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孺子春秋 >

第329部分

孺子春秋-第329部分

小说: 孺子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偏堂内的太和公听到吕荼说的话后,很是激动,他得意的看着巫狐庸,似乎与有荣焉,巫狐庸撇嘴小声道:“得意什么,事情还没有结束。”

    果然白眉长长的董梧发飙了,他道:“呵呵,一个厨子而已还说出天大的理来了!”

    吕荼听罢此话,顿时暴怒到了极点,他思绪显然有些混乱,要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忽视了一点,若眼前的这位难为自己的老者真是太和公的话,他怎么会反冷嘲他自己?这不是有病自己找自己的虐吗?

    “厨子?先贤伊尹是厨子吗?有什么资格瞧不起厨子?”

    “为政者治疗的是国之病,为医者治疗的是人之病,为厨子者治疗的是饿病”

    “而饿病是百病之中最可怕的病!”

    “你见过北方的灾荒吗?知道灾荒之年人们饥饿的可怕吗?”

    “你不知道!你不会知道!因为上天给了你好的生存环境。”

    “而我吕荼知道!”

    “我吕荼知道,不是因为我的富贵狭隘的我了眼界,而是因为富贵没有遮蔽我的眼睛,是因为我吕荼亲眼看到过,目睹过”

    吕荼语音铿锵到这儿,接着语气里充满了悲伤与难过:“想必你听过我在秦国砍甘棠树的事吧?”

    “甘棠树啊!那可是召公亲手种植的甘棠树,它却被我砍了,被我吕荼砍了!”

    “你们知道我当时砍它的时候有多悲伤吗?”

    “我吕荼是哭着砍的!”

    吕荼回忆起当年的事,泪水迷失了他的双眼。

    那一帮围观的人见闻无不垂泪。

    吕荼强忍着悲伤继续道:

    “就在前些日国相伍子胥告诉寡人,中山国和燕国由于旱灾和蝗灾的接连而至,士人们饥饿的都有易子而食的了!”

    “你们知道易子而食吗?你们明白易子而食吗?”

    吕荼越说越是激动,董梧却是此刻很是沉默,他看着吕荼,看着他的慷概激昂,看着他的泪眼模糊,心中无比的哀叹:大灾出,明君现,吴国亡局已定,天下亡局已定!

    “说的好!”就在吕荼话音刚落,真正的太和公从屋中走了出来,他眉飞色舞的高声赞道。

    吕荼不由一愣,擦掉眼泪,暗道,这位出来的老者又是何人?

第626章 我,老夫,阿拉,才是你吕荼要找的人!() 
他正在寻思的时候,目光落到说话老者的身后,那也是一位老者。

    老者面色红润,须发洁白,看着如同一位老神仙一样,只是他的面貌吕荼下意识的觉得有些熟悉,但却又想不起个所以然来。

    那老神仙似的老者看到吕荼在看他,他躬身一礼,微微笑了笑,算是对吕荼的问候了。

    吕荼见状更加觉得自己与这位老者熟悉了,只是他想破了脑袋就是想不起此人是谁。

    “夫子”吕荼想东想西的时候,太和公的弟子见老师走了出来,纷纷躬身对其行礼道。

    吕荼见闻吃了一惊,他,这位刚走出来的老者,夫子?不是这位白眉长长的老者才是夫子吗?这怎么回事?

    吕荼此时脑袋如同浆糊一般,他真是被搞晕了。

    这时真正的太和公哈哈大笑,上前一步对着吕荼道:“齐侯,我才是真正你要找的人,刚才与您开玩笑的这位老头”

    说着指了指董梧:“他叫董梧,是我的好友。”

    董梧见状对着吕荼灿然一笑。

    吕荼却是震惊的连妈都找不到了,董梧?这位白眉老头竟然是吴越隐者第一人的董梧?!

    看着吕荼震惊的模样,董梧很是满意,他长长的白眉晃动着如同一只画眉鸟一样。

    太和公却是很不爽,我才是你吕荼要找的人,怎么你见到我不震惊,见到这个董老贼震惊个毛?

    他冷哼一声又指着身后的的老者道:“齐侯,这位老家伙,侬认识。”

    说罢,不再言语,似乎故意的想要难为吕荼和巫狐庸,让二人当场出丑。

    我认识?

    吕荼闻言心中一跳,暗道果然,自己的确和此老者见过,只是到底是什么时候见的呢?

