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松纪 >

第31部分

武松纪-第31部分

小说: 武松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昌一学习锁鼻术。期间,老夫又写有拙作《胎息诀》、《指玄篇》等。

    学有所成后,老夫游览峨眉山并在此讲学,道号“峨眉真人”,写有拙作《观空篇》等。并在此期间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写有拙作《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和《先天方圆图》等。

    再后来,老夫同恩师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常游历于华山、武当山之间。其后,老夫受周世宗召见,并任命为‘谏议大夫’。不过,此时老夫已无意仕途,随后,御赐道号‘白云先生’。大宋建立后,太宗皇帝再次召见老夫,并赐‘希夷先生’称号。在端拱初年(988年),老夫在张超谷此石洞中得道羽化归天。后世见老夫者自是有缘之人,可得老夫衣钵传承,当行三拜九叩之礼。”

    武松看完后,二话没说直接来到陈抟老祖遗体前的蒲团上向陈抟老祖遗体三拜九叩。等武松行礼完毕、准备站起来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蒲团前面的地面与别处的略有不同。若是不是跪倒在蒲团上仔细观察的话,根本看不出来!

    随后,武松小心翼翼的用花枪试探几下,发现没有危险后,轻轻的拨开土取出一个铁盒子。等确认铁盒子本身没有危险后,武松又小心的打开铁盒子,只见铁盒子之中放着三本书,分别是《胎息诀》、《观空篇》、《易龙图》。

    武松先打开的是《胎息诀》,只见上面写着:“夫道化少,少化老,老化病,病化死,死化神。神化万物,气化成灵,精化成形。神气精三化,炼成真仙。故云存精、养神、炼气,此乃三德之神,不可不知……”

    等武松把《胎息诀》大略的看了一遍后,就放在了一旁。虽然《胎息诀》对武松修炼内力有一定的好处,但现在不是修炼的时候。

    随后,武松拿起的《观空篇》,只见上面写道:“欲究空之无空,莫若神之与慧。斯太空之蹊。于是有五空焉。其一曰顽空:何也?虚而不化,滞而不通,阴沉胚浑,清气埋藏而不发,阳虚质朴而不止,其为至愚者也……”

    “丫的!讲的都是什么鬼东西啊?!老祖,你就不能好好的说话吗?!非得写的云山雾罩的、让人看不明白才能显示自己的本事吗?!”武松看了几句后,就骂骂咧咧的说道。

    虽然武松在小时候跟随周云清认过字,后来又跟随恩师周侗学习兵法韬略,也算是学有小成,但武松还真看不懂这《观空篇》的内容。不过,武松也知道这书是陈抟老祖写的,肯定是好东西。随后,武松就把《观空篇》和《胎息诀》一起揣到怀里。

第五十七章遮蔽气运() 
武松刚准备拿起《易龙图》观看的时候,他才发现此时的天色已不知不觉的暗淡下来了。武松只好把《易龙图》也揣到怀里等以后有机会再仔细观看。武松把《胎息诀》《观空篇》《易龙图》收好后,便不由的想道:“再看看石洞里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对了,陈抟老祖的遗体怎么办?是把遗体直接火化了还是找个地方埋起来呢!?”

    “哗啦……”“哗哗……”

    还没等武松开始行动,石洞的墙壁就开始裂缝、洞口开始坠落石头。武松见此后也顾不得在石洞中再继续寻找其他的宝贝,更来不及处理陈抟老祖的遗体了。武松一边手持花枪抵挡砸向自己的石块一边奋力的向着洞口跑去。

    “轰隆……”

    等武松刚跑出洞口外的时候,他就听到“轰隆”一声巨响。武松听后连忙回头一看,只见刚才的石洞再次坍塌,接着四周的石头不断的坠落。不一会儿后,坍塌的石洞就与周围的碎石堆融为一体,彻底的没有踪迹了。

    武松见此后就摇摇头,叹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随即武松便放弃了继续进入石洞寻找宝贝的想法。既然天意如此,自己要做到知足常乐、切莫贪得无厌。随后,武松就找回自己的坐骑,骑马先返回华阴县城中。

    “且夫龙马始负图,出于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也。今存已合之序尚疑之,况更陈其未合之数耶!然则何以知之?……”武松在客栈草草的吃了点晚饭后,便迫不及待的拿出《易龙图》观看。

