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武圣 >

第91部分

汉末武圣-第91部分

小说: 汉末武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口中的勇气,不仅仅是指上前领取食物,还指其不顾危险护住老卒的事情。

    “你们先每人吃一碗粥吧,若所有人吃过尚有盈余,再来领取第二碗。”

    言毕。

    军需官就盛了两碗粥,递给了石头以及老卒。

    接过碗,看着里面浓稠无比的粥,石头不知为何感到眼眶有些湿润。

    这些年,天灾人祸频繁爆发。

    想要吃上这么一饭碗,石头知道究竟有多么不容易。

    哪怕后来投奔了黄巾军,也不是那么容易吃饱饭,这段时间甚至每日挨饿。

    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石头很快就把那碗粥喝完。

    末了。

    石头忽然问道:“将军曾经说过,只要战争结束,就会赦免我们所有罪行。”

    “让人人有田种,家家有屋住。”

    “这是真的么?”

    石头眼中,充满了期盼,那是对新生活的渴望。

    关羽凝视着石头,那充满渴望的眼神。

    他郑重说道:“只要你们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我可以保证,绝对兑现诺言。”

    “前提是,你要能活到那个时候。”

    石头闻言先是欣喜无比,继而脸色再次变得惨白。

    活到战争结束。

    听起来只是句轻飘飘的话,实际上却重若千钧。

    不谈会不会战死,单单是饥饿,就可能会要了大多数人的性命。

    “我能加入官兵么?”

    “或者,你们将我当成俘虏带回城中也好。”

    石头小心翼翼的问道。

    “官兵暂且不收编俘虏,也没有那么多粮食以及人手,收拢如此多俘虏。”

    “这顿饭以后,你们何去何从悉听尊便。”

    不知为何,关羽对眼前少年很有好感,甚至说了些不该说的话。

    只是,他仍旧狠心拒绝了。

    因为官府的确没那么粮食,更没有看守俘虏的兵力。

    假如将这些俘虏抓到城内。

    一旦后续粮草跟不上,说不得俘虏就会再度造反,杀死官兵,占据城池。

    驱赶这些失去战意的黄巾军,让他们跟随张宝而去,既能增强张宝后勤压力,又可以瓦解黄巾军斗志。

    于公于私,关羽都必须这么做。

    如此行为,虽然显得有些阴损,然而两军交战,不折手段只是为了胜利罢了。

    石头闻言,失落的离开了。

    那些看到二人领到食物的黄巾俘虏,也都疯狂涌了过来。

    若非官兵在旁边严阵以待,这些人恐怕都会上前抢夺,甚至造成踩踏事件。

    待粮食快要分完的时候,关羽气沉丹田。

    他朗盛说道:“以后我们从黄巾哪里缴获的粮食,都会分给你们。”

    徐晃闻言,却是内心一颤,开始重新打量起这位主公。

第141章 布局() 
“你说什么?”

    张宝嗓音猛然提高,眼中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负责断后的两万大军,居然会被三千官兵击败,而且还是惨败。

    甚至于,就连后军主将也被斩杀。

    “我军大败,被俘者与逃跑者不计其数,回来的兵马只有不到三千。”

    “废物,都是废物!”

    张宝大声咆哮,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他根本想不明白,两万大军怎么会败给三千官兵。

    “地公将军,我们可能中了官兵奸计。”

    就在张宝有些抓狂的时候,身旁那位作文士打扮的老者,却是面色凝重的说道。

    “奸计,什么奸计?”

    强行按捺住心中愤怒,张宝转头对着老者问道。

    “官兵在滹沱河北岸击败我军,俘获士卒无数,却没有杀掉一人,也没有将他们收押。”

    “相反,官兵极其反常的把这些俘虏都放了回来。”

    “我刚才听闻,正是因为那些被放回来的俘虏,在官兵抵达之际率先逃跑,才使得军心大乱,甚至冲散了己方阵型,以致有此大败。”

    张宝闻言,顿时咬牙切齿道:“莫非近万兄弟,都被官兵收买?”

