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松纪 >

第12部分

武松纪-第12部分

小说: 武松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松听到后顿时来了兴致,连忙用质疑的口吻说道:“真的假的?卢师弟啊,人家史文恭用的兵器那可是通体铁铸的方天画戟啊,卢师弟你真的能打过史文恭吗?俺可不信,要不卢师弟上去和史文恭切磋一下试试?”

    卢俊义听到武松的话后顿时心动不已,当年卢俊义在大名府的时候最爱摆擂台与人比武较技了,不过自从跟随周侗学艺后就收敛了。随后,卢俊义就转头看看师傅周侗,其意思不言而喻。

    “俊义你看为师干什么啊?既然自己想上去试试那就去试试吧。对了,你还记得为师的那句话吗?要点到为止!”周侗看到卢俊义的眼神后就笑着说道。不过,从周侗的语气中就能听出他对卢俊义还是相当有信心。

    随后,卢俊义手持花枪、上前几步对史文恭说道:“在下大名府卢俊义路过齐州见史家兄台使得一身好武艺,就不由的手痒难耐。故此特地上前请兄台指教。”

    史文恭看看卢俊义手里的花枪,不由的皱了一下眉头然后不屑的说道:“指教不敢当,此次只当是你我之间切磋武艺吧。”

    花枪也就是俗话说的红缨枪,因为枪头下扎有红缨,枪杆细长,抖动起来宛若花朵一般,故此得名花枪。其实,古代的长枪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大枪,主要是骑马作战用的,一般长两到三米之间;另外一种则是花枪,也就是马下步战用的略短的枪,长度比使用者本身略高或略低一点,一般长度在一米七到两米之间。也就是俗话说的“七尺花枪八尺棒大杆子一丈零八寸”。

    武松因为年龄小、身体还没有长成,所以他在御拳馆练习枪法时使用的就是花枪;卢俊义和林冲二人则是用的大枪。至于此次周侗领着武松、卢俊义二人前往莱州胶水县拜访宗泽,所以周侗、卢俊义师徒二人带的是花枪;而,武松则是带了一根木棍。

    闲话休提,但见卢俊义与史文恭说完话后,那史文恭就直接挥舞着方天画戟向卢俊义劈来。卢俊义见此连忙一个闪身退后,随后卢俊义用手中的花枪一圈圈史文恭手中的方天画戟,顿时史文恭的招式偏离原来的轨道。

    史文恭见自己招式已老,随即用方天画戟的侧刃劈向卢俊义手中花枪的枪身。史文恭想用锋利的戟刃劈断卢俊义手中花枪的枪身,因为一般花枪的枪身都是木制的。

    卢俊义岂是易于之辈,他见此后猛地一抽花枪、随即一记中平枪刺向史文恭的胸口。史文恭见此大骇,连忙用方天画戟戟身来抵挡。不料,这却是卢俊义一招虚晃,随后就见花枪枪尖突然上抬七八寸,直直的刺向史文恭的喉咙。

    就在大家以为比武结束、史文恭认输的时候,却没想到史文恭居然不顾刺向自己的花枪、准备以命换命,他手中的方天画戟突然也刺向卢俊义喉咙。

    卢俊义见此后,只好撤枪阻挡。毕竟方天画戟的长度长于花枪,虽然卢俊义有十足把握在史文恭刺中自己之前先一步刺死史文恭,但这只是比武切磋而已不是性命相搏。

    但是,卢俊义也被史文恭如此无赖的招数逼红眼了,只见卢俊义的枪法一招比一招更刁钻,这不,十几个回合后卢俊义手中的花枪就划破了史文恭的右臂。按照规矩来说,史文恭此次必须低头认输了,但他却没有。卢俊义见此后心中一狠,他连忙卖了一个破绽引诱史文恭来攻,随后就是一记回马枪刺向史文恭的胸口。

    正在旁边观看的周侗见此之后,连忙持枪上前挡住卢俊义的那一招夺命回马枪,随后又用一个“崩”字枪法吧手中的花枪刺向史文恭手中的方天画戟。

    随后众人就看到卢俊义手中的花枪和史文恭手中的方天画戟双双都被周侗打落在地,而,周侗手中的花枪则是因为用力太猛也为两截。

    “好险啊!”武松看到卢俊义和史文恭都没事后就松了一口气,然后暗自下决心道:“没想到卢俊义和史文恭二人竟是如此厉害!看样子俺以后更要勤加练习了,否则以后还真打不过他们了。”

