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57部分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57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汉时期,中国北部的匈奴控制着西域大部,并不断侵扰汉朝。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以断匈奴的“右臂”。“姑师”之地是开辟西域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由此,西汉王朝与匈奴对“姑师”展开了长期的反复争夺。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汉遣将军赵破奴及王恢率骑数万克楼兰,破姑师。姑师改称车师,臣属于西汉王朝。车师以博格达山南北形成车师国。不久,匈奴又控制了车师。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9年),汉以匈奴降将介和王成娩为开陵侯,率楼兰国兵击车师,匈奴遣右贤王率数万骑救援,汉兵败归。汉征和四年(前89年),汉又派开陵侯率楼兰等六国兵共围车师,车师王投降汉朝。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匈奴重新占领车师,派四千骑兵在此屯田。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汉朝与乌孙联兵从东西夹击匈奴,车师屯田匈奴兵惊惧逃走。车师又属汉。之后车师王与匈奴联姻,汉又失车师。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汉侍郎郑吉率兵攻占车师交河城,派驻士兵300人屯田车师。匈奴派兵再次争夺。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汉放弃车师。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内乱,匈奴日逐王率众降汉。车师之地随之归属汉朝。这五次重大的车师之争,史称“五争车师”。西汉在统一西域的同年(前60年),在西域设立都护府,郑吉为首任都护。从此,西域归入汉朝版图。车师归汉后,汉“分以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把原来车师人的领地按地理形势划分为八国,其中车师前国在博格达山南现吐鲁番境内。《汉书、西域传》载“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今吐鲁番市交河故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去长安长八千一百五十里,户七百,口六千五十,胜兵千八百六十五人”。

    到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车师前国已全部吞并了吐鲁番境内诸国,交河城成为吐鲁番第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汉朝在车师前国设置戊已校尉,驻交河城,掌管西域屯田事务。汉咸帝阳朔四年(前21年),戊已校尉移驻高昌壁(今吐鲁番市高昌故城)。

    东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后,匈奴反汉围攻车师,匈奴与汉朝又反复争夺。戊已校尉随之几经撤回、恢复。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西域长史班勇率兵五百出屯柳中(今鄯善县鲁克沁),攻克车师。124年,复置戊已校尉。

    晋朝,车师前国归晋,晋朝戊已校尉仍设在高昌。西晋灭亡后,凉州(今甘肃武威)形成了张氏割据政权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前凉王张骏攻占高昌,擒获叛将戊已校尉赵贞,始置高昌郡,立田地县。隶属沙州(今甘肃敦煌)。

    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符坚灭前凉。高昌郡属前秦、隶属凉州。东晋太元十年(386年),奉命西讨龟兹(今库车)的前秦大将吕光入破伊吾关、攻占凉州,建后凉。高昌、车师前国属后凉。公元394年,吕光遣其子吕覆为西域大都护、镇守高昌。东晋安帝隆安一年(397年),沮渠男成推后凉建康(今甘肃酒泉西南)太守段业为大都督,凉州牧,建康公,改元神玺,占据高昌。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李高建立西凉,在高昌设郡。车师前国臣属西凉。东晋义熙八年(412年),沮渠蒙逊建立北凉。

    公元420年,北凉主沮渠蒙逊攻灭西凉,高昌易主北凉,车师前国向其称臣。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灭北凉,阚爽自立为高昌太守。北凉残部西奔鄯善(今若羌县境)。

    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北凉残部在沮渠无讳的率领下,攻占高昌,于翌年改元承平,号凉王。并西攻车师前国。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车师前部王伊洛随魏军西征,留子歇守国。沮渠安周与柔然联兵围攻车师前国交河城,车师兵败,西奔焉耆,车师前国亡。北魏和平元年(460年),柔然灭高昌,册立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城为国都,建立了一个汉族地方王朝。高昌城成为吐鲁番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阚伯周开始,吐鲁番进入高昌王国时期。魏文帝太和五年(481年),高车首领阿伏至罗立张孟明为高昌王。公元496年,高昌人杀张孟明,另立马儒为王。公元501年,马儒内徙,高昌旧人恋土,不愿东归,遂杀马儒而立麴嘉为王。麴氏高昌王国,曾先后依附于柔然、高车、突厥,臣服于北魏、西魏、周和隋,并受其册封。王国建置为郡,县、城制,县下设乡,乡下设里。

