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武圣 >

第27部分

汉末武圣-第27部分

小说: 汉末武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反,假如其余两路汉军都全军覆没,唯有臧旻带领麾下士卒回到大汉,还是场天大功劳。

    这么分析过后,无论是为了三军将士性命考虑,还是为了臧旻本人前途,撤兵都是最好的选择。

    云长话音刚落,帐中诸将尽皆默然。

    本来他们还想着救出夏育率领的东路大军,而后两路兵马合二为一,未尝不能与檀石槐一决胜负。

    可是现在,檀石槐麾下有三万鲜卑骑兵,夏育率领的东路汉军却已经全军覆没。

    此消彼长,汉军胜率渺茫。

    哪怕是那些少壮派军官,此时也没人出言反驳云长,反而都将目光聚集在了臧旻身上。

    大帐内,沉寂了许久。

    “诸将可知,若此战汉军败了,会有什么后果?”

    臧旻忽然环顾四周,神情激昂的说道。

    诸将闻言或面露疑色,或皱眉不语,就连云长也不知道臧旻言下何意。

    “自从檀石槐统一鲜卑之后,曾经相互攻伐的草原众多部落联合,屡次南下寇边。”

    “仅是今年立春以来,鲜卑就南下宼边三十余次,掳掠财物不计其数。”

    “某为匈奴中郎将,却只能坐视鲜卑骑兵杀我百姓、掳我财物、凌我妻女,却不能进行有效反击!”

    说到这里,臧旻声音变得无比激昂。

    至于诸将,此时却脸色各异。

    像云长这些不是出身北地的将领,对于臧旻所言感触并不深厚,却也能够感觉到鲜卑人这些年犯下的累累罪行。

    那些出身北地,家乡经常遭受劫掠的将官,眼中却都露出仇恨之色。

    很显然,因为家乡曾经遭到鲜卑人祸害,这些出身北地的将官感触颇深。

    “以前尚有三万汉军驻扎北疆,哪怕鲜卑人连年寇遍,却也不敢太过肆无忌惮。”

    “然而,若我们此时仓皇逃会国内,北疆必定再无安宁之日!”

    臧旻握紧拳头,声音有些沉重。

    云长听到这里,略微思量当即眉头紧皱。

    正如在臧旻所言。

    以前有三万汉军驻守北地,又有城墙作为防御,哪怕鲜卑举族来犯仍旧不惧。

    最多,也只是被鲜卑人劫掠一些东西罢了。

    更何况,大汉自汉武帝以来打出的国威,仍旧能够震慑异族。

    哪怕统一的鲜卑并不弱于曾经的匈奴,也不敢在北方做得太过分。

    然而,此次北征汉军若以失败告终,臧旻再带领麾下士卒不战而逃,大汉不败的神话就势必会被打破。

    臧旻率兵不战而逃,不仅代表汉军此次北征完全失败,还会让鲜卑人以为汉军软弱可欺,再也不复往日之勇。

    永远不要小瞧,鲜卑人这种心理上的变化。

    鲜卑人之所以只敢在边境掠夺,正是畏惧大汉天威。

    如果大汉天威被狠狠践踏,鲜卑人必定再无丝毫顾忌,大汉北疆就会陷入无尽的战火之中。

    此时,云长非常懊恼自己前世不知道这段历史。

    如果他熟悉这段历史,也就可以凭借先知优势改变历史。

    “史上汉军此次出塞作战,必定以失败告终,然而历史上却也没有记载,鲜卑此后人大规模南下啊。”

    云长眉头紧皱,想要猜出历史上这场战争过后,局势究竟如何发展。

    他所不知道的事,历史上汉军这次出塞作战的确败了,而且败得十分彻底。

    三万精锐汉军全军覆没。

    只有三位将领带着十几骑逃回国内,可谓是整个大汉历史上的奇耻大辱。

    自从汉武帝北击匈奴以后,直到大汉真正覆灭,对外战争中都罕有这种大败。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史书中对于这段历史才有些语焉不详。

    历史上檀石槐全歼三路汉军以后,果然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北方再也无力阻拦鲜卑入侵。

    不过正是也因为这场战争,让檀石槐身受重伤。

    战后檀石槐虽然得以康复,身体却大不如以前,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假如檀石槐没有去世,历史上鲜卑说不定真会趁着大汉国内叛乱,倾尽全力南下入侵。

