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武圣 >

第67部分

汉末武圣-第67部分

小说: 汉末武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在关羽潜意识中,那些所谓的士大夫,很多都是仗着出身才会有些成就。

    关羽出身草莽,看不起那种人也很正常。

    毕竟,世家出身有成就者不少,却也并非都有真才实学。

    这种心理,就好像后世的仇富,不过期间也有所不同。

    后世人看到某某富二代或者官二代,明明没什么本事还吃香喝辣,工作顺利。

    反观自己,通过辛勤努力获得学位,却比不过那些人,心中多少有些不爽。

    关羽才能毋庸置疑。

    正是因为自己有才能且终生坎坷,哪怕努力奋斗仍然屡屡受挫,关羽才会对那些因为出身好,而一帆风顺的士大夫有偏见。

    从这方面来看,关羽并非完人。

    然而,哪怕关羽有这样、那样缺陷,将缺陷和有点糅合起来,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关羽,才是大家心中喜爱的关羽。

    融合关羽记忆的云长,性格本就偏向关羽本人。

    面对张让这种祸国宦官,关羽不可能畏畏缩缩,也不可能低声下气讨好。

    对方既然已经出言威胁,还想要让人杀掉自己。

    关羽若束手就擒,那就不会是关羽了。

    也许,这么做并不是最好选择,却也绝不会后悔,因为关羽手中有青龙偃月刀。

    “吟!”

    二技能青龙偃月施展。

    青龙刀顿时发出龙吟般刀鸣,关羽感觉自己速度明显变化。

    不仅如此,二技能附带的大幅度躲闪及格挡特效,也在同时触发。

    此时,张让面前已经护卫着数名甲士。

    这些人距离关羽,也不过隔着一张案几的距离,转眼即可抵达。

    “单刀赴会!”

    关羽身法灵动,动若脱兔,在众人尚未反应过来之时,已经冲了过去。

    一技能单刀赴会,毫无预兆施展出来。

    只不过。

    关羽并不想大开杀戒。

    他如果只是斩杀张让,纵然最后被通缉,也会获得巨大声望。

    然而,这些士卒毕竟是京城守卫,若非迫不得已,关羽也不愿杀人。

    青龙偃月刀改劈为拍,强大力道直接拍飞那些甲士。

    关羽滑步上前,在张让无比惊恐的情绪中,捏住了对方脖子。

    “某为破鲜卑中郎将,除了陛下谁敢杀我?”

    “你不过一介阉人,居然敢谋杀破鲜卑中郎将,欲反耶?”

    关羽声色俱厉,面含杀气。

    那些本来准备动手的甲士,看到张让居然被挟持,全都有些不知所措。

    关羽倒也并非真的莽撞。

    汉代风气比较开放,不像清朝时候还有文字狱,说话做事都要小心谨慎。

    关羽前面那番言论,虽然看似对天子有些不满,却也是肺腑之言。

    哪怕天子怪罪,也罪不至死。

    毕竟,关羽更多将矛头指向十常侍,这也是朝中大臣与百姓们的共识。

    如果因此就要杀关羽,那么天下可杀之人将不计其数。

    到了后来,张让下令杀关羽,反而是关羽占据了道德优势。

    正如关羽所言那般,自己乃破鲜卑中郎将,哪怕在雒阳城中也算重臣。

    这等人物,除了天子刘宏以外,根本无人有权定罪。

    张让虽权倾朝野,终究只是一介宦官,没有资格下令杀关羽。

    事实上,张让却这么做了,反而让关羽有些疑惑,对方为何会这般气急败坏。

    他相信以张让城府,绝对不至于做出这等蠢事。

    “好了,你们都退下吧。”

    就在屋内气氛无比凝重之时,那位脸色苍白的青年,缓缓放下了手中酒杯。

    从始至终,青年脸上表情都没有太大变化。

    哪怕刚才剑拔弩张之时,青年仍旧泰然自若端坐那里,好像没有丝毫情绪波动。

    “是!”

