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武圣 >

第132部分

汉末武圣-第132部分

小说: 汉末武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的是,两人如今步战,文丑根本不是大汉对手,只能被打得节节败退。

    始终站在袁绍旁边的颜良,也看出了文丑的窘境。

    他知道,如果再这么继续下去,文丑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那名大汉击败。

    文丑若败了,不仅本人会颜面扫地,也会让袁绍震慑诸侯的计划落空。

    念及于此,颜良当即举起长枪,也朝着大汉冲了过去。

    “无耻!”

    张邈麾下诸将见状,顿时忍不住大骂起来。

    袁绍脸色,也变得极其难看。

    他根本没想到,自己麾下猛将文丑,居然不是对面小卒的对手。

    这让始终骄傲无比的袁绍,心中变得极其烦躁。

    “锵!”

    然而,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

    哪怕颜良、文丑围攻大汉,那名大汉仍旧能够应对自如。

    且随着双方持续交战,大汉在力敌两位猛将的情况下,居然还隐隐占据了上风。

    曹操见状,眼中当即精芒爆闪。

    他低声谓左右曰:“孟卓麾下有如此猛将,我以前为何从来有所耳闻?”

    夏侯惇闻言,说道:“兄长且看那人穿着,不过是普通士卒装束罢了,想必在此之前,并未得到重用,这才名声不显。”

    曹操再问:“尔等若遭遇颜良、文丑,可有信心战而胜之?”

    诸将闻言,尽皆默然,居然并没有人敢夸下海口。

    曹操见状,不由叹道:“颜良、文丑都乃当世虎将,不可力敌,此人却能以一敌二,居然丝毫不落下风。”

    “如此人物,真猛士也!”

第214章 贾诩会诸侯() 
夏侯惇看到曹操十分欣赏那员猛士,心中却也有些不服。

    “兄长,武将各有所长。”

    “颜良、文丑皆为马战将领,率领大军冲锋陷阵,无坚不摧。”

    “反观那员大汉,却明显精于步战,这才能够力敌颜良、文丑,而不落下风。”

    “假如换做马战,恐怕那名大汉,很难挡住二人联手。”

    曹操闻言,微微颔首。

    步战武将、马战武将、以及水战武将,都各有所长。

    吕布明显属于马战武将,步战不见得是眼前这位大汉对手。

    甘宁乃水战武将,在水上亦能力敌吕布。

    若仅仅因为大汉步战力敌颜良、文丑,就认为其武力远远超过二人,未免有些太过武断。

    夏侯渊却是答道:“话虽如此,这员大汉也乃世间罕见之猛将,吾不如也。”

    曹操这个时候,倒也并未想要立刻上前阻拦,只因曹操对袁绍行为,也有了些许不满。

    袁绍这么霸道,真要让其当上盟主,诸侯联盟根本不可能持续太久。

    “让这位猛士挫挫袁本初锐气,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曹操如是想到,继而再次将目光放在了三人身上。

    “杀!”

    大汉挥舞双铁戟,先是击退文丑进攻,而后欺身上前,一脚踹在颜良的枪杆之上。

    颜良只感觉巨力袭来,身体忍不住往后急退而去,差点踉跄摔倒在地。

    “好恐怖的力道!”

    颜良心中骇然。

    很快,他余光就看到了袁绍阴沉的脸庞,不由心中微震。

    “绝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此人步战太过厉害,且不说我与文丑联手都不是其对手,就算最终将其击败,恐怕也会被人耻笑。”

    念及于此,颜良也不上前,居然后退来到战马身边,而后翻身上马。

    骑上战马的颜良,气势猛然变得凌厉起来。

    他气沉丹田,厉声喝道:“吾兄弟二人不善步战,汝可敢上马与我一战!”

    文丑听到颜良之语,也是心中了然。

    他急忙挥刀逼退大汉,亦是后退寻到坐骑,而后翻身上马。

    “马战单挑,我等也不以多欺少,汝可敢应战!”

