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孤竹君 >

第79部分

大秦孤竹君-第79部分

小说: 大秦孤竹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恬拿着水囊守在老者身边,看着老者本来灰暗的脸上变得越发的黯淡,紧锁着眉头劝谏着“大将军,已经等了半个时辰了,您的身体吃不消,再说王上已经特赦你入殿等候了。”

    王翦缓缓睁开眼,看了眼蒙恬,笑了笑“那是王上的恩典,却不是我们为臣子可自恃的资本,那是王殿,你比王上先进去?”

    蒙恬微微一怔,抿着唇不再说话将水囊递给王翦,瞥了眼还在糟蹋花园奇珍的蠢驴“那大将军为何要将那只驴带进来?还让它如此放纵?”

    “让它放纵吧,反正也没多长时间了,它只是一头蠢驴,无家无业,就一条贱命,就算是被活剐,也不过头点地,你跟一只畜生比什么?”王翦喝了口水,笑吟吟的说道。

    蒙恬呼吸一滞,脸色微变,他倒不是在意王翦骂他,因为即便王翦如此羞辱他,他也不会心生芥蒂,因为这个人是王翦。

    相反,他还要感谢王翦。

    因为王翦似乎在给他传授为臣者的天大道理。

    蠢驴才会放肆,以为它只是一只畜生,无牵无挂。

    但是如果为人臣还敢放肆,那比蠢驴可能还不如。

    “多谢大将军教诲。”蒙恬恭声感激道。

    “来了。”王翦耳朵一动,挣扎着站起来面朝宫门口的方向,俯下身子。

    蒙恬将水囊别在腰间,也跟着跪在一边。

    嬴政的六驾马车声势浩大,尤其是踩在砖石地上传来的声音,隔着几百米都能听见,王翦虽然年迈,但是行军的本能早已深入骨髓。

    不大一会儿,章台宫门大开,同时传来值门卫的呼喊声“大王回宫!”

    随后章台宫内传来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

    嬴政的马车停在了王翦身前不远处,还不等赵高把车架停稳,嬴政已经从车上跳了下来,惊得赵高出了一身冷汗。

    “老师为何在此受苦?赵詹事,你是死人嘛?”嬴政屈膝扶着王翦起身,冲着大殿中走出来的赵从革咆哮道。

    真的很像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孝顺弟子。

    “王上息怒,老臣只是太想念王上了,想要早一点见到王上。”王翦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王上又瘦了。”

    嬴政莫名的呼吸一滞,脸上的表情也僵住了,心口泛起一丝酸意“老师好狠的心,这么多年不愿让寡人去见你。”

    “王上乃是九五之尊,多见我这将死之人不祥。”王翦说完清咳了起来。

    “老师,我背您进去再说,外面风大。”嬴政说完要把王翦背起来。

    “王上不可!”

    “王上且慢!”

    王翦和赵从革同时出声。

    赵高和蒙恬则默契的往前跨了一步,蹲下身子在王翦身前,异口同声道“臣愿为大将军效劳。”

    说完两人互相看了眼,同时挑眉。

    “陛下诚如当年,老臣百感交集,不胜荣宠。”王翦清咳着拱了拱手“老臣虽已垂死之暮,但是走进章台宫,还是可以的。”

    嬴政点点头“那我扶着老师。”

    王翦这一次没有推辞,任由嬴政扶着自己往章台宫中走。

    赵从革面皮抽动,眯起的眼中闪烁着怒意盯着王翦。

    王翦置若罔闻,笑呵呵的跟嬴政扯家常。

    蒙恬和赵高走到门口就不进去了,一左一右守在店门口。

    自从上次荆轲刺秦之后,章台宫大殿就有了修整,也很少召见臣子了,基本上堆满了全是竹简与军报。

    “听闻王上每日批阅竹简重达一旦,即便周公也自惭形秽,王上当为万代君王师表,但是老臣还是想要多嘴一句,王上不可太过操劳,国事纷扰,但是臣子本分为君分忧,否则养这么多酒囊饭袋为何?”王翦柔声对嬴政说道。

    “寡人知晓老师心意,但是如今大秦诸事不顺,内有六国遗患未除,外有东胡匈奴狼子虎视眈眈,寡人不得不操劳一些,生怕祖宗基业败在寡人手中。”嬴政叹息着说道,扶着王翦坐下,没有坐回王座之上的意思,像是个晚辈一样守在王翦身边。