    众多甲士闻言,显然都有些迟疑。

    不过看到青年脸上神色以后,居然没人胆敢违抗命令,纷纷退到屋外。

    “放下张让吧。”

    待甲士全都退到门外以后,青年给自己斟满酒,有些漫不经心的说道。

    好像对关羽劫持张让之事,青年没有丝毫在意。

    关羽见状,却是有些惊疑不定的打量着青年,居然不知道该如何行事。

    方才,张让下令杀自己。

    面对这种状况,关羽暴起挟持张让无可厚非。

    可是现在,甲士们都退出房门,关羽假如再表现如此强势,未免有些倚强凌弱。

    最为重要的是,他非常好奇青年身份。

    从那些甲士态度中,关羽推测青年肯定身份显赫。

    再加上,青年胆敢直呼张让之名,关羽心脏当即忍不住剧烈跳动起来。

    “莫非是天子?”

    直到此时,他才想起才开始自己喊出口号之时,青年为何无动于衷了。

    因为对方身份、地位显赫,想要在气势上压倒这种人,可能性微乎其微。

    “大胆关羽,陛下下令,汝欲抗旨耶!”

    张让此时脸色涨红,却仍旧出言呵斥。

    关羽闻言,再也不敢迟疑,急忙放开了捏住张让脖子的左手。

    “末将关羽,拜见陛下!”

第98章 王朝末路(上)() 
关羽可以在张让面前放肆。

    盖因张让只是一介宦官,和关羽并未有君臣关系。

    面对天子刘宏,关羽虽然对此人有些想法,却也不会放肆。

    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他对张让放肆无妨,甚至杀了对方亡命天涯,也会名满九州。

    那个时候,人们只会称赞关羽不畏强权,敢行天下先,会歌颂这种行为。

    然而,刘宏终究不是张让。

    哪怕刘宏有再多不是,仍旧乃大汉天子。

    纵然关羽心中有所想法,也不会在刘宏面前撒野,这样不仅于己无益,反而会遭人诟病。

    “咳咳咳。”

    张让被松开,剧烈咳嗽几声,然后眼神阴寒的瞥了关羽一眼。

    好在张让非常识趣。

    他并没有趁机进谗言,反而是走到刘宏身后,沉默不语。

    刘宏端起斟满的酒杯,一饮而尽。

    “啪。”

    酒杯放在案几上,发出清脆响声。

    刘宏抬头,视线放在半跪于地的关羽身上,而后看向那柄青龙偃月刀。

    “进门之时你曾说过:某为武将,除了面见天子,何人敢让我解刀!。”

    “朕为天子,让你解刀,你可遵命?”

    关羽闻言,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双手捧起青龙偃月刀,将其轻轻放在旁边。

    “陛下为君,关羽为臣。”

    “陛下之命,羽安敢不从?”

    刘宏微微一笑。

    不过很快,刘宏脸色就变了。

    他拍案而起,厉声喝道:“你既知朕为天子,难道还觉得朕会不在意大汉江山么?”

    “你难道以为,朕不想让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么!”

    刘宏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些许红晕,不过语气之严厉,却让关羽心中凛然。

    若换成他人,看到天子如此模样,肯定会叩头请罪。

    然而关羽略微沉吟,终究还是垂首说道:“陛下为天子,自然希望大汉强盛,百姓安居乐业。”

    “然所作所为,却未免有些不妥。”

    “大胆!”

    张让见关羽这个时候,居然还会说出如此言论,当即出言呵斥。

    刘宏却是摆了摆手,问道:“既然如此,那你说说朕哪里做得不妥?”

    关羽抬起头,道:“不谈其他,单是陛下宠信宦官,纵容十常侍祸乱朝纲,陷害忠良,此举就大为不妥。”

    关羽有此言论,倒也并非构陷十常侍。

    前世关羽看过史书,其中就记载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

    这些人辜榷财利,侵掠田地,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

    大汉历经数百年,的确顽疾深重,不能一言概之。

    然而,若没有十常侍权倾朝野,亲族横行州郡、鱼肉百姓,大汉也绝不可能乱成这般模样。

    再不济,也会继续苟延残喘更长时间。

    张让闻言,脸色青红交加。

    他既恼怒关羽所言,又担心刘宏会怪罪自己。

    “其次,陛下将官爵明码标价进行出售,如此行径,简直让天下士子寒心。”

    “纵然那些寒窗苦读的士子,本来有心报效朝廷,看到陛下如此行径,恐怕也会心灰意冷。”

    “再则,百姓生活本就艰难。”

    “若有人耗费巨资买官,肯定会从百姓身上将这些钱财搜刮回来,如此岂不是更增添了百姓负担?”

