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武圣 >

第52部分

汉末武圣-第52部分

小说: 汉末武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蔡邕微微叹息,关羽却是面露惊异之色。

    阳球手段虽然太过严酷,却也是秉公执法。

    击杀全郡贪官污吏这种大事,都能毫不犹豫做出,可见阳球之气魄。

    “那些被阳球击杀的官吏,不少都是朝廷重臣的门生故吏,阳球此举也得罪了许多人。”

    “曾经推举阳球担任九江太守的三府,更是从此记恨阳球。”

    “其中,就有我叔父。”

    蔡邕的叔父,乃当朝卫尉蔡质,也是名声显赫之人。

    “后来天下大旱,司空张颢上书参奏长官属吏中苛刻残酷,以及贪污受贿的人。”

    “阳球因为执法太过严苛,自然首当其冲,最后被召去廷尉府受审,叔父当时亦参与其中。”

    “从那以后,阳球就与叔父势同水火。”

    听到这里,再联想到关雄所言,关羽终于弄清楚前因后果。

    汉代崇尚儒家思想,讲究以仁治国,蔡邕及其叔父就是儒家代表。

    反观阳球,却是极端的法家代表。

    他主张以严酷律法约束众人,行事也没有丝毫顾忌,为此得罪了许多人。

    司空张颢与蔡邕叔父,以天下大旱有酷吏当政为借口,公报私仇参奏阳球,却是结下了仇怨。

    阳球崛起以后,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才构陷蔡邕叔侄二人。

    “有因就有果啊。”

    关羽在心中暗自感叹,不过对于阳球所为,却也有些摇头。

    阳球自己崇尚法家,却做不到律法高于一切,反而知法犯法构陷他人。

    比起战国时期的商鞅,阳球却是相差甚远。

    “自己都不能以身作则,又如何以律法约束他人?”

    关羽叹息。

    “此事虽有宦官参与其中,恐怕他们也是自掘坟墓。”

    “阳球虽是中常侍程璜女婿,却也极度痛恨小人当政,一旦在朝中得势,以阳球酷吏性格,恐怕十常侍在劫难逃。”

    说到最后蔡邕也是摇头,眼中居然有些许期待。

第70章 段颎之死() 
不得不说,蔡邕的确非常有先见之明。

    在此之前,朝中公卿虽然都觉得阳球乃酷吏,却不认为对方敢对十常侍下手。

    毕竟,就连阳球自己岳父,也是中常侍程璜女婿。

    阳球发迹之前,对十常侍也谄媚逢迎之极,几乎算得上是满脸讨好的狗腿子。

    不过,程璜虽是中常侍,却并未算在十常侍之列。

    由于其养女分别嫁给司徒刘郃以及阳球,程璜在朝中亦是权势滔天。

    时间缓缓流逝。

    如今已是光和二年,距离关羽拜访蔡邕也过去了一年之久。

    不得不说,蔡邕的确才华横溢。

    虽然历史上没有记载蔡邕为政能力,不过云中郡经过一年时间,在蔡邕的打理下已经蒸蒸日上。

    以前的云中,由于鲜卑连年入侵,导致人口凋零,荒地遍野。

    如今在关羽的震慑,以及吕布接连不断的劫掠,使得鲜卑人一再北牵。

    云中郡,居然罕见的出现了和平。

    关羽采纳蔡邕建议,以分发田地为噱头,吸引到了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民。

    汉末天灾人祸不断,流民无数。

    只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哪怕云中郡乃北方苦寒之地,百姓们仍旧愿意为了生存长途跋涉而来。

    不仅如此。

    一年时间里,徐晃以及李立二人,也分批次送来许多河东郡百姓。

    这些百姓大多以青壮为主,纵然有老弱妇孺,也是这些青壮家眷。

    有了这些河东之人涌入,以及其余地方流民的不断加入,曾经千里无人烟的云中,也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只不过,由于这些人来到云中时间尚短,根本没有能力养活自己。

    养活这些人的负担,最终还是落在了关羽身上。

    “哎,粮食还是大问题啊。”

    关羽看着手中文书,忍不住叹息。

    “将军无需太过忧虑,既然决心收拢流民,前三年就要做好缺粮的准备。”

    “好在奉先以及公明,二人经常出塞掳掠鲜卑,境内才能得以勉强支撑。”

