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孺子春秋 >

第410部分

孺子春秋-第410部分

小说: 孺子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嘛刚硬如生铁般的暂时昌盛,要嘛如火山爆发后,整个地区陷入死灰。

    然而,如今这位历史上的魏文侯却拜入了鬼谷学派门下,必然使得儒家学说再也不能在魏国推行,也注定了魏国将不会再出现历史上的辉煌。

    项橐自然不知道的他这个举动会给魏国带来什么,也更不知会给小魏文侯带来什么,他此时只是想着自己的心事。

    白发苍苍的王诩也在想自己的心事,他在想如何在这场魏齐郑三国大混战中,让齐国输的一败涂地。

    吕荼得知子服何被软禁在郑都,大怒,宣布对郑开战,在等到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等将带来的六万援军后,再次聚将,整合大军,齐军共一十五万,西渡汜水濮水之交。

    十天后,大军进入清地,清地大夫不战而降。

    为了防止齐国西进,北面韩国南下截掉后路,吕荼命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将,带军士各一万,北上,夺取郑国要地,京,管与蔡三地,并驻扎大军在三地。

    三老将知道这是自家大王怕他们行军劳损,所以故意找由头让他们攻下三地,心中感动之余,又有些不甘。

    齐军分走三万,还剩十二万,大军继续西进,再往前就到郑都郐的东方要塞之城,华。

    华的守将是罕达之子罕朔,罕朔帅兵与齐军前锋国范会战,大败,退兵城内。

    看着巍峨的军事堡垒华,国范知道若是令军士强攻必定会遭受大量损伤,所以大军并没有发动攻伐,而是等待援军。

    吕荼到来后,令一千架投石机,对着华,发起猛烈的轰击,不到一个时辰,罕朔带着残军溃逃华城。

    华城被齐军攻下。

    攻下了华,齐军无后顾之忧,这才继续西进。再往西不到三十里就是郑国国都郐了。

    郐和当年吕荼初次来的时候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初的护城河宽度不过是一丈,如今三丈有余,当初的城墙高度不过三人之高,如今十人之多,还有凹凸的小墙射塔鳞次栉比,等等诸如此类,其防守之严密,令人嘬舌。

    吕荼眼观这巍峨的巨城,不由心下发沉,这是他作战以来所遇到的最无从下手的城池,因为齐国最大的攻城杀器,抛石车,根本不在城池的有效抛石距离内。

    他令一十二万大军扎营在城池之外,同时令行人郑邦通知魏国,共同灭郑后,愿与其平分郑地。

    郑邦,其实叫姬邦,因为是郑国在齐国出仕的人,所以又叫郑邦。

    郑邦这个名字或许你不知道,但是名传史册的郑国这个名字,想必你听说过。

    而郑邦其实就是郑国,因为《史记》记载时为了避讳汉高祖刘邦的名讳,所以把历史上排名第十九位的孔丘七十二门徒的郑邦改名成了郑国。

    郑国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这个人父亲是郑国的公子,母亲是薛国的公主,但是由于政治原因,个人是落魄子,但是凭着个人的拼搏,最后竟然成为一国之相,并使其国大治,诸侯国莫敢侵犯,其能力可见一斑。

    吕荼此时还不知郑邦其实就是郑国,就是那汉学大师郑玄的老祖宗,否则也不会让他天天干跑腿的差事。

    吕荼之所以这么好心,要与魏国人平分郑国土地,当然是为了拉魏国下水,让魏国也参加这场围攻郑都的血拼当中,当然还有一点,就是防止魏国在齐国和郑国交战时,从背后出手,给齐国一个狠的。

    没有让韩国和宋国与自己围攻郑国,原因是韩国参与了中山战争,齐国还没有回头找韩国的事,所以找韩国一起伐郑,吕荼是拉不下那个脸来的。

    至于宋国,宋国的宋景公传出消息说已经薨了,宋国大军已经秘密撤回本国国内,整个宋国陷入政局的紧张当中,是没有精力和齐国联手灭郑的。

    魏军的行军大帐内,王诩接见了齐国的使者,当他看到吕荼的亲笔信后,微微一笑,不可置否。

    齐国使者想再劝王诩出兵,只是话还未出口,便被王诩轰出了王帐外。

    魏国众军将见状不明所以,能和齐国不用彼此打仗便能平分郑国,这是好事,为何国相不同意呢?

