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武圣 >

第59部分

汉末武圣-第59部分

小说: 汉末武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如关羽留在云中,鲜卑人恐怕根本不敢寇边,如此何以‘养寇’?

    关羽目光环视众人,最后停留在了贾诩身上。

    众人脸上皆有异色,唯独贾诩仍旧老神自在,丝毫看不出紧张。

    “此事,先容我仔细考量一番。”

    关羽心中微动,当即对着众人说道。

    众人虽然心情各异,奈何关羽已经发话,他们只能暂时退去。

    只有贾诩,仍旧没动。

    “还请先生救我!”

    待众人都离开以后,关羽疾步来到贾诩身边,郑重恳求。

    “主公万莫如此!”

    贾诩急忙闪身躲避。

    没投奔关羽之前,贾诩还能在对方面前摆谱。

    然而,确定主从关系以后,贾诩就能很好看清自己位置。

    关羽再问:“寇未养成,如何应对朝廷相召?”

    贾诩反问道:“敢问主公,徐将军可信否?”

    关羽毫不犹豫答道:“公明乃忠义之辈,又是某之同乡,完全可信。”

    “那么吕将军可信否?”

    贾诩再问,关羽却是沉吟许久,难下决断。

    “既然主公犹疑不定,说明此人不可信。”

    “今日廷议,众人得知朝廷诏书,尽皆面露急色,唯有此人不急反喜。”

    “我观此人桀骜难驯,彼见主公失势,恐有别样心思,还望主公明查。”

    贾诩眼光毒辣,看人极准。

    若非刚刚来到云中,对于诸将尚且不甚熟悉,根本无需询问关羽。

    饶是如此,贾诩也能在短时间内,看出诸将心思。

    关羽闻言,终究还是涩声到:“某心中有数,还望先生教我破解之法。”

    贾诩敛容道:“此事易耳。”

    “南匈奴如今内部争斗不休,只需让徐将军率领三百精骑,送我入匈奴面见于夫罗,寇自可成。”

    “至于将军,完全可以答应陛下回京任职之事,不过应该尽量拖延。”

    “除此之外,主公离开之时,可将兵权暂交关雄将军统辖。”

    “关雄将军在军中威望颇重,更兼军中子弟多为河东人氏,在朝廷派遣新任破鲜卑中郎将赴任以前,有关雄将军坐镇军队,主公无需担忧云中。”

    关羽先是一愣,继而若有所思。

    他雷厉风行,和贾诩密谋过后,当即召来徐晃,两人谈论许久。

    当日下午,徐晃就点齐三百骑兵,暗中护送贾诩赶往南匈奴。

    至于军中事物,关羽也开始逐渐交接给了关雄,却仿佛忘记吕布的存在一样。

    云中军务交接完毕,已经过去了三日。

    关羽谨记贾诩尽量拖延之策,并没有立刻回京,反而继续滞留在云中。

    在此期间,居然又有诏书前来催促关羽回京。

    第五日,关羽正在军中巡视,忽然有人来报,说并州刺史丁原前来拜访。

    关羽不敢怠慢,急忙出门相迎。

    “羽见过使君!”

    “哈哈哈哈,将军不必如此多礼。”

    “真没想到,过去区区两年余,将军已经把云中治理得如此繁荣。”

    丁原仍旧如此豪爽,不过语气中又带着别样味道。

    “和使君想比,羽自愧不如。”

    “却是不知,使君此次前来云中,所为何事?”

    也不怪关羽如此询问。

    两人互不统属,以前虽然有点交情,却也并未深交,丁原更是从未来过云中。

    对方在这个时候过来,恐怕并非好事。

    丁原眼中,露出尴尬之色。

    不过他还是说道:“某得陛下诏书,令我催促将军回京述职。”

    关羽闻言,眼睛微微眯起。

第83章 吕布离去() 
“真没想到,陛下居然让使君催我回京。”

    关羽看着有些尴尬的丁原,却是微微叹息。

    他虽然尽力拖延回京述职,却也知事到如今,根本拖延不下去了。

    “也罢。”

    “此地与雒阳相距甚远,只要我在途中稍微耽搁,也能拖延不少时间。”

