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武圣 >

第125部分

汉末武圣-第125部分

小说: 汉末武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走之前,父亲再三交代,此物关系重大,要我一定要保护好。”

    “然而,我等待这么长时间,父亲仍旧杳无音讯,却该如何是好?”

    吕方看着手中,被包裹得严严实实之物,表情有些阴晴不定。

    吕强可是郑重交代过,此物关系重大,不可贸然查看。

    可是如今,吕强生死未卜。

    吕方也不可能,拿着这个未知东西,始终躲在平阴城内。

    “也不知道,父亲如今究竟如何。”

    “既然此物关系重大,父亲却迟迟不来与我汇合,莫非已经遭遇不测?”

    想到这里,吕方心中就感到无比烦躁。

    “不管了。”

    “我背井离乡,东躲西藏这么长时间,总应该知道保护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吧。”

    吕方眼中闪过坚定之色,而后深吸一口气,就将手伸向了那个东西。

    “何进手握重兵,专政朝堂,今召征北大将军关羽领兵入京,震慑宵小。”

    “待除去何进匹夫,再册立皇子协为太子,卿当为护国大将军。”

    掠过其余内容。

    吕方看完这段以后,再想到这段时间,京城发生的种种事情,不由感觉后背冷汗淋漓。

    “如此重要密诏,父亲若能脱身,绝不可能拖延至今,都不来相见。”

    “难道说,父亲已经遇难?”

    想到这里,吕方就不由握紧了拳头,泪水也在眼眶内不停打转。

    不过很快,他就抹掉了眼泪。

    “父亲忠君为国,深得陛下信任,否则也不可能拥有密诏。”

    “虽然父亲如今不在,我身为其子,定要秉承先帝遗愿,将此密诏交到征北大将军手中。”

    做完决定以后,吕方当即郑重收起密诏,而后乔装打扮,日夜兼程朝着晋阳疾行而去。

    雒阳,司空府。

    “砰!”

    丁原抓起精美瓷器,狠狠摔倒在地。

    “我已经百般妥协、忍让,奈何袁绍等人仍旧不知好歹,处处与我做对。”

    丁原入主雒阳以后,当即听从李儒建议,迅速掌控了雒阳军政大权。

    可惜的是。

    丁原终究只是武夫,那些世家大族、朝中公卿,从未真正瞧得起他。

    若非丁原手握重兵,恐怕早就被满朝公卿排挤至死。

    虽说丁原掌控雒阳军政大权,政令却仍旧需要通过满朝公卿施行。

    他摆出礼贤下士姿态,却从未得到过满朝公卿的真正认可,只是敷衍了事罢了。

    特别是袁绍所在的袁氏,更是阳奉阴违,这才让丁原怒火中烧。

    “袁氏谋划已久,本来就已经能够执掌朝堂,却被主公摘了桃子,肯定心怀怨恨,不得不防。”

    李儒目光如炬,很快就看出其中关键。

    丁原却是说道:“话虽如此,然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声望卓绝。”

    “我若动袁氏,肯定与天下为敌,却该如何是好?”

    李儒沉吟半晌,道:“留袁绍等人在洛阳,早晚都是祸害,不如外方为官。”

    “此举既能表达明公善意,又能让这些远离朝堂,岂非两全其美之策?”

    “且袁氏虽声望卓绝,却也并非无人能够制衡。”

    “明公不妨召天下名士入京,且为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以及众多因因党锢之祸遇害之士人平反。”

    “如此,定能得到士人支持。”

    丁原深以为然,当即依计行事。

第201章 众叛亲离() 
丁原先由司空改任太尉,兼领前将军职位,加节。

    而后封幽州牧刘虞为大司马,并州牧关羽为骠骑将军,黄琬为司徒、杨彪为司空。

    袁绍、袁术、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孔融、应劭、张邈等,尽皆外放为太守。

    丁原也趁机削弱了袁家不少权势。

    封赏完毕,丁原乃召集众臣。

    其与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俱带鈇锧诣阙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以从人望。

    于是乎,少帝刘辩恢复陈蕃等爵位,且擢用其子孙为官。

    丁原种种举措,虽然彻底得罪了袁氏,却也让许多士人对其感官大为改变。

    不过很快,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文优,我真没想到,国库居然如此空虚。”