    王诩看着众军将质询的目光笑道:“本相若是立即答应,以齐王吕荼多疑的性格,他定然认为其中有诈”。

    众军将闻言方才恍然大悟,也是,越聪明的人越多疑,吕荼小时号称神童,自然是聪明之人,而聪明的吕荼,自然而然是多疑之人。

    想通此处众军将一方面佩服自家国相的智慧,另一方面鄙视吕荼小人心胸起来。

    众军将离开王帐,王诩陷入沉思当中,项橐道:“夫子瞒着众军将,这样好吗?”

    王诩道:“连自家军将都瞒不住,又何能瞒住吕荼呢?”

    项橐沉默。

第776章 郑国灭亡,魏齐之争上演() 
    齐军大营。

    齐国使者郑邦狼狈的回来了,把自己在王诩那儿所受的屈辱一一讲了,齐国王帐之内,顿时沸腾,一片喊打喊杀之声。

    也是,王诩和齐国人作战可不是一次两次了,死在他手上的齐国人没有八万也有六万,这个是大仇,如今王诩又不顾礼节,侮辱他们的使者,试想他们怎么能受的了呢?再说一直作战从没有失败过的他们,又怎么咽下这受侮辱的口气呢?

    吕荼却是出乎寻常的平静,众将见自家大王不言语,一个个也不敢乱说了,怕打扰自家大王思绪,过了会儿,吕荼仰天大笑起来,他对着郑邦道:“你再去一趟魏营,你告诉王诩,若不想联盟,那就战,因为孤决不允许在齐国与郑国人作战时,有你们魏国人在周围存在”。

    啊?这?

    郑邦闻言难以置信的低呼了起来。不过他见吕荼意下已定,只好躬身作礼道:“诺”。

    “大王,还派使者作甚?”见郑邦退出了军帐,熊宜僚有些疑惑,齐国已经遭受了侮辱一次,再去,岂不是还要遭受侮辱?

    “是啊,大王”众将也是应和。

    吕荼捋须笑道:“因为孤料定,这次王诩必然答应”。

    果如吕荼的所料,王诩答应了,但是前提是,破城后,允许魏国在都城内活动一个时辰,齐国不得干扰。

    对于王诩的打算,吕荼自然清楚,这是魏国想掠夺郑国遗留下的财富。

    对此,吕荼毫不在乎的答应了,齐国地大物博,不在乎那些钱财,当然吕荼也提出了一个前提,那就是魏国不得抢掠和破坏郑国的太史府库。

    吕荼是个文物保护狂,他可不希望累世积载的文献典籍毁在了战火当中。

    对此,王诩也很快给了回应,魏国同意。双方互派使者代表,在郑都城下,祭祀天地神灵,然后签署了文约。

    这故意的挑衅一幕看的城上的郑军是怒发冲冠,咬牙切齿,愤喝不已,直骂:“夷,我日嫩姐!”

    这种极具郑国风情骂人的话,郑国的贵族将军们自然是骂不出口的,但是那些底层士族却是很顺口,自然了。

    罕锄也是气的不轻,但他现在是郑国的执政卿,是王之下的第一贵族,不会骂人,当然他也不敢出去决战,他只能拿着弓,对着那城下公然划分他郑国利益的齐魏使者代表,狂射箭失。

    只是可惜,他的箭失在飞到护城河对岸的时候便落下了,根本无可奈何在护城河岸三丈远的两国代表。

    齐魏正式打成协议后,双方组成联军,准备对郑国最后的城堡发动攻击。

    荒丘深处,老坟乱草,吕荼的身影在忙活着。

    他在给一处老坟重新培新土,当新土培好后,吕荼把铁锨插在那长满苔藓的墓碑前。

    吕荼从卫郎手中要了酒水,他一杯泼洒在墓前:“夫子,荼来看你了”。

    吕荼眼中晶莹,他喃喃自语着,大队的卫郎们远远看着自家大王,没有人去打扰。他们的大王就这样,无论是公子,还是王,无论是岁月青葱,还是斑驳花白,都还是那样至情至性。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吕荼拿着酒杯不知挥洒了多少次,去祭奠公孙侨,去祭奠那过往的一幕幕。

    风吹着荒丘,哀草萋萋。

    “夫子,弟子这次来,是为了灭郑,灭掉您辛苦扶持过的母国”

    “您会恨弟子吗?”

    “弟子想,一定会恨吧”

    “弟子不想让您恨,可是弟子又不得不让你恨”

    “弟子头发已经开始白了,弟子不愿在有生之年见不到天下的一统”

    “弟子不愿!”