    “民若不安,国则不宁,还望陛下明鉴!”

    关羽垂下了自己脑袋,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刘宏闻言,却是沉默不语。

    小小的酒肆内,三人各怀心思,却无一人开口,落针之声亦可闻。

    “哎。”

    过了许久,刘宏终于疲惫的叹息出声。

    “你起来吧。”

    摆了摆手,刘宏示意关羽起身,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这些,朕的确有欠考虑了。”

    “然而很多事情,你终究不太明白,朕虽为天子,却也有太多无奈。”

    刘宏喝了一杯酒,继续说道:“张让等人所作所为,朕又岂会不知?”

    “说到底,他们能够如此,也是因为朕暗中授意。”

    关羽闻言,不可置信的盯着刘宏,脸上满是惊讶。

    “张让,你先退下吧。”

    本就内心惴惴的张让,闻言却是身体微震,虽不想出去,却也不敢违抗命令。

    “遵命!”

    张让垂首倒退而出,眼中却闪烁着焦虑之色。

    直到张让离去以后,刘宏才再次将目光放在关羽身上,有欣赏,也有责备。

    “自光武皇帝以后,朝廷虽有数任国君,奈何天不垂帘,皆英年早逝。”

    “以致,历代天子登基时普遍年幼,多有太后垂帘听政,使汉室大权旁落,外戚权倾朝野。”

    “先帝在时,为平衡朝臣与外戚,这才重用宦官。”

    “朕登基之时,年仅十一,却遭遇宫中政变。”

    “那时,朕虽为天子,却终日战战兢兢,好在有张让、赵忠等人陪伴左右。”

    “相比起朝臣及外戚,朕更信任他们。”

    关羽听到这里,已经感到有些不妙。

    东汉外戚专权严重,这件事情关羽自然知之甚祥。

    他却想不明白,刘宏为何会把这等事情,告知自己这个小小的中郎将。

    “若仅仅如此,朕也不会如此重用张让等人。”

    说到这里,刘宏再度叹息。

    “光武皇帝中兴大汉以来,羌人连年叛乱,近百年战乱几乎耗尽国库。”

    “甚至接连数年,国库入不敷出。”

    “那些世家富可敌国,良田、佃户不计其数,国难之时却无人愿意相助。”

    “如此朝臣,要之何用!”

    刘宏情绪变得激动起来,眼中也有寒光闪烁。

    “呵呵。”

    “朝臣总是大族出身,既然这些人族中富裕,又不肯捐献给国家,朕为何要把官职白白送给他们。”

    “想要官职,可以啊,拿钱来买。”

    “别看张让等人巧取豪夺,然而若没有他们弄回来的钱财,恐怕那次出塞攻打鲜卑,都不可能凑齐粮草。”

    听到这里,关羽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心中只有冰寒。

    刘宏看似无奈,却只站在皇室立场上看待问题,并没有为天下百姓考虑。

    依照刘宏所言。

    十常侍及其亲族巧取豪夺的财物,大多都进入国库备用。

    如此看似能够充盈国库,实则饮鸩止渴。

    也许有些士族也被欺凌过,然而真正受苦最多的还是大汉百姓。

    面对困境,帝王不知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把苦难加在百姓身上。

    被如此压榨,也难怪流民遍地,盗匪四起。

    “大汉,真的已经走到了末路。”

    关羽心中微叹。

第99章 王朝末路(下)() 
刘宏真心吐露,讲述了许多自己的无奈。

    关羽听在耳中,却感觉心中越发寒冷,对于大汉更加失望。

    他承认,大汉的确有许多弊端。

    然而面对这种情况,刘宏想的只是皇室以及争权夺利,却不在乎百姓死活。

    如此行为,也难怪会天下大乱。

    诸葛亮在出师表说过:“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何尝不感喟悔恨于桓、灵也。”

    从诸葛亮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刘备对于桓、灵心中颇有怨念。

    刘备以汉室宗亲自称,立场也都站在大汉角度,却会对两位先皇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