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武圣 >

第126部分

汉末武圣-第126部分

小说: 汉末武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如白波军肆虐河东,肯定会有不少族人遭殃。

    相比起关羽、关雄二人的焦虑,贾诩眼中却是闪烁着惊人光芒。

    “主公不是正愁没有借口南下么?”

    “白波军啸聚十万之众,又肆虐于明公故乡。”

    “明公如今担任骠骑将军职位,于公于私都应该上表,请求前往河东平叛。”

    “击溃白波军,不仅可以尽降其众,亦可趁机占据河东。”

    “河东乃明公故乡,只要明公振臂一呼,必定应者无数。”

    “且河东郡又毗邻河南尹,若天下有变,完全先夺箕关,再南下跨越黄河(古名河水,为了更有代入感以后都称黄河),兵锋直至雒阳!”

    这段时间,贾诩也正在发愁,如何才能名正言顺往南进军。

    白波军的出现,无疑是最好借口。

    雒阳城内,血腥气息浓郁,满朝公卿全都人心惶惶。

    何太后拟密诏,令袁绍领兵进京勤王之事,居然被李儒查到。

    李儒告知丁原,丁原当即大怒。

    他本来忌惮于袁氏声望,纵然对其带有很深提防之心,却从未想过向袁氏动手。

    可惜的是,袁绍触动了丁原底线。

    丁原如今,本就因为吕布纵兵劫掠之事,被满朝公卿责问,弄得身心疲惫。

    袁绍以及何太后举动,终于让丁原忍无可忍。

    丁原先是以谋害大将军何进之罪,令刘辩颁布诏书捉拿袁绍,未果。

    丁原知道袁绍带着密诏离去,必然会以勤王为名义举兵。

    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一旦袁绍举勤王,各地太守必定蜂拥相迎。

    现在的丁原,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失败绝对会满门被灭。

    盛怒之下的丁原,将袁氏所有族人全都免职,并且责令不得出城。

    好在丁原还保留了些许理智。

    他也知道,留下袁氏族人,不仅不会彻底撕破脸皮,还能让袁绍兄弟投鼠忌器。

    只不过。

    李儒却是建议,先废除何太后,而后伺机将其除掉。

    丁原也深恨何太后拟密诏之事,知道若不除掉何太后,必然会后患无穷。

    故此,丁原找到当时侥幸未死的宦官,并以此作为人证,污蔑何太后勾结十常侍,毒杀先帝,拥立自己儿子为帝。

    何太后被废没多久,李儒就亲自将其毒杀。

    如此行径,更是惹得满朝公卿愤怒不已,数人被李儒派人活活打死,才没有人再敢妄言。

    “明公废掉何太后,陛下定然怀恨在心。”

    “先帝既然有意册立皇子协为帝,明公何不秉承先帝遗愿,索性废掉当今天子,立皇子协为帝,行那伊霍之事?”

    “如此,明公不仅能够除掉隐患,还有拥立之功,更可以借此震慑朝臣,岂不美哉?”

    丁原闻言,却是有些犹豫不决。

    “天子可并非何皇后,若行废立之事,满朝公卿反对必然越加激烈。”

    李儒冷笑道:“事到如今,无论明公如何行事,那些朝臣都态度都不会有所好转。”

    “明公所仰仗者,唯有手中兵权耳,只要兵权尚在,满朝公卿纵然反对,又能如何?”

    丁原犹豫许久,终于下定决心,准备行那废立之事。

    丁原刚刚以此事知会群臣,满朝公卿顿时群形激愤,不少人更是大骂丁原为国贼。

    丁原大怒,令吕布率领甲士,当着众人面活活打死数人,反对之声这才停歇。

    然而。

    就在丁原准备废立天子之事,却是忽然得到消息,关羽已经挥兵攻入河东郡。

    关羽之名,威震天下,就连丁原亦是忌惮不已。

    得到消息以后,丁原也顾不得继续废立天子。

    他急忙召来李儒,问道:“关羽南下,却当如何应对?”