    “多次掳掠,云中也累积了牛羊、战马无数,若实在缺粮,可以将这些往南方贩卖,必可获得足够流民今岁消耗的粮食。”

    听到关羽感叹,蔡邕却是微微一笑。

    才开始被定罪流放至此,蔡邕心中多少有些颓废。

    然而,这一年时间帮助关羽发展云中,看着许多无家可归的流民开始安定下来,蔡邕心中也充满了欣慰。

    蔡邕乃当世大儒,怀着悲天悯人之心。

    奈何朝中宦官当道。

    纵然蔡邕有满腔报国之志,屡次上书劝谏天子,仍然收效甚微。

    很多时候。

    蔡邕看着局势越来越糟糕的大汉,痛心疾首之余,却根本做不出什么改变。

    可是现在,他虽然无官无职,却以自己的能力改变云中,让许多无家可归的百姓有了稳定归属。

    直到此时,蔡邕才感觉到自己人生价值所在。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听到蔡邕建议,关羽沉思半晌,终于决心采纳。

    如果单单贩卖牛羊,关羽并不会有丝毫犹豫,牛羊卖钱换取到的粮食,肯定远远多过直接宰杀牛羊所得肉食。

    只不过,战马可是战略物资。

    虽说吕布、徐晃二人屡次出塞劫掠,这么长时间来斩获极其丰厚。

    然而,这种斩获也并非毫无代价,不少士卒都永眠在了塞外草原之上。

    不仅如此,随着两人劫掠次数越来越多,那些鲜卑部落被逼不断往北迁移。

    时至今日,两人再想出塞劫掠已经非常困难。

    正是为此,关羽才停止了这个长达一年的军事行动,反而让两人在云中练兵。

    由于流民以及河东青壮的涌入,兵源得到极大补充。

    仅仅过去一年时间,关羽就组建了两千人的骑兵,不过战斗力仍旧有些堪忧。

    这些百姓,毕竟不是百战精兵。

    有些人甚至不会骑马,想要成为真正骑兵精锐,至少需要三五年时间。

    虽说以关羽如今职位,兵力可以继续扩充。

    然而,骑兵对于粮草的消耗无比巨大,骑兵俸禄也是很大开销。

    以云中如今状况,供养两千骑兵都十分困难,再也无力增兵。

    无奈之下,关羽也暂时打消了扩军的准备

    拥有两千骑兵的云中,也有能力守护大汉北疆安危。

    至于国内将要爆发的战争,尚且不是关羽需要操心的事情。

    “诸公,雒阳急报。”

    就在此时,一身戎装的徐晃忽然进来,手中还拿着一份文书。

    关羽急忙接过文书,看过里面内容之后,脸上表情无比精彩。

    “还请先生过目。”

    蔡邕浏览过文书内容,先是呆愣当场,继而有些叹息。

    “真没想到,果然被老夫猜中了。”

    蔡邕早就说过,阳球为人严厉,眼中揉不进任何沙子,只要得势,绝不会放过十常侍。

    果不其然。

    今岁阳球升任司隶校尉,有监察雒阳大小官吏之责。

    阳球刚刚担任司隶校尉职位,就开始大刀阔斧整顿朝纲,毫不留情对十常侍下手。

    当初怂恿天子出兵塞外的王甫,更是首当其冲。

    阳球在司徒刘郃帮助下,先是逮捕了王甫以及中常侍淳于登、袁赦、封易等人。

    不仅如此,由于太尉段颎依附王甫,也被阳球一并逮捕。

    阳球做事可谓雷厉风行。

    他丝毫不顾忌十常侍在朝中权势,亲自拷打王甫等人,各种酷刑全部用上。

    及至最后,权倾朝野的王甫父子,居然被活生生打死在监狱内。

    段颎不堪受辱,服鸩自杀,家眷皆被流放。

    王甫死后,阳球仍不罢休,将其尸体横在城门示众,还准备处置宦官曹节。

    不曾想,曹节先发制人,率领众常侍面见天子,居然要求擢升阳球为卫尉。

    卫尉虽然官职显赫,却没有司隶校尉那种纠察百官的权利,可谓明升暗降。

    阳球见宦官没被彻底铲除,却是面见天子叩头曰:“臣无清高之行,横蒙鹰犬之任。前虽纠诛王甫、段颎,盖简落狐狸,未足宣示天下。如给臣一月,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