    对于强者,文丑心中亦是敬佩,语气也缓和了许多。

    大汉闻言,不由眉头紧皱。

    他出身贫寒,家中根本买不起马,也没有机会习练马战。

    哪怕投入军中,亦是没有机会拥有战马,更不可能精于马战。

    真要与二人马战,大汉自忖绝不是对手。

    就在大汉进退维谷的时候,曹操却也知道,不能让双方继续斗下去,否则可能就会收不了场。

    他急忙趋步走到三人中间,分开扬起的双手,阻拦双方继续争斗。

    “我等皆为讨国贼、兴大义而来,纵有些许误会,也能心平气和坐下谈论。”

    “三位都乃当世猛将,若继续争斗,恐怕就会伤了和气。”

    而后,曹操看向袁绍,朗声道:“本初兄出生名门,声望卓越,又奉太后诏书讨逆。”

    “若现在与盟军争斗,恐怕会亲者痛、仇者快。”

    “为天下计,还望本初兄能够让麾下两位猛士,暂息雷霆之怒。”

    袁绍闻言,冷哼出声,却也不敢继续让颜良、文丑出战。

    他本来想要借助二人勇武,好好落了张邈面子,顺便再震慑其余诸侯,顺利谋取到盟主位置。

    只是那员大汉的出现,却是打乱了袁绍的计划。

    如今纵然颜良、文丑马战胜了大汉,也起不到任何威慑作用,反而会显得袁本初气量狭小。

    念及于此。

    袁绍当即变脸道:“某麾下将领鲁莽,冲撞了孟卓,我在这里替他们向孟卓赔不是。”

    张邈冷哼出声,心中仍旧很不舒服。

    不过看着骑在战马上,气势惊人的颜良、文丑,张邈终究还是没敢再说什么。

    袁绍见状,微微一笑。

    随后,他上前走到那位大汉身边,拱手问道:“敢问壮士名讳?”

    大汉看起来有些憨厚,瓮声瓮气答道:“吾乃陈留典韦是也。”

    “是他!”

    夏侯惇听到‘陈留典韦’四个字,不由惊呼出声。

    夏侯惇本就有游侠气质,十四岁的时候因为有人辱其师,遂杀人亡命。

    是以,夏侯惇比别人更了解,大汉境内出名的游侠。

    典韦也是游侠,夏侯惇早有耳闻。

    典韦乃陈留己吾人,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

    早年,典韦同乡刘氏,与睢阳人李永为仇敌,典韦为刘氏报仇,独自向前截杀李永并杀李永妻。

    李永曾任富春长,家中备卫甚为严谨,门客众多。

    典韦杀李永以后,数百人在后追赶,却无人胆敢上前擒拿典韦,令其光明正大逃走。

    自那以后,典韦扬名州郡,为豪杰之士所识。

    士族出身的诸侯,也许不知道典韦事迹,游侠出身的夏侯惇,却闻典韦名久矣。

    正是为此,当夏侯惇听到典韦自报家门以后,才会惊呼出声。

    “敢问壮士,现居何职?”

    袁绍却没有听到夏侯惇的低声惊呼,继续面含笑意的询问着典韦。

    典韦答曰:“吾乃军司马赵宠麾下军士是也。”

    袁绍故作惊讶的说道:“如此猛士,居然只是一介白身,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若壮士不弃,某愿请壮士为吾麾下上将!”

    张邈闻言,当即大怒。

    他跨步上前,喝道:“袁本初,汝莫要欺人太甚!”

    当着自己面挖墙脚,任何人恐怕都会暴怒吧,张邈自然也不例外。

    在此之前,张邈并不知道典韦本事,这才没有重用。

    现如今,他既然知道,典韦能够力战袁绍麾下两员猛将,自然不会令其继续担任小卒。

    眼看两人又要起争执,忽有斥候纵马而来。

    “报!”

    “王太守麾下大将费武、曹苞,带着骠骑将军信使来到我军阵前!”

    斥候忽然出现的声音,却让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下来。

    张邈趁机对典韦说道:“从今以后,你就在吾麾下担任军司马职位,另外再赏百金,锦缎十匹,良田百亩。”

    典韦闻言大喜,道:“谢府君赏赐!”

    曹操此时也顾不上其它,急忙上前问道:“骠骑将军信使何在?”

    曹操话音刚落,只见两将簇拥着一位文士,纵马来到诸侯前面。

    “是文和先生!”

    孙坚看到那位文士,却是惊呼出声,急忙上前见礼。

第215章 故人重逢() 
孙坚跟随关羽,讨伐韩遂、边章时,自然认识贾诩。

    他也知道,贾诩在并州军中地位,究竟有多么崇高,这才会急忙上前见礼。

    “见过乌程侯!”

