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孤竹君 >

第53部分

大秦孤竹君-第53部分

小说: 大秦孤竹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些天燕王驱逐了大量的平民,看来粮食已经不多了。”王怀报告道“可惜那些平民都被东胡人掳走了。”

    “东胡来了多少人了?”王贲皱眉问道。

    “据探子来报,已经过十万了,帐篷扎满了平刚道,而且似乎还引来了不少匈奴人。”王怀笑道。

    “看来那位羡门高誓确实料事如神,东胡是真的很想要燕地。”王贲笑了笑。

    “东胡部虽然是游牧民族,但是大体构成还是有不少六国遗民以及原著民,燕山以北更加荒芜蛮荒,他们自然想要燕地修养生息。”王怀也笑着说道“不过他们也因为长久不与中原接触,小看了我们大秦铁骑。”

    “传令下去,当第一片落叶变黄时,就让李信带着一万精骑主动出击,将东胡拒于平刚道以北。”王贲轻笑一声,大手一挥。

    朱木军令透着猩红之意。

    王怀弯腰捡军令,擦了擦又说道“老祖宗听说也出了终南山。”

    王贲听后楞了一下,下意识的握紧拳头。

    这么长时间的憋屈,终有等来了一个想要的答案。

第74章 磨刀() 
第七十二章磨刀

    石河,是发源于秦皇岛青龙县马尾巴岭,位于祖山镇东南,由柳沟、江沟、上沟等数条组成源头,这条河对于秦皇岛地区来说算是最大最重要的淡水流域。

    往南经过山海关注入渤海,往北延伸到当初孤竹国部落的流域,而林胡部就在石河水源最充沛流域,西面依靠着祖山的东门森林,东面则是被他们开垦很多年的平原土地,种植着散碎的粮食,主要用于放牧牛羊。

    而距离林胡部最近的羁縻部落,则在他下流域十几里的地方,是一个人口五百多的大型原始部落,但是这里面的人,大多数都是残疾人。

    其实沿着石河建立的十四个部落,都是当初林胡部用废了,流放到这边自生自灭的奴隶,这些奴隶在生命的召唤下,顽强的活了下去,还意外的繁衍生息形成了一个个小的部落。

    即便他们依旧逃不出被林胡羁縻奴役的命运。

    不知道多少代的奴役,让这些部落的人对于林胡主人的印象已经根深蒂固,只要是林胡部传来的命令,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执行。

    所以屠檀和朱家假扮的林胡羁縻者,一路上的内迁计划没有受到任何干扰,所有部落都举族跟着迁徙往毫都。

    这个五百人的大部落是最后一个部落了,看着那些不是断了手臂,就是断了腿的骷髅,屠檀很怀疑他们能不能活着走到毫都,而且这样的人,带回毫都又有什么作用?

    不过来的时候王诩下了死命令,只要是喘着气的,都要带回毫都。

    虽然有些不解,但是屠檀还是会坚决的执行王诩的命令。

    “将所有马车腾出来,让出十匹马,拉走这些人。”屠檀对着手下命令道。

    “这些人已经没价值了,救回去只是浪费粮食。”翟仇的沙哑的声音从旁边响起。

    “这是大帝的命令。”屠檀瞥了他一眼“还有,你现在刚学会什么叫做思考,不要随意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很容易让你丢掉性命。”

    翟仇抿了抿唇,跪下赔罪。

    “起来吧,带人把这边收拾一下,用不着的东西都烧掉,今晚我们在河边安营,明早开始探查地形。”屠檀冷声说道。

    “再往前不远,我就能到达林胡部。”翟仇原本黯淡的眸子突然亮了起来。

    “服从命令。”屠檀微微皱起眉,放下本能抬起来的马鞭。

    翟仇再次低下头,带着其他人去执行命令。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朱家笑呵呵的走过来说道“看来翟仇真的是个人才。”

    “大帝看人的眼光从未出过错。”屠檀笑道。

    朱家眯了眯眼,盯着屠檀“是嘛?你觉得帝君看你也很准?”