    唐灭高昌时,高昌王国有交河、田地、南平3郡;白苏、永安、无半、盐城、柳婆、始昌、林、新兴、龙泉、安昌、酒泉、威神、横截14县;高宁、临川、宁戎、永昌、诸城、笃进、东镇7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高昌叛唐,投西突厥,阻断西域通道。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灭高昌,高昌王国结束了180年的历史。公元640年,唐派吏部尚书候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师伐高昌。平定高昌后,设西昌州,改为西州,行县(乡)、里制,下辖五县。高昌县、柳中县、交河县、天山县(今托克逊县境内)、蒲昌县(今鄯善县境内)。唐置西州的同年,设安西大都护府于交河城,以乔师望为首任安西都护兼西州刺史。安西大都护府领辖22个都督府,118个州。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安西大都护府迁至龟兹。唐永徽元年(651年),复撤回西州。唐显庆三年(658年),再次迁龟兹。西州改置为西州都督府。唐龙朔二年(662年),吐蕃军队进入西域,开始了与唐长年的西域争夺。唐咸亨元年(670年),吐蕃与西突厥联兵攻陷西域十八州,唐放弃安西四镇,退守西州。唐昌元年(689年)安西大都护府复移至西州。唐长寿元年(692年),又迁于龟兹。唐开元二年(714年),唐置天山军于西州境。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西州为交河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又恢复西州原建置。唐贞元六年(790年),吐蕃与回鹘争夺北庭(今吉木萨尔),吐蕃占北庭。随后,攻占西州。吐蕃与回鹘对西州进行了长年反复的争夺,最终回鹘控制了西州。唐咸通七年(866年),北庭回鹘仆固俊克西州,建立以高昌为中心的高昌回鹘王国,国都高昌城。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

    高昌回鹘先后臣属于辽、宋、西辽。

    元太祖四年(1209年),高昌回鹘杀西辽派驻高昌回鹘国的“国监”,归附蒙古。高昌回鹘王国称为畏兀儿王国,保留亦都护王治。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成吉思汗分封诸子,高昌亦都护保持原辖地。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于畏兀儿地置断事官。1275年,察合台汗国汗都哇与海都联兵反元,率兵十二万,围攻火州(高昌故城)长达六个月。畏兀儿亦都护火赤哈儿的斤将其女送于都哇,叛军解围而去。之后,都哇又围攻火州。火州陷落。火赤哈儿的斤退守哈密力,哈密随之攻陷。火赤哈儿的斤战死,其子纽林的斤率部东奔甘肃永昌。高昌回鹘王国名存实亡。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在畏兀地初设提刑按察司,1281年撤销。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交钞提举司,专理至元钞发行和管理。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设火州宣慰司,掌管军民事务。元大德三至六年(1299…1302年),都哇控制了火州。元大德十年(1306年),海都之子察八儿向元朝投降,叛乱告终。火州归元朝直接管辖。至顺元年(1330年),元朝复立总管府于火州。元末,吐鲁番分为柳城、火州、吐鲁番三部,皆设万户府达鲁花赤,吐鲁番地名第一次出现。元至正七年(1347年),东察合台汗国攻占吐鲁番、火州、柳城。吐鲁番、火州、柳城臣属东察合台汗国,并朝贡于明王朝。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吐鲁番地面也密力火者吞并火州、柳城,称王。王都安乐城(今吐鲁番市东郊安乐故城)吐鲁番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始在现今的吐鲁番市形成。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阿黑麻在东察合台汗国东部的吐鲁番称汗,建都吐鲁番(安乐城)。

    吐鲁番一直是属于和服从中原政权的,大明天军如今收回这里,是名正言顺。

    明朝的大军在这里修整了四天,两万步兵和五百炮兵到了吐鲁番城与章项阳的骑兵进行交接。

    章项阳让自己的军队要善待当地居民,和吐鲁番人说话要和气。同时,他提拔了明军的千户陈棐,让他成为了一名总兵。

    这里的居民见怪了各地的军队,第一次见到大明的礼仪之师感到十分新奇。女真骑兵,大明的蒙古骑兵,还有西域降兵固然十分粗野,但是有明朝军队帮忙维护秩序,他们终究不敢太出格。