    贾诩亦是急忙回礼,没有丝毫倨傲之色。

    曹操上前拱手道:“操早闻先生之名,只恨不能相见耳,却不想今日在这种场合见面。”

    “我等会盟,为兴大义、讨逆贼而来,敢问先生为何要击败王太守,并且将其擒去?”

    贾诩正色道:“敢问诸位会盟,可有陛下诏书?若无诏书反而私自起兵,又与叛逆何异?”

    袁绍上前喝曰:“虽无陛下诏书,却有何太后密诏,令我等领兵进京诛杀国贼!”

    继而,袁绍怒道:“尔攻伐我等盟友,还敢独身前来,就不怕某斩汝首级?”

    颜良、文丑感受到袁绍心中杀意,顿时扬起武器,虎视眈眈盯着贾诩。

    曹操见状急忙拦住袁绍,孙坚也是护在贾诩身旁。

    “本初兄万不可鲁莽。”

    “前番听闻,张将军只是俘虏费武、曹苞二将,并未害其性命,就连王太守也无性命之忧,操本就有些疑虑。”

    “今日文和先生独身前来,料想绝无恶意,本初兄还是先听听,文和先生此行究竟有何目的吧。”

    其余诸侯闻言,亦是纷纷应和。

    袁绍无奈,只得对贾诩喝道:“我等奉太后诏书讨逆,忠君为国之心,天地可鉴。”

    “汝主关羽深受皇恩,却不思拨乱反正,反而攻伐义军。”

    “今日你若说不出道理,我袁绍识得你,麾下数万将士却识不得你!”

    袁绍虽然收了武器,言语中却尽显威胁之意。

    贾诩却一改往日谨小慎微姿态,反而冷笑道:“我看袁渤海根本不知,究竟何为忠义。”

    袁绍大怒,喝道:“酸儒岂敢辱我!”

    眼看袁绍又要发作,贾诩却丝毫不惧,喝道:“陛下当初如何去世,你袁绍侍立于大将军何进左右,难道还不知晓?”

    袁绍闻言,猛然一惊,强自争辩道:“汝所言何意?”

    贾诩环顾诸侯,厉声喝道:“吾主数年前进京之时,先帝就已经秘密告知,大将军何进专权,拥兵自重之事。”

    “先帝信任吾主忠义,这才令其屯兵云中,训练士卒,以待日后勤王,先夺何进兵马,再诛十常侍,而后拨乱反正。”

    “去岁,先帝已经下定决心先夺何进兵权,写下密诏令中常侍吕强送往并州,欲令吾主率兵进京稳住局势。”

    “却不想,诏书尚未抵达并州,先帝就忽然驾崩,随后何进与你袁绍权倾朝野。”

    “若非何进中了十常侍之计在先,丁原领兵杀入雒阳在后,恐怕袁氏如今已经执掌朝堂了吧!”

    诸侯闻言,尽皆心中骇然,满是不可置信的盯着袁绍。

    虽然众人都知道,先帝与大将军何进不和,却没想到两人关系居然恶劣到了这种程度。

    贾诩方才虽未明言,众人却也都是聪明人。

    先帝刚刚下定决心夺何进之权,就忽然暴毙于宫中,何进却执掌大权,权倾朝野。

    其中若无猫腻,恐怕任何人都不会相信。

    曹操、孙坚、刘岱更是急忙问道:“果真有此事?”

    贾诩正色道:“吾主手中有先帝遗诏,还有中常侍吕强之子为人证,岂会有假?”

    “反倒是袁本初,当时身在雒阳,跟随大将军何进参与了所有事情,又岂会不知内情?”

    诸侯目光,全都落在了袁绍身上,袁绍不由脸皮抖动起来。

    谋害先帝,正是袁绍发起。

    若事情败露,哪怕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仍旧会分崩离析于旦夕间。

    故此,谋害先帝的罪名,袁绍无论如何也不能承认。

    “先帝身体向来不好,纵然忽然驾崩,也与大将军没有关系吧,更与我袁氏没有丝毫关联。”

    “先帝驾崩之时,只有宦官护卫左右,大将军也在宫外。”

    “若先帝之死有蹊跷,恐怕亦是宦官所为。”

    诸侯闻言,也都纷纷颔首。

    贾诩却步步紧逼,喝道:“若与何进以及袁氏无关,为何继承大统者乃是皇子辩,而非皇子协?”

    曹操闻言,尚且不待袁绍回答,就说道:“皇子辩乃嫡长子,继承大统于情于理。”

    贾诩却是摇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