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孤竹君 >

第3部分

大秦孤竹君-第3部分

小说: 大秦孤竹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狼在东林巡查的时候,发现他昏迷的,见他衣着不凡,就带回来了。”墨奎回答道。

    “有没有被人追击的痕迹?”王诩问道。

    “应该是在林中迷路了,如果是被敌人追击,身上不会只有野兽的抓痕,林中的蛮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墨奎说道。

    “我说的是燕国军人。”王诩皱眉道。

    “更不可能了,燕国边军各个都是骁勇善战,若是追击他,断然不会失手,大帝,他应该是秦将吧。”墨奎问道。

    王诩微微挑眉“孤竹国被燕国隔离,你们又走不出去,竟然还知道他是秦将?”

    “臣等虽然被囚困在此地,但是也未曾与外界断了联系。”墨奎红着脸说道“我族也有族人在外行走的,也会经常回来传递一些外面其他殷商遗民的消息。”

    “嗯?”王诩微微一惊“你们跟其他殷商遗民还有联系?”

第4章 孤竹国和墨家() 
第四章孤竹国和墨家

    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决定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速度。

    人类的祖先们为了在这个星球上延续下去,不断的对信息传递的方式和范围进行着改良,从最早的以声音为主题的方式,到后期以文字为主题的方式。

    从烽火,驿站,到飞鸽传书等等人力或者畜力传播,但是依旧都是时间概念的传播。

    生活在以无线传输,数字传输等空间传播方式的现代人,很难感受到古代人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商朝被周灭之后,殷商遗民虽然因为武庚叛乱造成了损伤,但是还有大部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受到了周朝的分封,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宋国,卫国,还有早期逃亡朝鲜半岛的箕子朝鲜。

    孤竹国地处东北临海地区,距离宋国和卫国千里之遥,更重要的是中间还隔着堪称无人区的原始森林区域,以当前时代传播的方式和效率,王诩真的很难想象到双方联系付出的代价。

    而且更好奇,殷商遗民们不惜代价联系远在边塞的孤竹国是为了什么。

    听到王诩的质疑,墨奎连忙解释。

    “当然,当年武庚大帝虽然复国失败,但是殷商遗民并没有死绝,我们这么多年都在等待您的降临!相信等到您起事之时,殷商旧部一定会接踵而至的响应!”墨奎说着说着又开始激动了。

    王诩不忍戳破墨奎幻想,当年纣王之子武庚联合三监,东方奄和薄姑等国对周朝发动了三监之乱失败后,殷商势力受到重创,而且加上周王朝的大清洗,到春秋时期的殷商遗民已经基本都各自为政了。

    可能只有远在东北的孤竹国遗民,还忠心耿耿的等待着他们的‘大帝’。

    “两百多年前,我族中还出过一位能人在中原建立不弱的势力,只不过这么多年断了联系,但是只要大帝起事,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的联系他们的。”墨奎兴奋的给王诩洗脑推销,一门心思煽动王诩造反。

    王诩假笑着敷衍道“哦?是嘛?”

    “当然,不知道大帝有没有听说过,墨家墨翟。”墨奎咧嘴笑道。

    王诩手一抖,地图掉在了地上“谁?”

    “墨翟啊。。。。就是创立墨家学派那个,他是我的叔祖。”墨奎被王诩的反应吓了一跳。

    “嘶。”王诩倒吸一口冷气,没想到这个都快灭国的孤竹国,竟然跟一个这么大的人物有关系。

    墨家或许在后世没有儒家那么大的名气。

    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影响力大到甚至能够圧儒家一头,是影响力最大的学派之一。

    《孟子.滕文公》篇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

    就是说着天下的道理,不是墨翟说的,就是杨朱说的,足以见墨家那时候的影响力了,即便是到了秦末各地起义军里也不乏墨家子弟。

    如果真的能够跟墨家攀上关系,造反似乎也不是不可以啊。

    王诩摸着下巴思索道,不过很快就打消了这个荒谬的念头。

    竟然还想着去跟奋六世之余烈的始皇帝掰掰手腕,真的的穿越带来的后遗症,竟然让自己这么飘,这么膨胀。

    “给我介绍下孤竹国的现状吧。”王诩晃了晃头,准备还是做点正事儿吧。

    墨奎恭恭敬敬的给王诩介绍了一下孤竹国的状况。

    举国一共一百零四个人,二十三个青壮,三十六名妇女,剩下的都是老弱。

    孤竹国虽然目前隶属燕国,每年都要向燕国进贡,但是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庇佑,而且森林中经常会有蛮族和野兽来袭击掠夺,导致了孤竹国一直无法安静的休养生息,青壮的大量伤亡直接导致了国家人口的减少,如果不是山林中的蛮族在这十几年间似乎迁徙了,孤竹国可能早就灭国了。