    而,旁边围观的人群早已经被卢俊义、史文恭之间那惊心动魄的比武较技吓傻了,他们什么时候见过如此凶险的切磋武艺啊。等过了大约一两分钟后他们才反应过来,有的人兴奋的大喊大叫也有的人吓得脸色苍白不、一言不发。

    等听到周围人群的惊叫声后,史文恭才回过神来,顿时他的后背就冒出冷汗。旁观的人群不明白刚才卢俊义那招夺命回马枪的凶险,但史文恭自己却是相当清楚的,若是周侗再晚上来一步自己就丧命于卢俊义的枪下了。

    惊魂未定的史文恭连忙向周侗拱手行礼道:“小子史文恭多谢前辈出手相救,前辈的大恩大德小子没齿难忘。还请问前辈尊姓大名?好让小子永记在心。”

    “呵呵,老夫华州周侗,正是卢俊义的师傅。”周侗听到史文恭的话后,就笑着说道。

    史文恭听到周侗的话后,就“噗通”一下子跪倒在地上说道:“还请前辈收小子为徒。”

    周侗听到史文恭的话后就有点心动,毕竟史文恭的武艺在青年一代绝对是出类拔萃的。随即周侗又想起刚才在比武较技的过程中史文恭以命换命、不肯认输以及无赖打法后就摇了摇头说道:“老夫并不擅长戟法,还请小兄弟另投名师吧。”

第二十三章终究收徒() 
周侗在拒绝收史文恭为徒后,就对着武松和卢俊义二人说道:“二郎、俊义,为师看天色尚早咱们继续赶路吧。”武松听到周侗的话后就一愣,难道历史已经开始改变了,史文恭真的无法拜师周侗了吗?随后,武松、卢俊义二人赶紧牵上马追上周侗的步伐。

    史文恭看到周侗他们师徒三人牵马离去,他也顾不得捡起刚才围观的百姓们扔过来的赏钱了,赶紧拿起自己的方天画戟向着周侗他们追去。

    一天后,骑在马上的武松回头看看依然咬牙坚持跟在他们身后的史文恭,就对着周侗问道:“师傅,那个史文恭还跟在俺们后面呢?您老人家真的不不打算收他为徒吗?俺看史文恭的武艺还相当不错。”

    周侗听到武松的话后,头也不回的说道:“不必管他,咱们走咱们的路、他走他的路。”

    其实,在历城的时候周侗他们就知道史文恭跟在他们身后了,同时也明白史文恭跟来的目的。好在周侗他们这一路上走走停停,否则史文恭肯定会跟丢的。

    在这天傍晚时分,周侗、武松、卢俊义三人已抵达龙山镇,随后卢俊义就找了一家客栈准备在此留宿一晚。

    武松吃完饭后,突然看到一个身影在客栈外徘徊,仔细一看这人不正是史文恭吗?同时,他不由得想起两年半前自己拜周侗为师时的情景。随后,武松就向店家要了一些酒菜、提着走出客栈。

    史文恭看到武松提着酒菜出来后心中顿时一喜,虽然史文恭还不知道武松的名字但他却知道武松是跟周侗、卢俊义一起的,既然现在武松给自己送酒菜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的诚心已经感动了周侗。

    武松看到史文恭一直在发愣,就直接说道:“史文恭!俺叫武松,家中排行第二,大家也叫俺武二郎。俺看你已经一天多没吃饭了,特地向店家要了些饭菜酒水给你充充饥、解解寒。”

    史文恭听到武松的话后接过酒菜,然后说道:“俺谢谢二郎小兄弟了。”

    “没事!俺们谁跟谁啊!再说了,文恭你要是真能拜俺师父为师了,那俺就是你的师兄了,俺自然要罩着你!拜师尚未成功,文恭仍需努力啊,不过,俺看好你!”武松听到史文恭的话后,就大大咧咧的说道。

    史文恭听到武松的话后,就边狼吞虎咽的吃着饭菜边断断续续的说道:“谢谢二郎师兄,俺会努力的。”

    “嗯,不错,不错,有前途啊!以后你就跟着俺混,俺罩着你!”武松听到史文恭的话后,就笑嘻嘻的拍拍史文恭的肩头说道。史文恭听后,连连点头称是。

    接下来的几天里,史文恭始终扛着他的方天画戟跟在周侗、武松、卢俊义他们身后,而且武松每次吃完饭后都会留点食物给史文恭,不过周侗也没有说什么。

    又过三日后,一座雄伟的城池出现在周侗他们面前,这就是益都县城,益都城不仅是青州的州治所在,也是大宋朝京东东路的路治所在,不过大家通常把它称为青州城。

    青州城比起历城来更是繁华,武松进入青州城的第一感觉就是人真多,到处都是走动的人群、叫卖的小贩,路边是各种各样的商铺。另外,略微大一点的空地上不时还有地方特色的表演,什么表演武艺的、卖唱的、耍猴的等等。武松看得是目不暇接。