    固然有喝酒耍酒疯的,吃葡萄不给钱的,但是强奸,抢劫杀人的一例都没有。而且,大明士兵问清了那些不付钱就拿走葡萄的女真和蒙古混账后,不仅付了钱,有时还会装模作样的给上这些蛮族几鞭子。当然,当地吐鲁番人也知趣,真正惹恼了军爷,你可能命都没有了。吃你几个烂葡萄还心疼,要是军爷们真正发起火来,你可能小命都不保了。

    章项阳一面命令女真万户钱隆胥率领女真骑兵一万,会同新近提拔的总兵陈棐,率领明朝新军骑兵一万,一起去占领乌鲁木齐。

    当叶尔羌汗国赛义德汗得知满速儿汗被生擒之后,他马上派人占领了伊犁地区。同时,本来他应该通知哈萨克汗国的塔赫尔汗的。可是,这位杀死自己侄子马玛什上位的大汗与拥兵三十万的哈斯木汗不同。塔赫尔汗不仅与赛义德汗争夺吉尔吉斯坦地区的人口和地盘,而且他妄图彻底征服曾经强大的昔班尼王朝。哈萨克人和本出同源的乌兹别克人不断征战,其实愿意不过是哈萨克人的蒙古血液更多一些,而乌兹别克人融合了更多的突厥血液。但是,这下叶尔羌汗国的赛义德汗除了向自称的印度皇帝巴布尔求救外,他没有其他援兵了。关键问题是,莫卧儿的巴布尔正在和北印度的王公们征战,根本抽不出援兵来。”

    章项阳听到谍报,大喜过望,下令大军即日开拔,自己率领十万大军于后面押阵,直奔昌吉和伊犁地区而去。

    同时,章项阳命令五万大军直奔库尔勒而去。另外,女真骑兵一部万余人与明朝骑兵一万人,步兵一万人,炮兵两千人携带火炮两百,翻越天山南下,他们要和自青海的西宁兵备道出骑兵一万,以及藏兵一万在巴音郭楞大草原上会师。

    章项阳知道,自己虽然打垮了北部西域的主要抵抗力量,但是要是不剿灭叶尔羌汗国的赛义德汗,那就不算真正掌握了西域。

    章项阳知道,明朝大军才取得了不到整个西域五分之一的土地,还远远不到骄傲的时候。

    (本章完)

第123章 白山黑水间() 
总兵陈棐和女真万户钱隆胥彻马狂奔,两万骑兵只用了两天就赶到了乌鲁木齐,和以前想象的不同。这里只有满速儿汗很少的一点留守部队。

    从吐鲁番的百兵中,这些人知道满速儿汗已经倒台,并且已经被明军活捉,所以他们一看见明军部队就投降了。女真部队的马刀都没有来得及挥舞。

    总兵陈棐一见敌人这么爽快就投降了,就留下五千人马镇守此地。自己带着九千明军骑兵和六千女真骑兵,赶往昌吉而去。

    女真万户钱隆胥作为乌鲁木齐的留守将领,踌躇满志。他让牙木兰和他细细讲解乌鲁木齐的来源和风俗。这乌市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地处北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市。辖区东毗吐鲁番地区,南在阿拉沟一带与巴音郭楞蒙古诸地相邻;西邻昌吉州昌吉市;北与阿勒泰地区相接。南北最长处约231千米,东西最宽处约176千米。全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3 788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391平方千米。乌鲁木齐市三面环山,北部好似一个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由于天山屏障,冷空气往往滞留在盆地内,大雪飘飘,银装素裹,是乌鲁木齐冬景的一大特色,风采独具。南郊山前丘陵却有一条“暖带”,一月份气温要比市区高4、5度。这种独特的冬季气候条件,适应进行大棚蔬菜生产,而且南郊积雪长达175天,极易开展高山滑雪、高山冰场速滑和雪地“叼羊”、雪地“姑娘追”等冬季运动。

    乌鲁木齐市北部平原开阔。东部有博达山、喀拉塔格山、东山;西部有喀拉扎山、西山;南部有伊连哈比尔尕山东段(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