    “只希望,待我离开以后,云中不会乱。”

    既然下定决心,关羽当即说道:“使君放心,某明日便离开云中,回京述职。”

    丁原闻言,大喜过望。

    不过很快,丁原脸上就露出些许不自然之色。

    “我闻将军帐下一军候唤作吕布,有万夫莫当之勇。”

    “既然将军要回京述职,不知可否割爱将此人调往某之麾下,也好防备鲜卑。”

    旁边出现了关羽这么个邻居,丁原自然要好生了解。

    当他得知,吕布之勇不下关羽后,就动了挖人心思。

    然而丁原和关羽多少有点交情,若关羽尚在云中,丁原自然不好开口。

    现在。

    关羽被调回京师,前途未卜。

    吕布留在云中,也不过是位军侯,显得有些屈才。

    丁原乃并州刺史,自然知道并州汉胡杂居,局势非常复杂,时常有胡人作乱。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能够拥有吕布这等猛将,绝对可以保并州安全。

    是以,丁原才会迫不及待,想要将吕布挖到自己麾下。

    他自然不知道,关羽根本没打算回京。

    关羽闻言,丹凤眼微微眯起,对丁原好感也大大降低。

    “奉先虽名为某之下属,实则为吾兄长,某亦不能左右其决定。”

    “若奉先愿随使君离去,某自然无话可说。”

    关羽没有直接拒绝丁原。

    首先,丁原多少有恩于关羽,若是生硬拒绝,未免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其次,关羽也想试探一番,看看吕布是否有心追随自己。

    患难见真情。

    假如吕布在关羽落难时,仍然不离不弃相伴左右。

    哪怕对方在历史上名声不好,关羽此后也定会待其如兄长,真正信任吕布。

    相反。

    若吕布因为关羽失势,就有心转投他人,留在身边早晚也是祸患。

    关羽可是非常清楚,吕布历史上的所作所为。

    丁原见关羽没有拒绝自己,当即大喜过望,道:“我已经亲自拜访过吕军侯,对方愿意随我回阴馆。”

    “既然将军无异议,那么也好交割一番。”

    关羽闻言,脸色微沉。

    他虽早就感觉,吕布并非真正效忠自己,却没想到对方如此绝情。

    甚至,关羽对眼前的丁原,心中也产生了些许恶感。

    如果对方先征求自己意见,然后再去招揽吕布,纵然关羽心中不舒服,也不会多说什么。

    然而,对方是招揽吕布在先,到这里征求自己意见在后。

    如此行为,难免让人不齿。

    不过很快,关羽就收敛了自己心中情绪。

    易地而处。

    假如关羽自己是丁原,知道别人麾下有员虎将,对方又可能不再领兵。

    那么趁机招揽那员虎将,也就成了最好选择。

    如此,不仅能够得到虎将为自己效力,也能给虎将以好前程,可谓一举两得。

    再说吕布。

    对方只是关羽下属,至今都未真正臣服。

    若是奢望对方能够共患难,跟随关羽前往京师,未免有些强人所难。

    更何况。

    关羽扪心自问,自己对待吕布多少有些戒心。

    就拿养寇自重这件事来讲,徐晃、关雄这些亲近之人,都知道来龙去脉。

    唯有吕布,一无所知。

    关羽自己都没有完全信任吕布,又怎能奢求对方毫无保留的效忠呢?

    “哎。”

    “也罢,好聚好散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最终,关羽只是微微叹息。

    “踏踏踏。”

    就在此时,全身披挂的吕布大步走了进来。

    “拜见将军!”

    “拜见使君!”

    吕布身材高大,面容刚毅,虽然面前两人官职都不低,仍旧不显得低人一头。

    “奉先兄,听说你准备投到丁使君麾下?”

    看到吕布进来,关羽神情复杂的问道。

    吕布却没有丝毫不好意思,朗声答道:“将军蒙陛下相召,高升回京。”

    “某不过一介武夫,只愿为国镇守边疆,这才投到使君帐下。”

    关羽闻言,终究只是在心中暗自叹息。

    “既如此,你把军中事物交接完毕,即可跟随使君离去。”

    关羽叹息,是因为想得太多。

    他本以为,自己到来可能会改变吕布命运,不让这位绝世猛将背负千古骂名。

    然而,历史居然如此巧合,吕布最终还是投到了丁原帐下。

    “这两人,终究挣脱不了宿命的枷锁吗?”