    吕荼凝思的样子很是讨人怜惜,太和公觉得自己有些过了,不过想到吕荼大肆捕杀他湖中的爱物,他便又生出了底气。

    巫狐庸则是恶狠狠的看了太和公一眼,暗骂太和公太过小心眼,董梧则是站在一旁乐呵呵的看着,仿佛这是家常习惯似的。

    围观的众人不少知道老者身份的,但鉴于如今的局势,他们又不能说。

    而吕荼所带来的人呢?

    一直跟随在吕荼身边的张孟谈早已经是想破了脑袋,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东无无泽呢,这货瞧笑话还来不及,又哪里肯花功夫去想?再说他的确也不知道。

    院内尴尬,巫狐庸差点就要忍不住自我介绍起来,吕荼突然展兴奋的大喊大叫起来,他终于想起了这位给自己熟悉感的老者是谁了,他就是在第一次伐楚之战时,在关键的时候两次助齐的巫狐庸!

    吕荼之所以到如今才想起此人身份,不是因为吕荼健忘,也不是吕荼居高俯视的不屑,而是因为吕荼认为巫狐庸已经死了,在吴王阖闾发动刺杀政变后,就把前朝的心腹忠诚巫狐庸给杀了。

    另外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譬如毕竟是那么多年过去了,巫狐庸的面貌发生的变化太大。

    巫狐庸见吕荼想起他是谁了?心里要说不高兴,那是骗人的。

    巫狐庸虽然是长者,但如今却是落魄的野人,所以他赶忙向吕荼见礼。

    吕荼上前一把扶住了巫狐庸,让他无需繁文缛节,二人老故相见,说的很是快乐,俨然把太和公和董梧给忘了。

    太和公脸黑了,脖子也粗了,他内心在咆哮,我才是你吕荼要找的人!

    董梧似乎猜出了太和公的想法,他眼睛笑成了缝,那双悠长悠长的白眉抖动的更可爱了。

    吕荼此时是乐在面上,喜在心里,他一直在焦虑一件事,那就是拿下吴国后,用何人来治理吴国旧地,特别是民风彪悍的江东地区?

    吴国的地盘太大,吕荼不打算推行灭国后直接改名为郡的惯例,他的计划是把吴国一分为二:把古长江到古淮河之间的土地划为一郡,名为淮南郡,把古太湖的附近的土地划为另一郡,名为江东郡。

    若是庆幸还能把楚国人吞并越国的土地给收为己有,那就再划一郡,名为钱塘郡。

    治理三郡中的淮南郡,他可以让高柴或者樊迟辅助季扎长子微生(征生)治理;可是彪悍的江东郡呢?

    若是大规模的用齐人治理,那么吴国旧人的反弹可能会大规模出现,此不智;若是用吴国出身的人治理,自己麾下能拿出手的也就言偃一人,可是言偃还年轻,把如此大的地盘让他治理,朝堂内外定然不服,到时候又是乱成一窝粥。

    如今有了巫狐庸,吕荼所有的焦虑迎刃而解。

    吕荼越想越是高兴,拉着巫狐庸的手是越发不愿松开了。

    那边的太和公脸却是更黑了,脖子也更粗了,此时他内心不仅是在咆哮,而是大怒的乱蹦乱跳:我,老夫,阿拉,才是你吕荼要找的人!

    中午,吕荼和太和公切磋厨艺,围观的人是密不透风。

    太和公做了古太湖名菜:“太湖三白”,众人看的直吞口水;吕荼做菜时,则是引起呼声一片,因为众人长了眼,原来菜还可以这么翻炒。

    太和公对此很是不屑,暗道,花架子而已。

    不过当菜出锅后,太和公没了脾气。

    吕荼也做了三道菜,主菜是春秋末年版的“糖醋鲤鱼”,另外两道是后世苏州口味的小炒菜。

    一道道菜摆在案几上后,评点开始了。

    董梧和巫狐庸一致打分评吕荼胜,太和公不服,不过尝完吕荼做的菜后,也没多说什么。

    众弟子见状,暗道一声:看来齐侯的厨艺的确在自家夫子之上。

    不过吕荼尝完太和公的“太湖三白”后,却是自认输了,他说:“食太和公之菜,能悟天地之和,太和公,毋庸置疑,当为天下国厨。”

    太和公闻言当场道惭愧惭愧,可是他的表情却是告诉围观的众人,你们看吧,他吕荼都承认不如我了。

    他得意的哈哈大笑,众人知道吕荼这是谦让长辈之词,但见太和公自以为当然的样子,直鄙夷的翻白眼。

第627章 雨夜闲敲棋子,吞吴先定吴越人心() 
四人返回草堂,或谈天说地,或焚香调琴,或言古论今,贤人雅士,欢乐风趣,堪是神仙“眷侣”。

    吕荼和他们在一起,感悟良多:他觉得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圈,大多数人从圈的原点开始,走到最后想再和那个点相碰,相碰的是“达”人,没相碰的是“苦”人。

    这董梧,太和公,巫狐庸,就是达人,因为他们走过时间的磕磕碰碰最后又来到了童真。

    吕荼真希望等自己老的时候,也可以像这三位老者一样,能做一个“老顽童”!