    屠檀皱起眉,目光不解的看着朱家。

    朱家笑着摇摇头“没什么,我按照帝君嘱咐,在沿途的流域探测了河道宽度很深度,确实可以承载轻舟,顺流而下到达临近毫都的流域,只需要三个时辰,路程缩短了大半,而且不需要耗费畜力人力。”

    屠檀不动声色的松开紧握的手掌,笑着点点头“如果是这样,那么以后运输工作就能交给河道了,要不然将驰道木轨修建到这边,真的太耗费人力物力了。”

    “主要是石河附近可能有官道。”朱家说道“根据帝君所言,以前孤竹国与肥子国交流频繁,更是在上古殷商时期就与有易部有联系的话,那么一定有一条官道通商,只不过后来荒废了,很有可能就是靠着石河这边,你看沿途的树木就能发现不一样。”

    “大帝说,孤竹国要藏于山林,隐则世间无闻,出则鸣惊天下。”屠檀笑眯眯的说道“我们确实要低调。”

    “倒是很想去白狄部看看,不知道这边的城市,与中原有何差异。”朱家笑了笑。

    “朱先生这么多年游历各国,应该见识过很多不同更有趣的风土人情吧,不知道与孤竹国相比如何?”屠檀笑着问道。

    “屠兄谬赞了,年轻的时候确实去过一些地方,不过确实不如这三月所见所闻。”朱家轻笑道“倒不是说风土人情如何,而是从帝君这里大长见识。”

    “除此之外呢?”屠檀继续追问。

    “屠兄想问些什么?”朱家微微挑眉。

    “我只是想听听朱先生对于孤竹国往后发展的看法。”屠檀。

    “这种事情问我?”朱家一怔,有些诧异的看着屠檀,眼中满是疑惑。

    “你也知道,我是个没见识的屠夫。”屠檀竟然露出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眼见着国中人口越来越多,我这个司士当得确实越来越心惊。”

    朱家眨了眨眼,哑然失笑“原来屠兄问的是这个啊。”

    “不然朱先生以为我问的是什么?”屠檀满脸疑惑。

    “没事没事。”朱家笑着摆摆手“在下虽然没有做过什么大官,但是手底下也有不少兄弟,在御人一道上也算是有些经验,屠兄若是不嫌弃,我可以细细的与屠兄好好说说。”

    “那就有劳朱先生了。”屠檀大笑道。

    屠檀和朱家结伴在河边饮酒作乐时,部落中已经燃起了火苗,空气中的烟气并不只是火烧茅草兽皮之类的味道,而还有很多奇怪的味道混在在一起,让人闻之欲呕。

    但是负责焚烧的人却满脸麻木,尽忠职守的完成翟仇交给他们的任务,一定要盯着火把这里的所有东西都焚烧干净,然后用铲子将灰烬翻进土中才算结束。

    他们都是翟仇从奴隶群众带出来的一些人,这些人没有身份也没有名字,但是以前他们就是翟仇的助手。

    熊熊的烈火吞噬着不算庞大的部落,只将方圆几十米笼罩在火光之中,翟仇聚精会神的磨着手中那把已经锃光瓦亮的铜刀。

    这是一把标准的屠宰刀。

    也是翟仇得到的第一件武器,是屠檀送给他的。

    屠檀答应他,当他将这把刀磨到可以吹毛断发的时候,就交给他屠宰之术。

    翟仇见识过屠檀的屠宰之术,一只庞大的野鹿在他的刀下,像是枯草般脆弱,轻而易举的就被拆解成一块块整齐的肉块,甚至骨骼还能拼凑成形。

    第一次看到这种屠宰之术,就深深的刺激着翟仇,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武功’,他希望能够学到这种武功,然后将那些曾经奴役过他的人,一个个全部都薄皮拆骨,将他们的骨头,做成标本收藏。

    一想到这些,翟仇原本已经疲乏到极点的身体就仿佛被冲了电一般,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嘴角带着让人毛骨悚然的笑容,奋力的磨着屠刀。

    。。。。。。。。。。。。

    “已经到百炼刀的标准了。”王诩用军工铲将一把成型的铁刀劈断后对着涂山娘子笑道。

    涂山娘子神情失落的捡起铁刀“我以为有千炼了。”

    “块炼铁的制作流程还有待革新,而且人力锤炼的效率暂时并不高,我之前画的水力锤锻图纸,有在瀑布上试验过吗?”王诩问道。

    “有,水利锤锻的效率要比人工高出无数倍,而且水流量足够的话,甚至可以瞬间冲压成型。”涂山娘子有些激动的说道“不过就是建造材料的问题,以我们现在的冶铁质量,耗费太大所以我才如此着急制作出千炼铁。”