    李儒皱眉道:“明公已经彻底得罪世家大族,不宜再和关羽为敌。”

    “关羽出兵河东郡,借口乃是为了平定白波军,保护家乡族人安全。”

    “若主公不许,关羽绝不会善罢甘休。”

    “且关羽先出兵而后上奏,纵然反对亦无济于事。”

    “既如此,主公不妨以天子名义,准其领兵进入河东平叛,而后派遣上将驻守箕关。”

    “有箕关在,纵然关羽心怀不轨,亦无可奈何。”

第203章 翼德骂阵() 
却说关羽定计已毕,当即率领五千骑兵,先日夜兼程赶往上党,与高顺汇合。

    关羽统帅步骑两万,以张飞为先锋、关雄为副将、贾诩为军师,带领张辽、张绣、李傕、郭汜等人,浩浩荡荡奔赴河东郡。

    臧洪、蔡邕、樊稠以及李蒙四人,留守晋阳,由臧洪主持的大局。

    徐荣、尤修二将,却是驻守上党。

    徐晃仍旧守雁门郡,张济仍旧守云中郡。

    关羽之所以信任张济,令其驻守极其重要的云中,不仅因为张济没有太多野心。

    最为重要的是,张济侄儿张绣,被关羽征召为亲兵,暂时位于张辽之下。

    张辽、张绣二人,如今尚且都未很年轻,却前途不可限量。

    关羽将二人带在身边,也未尝没有好好磨练他们,助其成才的想法。

    长时间与二人接触,也可以提高他们忠诚度,好为以后做打算。

    却说关羽率兵进入河东郡,来到端氏县城境内。

    端氏本来依山傍水,关羽若想强攻,也并不容易拿下。

    只不过。

    当端氏县令知道,关羽率领大军乃是回乡平叛以后,当即大开城门。

    他率领城中兵卒,以及自发聚集起来的百姓,箪食壶浆前去迎接王师入城。

    “骠骑将军回来了,白波贼再也不足畏惧矣!”

    关羽骑在赤兔马上,看着两旁大声呐喊,满脸惊喜的百姓,不由心中感动。

    他离开河东,已有十数载。

    在此期间,关羽回乡次数寥寥,河东百姓却仍旧将其当做是同乡人。

    假如其它将领领兵入河东,纵然代表王师,百姓们也会敬而远之,绝不敢这么热情的前来欢迎。

    只有面对关羽之时,他们才不会太过畏惧,反而满心欢喜。

    “传我军令,三军将士不可践踏庄稼,更不能骚扰百姓,有违令者,军法处置!”

    命令传达下去,士卒们心中凛然。

    他们早就知道,河东乃骠骑将军故乡,并州数员大将亦是河东人氏。

    故此,他们本就不敢太过放肆。

    如今得到关羽军令,更没有人敢肆意妄为。

    一时间,关羽麾下大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百姓们越加拥戴关羽。

    大军在端氏并未多做停留,略作休整就继续往西行军,直扑临汾。

    临汾位于白波谷以南,乃是河东郡少有的雄城之一,早已被白波军占据。

    关羽若想击破白波军,就必须先拿下临汾。

    却说白波军几位首领,得知关羽领兵前来以后,全都大惊失色。

    关羽屡战屡胜,威震华夏,哪怕杨奉等人,也早就如雷贯耳,忌惮不已。

    虽说关羽,只率领两万兵马前来,白波军有十万之众。

    可惜的是,杨奉等人仍旧没有太多信心,敢和关羽争锋。

    胡才说道:“关羽骁勇善战,极善用兵,若我等分兵守城,早晚必被擒矣,不若合兵一处,据守城池。”

    “关羽远道而来,粮草补给不便,更兼并州贫瘠,只要战事拖延,关羽必败。”

    “若我等能够击破关羽,必然名震天下,河东之地定会望风而降!”

    胡才刚刚说完,李乐就反驳道:“我等拥兵十万,兵力五倍于关羽,更兼敌军远来疲惫,若仍不主动攻击,必定士气大降。”

    “依我之见,当先发制人,趁其远来疲惫,主攻攻击,方为上策。”

    韩暹却是急忙摇头:“盛名之下,绝无虚士,关羽威震天下,又岂是易于之辈?”

    “我军虽众,却都是乌合之众,大多数士卒都乃裹挟之青壮,毫无忠诚可言。”

    “若和关羽交战,必败无疑。”

    “依我之见,关羽领兵前来,只是因我等在其家乡肆虐,若趁着关羽未来之际,领兵撤出河东,关羽定不会继续追击!”

    郭太闻言却是怒道:“我等皆为七尺男儿,拥兵十万,若尚未交战,就被关羽吓得撤出河东,岂不被天下人耻笑!”