    至于其后的鲜卑可汗和连,可没有他父亲檀石槐这种才能。

    甚至于,和连根本无法得到鲜卑众多部落的认可。

    和连后来为了竖立威信,带领鲜卑入侵北地,却被北地军民射杀于城墙之下。

    和连死后,强大的鲜卑部落再次变得四分五裂,也让大汉这位北方劲敌,无暇在诸侯争霸时南下。

    这么看来,此战虽然三路汉军全军覆没,却也并非完全没有价值。

    也许正是因为汉军的顽强,才让大胜后的檀石槐心中警惕,没敢贸然大举南下。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末将愿为先锋,哪怕明知必败,哪怕明知必死,末将也要让鲜卑人看看,我大汉是否国力犹在,我汉军是否军魂永驻!”

    崔校尉上前抱拳,声音无比激昂。

    汉军可以败,甚至可以全军覆没,却绝对不能不战而退。

    哪怕明知必败,哪怕明知必死,也要让鲜卑人知道汉人不可欺。

    如此,纵然他们全都战死疆场,檀石槐在考虑是否大举南下的时候,也不得不慎重考量。

    “末将请战,宁死不退!”

    那些出身北地的将官,目光在空中对视过后,整齐划一站了出来。

    他们脸色刚毅,眼中也都带着疯狂以及决绝。

    保家卫国乃将士本分,他们护卫家乡,更是别无选择。

    汉军之强,在于国,在于民,在于卒,亦在于将。

    自古以来,怕死的将领从来都不在少数,汉代将领不畏死者却也比比皆是。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刻在汉人骨子里的传统,才让汉军威震海内吧。

    “末将请战,宁死不退!”

    其余将官虽然并非出身北地,此时却也纷纷请战,除了个别人之外,居然没有将官贪生怕死。

    不知为何,当云长看到这幅场景的时候,虽然明知此战凶多吉少,心中仍旧燃烧起了熊熊烈火。

    “末将请战,死战不退!”

    刚刚还建议撤兵的云长,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居然也上前请战。

    不知不觉间,王者荣耀里面关羽将常说的一句台词,就浮现在了云长脑海中。

    屈辱,比失败更难忍受。

    有些人哪怕明知会失败,哪怕明知会死亡,仍旧不愿委曲求全。

    毫无疑问,关羽也是这种人。

第36章 匈奴叛变() 
草原上,枯木丛生。

    太阳高高悬挂天际,天气仍旧显得有些寒冷。

    鲜卑中军大帐。

    “根据斥候来报,于夫罗已经率领三千匈奴骑兵脱离汉军,南下赶往雁门郡。”

    并州、幽州虽然名义上归属汉朝,其中却也居住了许多异族。

    臣服汉朝的南匈奴,就生活在云中郡、雁门郡长城以北的位置。

    “这个消息,可靠么?”

    帅位上,身穿鲜卑人奇特服装的中年男子,身上散发出不怒而威的气势。

    此人正是统一鲜卑的草原之主檀石槐,也只针对汉军出塞制定各种计划的主谋。

    无论才能还是威望,檀石槐都是所有鲜卑人共同的领袖。

    故此,当方才汇报消息的那位部落首领,听到了檀石槐的询问以后,急忙右手抚胸跪在地上。

    “阿莫达以人头担保,这个消息绝对正确!”

    很显然,阿莫达对于自己的细作非常有自信。

    事实上,汉军中的细作远远不止那些向导,臧旻麾下还有不少鲜卑人细作。

    三千匈奴骑兵的离开,根本瞒不住任何人。

    “他们为什么离开?”

    檀石槐眼神微微闪烁,却没有人能够猜出这位草原之主的心思。

    “根据斥候禀报,臧旻得知东路汉军全军覆没以后,不仅不想撤兵,反而想要主动进攻。”

    “于夫罗认为汉人败局已定,并不愿意跟着汉军送死,就带领麾下三千匈奴骑兵离开。”

    “为此,双方还发生了冲突,有好几名士卒死于冲突之中。”

    “哒哒哒!”

