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武圣 >

第77部分

汉末武圣-第77部分

小说: 汉末武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说,桃园结义真是虚构之事?”

    虽然后世,很多人都说桃园结义只是虚构,不过关云长仍旧希望并非如此。

    哪怕早有预料,知道真相的关羽,还是有些怅然若失。

    “没有了桃园结义,这段历史就缺少了一个经典,兄弟三人打天下的佳话,也就少了许多传奇色彩。”

    想到这里,关羽看着庭院内盛开的桃花,心中忽然有种冲动。

    “某与玄德、翼德一见如故,只叹相见恨晚。”

    “我三人虽身份、出生各异,却又意气相投。”

    “吾观桃园花开正盛,若两位贤弟不嫌弃,何不在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

    既然历史上没有桃园结义,关羽就要自己创造出个桃园结义。

    虽然此举,显得有些鲁莽。

    首先。

    三人刚刚见面,相互之间还没有太多了解就要结义,未免太过草率。

    其次。

    关羽如今贵为破鲜卑中郎将,名传九州,刘备只是一介白身。

    由于二者身份、年龄差距,纵然结义也是以关羽为主。

    汉代极其重视尊卑。

    关羽既为兄长,刘备就要尽心竭力辅助,否则只会落人话柄。

    以刘备枭雄之姿,关羽并不确定,对方是否能够真心实意辅助自己。

    刘备、张飞闻言,皆是一愣。

    张飞性急,心中也没有太多弯弯绕绕。

    他感动道:“兄长不以我二人身份低微,反而主动要求义结金兰。”

    “某不过一介莽夫,又岂会不知好歹!”

    刘备却是有些犹豫。

    他素有大志,如果仅仅和关羽兄弟相称,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真要义结金兰,也只能居关羽之后。

    如果出言拒绝,反而会显得有些不知好歹,恐怕也会惹得张飞不喜。

第116章 太平道() 
官道上,两骑奔腾。

    “玄德兄要照顾家中母亲,不愿背井离乡,真乃一大憾事。”

    张飞骑在马上,有些遗憾的说道。

    那场关羽心血来潮提出的桃园结义,终究没能实现。

    关云长后世本就自比关羽后人,对关羽、刘备、张飞三人,都有种特殊情感。

    穿越融合关羽记忆后,关云长已经不再是存粹的穿越者。

    甚至随着时间流逝,关云长越来越发现,自己性格逐渐趋向于历史上的关羽。

    历史上关羽的性格,再加上后世种种记忆,让其心中对刘备、张飞二人,始终有所牵绊。

    这也是为什么。

    关羽如今明明已经功成名就,还愿意折节下交,想要和刘备、张飞结义。

    面对自己提出来的结义,性格粗猛的张飞感动之余,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他却没想到。

    刘备居然婉言拒绝。

    不过很快,关羽也就想通前因后果,只能感叹物是人非,造化弄人。

    说到底。

    刘备终究有英雄气,不是那种屈居人下之辈。

    若三人真的义结金兰,关羽势必为兄长,刘备身份地位就要弱上一筹。

    古代讲究长兄如父。

    三人纵然是结义,关羽长兄的位置也不容动摇。

    刘备若真参与结义,反而会给自己戴上一副枷锁,与其志向不符。

    “哎。”

    关羽闻言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微微叹息。

    他知道,三人再也回不到历史上那般模样,终究让关羽心中有些遗憾。

    “兄长究竟是因未能结义而感叹,还是因玄德兄不能前往云中而叹息?”

    感受到关羽情绪有些不对,张飞不由出言询问。

    关羽答曰:“二者皆有。”

    张飞劝道:“兄长无需感到遗憾。”

    “正如玄德兄所言:以兄长如今之身份地位,若贸然与我等结义,反而显得我二人高攀。”

    “更何况,兄长贵为破鲜卑中郎将,麾下亲信武将不在少数。”

    “若与我等结义,那些亲信武将心中恐怕也会有想法。”

    “至于玄德兄想要留在家中照顾母亲,只能说人各有志,只愿他日缘分到时,再见不迟。”