    “弟子不愿,不是因为自己的自私**,而是因为没有弟子的一统,那天下将来一统的代价会更高”

    “而弟子不希望天下一统代价太高”

    “因为太高,意味着更多的死亡,更多黎民百姓凄苦”

    “明日,明日,战争就要开始了”

    “明日孤将站立在郑都的城墙上,睥睨中原,睥睨天下!”

    “夫子为弟子祝吧,上柱国为孤祝吧!”

    言罢,吕荼蹲下身去,把酒杯放在墓前,然后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

    呜呜呜……。

    咚咚咚咚……。

    牛角号连天,战鼓声震四野。

    一场近乎五十万人的大战开始了。

    攻城梯,攻城车,射塔车……遮天蔽日的箭雨和石头过后,就是这些重型攻城武器的上场。

    如蚂蚁般多的军士扛着它们,推着它们,冒着城上飞下来的乱箭,往护城河方向前进。

    第一日的进攻,让吕荼大失所望,因为三十万联军连护城河都没有攻过去。

    第二日,大军主要精力放在护城河的道路上,三十万联军用背负的石头还有杂木活活在宽三丈的护城河上垫出一条条道路来。

    第三日,大军攻到护城河对岸,吊桥被砍断,攻城车,撞门车激撞城门,留下近乎五万联军尸体,大军败退。

    第四日,大军攻上城墙,又被郑军击退,留下尸体六万。

    第五日,吕荼发飙,不顾情面,在联军帐内,大骂王诩,齐军和魏军第一次出现关于进攻战略的不和。

    第六日,天下大雨,联军暂停进攻一天。

    第七日,仍是大雨。

    第八日,也是大雨。

    第九日,天放晴。联军发起对郑都的再次攻击。大军攻上城头,齐军猛将熊宜僚斩杀郑国右军上将军郑罗,齐军攻下外城。

    第十日,天又下起了小雨,联军开始攻击郑都内城。魏军率先攻上城头,斩杀七穆之一的丰卷父子。后左军上将军郏张带领援军赶到,夺回了陷落的城头。

    第十一日,联军多点开花,拿下郑都内城城头,齐军斩杀罕锄之子罕朔,魏军俘虏郑军左军上将军郏张。

    第十二日,联军攻入内城,与郑军巷战。

    第十三日,天刚进入后半夜,郑都内城郑军控制的地域发生内乱,辕颇家宰辕和其他不服罕氏的卿大夫家族联合带领门客欲要解救被罕锄重兵控制的七穆,结果落入罕锄的圈套,全部战败身亡。

    第十四日,联军发起最后的攻击,大军一举突破内城所有郑军防御,十多万联军兵围郑都宫城。联军劝降失败。

    第十五日,一千四百架抛石机,一万多架攻城梯,一十六万联军,同时向宫城发动总攻。战争持续到傍晚,联军还未拿下宫城。就在联军要撤,准备第二日攻击的时候,宫城内部,突然生变,新进七穆的驷秦发动叛变,打开宫城门,联军一哄而入。

    罕锄眼见失败,人变得极其疯狂,火烧囚禁郑王姬易和其他七穆诸卿大夫的宫殿。

    齐魏联军救之不及,除了齐军使者子服何外,全部被烧死。

    不过也有传闻说当时还救出了一人,那人正是郑王姬易,只是救出来的时候,人已经被烧的发焦黢黑,只吊着最后一口气。

    齐王吕荼对姬易说:“郑国亡了。”

    姬易说:“该!”

    然后口吐烟气便薨了。

第777章 大水围城() 
    此是传闻,不知真假。

    按照先前的盟约,齐军允许魏军扫荡郑都一日。

    驷秦府,豪华的府邸突然被一群穷凶极恶的魏军给闯了进来,他们见女人就抗,见财物就拿,拿不走的就砸毁。

    驷秦听到门客的禀报后,大急,急匆匆的跑了出来,对着魏军大喊“我是驷秦,我也是联军的人,你们不能抢我的财物”。

    可是哪有魏军听他的,各自忙各自的抢掠。

    “将军,我是驷秦,那个为你们打开宫城的有功之人,联军统帅已经说我是你们的人了,所以你们不能抢掠我的财物”驷秦在鸡飞狗跳乱哄哄的魏军劫掠当中,终于找到了一位官位比较大的将军,他不停的弓腰作礼,求饶叫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