    “这样,你将生铁融成液体,浇灌到百炼铁中,说不定能够弄出钢。”王诩说道,这是南北朝时期灌钢法,算是一种比炒钢法和块炼铁比较容易成功掌握的冶铁方法。

    孤竹国现在已经能够冶制出质量很不错的熟铁了,也就是现在的百炼铁,但是依旧没有达到钢的硬度,如果试验炒钢法的话,在没有设备监控和准确的配方前提下,很难试验完成。

    与其自己试验,还不如打到西域从中亚把炒钢法配方抢过来。

    而灌钢法虽然消耗比较大,但是至少成功率高,有了钢之后,从军备质量上,碾压同期所有文明没有任何压力,尤其是在东北这块儿满地是矿的风水宝地。

    前天墨亥带着人去开垦荒地,不小心在毫都不远处又发现了一处露天的铁矿和煤矿,王诩现在算是真的矿老板,煤老板了。

    王诩很期待钢制造出来之后,打造一批板甲和马铠,负重能力比战马高几倍的驼鹿,配上马铠和板甲,一个这样的骑兵,毫无疑问就是一座移动堡垒,除了机动性弱了一些之外。

    但是有这样一支无敌防御的骑兵,王诩不觉得草原上有什么攻不下来的部落。

    只要占领他们的部落,不断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统一只是时间的问题。

    不过唯一遗憾的就是,这样一支防御无敌的骑兵,无法攻击城墙。

第75章 不情之请() 
第七十三章不情之请

    城墙,是隔断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中,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道鸿沟不但在物理层面分割了两个文明,更是在精神层面区分着两个文明。

    高大宏伟的城墙能够给农耕民族带来安全感,但是却只能给游牧民族带来恐惧感。

    游牧民族感觉城墙就像是一个大的栅栏,包围住的人,就像是栅栏中的牛羊,等待着宰割。

    同时城墙也成为了游牧民族止步的地标建筑,不具备城墙的建设技术,自然也没有破解城墙的攻城技术,所以游牧民族对于城墙,向来都是望而祛步,但是又十分期待。

    因为他们知道,城墙那边是富饶无比的中原大陆,那里有着最精美的餐食,华美的衣服,温暖的房屋,以及他们所有想象不到的美丽。

    是他们祖辈流传下来的古老发源地。

    但是农耕民族却十分抗拒这些当年远走异乡开疆拓土的华夏苗裔同胞,因为他们反感游牧民族的肮脏,还有恐惧他们的野蛮。

    两者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于是用城墙来划分界限。

    从商周时期,长城这种东西就已经开始建设了,最开始的殷商建造长城,是真的为了圈养夷狄方国,但是从周朝开始,一直到战国的长城都是为了防止入侵,因为草原和山林的蛮荒,将那些华夏同胞们锻炼的更加强大野蛮。

    而中原的安稳富饶,却将农耕民族磨砺的越发圆润柔软。

    于是大量的长城开始在边陲之地的高山峻岭,山谷峡口处修建,但是在修建的过程中,除了军事作用之外,还发现长城的另外一个作用。

    那就是长城可以重构经济生态,原本中原与草原山林虽然是仇敌,但是也互相依存,游牧民族将多余的兽皮,牛羊甚至是妻女卖到中原,而中原则将一些商品带入草原山林。

    这种通商行为,是从上古时期部落间流通就出现的,而通商的鼻祖,正是殷商。

    《后汉书殿南匈奴列传》中记载‘北单于乃遣大且渠伊莫訾王等,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交易。’

    说明这种交易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而长城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将这种交易渠道,掌握在国家手中,原本边陲平民可以私自通商,但是筑成长城之后,平民无法私自通商,而草原民族则需要的商品就得通过关隘正式进出口,同时商品的价格和种类,也都掌握在了国家手中。

    这就是长城的另外一个作用,控制商贸,以及人流。

    就像是现在从城门中不断流入的‘僵尸’,每一个都得城门外一个烧开的热水坑中洗过澡之后,才能被送入外城安置。

    为了安置这些‘僵尸’毫都再次扩建,建造了第三层城墙。

    这些被屠檀他们送回来的林胡羁縻部落的人,真的跟‘僵尸’一样,虽然比翟仇他们的‘骷髅’看着好一点,但是却更加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