    关羽闻言,微微颔首。

    说到底,关羽因为情感因素,考虑问题还是有些不太全面。

    正如刘备所言那般,关羽身份非同小可。

    若贸然结义,不谈其他人,就是对于徐晃都不好交代。

    毕竟。

    徐晃跟随关羽许久,且忠心耿耿,两人又是同乡。

    相比忽然出现的刘备、张飞。

    情理上,徐晃应该和关羽感情更好,说两人情同手足也不为过。

    若撇弃徐晃,反而和刘备、张飞结义,恐怕还会寒了徐晃之心。

    至于刘备说要照顾母亲,所以不愿前往云中,应该只是托词。

    “踏踏踏!”

    两骑奔腾,关羽刻意放缓了马速。

    “我要是能够拥有这样一匹神驹,就太好了。”

    张飞目光不断瞟向赤兔,眼中满是羡慕。

    正如英雄爱美人,武将也都爱良驹。

    面对赤兔这种神驹,没有哪个武将不会动心。

    当然。

    张飞只是羡慕,倒也并没想过真正拥有赤兔。

    因为在张飞眼中,赤兔明显更配关羽,他自己却希望有匹黑马。

    好似感受到张飞心中所想。

    关羽转头笑道:“某早年出塞与鲜卑作战,曾获得一匹黑马,名为乌云踏雪,如今已经成年。”

    “此马虽不及赤兔,却也是千里挑一的绝世良驹。”

    “待回到云中以后,我就将踏雪赠送与你。”

    张飞闻言大喜,急忙出言感谢。

    不过很快,他就苦着脸说道:“乌云踏雪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够威武,我想重行给它起个名字,可否?”

    关羽笑道:“既然送给你,改成什么名字自然随翼德所愿。”

    张飞脸上喜色更甚。

    他思量许久,这才拍着大腿道:“兄长赤兔乃马中之王,某既追随兄长,坐骑自然也要紧随赤兔步伐。”

    “从今以后,踏雪就改名王追吧,寓意王之追随者。”

    关羽闻言,却是呆愣当场。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天意?”

    历史上,张飞坐骑本就叫做王追,别名乌云踏雪。

    关羽本以为,自己的到来会改变很多事情,没想到踏雪居然被改名王追。

    “咦,前方何故如此喧闹?”

    忽然间,关羽听到前面人声鼎沸,不由心中疑惑。

    “翼德,我们过去看看。”

    关羽纵马而去,张飞亦紧随其后。

    “来来来,大家不要乱,都安心排队,我们这两日都是免费替诸位看病。”

    关羽刚刚过来,就看到一位头抹黄巾之人,站在人群前面吆喝。

    “黄巾?”

    观察半晌,关羽不由心中微沉。

    “咳咳咳。”

    就在此时,一位瘦骨嶙峋的老者上前,不停咳嗽着,神色痛苦。

    “老人家请坐。”

    有头抹黄巾之人看到老者,急忙上前迎接,而后为其诊脉。

    半晌过后。

    其中一名黄巾说道:“老人家勿忧,你这只是营养不济,再加上偶感风寒,才会咳嗽不断。”

    “我给你开个方子,里面有最便宜、常见的药材,你再以此符纸为药引,只需服用几天就会痊愈。”

    言毕,那名黄巾拿出一张符纸,将其递到老者手中。

    “多谢恩人,多谢恩人,多谢恩人!”

    老者接过符纸,不断感谢。

    那名黄巾扶起老人,感叹道:“老人家不必谢我,要谢就应该谢大贤良师。”

    “我们都乃大贤良师弟子,奉命四处散符救人,只希望百姓们能够少点痛苦。”

    “奈何我们也不富裕,否则直接把药给你,也免得老人家自己破费。”

    那名黄巾脸上满是真诚。

    老人急忙说道:“你们能为我免费诊断,老朽已经感激不尽。”

    “老朽家中虽不富裕,这些药材却也非常普遍,大多都能在山中采集,如何还敢劳烦各位。”