    不但要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还要与敌人抗争,即便再这么绝望的环境下,孤竹国依旧残喘到了现在,其精神就值得尊敬了。

    虽然孤竹国人衣服都穿不上,个个都是骨瘦如柴的营养不良,最强壮的男人也属于后世的亚健康状态,更撑不起带甲之士称呼,但是全国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手上见过血的战士。

    王诩打量着跪坐在面前瑟瑟发抖的墨狼,觉得墨奎的话水分越来越大了,怎么看也不觉得这是一个曾经单枪匹马截杀十四个蛮族人,也曾带领族人多次抵御狼群的‘百战猛将’。

    墨狼是孤竹国的‘大将军’统领着正规军,负责维护国民的安全,身高在一米七五左右,身材精壮,目光犀利,左脸有一道狰狞的疤痕,听说是被一只斑斓猛虎抓破的。

    “墨狼啊。”王诩刚一开口,就发现身前的墨狼抖得更厉害了。

    “墨狼第一次觐见大帝,难免有些失态。”墨奎满脸欣慰的解释道,丝毫不为自己麾下‘大将军’如此怂的状态感到耻辱,反而从表情看还有点小自豪。

    不过转念一想,以商朝的那种神权文化熏陶下,族人能够面见大帝,确实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

    这种敬畏跟面见领导,上位者,甚至后来的平民面见皇帝都不一样。

    皇帝至少还是人的范畴,殷商文化的中的‘大帝’已经脱离了人的范畴,是活生生的‘神’。

    “墨狼,你最远去过多远。”王诩直接问道。

    墨狼依旧跪伏着顫抖,还是墨奎出声后才紧张的回答道“回禀大帝,臣子最远去过东林牛首山,南下渤海虎丘部,也曾跟着国君到过燕都临易。”

    看了眼地图,虽然临易是最远的地方,但是因为途经的都是燕国有人烟的地方,而另外两个都是原始森林,尤其是渤海虎丘部,已经接近后世的山海关附近了。

    在这个没有热武器,代步工具的时代,徒步走这么远的距离,还是在猛兽横行,蛮人密布的原始森林中,王诩真的对这个墨狼刮目相看了,同时也震惊古人的生存能力。

    但是口说无凭,王诩也是想看看他的真实实力。

    “你起来,咱们过两招。”王诩起身说道。

    “不可啊大帝!”墨奎一下子跪倒在地鬼叫道。

    “这是命令。”王诩以前接触过很多宗教徒,知道跟他们讲道理是没用的,他们固执的可怕。

    但是如果你是神职更高的人,你的命令对他们来说,就是天条。

    王诩说完后墨奎止住了哭声,脸上的表情也一下子变得肃穆起来,带着墨狼做了个古怪的礼仪后,跟墨狼说了些什么,让出地方。

    原本不太敢与王诩对视的墨狼,起身后眼神变得犀利起来,虽然嘴角因为紧张而抽搐着,但是身上隆起的肌肉说明已经进入了状态。

    王诩也摆开架势,很多人对觉得考古一般都是老学究或者书呆子那种弱不禁风的感觉,但是实际上,大多数考古者,身体素质都很好。

    因为考古发掘的工作,大多数都是要考古人员亲力亲为,铁锄头刨地,铁锹抬土,铁铲子挖洞。

    因为对于考古人员来说,墓洞遗迹中的任何东西都可能是无价之宝,万一被不懂行的人伤到碰到,他们可能会心疼死,所以只能亲力亲为。

    其实考古人员的工作量,有时候不比建筑工人差多少,从小就考古的王诩身体素质自然不用说,后来又跟着院里一个武术大师学了几年套路。

    至少打架斗殴这种事情,王诩还是挺有信心的,再加上他一米八二的身高,一百六十多斤的身材,对上墨狼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敌不动我不动,是单挑中的首要原则,王诩和墨狼对峙了将近三分钟后,墨狼终于有些按耐不住压力,低吼一声扑过来,身子像是小炮弹一样向王诩冲了过来。