    “匈奴蛮徒又犯边境了?”王翦闻言皱起眉头。

    “匈奴倒是还算安稳,自从武安君破赵驱匈奴于千里之后,匈奴就一直都不敢再犯边境,如今大秦劲敌乃是东胡戎人。”嬴政又叹了口气“大兄此次出征燕国,眼见着破城掠地,但是被突然杀出来了东胡戎人打乱,如今僵持在辽东苦寒之地,眼见着要天降霜雪,寡人着实担忧大兄苦熬在辽东苦寒之地,听闻大兄刚入辽东便病重,寡人闻之心焦至极。”

    “庸子!”王翦突然怒喝一声,枯干的脸上满是怒意“将出兵,不能为君守邦阔土!愧对王上圣恩,此等庸将王上必然要惩处,我大秦铁骑何时孬到要惧蛮夷,与之僵持?”

    “老师稍安。”嬴政拍打着因为气急而咳嗽的王翦“大兄绝非庸才,自从老师退隐后,大兄为朕左膀右臂,所到之处无所不破,只是此次辽东之行确实属意外,我们与东胡并无交流,也不知道对方根底,没想到这帮戎蛮竟然能聚三十万之众,还都是披甲控弦之士。”

    “哦?”王翦微微挑眉“三十万控弦之士?”

    “老师请看。”嬴政看了眼赵从革。

    赵从革从王案上抱来竹简。

    于是君臣二人开始大肆审阅军报,分析军势,让人以为似乎王翦入宫真的就是为了帮嬴政解忧一样。

    丝毫不提因何入宫。

    赵从革面无表情的在一边伺候着,细心留意着王翦的每一句话,想要抓住王翦言语中的不敬之意,但是很遗憾,王翦似乎真的沉浸在军报之中,再无他念。

    难道王上想要累死这老不死的?

    守在门口的赵高也在留意这殿内的状况,见到这副场景心中不免心生疑惑。

    但是王翦不愧为戎马一生的老将,嬴政堆积了半个月的军报,在短短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就被王翦捋顺了,连辽东的局势以及粮草消耗,都估算了出来,让嬴政叹为观止。

    “老师果然依旧宝刀不老,弟子佩服。”嬴政诚恳的说道。

    “王上抬爱了,老臣是真的老了,才这点军政,眼睛已经花了。”王翦闭上眼,笑着摆摆手“不过能在残喘之际,还能为王上解忧,老臣虽死无憾。”

    “老师乃是我大秦祥瑞,寿数绵长,千万不要说这些让寡人伤心的话,有老师在,寡人还能松快几时,若是老师不在,寡人这颗心可能再也松不下了。”嬴政面露悲色。

    “犬子无能,请王上赐罪。”王翦突然正色道。

    “老师误会寡人了。”嬴政心中一惊,赶忙说道。

    “这些年我在终南山潜修,倒是遇见了不少山野名士,也学到不少百家学说,感触最深的就是,天道常伦,除却天子圣人,俗人终究难以脱俗,若是有一人超凡脱俗那必然是占据了家族几代人的灵气,老臣虽然不是什么人杰,但是全赖太上王,先王,以及王上的垂青庇佑,王翦可谓是占尽帝王三代恩遇,此恩典,王翦愿肝脑涂地,百死莫辞。”王翦突然语气悲悯起来。

    嬴政微微挑眉“老师何出此言,老师乃是大秦不世功臣,辅佐三朝,得老师相助,乃是我大秦之幸。”

    “如果可以,王家愿意世代为国尽忠。”王翦悲鸣一声“可叹犬子王贲愚钝,难为君分忧,难报王上恩遇之心,而我那孙儿,更是。。。”

    说到此处,王翦突然哽咽,默然流泪。

    嬴政和赵从革心中猛然一震,默契的对视一眼,暗道不好。

    果然王翦算是要突然发难了。

    就在,嬴政思索如何破局之时,突然宫外传来值门官的报告声“卢君携十八公子觐见!”

    王翦抿了抿下唇,没有继续开口。

    “胡闹,这个时候来干什么?老师稍待,我去把那臭小子赶走”嬴政心中一喜,脸上却保持着愠怒,起身准备怒叱。

    但是不等嬴政走到门口,一个粉琢玉砌的小少年就像是皮球一样的冲了进来,看到满脸怒意的嬴政后小脸瞬间僵硬,囧着眉头畏缩的要退出殿外。

    但是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在殿中一扫,看见王翦后扬起可爱的小脸,奶声奶气的大喊道“大父!”