    檀石槐闻言,并未发表任何意见。

    他右手手指无意识的敲打着案几,发出了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

    “拓拔静,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最终,檀石槐将自己目光,方才了拓跋部落的智者身上。

    这位拓跋部落的智者,不仅仅有着远超草原人的智谋,对于檀石槐亦是忠心耿耿。

    这场针对汉军的谋划,大多也都是出自拓跋静之手。

    不仅如此,檀石槐能够成为统一草原的雄主,拓跋静也是居功甚伟。

    檀石槐极善用人,身边既然有拓跋静这样的智者,自然会征询对方意见。

    拓跋静捋了捋胡须,小小的眼睛中绽放出睿智的光芒,身上气质与在场众人格格不入。

    如果拓跋静换成一袭青衫,可能很多人都会把这个拓跋部落的智者,误认为是汉人名士。

    “南匈奴虽然臣服于汉朝,却也未必十分忠诚。”

    “当年的南匈奴,还不是与高句丽及鲜卑诸部落联合,一起出兵攻打汉人领地?”

    “若非有桥太尉威震北疆,恐怕南匈奴早就在并州自立了吧。”

    “窃以为,于夫罗带领匈奴人离去的消息,并无疑点。”

    “如今汉军被我鲜卑大败,这些匈奴人甚至很可能会趁火打劫,不再臣服于汉朝。”

    拓跋静口中的桥太尉,正是臧洪当初提到的桥玄,也是当年平定北疆的主帅。

    听到桥太尉之名,哪怕檀石槐这位草原雄主,脸上也不由露出凝重之色。

    他环顾四周,看着身边各个五大三粗的部落首领,眼中微不可查闪过些许失落。

    “汉人终究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啊。”

    “不说其他,如果此次领兵的乃桥玄,亦或是屠夫段颎,我们未必能够如此轻易获胜。”

    檀石槐能够统一鲜卑,自然乃当世雄主。

    正是因为檀石槐见识深远,才知道那个看似日薄西山的汉朝,究竟有多么庞大。

    汉朝不管是人口、财富,亦或是武将、谋士,都远非鲜卑可以比拟。

    纵然檀石槐独霸北方草原,仍旧不敢贸然与汉朝挑起大规模战争,正是因为有这种见识。

    “只可惜啊,无论桥玄啊还是段颎,都已经垂垂老矣。”

    “汉朝固然人才辈出,然而这些老辈豪杰逐渐退隐,却没有年轻豪杰能够委以重任,汉朝衰败已成必然。”

    拓跋静虽然也忌惮桥玄以及段颎,却也知道二人年迈,根本不可能再次领兵,这才有恃无恐。

    “万万不可大意。”

    “汉朝之大,人才之多,绝非你我所能揣测。”

    “不谈其他,就说这位匈奴中郎将臧旻,能够率领汉军绝地反击,就可以看出此人不凡。”

    慕容部落战败的消息,早就传了过来。

    当檀石槐知道柯最阙战死以后,不由呆立当场。

    他根本没想到,自己布局如此深远都未能全歼中路汉军,反而折损了中部大人柯最阙。

    柯最阙可以说是整个鲜卑,都极其罕见的人才,也是鲜卑最核心的人物之一。

    柯最阙在那种情况下被杀,这不得不让檀石槐心生警惕。

    “若是柯最阙能够多加小心,又岂会兵败身亡?”

    “而且据我所知,柯最阙之所以身死,慕容部落之所以溃败,都是因为汉军有一员虎将。”

    “此人姓关名羽,有万夫莫当之勇,于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正是关羽单人独骑杀入鲜卑阵中,当着几千鲜卑士卒面杀了柯最阙,才让慕容部落变得群龙无首而败退。”

    拓跋静虽然与柯最阙同属于鲜卑核心,两人之间关系却并不怎么和睦。

    是以,拓跋静言语中多少有些嘲弄之意。

    “话虽如此,不过那名虎将关羽,我们却也要有足够警惕。”

    一开始,檀石槐并不相信世间居然有关羽这种猛将,能够单人独骑杀入重围斩掉柯最阙。

    然而,当许多份情报摆在面前以后,也不得不让檀石槐重视起来。

    他甚至想到,如果自己遭遇关羽,被对方冲入阵中将自己斩杀,会有什么后果。

    每每想到这里,檀石槐都感觉背脊发寒。

    “关羽再如何勇猛,仍旧只是匹夫之勇,不足为惧。”

    “柯最阙没有准备,以致自己被杀让慕容部落群龙无首,我们却不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

    拓跋静语气中满是自信。

    猛将在战场上作用固然很大,特别是斩杀对方将领以后,会极大鼓舞己方士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