿了两个鸡蛋埋在沙窝里,结果在正午天,仅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将鸡蛋烤熟了。康麻子掰开一吃,还是热乎的呢!

    康麻子问牙木兰:“你们这里的葡萄为什么这么甜?”

    牙木兰告诉他:“西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是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冬冷夏热,雨量少,气候非常干燥;晴天多,日照充足。虽然气候干燥、降雨少,但由于日照充足,使高山冰雪消融,给农作物输送来宝贵的水。白天温度高,可以加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利养分的积累。夜间温度低,农作物的吸作用减弱。减少了养分的消耗。因此,瓜果、蔬菜长得特别大也特别甜。”

    吐鲁番城外十多公里,有一个葡萄沟,当地居民在沟中的乱石滚滚的涧流两侧,植有不少葡萄秧架,令其遮盖的河谷有十几里长。此外,聪慧、精明的吐鲁番人,还利用深谷中的截流,在井峪侧畔的坡岭上栽植葡萄秧,形成了一道别致的“云中葡萄“之景。在山涧两边利用水面设架,一人多高的葡萄棚郁郁葱葱绵延1公里,中间流水潺潺、清澈见底,两边的砂石小路,都受到“绿色凉棚“的庇荫,与葡萄沟相傍的还有妖娆多姿的百亩桃树林。葡萄成熟季节,挂满了佳果的葡萄沟景色更美。

    在葡萄沟溪流两侧,葡萄架遍布,葡萄藤蔓层层叠叠,绿意葱葱。四周是茂密的胡杨林,花草果树点缀其间,农家村舍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缓坡上。

    葡萄沟,是火洲的“桃花源“。沟里四处都有令人向往的地方。这里依山旁水,安静、幽雅,景物天成,数条葡萄长廊深邃、幽静。章项阳和明军士兵信步葡萄架下,仰首尽情观尝珍珠般的葡萄,有的骑兵坐在葡萄架下品尝鲜葡萄,有的骑兵捧着哈密瓜大口进食。

    风景秀丽的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中外。这葡萄沟里种植葡萄315。6 公顷,生产鲜葡萄8601吨。这里主要种植无核白葡萄,还有马**、红葡萄、喀什哈尔、日加干、琐琐等 13个品种。其果实呈球形、卵形、椭园形等,有的葡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艳似玛瑙,而有的绿若翡翠。那五光十色、翠绿欲滴的鲜葡萄,令人垂涎不止。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量高达20…24%,居世界之冠。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干中的珍品。

    知道吐鲁番已经被攻下,武装开拓团和大明旗下的蒙古骑兵都开始向吐鲁番移动。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六七千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当时吐鲁番市的人们以狩猎、采集为主。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以农业为主,并渐渐在吐鲁番盆地定居下来。据《史记》的记载,生活于吐鲁番盆地一带的土著居民是姑师人。他们在吐鲁番盆地上建立了姑师(后称车师)国、狐胡国、小金附国、车师后城长国、车师都尉国。

    西汉时期,中国北部的匈奴控制着西域大部,并不断侵扰汉朝。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以断匈奴的“右臂”。“姑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