    大殿瞬间为之一静,赵高和蒙恬瞪大了眼睛,嬴政脸上露出诧异的表情,王翦的表情更是凝固。

    只有赵从革迅速回过神,看着殿外匆匆赶来的卢生和韩终,眯起眼,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杀意。

第112章 老而不死是为贼() 
第一百一十章老而不死是为贼

    《南齐书·萧谌传》:“自以勋高伊霍,事均难赏,才冠当时,耻居物后。矫制王权,与夺由己。”

    伊尹,霍光以个人才势假托君命行事,将国家大事掌控在手中。

    但是即便强如伊尹,霍光,已经不愿轻易去篡夺王权。

    其中的缘由难以分说。

    但是能够看出,权臣即便到达了极致,有时候依旧会限制在王权之下。

    但是王权本身除了一个名义正统之外,实际的权柄并没有那么强大。

    但是偏偏这个看似没有什么实际权柄的名义,成为华夏大一统的主要原因。

    商朝的正统是将王权与神权融合,将王权神化,但是却产生了独断霸权的王权特征,最终亡于此。

    周朝吸取的商朝的教训,让正统退而求其次,将王权拟神化,就是所谓的王权天授,王权为天子,天子替天行道,牧野四民,但是周朝过于人权化和理想化,导致了内部腐朽,最终亡于此。

    周后春秋战国的列侯,在几百年的互相争斗,发展中,慢慢寻找一条王权的正式出路,但是一直到汉朝之前,王权虽然神圣不可侵犯,但是也不是一件‘禁忌’的事情。

    商汤拜伊尹为师,是真的以师礼相待,后世子孙更是以伊尹为尊,伊尹虽然为臣,但也是殷商王室的长辈,祖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个概念虽然是吕尚传下来的,但是至少在殷商时期,师父这个概念已经等同于父亲长辈了。

    后有春秋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

    所谓仲父则是指父亲的弟弟,也就是二叔,以表示君主对于重臣的尊重。

    嬴政自然也尊吕不韦为仲父过,并且以子侄之礼待之,但是这并不代表,吕不韦或者管仲真的成为了王室嫡系长辈,这是一个名义上的尊称而已。

    他们依旧要守君臣之礼,即便可以轻慢君主,但是有一条线,确实不能碰触的。

    那就是王室血脉。

    尤其是嬴政这种对于血脉十分敏感的人。

    所以当胡亥冒失着冲进来喊了王翦‘大父’之后,一个无形的重罪就已经扣在了王翦的身上。

    王翦此时在秦朝的权势,并不弱商之伊尹,周之周公,毕竟军政大权,全掌在他们王氏一脉之手,朝堂丞相,也姓王。

    但是嬴政既不是帝太甲,更不可能是周成王。

    整个章台宫大殿安静的针落可闻,胡亥被这诡异的气氛感染了,眨着无辜的大眼睛站在原地。

    嬴政目光闪烁了一下,然后转头看向王翦。

    王翦在惊愕了一瞬间后,就不紧不慢的回过神,缓缓从席位上站起来,对着满脸无辜的胡亥露出一个慈爱的笑容“老臣王翦,见过十八公子。”

    王翦无论从礼仪还是神情上,都保持着一个臣子的本分,即便是赵从革,也无法从鸡蛋中挑骨头。

    “臣等没有看好十八公子,罪该万死。”卢生跪在门口恭声道。

    嬴政嘴角抽搐了一下,拉过胡亥对着王翦笑道“当年父王就经常说,老师与他貌似,吾儿胡亥经常看着父王的画像,大概是见到老师心生想念。”

    见嬴政主动帮自己开脱,王翦轻咳一声“老臣当年确实因貌似先王与太上王,得垂青厚爱,为两位王上做过替身,参加过几次诸侯会盟,不过没想到十八公子如此孝顺,心念先皇。”

    “这孩子确实很孝顺,祖庙祭拜时,最老实的就是他了。”嬴政眯着眼笑了笑,摸着胡亥的头“赵高,带十八去后堂玩儿。”

    “喏。”赵高恭声应道,走过去牵起胡亥的手笑道“公子,我们去后堂吧。”

    胡亥眨了眨眼,转头看了看跪在门口的卢生和韩终,又看了看嬴政,乖巧的跟着赵高去了后堂。

    胡亥跟着赵高走后,嬴政又扶着王翦坐下,指着门口跪着的卢生“起来吧,来见过大将军。”

    卢生走进大殿,对着王翦行礼“山野之士卢生,见过王翦大将军。”

    “你认识我?”王翦笑呵呵的打量着卢生。

    “在下曾经有缘在易水河畔见过大将军一面。”卢生笑着说道“而且能为秦王尊称大将军的,除了您,我也想不到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