    王诩瞳孔一缩,对方来势凶悍不能退,再加上对自己力量的自负,一拳对准墨狼的肩头锤去。

    手长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王诩的拳头砸在墨狼的肩头,墨狼的拳头却距离王诩胸口两寸,肩头传来的巨大力道让他身形一晃,然后借力调转了拳头的方向,砸在了王诩的手臂上。

    手臂传来的麻木感刺激了王诩的血气,闷哼一声抬脚踹向墨狼来不及后退的侧腰,一脚将他踢翻在地。

    墨狼灵活的在地上滚了两圈后匍匐在地,像是一只炸毛的豹子,原本怯怯的眸子此时也变得通红起来,盯着猎物般盯着王诩,准备伺机而动。

    王诩忍着手臂是酸麻痛楚,脸上强撑着淡然,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满意的点点头,丢下一句“还不错”。

    然后转身飘然的回了房间。

    留下按着墨狼跪地磕头的墨奎。

    “你用了几分力?”墨奎见王诩离开,转头问有些晃神的墨狼。

    “大帝果然是天神之体!我一拳之力竟然不能伤他分毫,而且弱不是大帝手下留下,第一拳如果打在脖子上,我生死难料。”恢复了理智的墨狼神情憧憬且敬畏的对墨奎说道。

    墨奎微微挑眉,捂着心口做了个仪式性的动作,眼眶红润,按耐着激动说道“我们的命运,终于要改变了!”

第5章 鬼禾() 
第五章鬼禾

    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尤其是装X。

    本来想试探一下墨狼的战斗力如何,仗着对自己力量的自负和体积的优势,本来以为能够轻松应对。

    但是没想到,还是小看了在残酷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墨狼。

    那一拳不但打得王诩浑身发顫,手臂失去知觉,更是打醒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个世界的切磋,也都是带有搏命性质的。

    墨狼的猎杀本能让王诩现在还有些头皮发麻。

    以后一定不要轻易跟这些野蛮人动武,后果难料。

    王诩坐在地上缓了很久,手臂才恢复知觉,看着上面已经红肿的伤口,深深的叹了口气。

    又看了看石床上昏睡的秦国大佬王离,王诩果断的从旅行包里拿出绳子,走了过去。

    “墨狼这样的野路子都这么狠,这种从小生活在军人家庭的大佬危险系数得多高啊。”王诩一边把王离绑好,一边嘀咕道。

    王离的身材自然要比墨狼强壮多了,优秀的战士基因,加上从小不缺少营养补充,再有军旅家庭特有的打熬筋骨方式,让这个少年身材堪比后世的职业拳击手。

    为了避免再发生肢体冲突,王诩只能趁人之危了。。。

    给绳子绑了一死节,王诩满意的拍了拍手,又测了下他的体温,已经开始降温了,估计应该不会死了。

    但是之后要怎么处理王离,是一个问题。

    王离虽然出身显赫,祖上三代都是秦国勋贵大将,但是由于没有什么太亮点的事迹,被项羽击败后又销声匿迹了,在整个秦汉史中并没有太多记载。

    记载最多的可能就是秦始皇带着他跟他爹东巡时的事情。

    这样一个出身的二代,要怎么伺候?

    这让王诩有些伤脑筋,金雕跳到王诩肩膀上歪着脑袋,陪着王诩一起发呆。

    就在王诩愁眉不展的时候,门被敲响了。

    “进来。”王诩应道。

    “大帝。”端着餐盘的墨怜躬身走进来。

    金雕欢快的跳下王诩的肩膀,晃悠着身子像是大鹅一样跑过去墨怜身边。

    王诩微微皱眉,感觉金雕这几天好像有点胖了啊。

    “大帝,这是您要的食粮。”墨怜把餐盘放在王诩面前。

    王诩看着餐盘里十几种不同的植物果实,勉强能认出大豆,也就是是菽,其他的根本分不清是什么,指着其中一个疑似小麦的粮食问道“这个是什么?”

    “这个是鬼禾。”墨怜回答道“是孤竹先祖们流传下来的粮食。”

    王诩仔细的研究了一下这个鬼禾,确认应该是一种东北本土的禾类作物,比稻米小,但是要比小米更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