    帝不允,喝骂再三,阳球只得接任卫尉之职。

    “阳球诛杀宦官虽大快人心,却终究难以动摇宦官根基,如今纵然被升为卫尉,却早晚死无葬身之地。”

    “真是可惜,阳球假如继续担任司隶校尉,恐怕十常侍都要惶恐不可终日吧。”

    “只是,可惜了段颎。”

    沉默良久,蔡邕轻轻感叹,叹息声中情绪无比复杂。

    关羽、徐晃闻言,也都默然不语。

    曾经,他们并不了解朝堂争斗,更不可能知道段颎投靠王甫的事情。

    他们只知道,自东汉建国以来就屡次叛乱的羌人,被段颎这位名将领兵横扫。

    两人都是武夫,对于段颎这样的名将,自然十分尊敬,

    故此,当他们得知东汉一代名将段颎,居然由于朝堂党争被逼服毒自杀,心中顿时感觉无比沉重。

第71章 痛失贤才() 
光和三年,春。

    悠悠复一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春耕时节,整个云中郡都陷入忙碌之中,百姓们全都满怀希望,在田地里耕种。

    在这里,百姓们再也不是无家可归的流民,反而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他们只要勤劳耕种,就足够养活自己以及家人。

    云中郡虽然还没有真正变得富庶,不过已经撑过最难熬的时候。

    只要熬到秋收到来,以云中郡如今开垦的田地,绝对能够收获大批粮食。

    蔡邕乃当世大才。

    管理区区一个郡城,对于蔡邕这样的人才而言,绝对是信手拈来。

    故此,无论是吸引流民,还是安排流民居住,亦或是分发田地、贯通沟渠,蔡邕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可以说,云中能在短短两年时间就能发展到如此模样,与蔡邕才能脱不开干系。

    否则,关羽至少需要花费五年时间,才能慢慢稳住人心。

    关羽双手背在身后,看着略显空荡的校场,脸上却洋溢着笑容。

    军中两千士卒,基本都是举家迁徙到云中,就算只是单人来投,也被关羽分发有田地。

    以云中如今状况,尚且不足以支付士卒们军饷,甚至粮草都成问题。

    现在又并非战争时期,所以到了春耕时节,士卒们基本都回到家中耕种田地。

    故此,往日熙熙攘攘的校场,才会变得如此冷清。

    “将军!”

    “主公!”

    两位虎将联袂而至,先后向关羽行礼,正是吕布与徐晃。

    听到二人称呼,关羽心中多少有些遗憾。

    称呼自己‘将军’之人乃是吕布,仅仅从这个称呼中,就可以看出对方并没有完全臣服。

    两人之间关系,也大多属于上下级关系。

    至于徐晃,既然决心抛弃所有投奔关羽,就直接将自己定位成关羽家将。

    故此,才会称呼关羽‘主公’。

    虽然称呼只是小事,却也能够从中看出许多问题。

    “终究,还是留不住吕布吗?”

    看着吕布脸上那桀骜的神情,关羽心中虽然遗憾,却也并没有太多不舍。

    吕布此人,终非久居人下之辈。

    “奉先、公明,你们回来了。”

    收敛心思,关羽对着两人亲切问候,脸上也洋溢着笑容。

    “经过两年磨练,某戟法已经大成,不知将军可愿赐教!”

    吕布忽然上前两步,眼中带着强烈战意以及自信,极其渴望和关羽一战。

    吕布得到方天画戟已经将近三年。

    经过这么长时间磨练,吕布将十八般武艺尽皆融合,武艺几乎要达到巅峰。

    关羽两年时间,武艺虽然也有很大提升,纵然不施展技能也有一流武将实力。

    然而两者真要对决,关羽哪怕使出全部手段,面对吕布却也没有太大胜算。

    只不过,身为当世顶级武将的关羽,自然不会惧怕吕布,就有心应允对方。

    旁边的徐晃,听见吕布之言却是眉头紧皱。

    他虽然敬佩吕布武艺,却也感觉此人并非久居人下之辈,并没有真正投效关羽的意思。

    否则,仅仅如此行为,就可以算得上是以下犯上了。

    他虽然有心提醒关羽,奈何没有确凿证据,若是贸然说吕布可能有异心,难免有些小人行径。

    只不过,吕布向关羽挑战的举动,终究还是惹恼了徐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