    “当时屯兵河内,由于兵马不多,且河内人口密集,无比富庶,钱粮倒也不缺。”

    “然入雒阳以来,收拢西园八校以及附近郡县之兵,兵力已至十万,每日耗费钱粮无数。”

    “如今国库空虚,不仅士卒粮饷无以为继,就算是朝中公卿俸禄,也很难支付,却该如何是好?”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丁原入驻雒阳,为了避免有人领兵造反,不仅收拢雒阳兵权,还将附近郡县之兵征调一空。

    这些士卒,如今虽然名义上依附丁原,忠诚度却也并没有多少。

    假如丁原不能按时分发粮饷,士卒们肯定会怨声载道。

    他采纳李儒计策,虽然得到部分士人支持,仍旧有不少人心怀异心。

    如果士卒们闹饷,说不定就会有人趁虚而入。

    李儒眉头紧皱,也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玩弄手段,李儒乃是个中高手。然钱粮属于内政,李儒并不善于这些。

    更何况。

    就算李儒精于内政,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获得足够赋税。

    吕布却是忽然开口:“此事又有何难?”

    丁原、李儒闻言,都将目光放在了吕布身上。

    丁原更是急忙说道:“我儿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吕布道:“孩儿领兵巡视城中,发现雒阳城内豪门富户不计其数,奢华无度。”

    “父亲若想获得钱粮,只需领兵索取即可。”

    “以父亲如今权势,难道还有人胆大包天,敢拒绝缴纳钱粮?”

    丁原闻言,当即脸色大变。

    他厉声呵斥道:“雒阳富户虽多,积蓄钱粮甚至远超国库,然城内富户不是皇亲国戚,就为世家大族。”

    “汝献此策,莫非是想让我与天下为敌?”

    相比较吕布,丁原看问题就透彻多了。

    他深知,那些能够在雒阳城内站稳脚的大户,任何人都有不俗背景。

    丁原真要向这些人动手,纵然能够获得钱粮,名声却会真正变臭,而后成为众矢之的。

    正是看清楚了这些,丁原才会一反常态,对吕布厉声呵斥。

    吕布闻言,脸上闪过不快之色,却也不敢出言顶撞。

    “奉先之策,未尝不是解决之法。”

    李儒的忽然出声,却是让丁原脸色变得极其精彩。

    “奉先不懂事胡言乱语,先生为何也如此?”

    不过很快,丁原就有些不快的说道,显然非常不愿意对雒阳富户动手。

    李儒倒也不恼。

    “钱粮乃必须待解决之事,若不能迅速筹集到足够钱粮,先不说无法维持朝廷必要开支,军士恐怕也会心生怨言。”

    “明公能够权倾朝野,所依仗者正是麾下士卒,若不能令他们真心臣服,早晚必成祸端。”

    “雒阳城内富户关系虽盘中错杂,明公却也未尝不能找到光明正大借口,对他们动手。”

    丁原奇道:“是何借口?”

    李儒阴阴一笑,而后说道:“十常侍权倾朝野之时,雒阳城中肯定有不少人与其有勾结。”

    “满朝公卿以及士族,对宦官都恨之入骨。”

    “明公若以捉拿宦官同党为由,对城中富户下手,岂非名利双收?”