    关羽本来看到黄巾施符救人,还以为这是蛊惑民心。

    不过听到两人交谈后,却是沉默了。

    张角三兄弟的确可能心怀不轨,然而前期对方所作所为,的确让百姓受益。

    这也是为什么,百姓愿意尊奉张角为大贤良师,愿意一呼百应,义无反顾造反。

    中国历代百姓,永远都是最淳朴之人。

    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愿意不顾一切跟随。

    许多人把黄巾比作暴徒、匪类,殊不知,这些人原本都是大汉子民。

    很多百姓跟随起义的原因,不是为了高官厚禄,仅仅只是为了一口饭吃。

    “朝廷,居然还不如太平道得人心。”

    张飞看着百姓们脸上的期待以及感恩,忍不住低声叹息。

第117章 上表言黄巾() 
并州苦寒,人口稀少。

    故此,历史上太平道并未在并州有所发展。

    自从关羽击败鲜卑以后,云中也逐渐走向繁荣,百姓生活倒也富足。

    太平道纵然有心前去云中发展,却也没有市场。

    故此。

    关羽待在云中的时候,虽然早就知道黄巾起义会爆发,感受却也并不深刻。

    直到前往幽州一趟,关羽才知道局势究竟有多么严峻。

    “贤弟对这太平道,可有了解?”

    关羽询问张飞。

    张飞答曰:“太平道乃张角创建,遣弟子奔走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

    “其余地方某亦不知。”

    “然仅仅涿县,太平道信徒就不下三千,听说太平道为了方便管理,还设置各渠帅,恐怕所图甚大。”

    幽州本就是黄巾重灾区。

    张飞生活在涿县,对于太平道的事情早有耳闻。

    不过,他也只是略微有些忧虑。

    因为太平道兴起已有近十年,虽然声势越来越大,信封太平道者越来越多。

    然而。

    张飞终究不觉得,这些连饭都吃不饱的太平道信徒,究竟能够翻起多大风浪。

    关羽闻言,眉头紧皱。

    他不由想起,历史对黄巾起义的记载。

    黄巾起义爆发前,张角就在八州之地设置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

    由此看来。

    黄巾起义绝不像后世网络所言,只是毫无准备的乌合之众,没有明确起义纲领。

    张角三兄弟谋划十年之久,尚未起义就有数十万信徒,而且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口号,明确了推翻汉王朝的政治目的。

    至少。

    相比起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以及西汉末年绿林军起义。

    黄巾起义明显规模更大,准备更为充足,还有这更为明确的政治目标。

    可惜起义前被叛徒告密,以致朝廷捕杀千余黄巾信徒,还杀死了统帅万余兵马的的马元义,而后下令追捕张角。

    唐周的叛变,直接导致张角迫于无奈,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发动起义。

    若非如此。

    那么这场历史上,最大规模以宗教形式组织的农民起义,究竟能发展到何等程度,简直不敢想象。

    哪怕张角仓促起义,仍旧一个月内,在全国七州二十八郡发动叛变。

    起义初,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哎。”

    想起了黄巾起义,关羽内心无比复杂。

    但凡王朝末期,百姓们生活都极其艰难,非常容易爆发农民起义。

    站在汉王朝的角度上,农民起义大逆不道,动摇国家根基。

    刘宏虽极力改变现状,奈何天灾人祸频繁爆发,国库又无比空虚。

    面对灾情,有时候根本无能为力。

    站在那些农民角度上。

    他们丢失田地,无家可归,无地可耕,无药看病,若不反抗,只能等死。

    “既然注定要失败,我当尽量阻止这场战乱,好为汉人多保留一些元气。”

    关羽目光沉凝,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参加起义的百姓虽然有很多无辜,却在起义爆发后,牵连到更多无辜百姓。

    战争所引发的,只是破坏与死亡。

    “翼德,加快速度赶回云中,我还有要事上奏朝廷。”

    雒阳,皇宫。

    “陛下,并州急报。”

    张让手中拿着奏折,将其递到刘宏身旁。

    “莫非并州又发生了什么叛乱?”

    刘宏心中一沉,急忙接过奏折,迅速浏览着里面的内容。

    “张角何人?”

    刘宏看完奏疏,当即脸色微变。

    这封奏疏正是出自关羽之手,写到张角三兄弟以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