    席间吕荼并没有提让三位老人在齐国出仕的事,因为他不想打断这无忧无虑的祥和,也更不愿意把自己如今回到童年的感觉,给搅没了,童年的感觉,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小渔村的雨夜,十分的诗情画意,屋外的雨不大,但是却是下棋最好的辅乐。

    听着屋外雨水滴答,听着屋外雨打芭蕉,听着偶尔出现的太和公的梦话,闲敲棋子落灯花,怎是诗情画意了得。

    灯下,吕荼执棋凝思后,啪的一声落子,棋盘上黑白相间的局势顿时有了改变。

    “先生,吴国河山已经破碎,它被大齐拿下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然而荼有焦虑”吕荼又拿了一枚棋子,为下一步做准备。

    与吕荼对弈的是巫狐庸,董梧和太和公早已经去入睡去了。

    巫狐庸执棋啪的一声落子道:“国君所忧者,莫非是楚人?”

    吕荼摇头,然后下子,啪:“非是。”

    巫狐庸紧跟打吃:“莫非是藤玉公主?”

    吕荼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摇头,啪,一声,子落棋盘:“非是。”

    巫狐庸捏了一子,凝思棋局一会儿,方才落子道:“莫非是吴王残部?”

    吕荼这次没有否认,他手中执棋,在棋盘上逡巡许久,放才落子道:“先生所言不错,荼虽随时能用武力让夫差残部灰飞烟灭,但是吴人人心的残部却是用武力解决不了的,所以荼焦虑”。

    巫狐庸闻言从棋罐里,又拿了一子,啪的一声,落盘道:“昔年孔丘与老子在杏坛下论道,老子说人心是多变的,此时是云如龙下刻便为苍狗,国君只要秉行仁政,人心自然会向齐”。

    吕荼千等万等就在等这一句话,他听罢慌忙站起,躬身对着巫狐庸虔诚一礼道:“还望先生出任江东郡郡守”。

    巫狐庸见闻,身体一滞,他执棋的手在空中悬了许久,啪,最后一子落下:“为何是江东郡,而不是吴郡?”

    吕荼道:“吴国太大,若规划为一郡,恐有尾大不掉之势。”

    此话吕荼说的倒也真实,若是真把整个吴国划为一郡,那吴郡整个地盘面积将并不比齐国少多少,那样在行政规划上,明显是个失败的举措。

    吕荼那么聪明自然不会做。

    巫狐庸想了许久,也明白了吕荼的用意,他道:“江东郡,改名吴郡”。

    吕荼沉默,最后点头。

    外面的雨下的大了,油灯也便的更加熹微起来。

    翌日,吕荼试探董梧,让董梧出仕,董梧左顾而言他,吕荼叹息一声,暗道果如巫狐庸所言,这位主的志向是在高山流水之间。

    不过吕荼还是打算交好董梧,正如巫狐庸所讲的那样,董梧虽不居于朝,但其门生,遍布吴越五湖三江之地,不得不察。

    吕荼是聪明人,自然明白巫狐庸的意思,所以待他尊如“国父”,以拢吴越士大夫之心,心中却是想着,董梧不愿为官,也无妨,只是那么有才华的大咖不去利用着实有些浪费了。

    干脆把这渔村东边那块约莫百亩的杜鹃林野,改日让公输班规划规划,在那里建一处私学,聘董梧和太和公为国老,让他们在那里教学,至于私学的名字吗?

    杜鹃花书院?太难听了!哦,对了,名噪后世的东林党人的起源地,不就是离此不远吗?干脆,就叫“东林书院”得了。

    吕荼想到此处,侍奉董梧更是殷勤了,这让白长寿眉的董梧心鹏鹏跳的害怕。

    草庐内,吕荼挥毫泼墨,正在奋笔疾书“民以食为天”这五个大字,旁边的三个老头,巫狐庸,太和公与董梧,时不时的拍手叫好,就在这个时候,张孟谈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君上,诸位先生,右相急报”。

    言罢,张孟谈把一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