    韩暹冷笑道:“被人耻笑,总好过丢掉性命。”

    郭太拔剑而起,喝道:“胆小如鼠之辈,也敢嘲笑于我,欺我手中宝剑不利耶!”

    韩暹亦是拔剑起身,喝道:“汝剑利,吾剑不利耶!”

    眼看双方就要打起来,杨奉急忙出言喝止。

    众人虽然都是白波军首领,却互不统属,彼此之间都不怎么服气对方。

    只有杨奉,由于与弘农杨氏有些源源,且曾经担任过官吏,在白波军中威望要高上不少。

    若非如此,历史上徐晃也不可能投在杨奉麾下。

    “关羽尚未领军抵达,尔等就已经自乱阵脚,我看也不用再谈论什么,索性直接投降算了!”

    杨奉话音刚落,韩暹当即喊道:“此言大善。”

    “骠骑将军连黄巾军都能接受,更何况是我等,如果现在投降,说不定还能跟随骠骑将军建功立业!”

    郭太闻言大怒,厉声喝道:“汝再言投降,信不信某斩下汝之头颅!”

    眼看两人又要吵起来,其余几人急忙上前劝谏,费尽力气才把他们拉开。

    这场议事,终究无疾而终。

    众人散去以后,杨奉满脸愁容。

    他暗自想到:“关羽骁勇善战,麾下人才济济,更兼乃是河东人氏,不仅了解河东地形,还深得百姓爱戴。”

    “天时、地利、人和,都被关羽占去。”

    “白波军虽有十万之众,各统领却人心不齐,早晚必被关羽所破。”

    “与其兵败被杀,倒不如像韩暹所言那般,率众投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却说关羽率众急行军,没过几日就抵达临汾境内,休整过后当即兵临城下。

    白波军众首领虽意见不合,终究还是决定合兵一处,固守临汾。

    关羽抵达城下。

    只见城墙上旌旗招展,无数白波军占据城头,密密麻麻看不到边际。

    关羽纵马上前几步,气沉丹田,厉声喝道:“天兵到此,尔等还不开城投降!”

    郭太站在城头,扬起武器大声骂道:“我等拥兵十万,汝也敢让我等投降?”

    “若有本事,尽管攻城便是,若无本领,又何必逞口舌之利!”

    张飞闻言大怒,厉声喝道:“贼子既然口出狂言,可敢出城与我决死一战!”

    张飞声如惊雷,势若奔马。

    虽只是一人怒吼,城墙上众多白波军,却也听得清清楚楚。

第204章 旦夕定河东() 
面对张飞的叫阵,郭太明显底气不足。

    他色厉内荏的骂道:“两军交战,讲究上下用心,决战于阵,岂能逞匹夫之勇?”

    “你这莽夫,速速离去,不要继续在这里丢人现眼!”

    张飞闻言,当即气得哇哇大叫,纵马就往前面冲去。

    “啾啾啾!”

    可惜张飞尚未冲到城墙下面,城中就已经箭如雨下,张飞只得调转马头回返。

    “攻城!”

    眼看对方只是据城死守,关羽只得下令强攻。

    只是城上防守甚密,关羽指挥大军冲击两拨,无奈只得下令撤兵。

    城墙上郭太见状,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那关羽也不过如此!”

    言毕,郭太还有些不屑的看了看韩暹(xian,脸上满是志得意满。

    韩暹冷哼一声,倒也没有说什么。

    李乐本就主张主动进攻,见己方首战获胜,当即说道:“关羽初败,锐气已失,我等不若趁夜劫营,定能大获全胜。”

    郭太此时也有些膨胀,当即赞成道:“此言大善。”

    胡才有些犹豫的说道:“那关羽知兵善战,营寨防守必定十分严密,且今日纵然攻城失利,亦未折损太多兵马。”

    “假如今夜劫营,恐怕胜机渺茫。”

    郭太当即不屑道:“以前我等未出,才使竖子成名,今夜若是劫营,必定能斩关羽首级。”

    胡才还想再说什么,始终不发一语的杨奉,却是忽然开口了。

    “关羽骁勇善战,不可力敌,欲破之,必用奇谋,劫营也许是个不错主意。”

    胡才看到三人都赞成劫营,不由心中大惊。

    他急忙将目光放在了韩暹身上,希望对方能够站在自己这边。

    韩暹目光闪烁几次,而后冷哼道:“若劫营能够击败关羽,我自然也十分赞成。”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