    武松看完陈抟写的《易龙图》序言后,顿时没有兴致了。武松自言自语的说道:“俺还当时什么好宝贝呢?!原来是关于河图洛书的,丫的,不就是算卦的吗?!俺又看不懂!”武松说完后,就把手中的《易龙图》放到一旁,然后又取出《胎息诀》、《观空篇》二书。

    武松轮番观看了一会儿后,便把《胎息诀》、《易龙图》、《观空篇》三本书平放在前面的桌面上,仔细的观察、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玄机。武松认为陈抟老祖一生中著作无数,为何只在石洞中留下这三本书,其中原因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武松仔细的观察一会儿后,他便发现《胎息诀》的封皮比《易龙图》和《观空篇》的封皮略微厚一点点。

    武松见此后顿时大喜,随后笑嘻嘻的说道:“丫的!居然隐藏的这么好!要不是俺聪明、知道仔细比较的话,俺还真发现不了!嘿嘿嘿,任你藏的再好也逃脱不了俺武二郎的法眼!”

    武松说完后,就找到一把小刀小心翼翼的把《胎息诀》的封皮隔开。等武松打开封皮后,就看到里面只有一页近似通明的薄薄的绢布,上面写着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小字。

    本来还得意非凡的武松看到绢布上的内容后,他的额头上顿时流出大量冷汗。

    在陈抟老祖仙逝的石洞中,陈抟老祖多次写到自己被皇帝召见并御赐道号,但却始终没有提到自己为何屡次被皇帝召见。但在这绢布上陈抟老祖写明原因了,那是因为陈抟老祖能推演出一个人的气运,推演此人是否身居龙气。当世皇帝最怕的就是那些草莽之中具有龙气之人,显然这些人不利于自己皇位的巩固和王朝的延续。

    而,这些皇帝召见陈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询问自己本身的龙气如何、自己王朝的龙脉如何;二是询问天下何人还身具龙气、承载龙脉;三是询问如何才能巩固自己的龙气龙脉,打压敌方的龙气甚至毁掉敌方的龙脉。

    绢布之中还详细的写了陈抟老祖当年初次见到幼时太祖、太宗二帝时的情景。当时契丹侵犯中原,干戈又起、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其中一个逃难的中年妇女挑着两个竹筐,各坐着一个男孩。陈抟老祖见后,连夸这位夫人好福气。这位夫人见状后,连连询问,随后陈抟老祖便笑着说道:“谁说当今无真主,两个皇帝一担挑!”

    后来,周世宗召见陈抟老祖询问天下何人身居龙气,陈抟老祖暗中帮助太祖、太宗二帝遮蔽气运,使太祖、太宗躲过其他修道之人的观测、躲过周世宗的猜疑。大宋建立后太祖皇帝在位时,陈抟老祖又帮助太宗皇帝遮蔽气运,又使得太宗皇帝躲过一劫。太宗皇帝即位后,又多次召见陈抟老祖询问天机并赐予道号“希夷先生”。

    另外,武松终于弄清自己在蟠龙山潜龙寺石碑下得到的那道金光是什么了,果然不出自己所料,那道金光就是龙脉支脉蟠龙山酝酿的龙气,换句话说此时的武松已经身具龙气了,虽然仅仅是一丝一毫。这也是武松不断流冷汗的原因,若是让大宋皇帝知道自己身具龙气了,他肯定把自己诛灭九族、永绝后患的!

    不过,等武松看到绢布的最后一段内容《息龙诀》后就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如何遮蔽龙气、逃避修道之人的观测、推演。

    随后,武松便废寝忘食的修炼遮蔽龙气的法诀《息龙诀》。虽然《息龙诀》只有短短的九十多个字,但修炼起来却相当困难,直到两天后武松才渐渐的摸到修炼《息龙诀》的门槛!

    ————————

    蓟州二仙山紫虚观中,罗真人身穿八卦道袍、手持七星宝剑,站在一个巨大的先天八卦图上,嘴中念念有词、手中的宝剑不时的指向天空中的星辰。公孙胜则是在一旁小心翼翼的等候着。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罗真人突然开口说道:“帝星之人,八年前发生重大变故,命运转折从此成就帝星。三日前,帝星之人得遇龙脉龙气,现已身具龙气!”

    旁边的公孙胜听到后,连忙问道:“师傅,这帝星之人到底是何人啊?弟子应当如何寻找帝星之人?!”