    “去、去、去!你一个要饭的到我们客栈门口干什么?!真是晦气!”刚在饭桌前坐下的武松就听到客栈门口传来小二的呵斥声。

    武松抬头一看那个被呵斥的人正是史文恭。原来,在齐州的时候史文恭就身无分文了,他准备靠卖艺赚点钱返回陵县,却没有想到遇上了周侗他们。随后,史文恭为了能追上周侗三人他连地上的赏钱都没捡就追来了,要不是这一路上武松不时的送给他食物,恐怕他已经坚持不到现在了。另外,史文恭连日来不停的赶路、身上的衣服变得有破又有馊味,这不,刚到客栈门口就被当成要饭的了。

    随后,武松就开口说道:“小二哥,那位是我们的朋友,莫要赶他走!”这店小二听到武松的话,就暗骂一声,不过没有继续再赶史文恭了。

    “师傅,你看那史文恭如此坚持拜您老人家为师,要不您老人家就收下他吧?”最后,武松对着周侗说道。

    周侗听到武松的话后,看看史文恭,随后又看了看武松和卢俊义,然后说道:“为师看出这史文恭为人心术不正,日后恐怕连累师门啊!不过,看他如此坚韧不拔,为师就暂时答应收他为徒。”

    武松听后,就对着客栈门口大喊道:“史文恭!史文恭!你过来一下,俺师傅答应收你为徒了!”

    史文恭听到武松的话后就一愣,然后不敢相信的看看周侗。当史文恭看到周侗微微颔首时,他顿时欣喜若狂的跑到周侗的面前跪下,口中喊道:“弟子史文恭拜见恩师!”

    周侗看着跪倒在地的史文恭,就口气严厉的说道:“史文恭,为师看你一片诚心再加上你武师兄在旁劝说,为师才勉强答应收你为徒的。不过,若是你以后做出对不起师门或是其他心术不正的事,为师定把你逐出师门!”

    “弟子谨记恩师教诲,若是弟子日后做出有辱师门的事定叫弟子不得好死!”史文恭听到周侗的话后,就连忙说道。

    随后,周侗又说道:“为师在这之前已经收了三个弟子了,分别是记名弟子武松武二郎、大弟子卢俊义、二弟子林冲,你则是为师的三弟子;另外,武二郎虽名为记名弟子,但却犹如为师的亲传弟子。二郎和俊义你肯定认识了,至于林冲因为在开封府照料他生病的母亲所以未与为师同行,日后到了开封府你自然就见到了。”

    史文恭听到周侗的话后,对武松和卢俊义二人拱手行礼道:“小弟史文恭拜见武师兄、卢师兄。”

    卢俊义听到后,拱手还礼不过语气平淡的说道:“见过史师弟。”

    而,武松则是拍拍史文恭的肩膀说道:“史师弟啊,以后你就跟着俺吧,俺罩着你!”

    “小弟多谢武师兄,日后文恭定当听从师兄差遣!”史文恭听到武松的话后,又行礼说道。

第二十四章再见宗泽() 
莱州胶水县县衙中知县宗泽正在奋笔疾书,就在此时一个师爷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对宗泽说道:“禀告大人,衙门外面来了四人说要求见大人。其中,领头的那位老者自称是华州的周侗。”

    宗泽听到这师爷的话后,就“噌”的一下子站起来说道:“是周侗哥哥来了,赶紧快快有请!不!本县要亲自去迎接。”

    就在宗泽急匆匆的走出来准备迎接周侗他们一行的时候,武松正无聊的看看衙门口的衙役们然后开玩笑的说道:“师傅,您看宗泽那老小子是不是当了知县老爷后不认俺们了?”

    “二郎!瞎说什么?!宗泽老弟岂是那样的人?”周侗听到武松的话后,就呵斥道。随后,周侗又对着武松他们三人说道:“窥一斑而知全豹,仅仅从衙役们身上气质就能看出宗泽老弟若是治军的话必定军纪严明!”

    还没等周侗说完,衙门口就传来了宗泽的声音:“哈哈哈,小弟总算是把哥哥盼来了!近来哥哥可好?”

    周侗看到宗泽后,就笑着说道:“还是老样子!平日里没事就整理整理老夫以前看过的兵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