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武圣 >

第46部分

汉末武圣-第46部分

小说: 汉末武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吕布终于沉默了。

    他虽然骄傲,却也有自知之明,知道面对如此苛刻的要求,想要做到并不容易。

    若真有那么简单,关羽早就带领骑兵出塞劫掠了,也不用等到现在。

    “将军所托,某绝不负所望。”

    沉默许久,吕布终究还是咬牙答应下来。

    无论是心中对于领兵的渴望,还是想要试试戟法的威力,吕布都不会拒绝。

    “既然如此,奉先这就去调兵遣将,而后携带干粮轻装上阵,我等你好消息。”

    吕布应诺,领命而去。

    “兄长,吕军侯将两百骑兵全都带走,而且还没有朝廷命令,恐怕不妥吧。”

    其实将兵权交给吕布,关羽多少还有些担心。

    不过那只是两百骑兵,就算以后全都被吕布折服,却也翻不起太大风浪。

    相反,塞外鲜卑人的物资,才是关羽如今最紧需的东西。

    “无妨。”

    “我们地处偏僻边疆,陛下也不会关注这里,虽说两百骑兵都被带走,城中还有临时征召的郡兵可以维持秩序。”

    说到这里,关羽忽然停顿了一下。

    “阿雄,我准备回乡走上一遭。”

    关雄闻言,当即眼睛明亮,大声叫道:“若非军务繁忙,我们早就应当回去了。”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关雄以前只是乡间泼皮无赖,虽然自诩游侠,却也遭到很多人白眼。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如今的关雄,可不是那个整日游手好闲的泼皮,而是有着中级军官职位的将领。

    关雄早就幻想过。

    如果自己鲜衣怒马返回家乡,那些看到自己如此风光的乡中父老,会有怎样精彩表情。

    炫耀之心,人皆有之。

    哪怕关羽自己,也不能完全摆脱这方面的虚荣心。

    “只是我们返乡以后,云中军务却该交由何人打理?”

    不过很快,关雄就有些疑惑了。

    如果吕布没有被派出去劫掠鲜卑人,云中军务还能交给吕布。

    只是现在吕布不在云中,假如自己两人又返回家乡,云中可就没人看管了。

    “我准备自己一人回去,阿雄继续待在此地。来的时候,我也会带着你父母一起过来。”

    关雄闻言,虽然心中有些失落,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我家中还有几亩薄田,恐怕阿翁、阿母他们不会来到这苦寒之地。”

    不过很快,关雄就摇了摇头。

    他虽然渴望建功立业,却并不愿意自己父母背井离乡,来到边疆这等地方。

    “大乱将起,我们家眷都必须接过来。”

    对于此事,关羽态度却十分坚决。

    不说以后的诸侯混战,就算是黄巾起义,也会使得大汉烽烟遍地。

    把家眷全都放在河东,关羽并不放心。

    关雄虽然心中疑惑,终究还是没有多说什么,选择相信自家兄长。

    “我此次返回河东,并非完全是为了接来家眷,还想在那里募兵。”

    华夏自古乡土观念就很浓厚,将领在本乡招募士卒,忠心程度绝对毋庸置疑。

    假如关羽麾下拥有一支河东籍军队,纵然麾下将领心存异心,这支军队也绝对不会叛变。

    当然,前提是关羽自己不做死。

    纵观整个汉末历史,那些能够充当诸侯亲卫,且真正被信任的心腹,也大多都是从诸侯本乡招募的士卒。

    就说历史上的公孙瓒,临死前麾下数百白马义从皆愿与其赴死,也未尝没有同乡之谊的缘故。

    “云中人口稀少,而且招募的士卒忠心难以保证。”

    “兄长准备回乡募兵,那真是太好了,想必以兄长如今声望,只需振臂一呼,乡勇必定誓死跟随。”

    关雄闻言大喜。

    他如今身为军侯,自然也希望麾下士卒乃是同乡。

    “既然阿雄不反对,那么我这就开始交接军务,争取早日募兵归来。”