    罗真人听后,又念念有词的说道:“马有龙性,帝星之人生肖为马!家中排行第二,姓武,名,噗……”

    还没等罗真人说完,他突然口吐鲜血倒在地上。公孙胜见此后,连忙跑过来抱起罗真人焦急的问道:“师傅、师傅,您老人家没事吧?”

    罗真人听到公孙胜的话后,浑身虚弱、有气无力的说道:“为师妄图推演天机,现遭反噬也算是罪有应得。只是没想到帝星之人已得高人相助,为师已无能为力。一清,切记、切记,以后不得与帝星之人为敌,否则后果难料!”罗真人说完后便直接昏倒在公孙胜的怀中。

    与此同时,华阴县的一家客栈中传来武松的大笑声:“丫的,老子总算是修炼成功了!只是不知道《息龙诀》管不管用?!能不能真的遮蔽气运?!”

第五十八章抵达渭州() 
大宋朝京西南路均州的武当山太和宫中,有一老道正手挽拂尘、双目紧闭、口中念念有词,推演天机。就在武松刚刚练成《息龙诀》的那一刹间,老道突然睁开眼睛失声的说道:“蟠龙山的龙气怎么会突然又失去踪迹了?!到底是谁遮蔽了气运、混淆了天机!难道二百五十多年后的中原大一统王朝(即明朝)要提前出现吗?!”

    武当山的老道说完后,立即对着旁边的道童说道:“赤霄子,马上传达本掌门命令,即刻起武当山弟子可以下山寻找身居龙气之人、辅佐真龙天子!”

    大宋江南东路信州龙虎山上清宫中,一童子模样的老道正站在伏魔殿之中石龟旁,他双眼无神的看着那口被洪太尉打开的伏魔井。随后,这童子道人感叹道:“既然一百单八天罡地煞魔君因龙虎山看守失误而出世,那就由龙虎山的弟子来结束吧!”

    随后,童子道人便对旁边的一个三四十岁模样的汉子说道:“十三啊,你天生身居龙气,应当去享受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十三啊,即刻起你便下山回归故里,等时机成熟后,我们龙虎山与齐云山一起助你成就真龙!以后你好自为之吧。”

    这名叫十三的中年汉子,大名叫方腊,是龙虎山的记名弟子。另外,此时的方腊已经五十多岁了,只是他修炼有成所以才不显年龄的。

    方腊听到童子老道的话后心中顿时大喜,随后连忙跪倒在地说道:“弟子永远铭记恩师的教诲,若他日弟子成就九五之尊定当封龙虎山为国山、封道家为国教,尊师尊为国师!”

    等方腊走后,童子道人摇摇头、叹息一声说道:“方腊啊方腊,可惜你只是一条蛟龙,未能成就真龙之身,否则……。唉,也只能委屈你了,代替我龙虎山完成杀伐之道、固我龙虎山气运!”(水浒传中,绝大多数梁山好汉死于南征方腊之战中)

    不过,等童子老道走出伏魔殿抬头一看天象后,他顿时一趔趄差一点摔倒在地。随后,童子老道口中自言自语的说道:“三十六天罡星魔君中居然有人成就了帝王之星!这不可能!不可能!咦!帝星怎么又消失了?是不是刚才老道眼花了?!”

    歙州齐云山太素宫中,一年轻道人走进来大殿,对三清像前闭目养神的一中年道人行礼说道:“禀告道祖,龙虎山张天师传来法函,请咱们齐云山出手相助龙虎山完成真龙天子成龙之道!”

    中年老道听到年轻道人的话后,闭着眼睛说道:“真龙天子将于二百二十二年后(朱元璋)方可出世,此时何来真龙天子之说!回复张天师说,我齐云山业已封山,二百年后方可出世!”

    等年轻道人走后,中年道人又掐指推算了一会儿突然说道:“不好!天象已变!传我法令,立即停止封山,齐云山弟子自今日起下山寻找真龙天子!”

    蜀地青城山上清宫中,一丑陋老道仰望星空,感叹道:“天下未乱蜀已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啊!可惜我蜀地自古以来就是困龙之地,有心争龙徒奈何,不争也罢!不争也罢!”

    ————————

    此时的武松丝毫不知道因为自己在蟠龙山潜龙寺吸收龙气、在华阴县城中成功练成《息龙诀》顿时引起天下道教大派的关注,并因此改变他们定下的百年大计。

    且说武松练成《息龙诀》后顿时感到神清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