    想到这里,关羽不由略显同情的看了看丁原,而后又惋惜的看了看吕布。

    纵观历史。

    吕布此人成也丁原,败也丁原。

    吕布因为受到丁原器重,才得以施展自身才学。

    也许有人会说。

    像吕布这等猛将,居然只在并州担任主薄职位,显然被丁原猜忌。

    却是不知,丁原虽贵为并州刺史。

    然而像都尉、郡丞、长史、功曹史五官掾、督邮这些职位,刺史没有资格任免。

    甚至于,在天下没有大乱以前,这些官职还能与刺史互相牵制。

    丁原为刺史,可以拥有属官,其中最亲近、最重要者,莫过于主薄。

    主薄参与军机要务、总领府事,不是长官亲近官吏根本没资格担任。

    除了主薄外,刺史属官也有武职。

    不过门下督贼曹乃是巡查侍从,门下贼曹乃是侍卫,府门亭长乃是守卫。

    若丁原让吕布担任这些官职,才是真正的侮辱。

    三国志记载: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无论三国志还是后汉书,都记载丁原对吕布大见亲待。

    董卓也并非因为吕布勇武策反此人,而是‘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

    也就是说,董卓知道丁原信任吕布,才会诱使吕布杀丁原。

    吕布因丁原而受重用,更因杀丁原而飞黄腾达,却也因为杀丁原背负千古骂名。

    所以才说:吕布成也丁原,败也丁原。

    如果历史上吕布没杀丁原,也许就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各自保重吧。”

    想到那段历史,关羽再看向眼前两人,只能在心中暗自叹息。

第84章 回京() 
“兄长,保重!”

    目送渐行渐远的关羽离开,关雄低声呢喃着。

    “希望军师能够成功,否则非但兄长前途未卜,就连我们也不知以后如何。”

    关雄转过身去,看着身边那些还带着稚嫩脸庞,顿时感到了沉重的责任感。

    “踏踏踏!”

    然而就在此时,清脆的马蹄声从身后传来。

    关雄急忙转身看去,却发现一袭青衫的蔡邕,正骑马朝这里赶来。

    “踏踏踏。”

    蔡邕纵马,很快来到关雄身边。

    “先生,你这是要去哪里?”

    看着马背上鼓囊囊的包袱,关雄似有所悟,急忙问道。

    蔡邕脸上却是带着洒脱,笑道:“若非我之缘故,将军也不至于被调回京师。”

    “将军此行生死难料,老夫在朝中为官多年,也许能够对其有所帮助。”

    “待我走后,家小还望军侯多多照顾!”

    关雄闻言,面露崇敬之色。

    由于蔡邕高风亮节,养寇自重这件事情,关羽并没敢告知对方。

    如今的蔡邕,还以为关羽真要回京述职。

    他觉得自己连累了关羽,故此明知京师乃龙潭虎穴,仍旧不愿苟且躲在云中。

    事实上。

    蔡邕也非常清楚,自己此次回京凶多吉少。

    这也是为什么,他只是独身回京,把家小都留在云中了。

    对蔡邕这样的人而言,有些事情比生死更为重要。

    “我这就随将军回京,军侯多多保重!”

    蔡邕撂下话后也不再多言,直接纵马朝着离去的关羽追去。

    官道上。

    碧草丛生,鲜花遍野,春色浓郁。

    然而,关羽带领十几骑走在路上,心情却有些低落。

    先是贾诩与徐晃前往匈奴,前途不可预料;随后吕布投奔丁原,关羽麾下失去一员虎将。

    且自从关羽决定回京以后,蔡邕也变得沉默起来。

    他本以为,自己此次回京蔡邕会来送别,然后交代一些保命之策。

    让关羽遗憾的是,蔡邕并未前来。

    “先生居然没来送我。”

    关羽轻轻抚摸着赤兔火红色鬃毛,脸上露出些许落寞神色。

    “律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