    关羽决心回乡,除了募兵与接回家眷以外,其实还在惦记河东一位大才。

    关羽麾下,人才还是太少了。

第60章 河东名将() 
熟悉三国之人,只要听到河东二字,就会想起两位名将。

    其中一位自然是河东关羽,另外一名却是曹魏名将徐晃。

    说起徐晃,历史上却也和关羽有着很深纠葛。

    汉人乡土观念极其浓厚,关羽、徐晃都乃河东人氏,有着天然亲切感。

    特别是关羽投降曹操那段时间,这两位三国顶级武将,更是结下了深厚友谊。

    由于徐晃年长两岁,关羽更是称呼徐晃为兄长。

    不过这两位私交甚厚的名将,却因为归属不同,最后不得不刀兵相向。

    建安二十四年。

    关羽趁着东吴攻打合肥之际,统帅荆州之兵北伐,想要夺回荆州首府襄阳。

    关羽出兵以后,先是水淹七军,迫降曹魏名将于禁、斩杀猛将庞德,随后更是围曹仁于樊城,败吕常于襄阳。

    魏国荆州刺史胡修等人见关羽势大,纷纷献城投降,还有孙狼等人仰慕关羽英雄盖世,杀官造反,响应荆州军。

    那个时候,关羽声望达到顶峰,被称为威震华夏亦毫不夸张。

    就连枭雄曹孟德,当时也畏惧关羽声威,居然想要迁都避其锋芒。

    好在司马懿等人极力劝谏,并且献计破坏孙刘联盟,让两虎竟食好坐收渔翁之利,才让曹操打消迁都念头。

    不过当世曹仁被围,襄阳危在旦夕,急需上将统帅大军前去救援。

    那个时候,曹魏可是人才济济。

    不过曹操最终却选定大将徐晃,令其率领一支新军前去救援曹仁。

    徐晃当时手下都是新兵,却没有采用保守打法,反而使用奇谋,主动进攻。

    最后,徐晃以弱击强大获全胜,这才保住襄阳、樊城。

    徐晃解了樊城之围以后,曹魏名将张辽等人,尚且还在支援路上。

    由此也可以看出,徐晃用兵有多么果决、神速了。

    战争过后,曹操就曾经感叹过:“我熟读兵书,知道古代有许多善于用兵之人,却从未见过公明这般长驱直入杀进敌军重围,还能大获全胜之人。”

    “樊、襄阳之围,胜过以前莒、即墨之围,将军之功,亦胜孙武、穰苴远矣。”

    孙武、穰苴都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曹操把徐晃与这两人相提并论,可见对徐晃赞誉有多高了。

    徐晃大胜归来以后,曹操前去迎接。

    当世诸将全都领兵汇聚于摩陂,各部将士听说曹操巡营,全都争相围观。

    只有徐晃部下军营整齐,将士驻阵不动,曹操忍不住称赞徐晃‘有周亚夫之风’。

    周亚夫何许人也?

    那可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后来还兼任丞相职位。

    景帝当时施行削藩政策,结果七位诸侯联合叛乱,大汉帝国风雨飘摇。

    景帝临时启用周亚夫为太尉,让其率兵平叛,周亚夫仅用三月时间,就平定了声势浩大的七王之乱。

    正是周亚夫的出现,西汉才能那么快平定叛乱,削藩之策才能稳步推行,才有后来数百年强盛的大汉。

    先把徐晃和孙武、穰苴相提并论,后来更是将其余周亚夫相比,由此也可以看出曹操对于徐晃的看重。

    如果说,合肥之战张辽威震逍遥津,成就了这位将军的一世威名。

    那么樊城之战,徐晃击败了风头正胜的关羽,也真正被历史所铭记。

    从战略角度上来讲,无论合肥之战还是樊城之战,都让曹魏由战略被动变为主动,两者几乎能够相提并论。

    樊城之战先是成就了威震华夏的关羽,而后更是以关羽为台阶,成就了徐晃这位名将。

    云长前世崇拜祖上关羽,对于那场将关羽声望推往顶峰的战役,不可能不清楚。

    不过也正是被徐晃击败以后,关羽就迅速从巅峰滑落,直到走向灭亡。

    故此,云长前世每每看到这里,就忍不住唏嘘感叹。

    特别是云长看到,关羽、徐晃这两位至交好友,先在战场上聊天叙旧,转眼就各为其主相互厮杀,更是时常扼腕叹息。

    重活一世,关羽想要改变历史上的惨剧。

    无论是为了徐晃这位大才本身,还是想要弥补前世遗憾,关羽都必须找到徐晃。

    杨县,位于河东郡东北方向。

    这个小县城,除了汾水从此地流过以外,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城内,二十出头的徐晃抱刀靠在墙上,听着旁边之人高谈阔论,眼中露出神往之色。