    丁原闻言大喜,先去请奏天子,而后令吕布率领禁军,四处捉拿宦官同党。

    正如李儒猜测那般。

    十常侍权倾朝野时,城中的确有不少富户以及大族,与十常侍多有勾结。

    丁原打着诛杀宦官党羽旗号,满朝公卿也无人胆敢出言反对。

    甚至于。

    不少对宦官恨之入骨的人,还对此拍手称快。

    却说吕布得到命令,当即率领麾下士卒,开始捉拿那些与宦官有勾结的大户,尽数抄家。

    才开始。

    吕布还谨记丁原命令,只能对那些没有背景,且的确与十常侍有勾结的大户动手。

    可惜到了后来。

    吕布以及麾下士卒,看着那些抄掠而来的无尽财富,所有人都红了眼。

    当那些没有背景,且与十常侍有勾结的大户,被抄掠一空之后。

    吕布以及下属,就开始对那些,没有勾结十常侍的大户动手。

    丁原如今大权独揽,吕布等人这才有些肆无忌惮。

    在他们看来,那些没有背景的大户,纵然被军士抄掠,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至少。

    吕布在抄家之时,还会给其安上勾结宦官的罪名。

    抄家的同时,那些血气旺盛的将官,看到犯人美丽家眷以后,自然心痒难耐。

    吕布麾下将士,军纪本就不算好。

    再加上那些美妇、女子,都是被打上勾结宦官的罪名,将士们自然开始肆无忌惮起来。

    一时间。

    洛阳城内杀机四起,冤案无数,不少女子在士卒们身下哀嚎。

    当丁原发现一切时,满朝公卿已经开始联合,纷纷斥责丁原纵兵劫掠,奸**子,陷害忠良。

    前面已经说过。

    能够在雒阳立足的富户,哪怕再如何没有背景,也绝对不是易于之辈。

    假如吕布少冤枉几家,以丁原如今权势,倒也能够轻易压制。

    可惜到了后来。

    已经抢红眼的士卒,不知冤枉了多少大户,将那些大户尽皆抄家。

    本来还因丁原种种举措,而对其产生些许好感的士族,也纷纷出言指责。

    一时间。

    丁原纵兵在雒阳城内劫掠富户,搜刮财物,奸**女之事,迅速传开。

    满朝公卿以及世家大族,纷纷对丁原口诛笔伐。

    何皇后早就看不惯丁原独揽朝纲,更是趁机与袁氏串联,暗中颁布密诏,斥责丁原种种恶行,令袁绍等人进京勤王。

    本来没做什么恶事的丁原,仅仅因为吕布失误,顷刻间就已经众叛亲离。

第202章 千军万马入河东() 
并州,太原郡,晋阳,州牧府。

    “丁原何德何能,也敢窃据大将军之位!”

    关羽看着诏书内容,怒气勃发。

    丁原占据雒阳以后,不仅大封天下士人,还册封关羽为骠骑将军。

    丁原自己,却是担任太尉之位,领大将军职权。

    关羽如今虽然升官,心中却也并不畅快,甚至不想领骠骑将军职位。

    他现在虽说只是征北大将军,官职却乃先帝刘宏正儿八经册封,乃是正统。

    丁原现在把持朝政,不顾是为了通过册封群臣,彰显自己乃是正统。

    假如关羽接受骠骑将军职位,也就变相承认了丁原以及刘辩的地位。

    “主公不可动怒。”

    贾诩也知道关羽心中所想,急忙出言劝谏。

    “诩亦知主公心中不忿,然如今皇子辩登基为帝,丁原窃居高位辅政。”

    “若主公拒绝朝廷任命,无异于公然藐视朝廷,丁原完全可以降诏,令天下共讨之。”

    关羽闻言,呐呐无语。

    自从得知刘协驾崩的消息以后,关羽恨不能领兵杀入雒阳,却苦于没有名正言顺借口。

    哪怕刘辩已经登基,关羽心中仍旧没有承认对方地位。

    不过。

    正如贾诩所言那般,关羽纵然心中烦闷、憋屈,仍旧只能暗自忍耐。

    “兄长!”

    就在此时,关雄却是满脸焦急的走了进来。

    “何时如此慌张?”

    看到关雄脸色,关羽当即收敛情绪,出言询问。

    “郭太、杨奉、韩暹、李乐、胡才等人,趁着先帝驾崩、朝廷混乱之际,拥兵十万啸聚河东。”

    “由于他们屯兵白波谷,故此又称白波军。”

    “白波军盘踞河东,裹胁百姓,河东同乡处于水生火热中,还望兄长速速发兵镇压。”

    白波军肆虐之地,正是关羽、关雄故乡河东郡。

    哪怕两人举家搬迁至云中,如今又迁往晋阳,对于河东仍旧有别样情感。

    不仅如此。

    如今驻扎雁门郡的徐晃,亦是出身河东,其所在杨县,距离白波谷也只有几日路程。

    莫说关雄,恐怕徐晃听到这个消息,也会心急火燎请求出兵平叛。

    关羽闻言,亦是脸色微变。

    虽然大部分族人,都跟随关羽北迁,仍旧有不少人故土难离,始终待在故乡。

    假如白波军肆虐河东,肯定会有不少族人遭殃。

    相比起关羽、关雄二人的焦虑,贾诩眼中却是闪烁着惊人光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