    徐晃年少成名,在县中担任小吏。

    有了徐晃这种人物存在,杨县还比较安稳,根本没有什么毛贼出没。

    故此,徐晃平常也不太忙,大多时候都混在市井之内。

    “听说檀石槐统帅十万兵马,关将军单人独骑冲入阵中,于万军中斩杀鲜卑可汗,而后纵马横刀安然退去。”

    “不仅如此,鲜卑王庭如此险要去处,关将军直接纵马越过大河,杀散驻守桥头的鲜卑守军,匈奴骑兵这才进入鲜卑王庭。”

    “我闻关将军尚未及冠,却也不知是否如此。”

    “那还有假,关将军可是我们河东人氏,早在解县之时就已经无人不知。”

    “据说关将军十四岁时候,看到当地豪强带领十几位家奴欺负妇人,关将军赤手空拳将这些人打翻,从此无人胆敢小觑关将军。”

    街头巷尾,几乎每日都在谈论破鲜卑中郎将关羽。

    如今大汉盗匪四起,百姓们每日都惶惶不可终日,好不容易出现一位少年英雄,自然成了百姓们的希望与谈资。

    最重要的却是,这位英雄还是河东人氏。

    前文提及过数次,汉人乡土观念极深,其实不仅仅在汉代,哪怕后世亦如此。

    本郡出了关羽这等年轻豪杰,乡勇自然毫不吝啬赞美。

    “可惜关将军屯兵边塞,我想去追随奈何山高路远,也不知关将军会不会收留。”

    “是啊,我等整日游手好闲,若能在关将军这等豪杰帐下效命,虽死无憾。”

    徐晃静静听着。

    前些天,他已经从公文中了解到了那场战争全貌。

    虽然明知这些人言辞中,难免有些夸大之词,徐晃也百听不腻。

    事实上,纵然关羽事迹没有被任何夸大,也足以让徐晃感到震惊。

    “策马北上,扬名塞外,大丈夫当如是!”

    徐晃看着手中都没见过血的刀,脸上不由流露出些许失落。

    “哇,好神骏的战马!”

    就在此时,远处街道上忽然传来一阵喧闹。

    徐晃举目望去。

    他先是看到了一位身材极其壮硕的少年,而后就被那匹战马所吸引。

    战马通体漆黑,两只眼睛却是闪闪发光。

    它那充满流线型的身躯,几乎能让每个男人为之发狂。

    黑马行走间肌肉鼓动,姿态优美,显然爆发力极其惊人。

    特别是它那远远超过寻常马匹的身高,更是让这匹黑马成为整条街焦点。

    不过很快,徐晃就被那名少年所吸引。

    只见少年身长八尺,身穿绿袍,头戴緑巾,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端的是仪表堂堂。

    最让徐晃震惊的却是,少年手中那柄一丈多的大刀。

    刀锋凛冽,寒气逼人。

    刀身上那条张牙舞爪的青色盘龙,看久了仿佛能够活过来般,摄人心魄。

    “这种造型,这种打扮,这柄战刀。”

    “此人莫非就是?”

    徐晃好似想到了什么,眼睛猛然瞪得溜圆,差点就叫出那个名字。

    “关,关将军,阁下莫非是关将军!”

    就在此时,旁边那些游手好闲的泼皮,也好像认出了来人身份,当即有人激动的大叫起来。

    “关将军,好像真是关将军啊!”

    其余本来正在围观战马的百姓,听见那道声音以后,也都变得激动异常。

    直到此时,他们才将眼前这位威风凛凛的少年,和传说中的少年将军关羽联系起来。

    少年听到众人喊叫,看着他们脸上的炽热表情,不由暗自苦笑。

    没错,这位少年正是关羽。

    进入河东郡以前,关羽虽然也是这般打扮,却也没人能够认出自己身份。

    反而自从进入河东郡以后,只要来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关羽就能很快被人认出身为。

    为此,关羽不得不尽量避免入城。

    不过他此次为徐晃而来,既然知道徐晃在杨县,哪怕明知进来会被围观,仍旧只得硬着头皮进城。

    这些人能够认出关羽,倒也并不稀奇。

    若是换成其他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