    张宝虽然觉得,并非所有黄巾军都乃死忠。

    他却也并不认为,官兵有如此本领,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能收买近万黄巾。

    “属下并非此意。”

    老者急忙说道:“我猜那关羽肯定是用了攻心之策,故意让失去战意的士卒归来,再领兵进攻我军。”

    “那些已经失去战意的兄弟们,可能并非想要反叛,只是不愿战斗,下意识逃跑、撤退,这才引起全军溃败。”

    “报。”

    就在此时,传令兵急匆匆跑了进来,脸上满是惊喜之色。

    “启禀地公将军,有许多被击溃的兄弟们回来,正在后面汇聚,当如何处置?”

    张宝心中一喜,急忙问道:“有多少兄弟回来?”

    “一直有兄弟们回来,究竟能回来多少,暂时不得而知。”

    “保守估计,至少应该有一万人。”

    张宝闻言,想起了老者的话,喜色不由僵在了脸上。

    假如官兵果真使用攻心之策,这些返回的黄巾肯定毫无战意。

    如果让他们断后,待官兵再次来袭之时,黄巾军恐怕就会重复上次的惨败。

    “传我命令,不要让这些人回到队伍,把他们单独安排在一起。”

    张宝心中,已经有了定计。

    官兵不是想让这些没有战意之人,拖累其余黄巾军吗?

    只要将两者分开,然后派遣这些返回的黄巾充当先锋,就不会遇到关羽率领的骑兵了。

    如此一来,关羽的攻心之策自然不攻自破。

    将心中想法说了出来,老者当即拍案叫绝,毫不吝啬的称赞张宝英明。

    阜城。

    “严正,你终于来了。”

    关羽看着风尘仆仆的高顺,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刚刚攻破下曲阳的时候,由于城中有几千黄巾俘虏。

    再加上,关羽担心张宝孤注一掷,带领大军攻打下曲阳,这才命令高顺守城。

    如今尚且没有陷阵营。

    论起冲锋陷阵,决胜于两阵之间,高顺还比不上张飞、徐晃。

    然而,高顺性格严谨,心思缜密,守城乃是不二人选。

    这也是为什么,关羽会破格提拔高顺,令其率领郡兵固守下曲阳。

    现如今,张宝已经率领大军南下,冀州北方重新恢复安定。

    关羽派遣蔡邕、关雄驻守下曲阳,负责看管俘虏,调拨粮草。

    如此,高顺就被解放了出来。

    “拜见君侯。”

    高顺对关羽十分感激。

    在并州之时,他只是一介小吏,却被关羽这等豪杰看重,委以重任。

    知遇之恩,莫过如此。

    高顺严于律己,不会像张飞那般随意,故此在关羽面前执礼甚恭。

    “严正无须多礼。”

    关羽托住高顺双臂,脸色忽然变得严肃起来。

    “某有要事相托,不知严正可愿助我。”

    高顺正色道:“君侯但请吩咐。”

    关羽敛容道:“此事无比危险,可能会有性命之忧,你可还愿接下此事?”

    高顺先是一愣,继而单膝跪地,铿锵有力的说道:“万死不辞!”

    “好好好!”

    关羽闻言大喜,急忙扶起高顺,道:“我军诸将有能力者,唯有严正名声不显。”

    “你可如此如此,待时机成熟之际,必可建立奇功。”

    高顺脸色越来越凝重,不过仍旧郑重点头,道:“绝不负君侯所望。”

    高顺点齐三百心腹离去不提。

    却说关羽召来贾诩、沮授二人,说道:“黄巾军中并非都是无谋之辈,说不定就会看破我等谋划。”

    “若其将溃军单独组建,不与其它黄巾接触,又当如何?”

    贾诩闻言,却是笑道:“黄巾屡战屡败,锐气已经失,如今既无城池可以据守,又无粮草供给三军。”

    “将军无需与其正面交锋,只要广派游骑进行骚扰,并且让人快马加鞭,提醒沿途豪强大族转移钱粮。”

    “如此,黄巾尚未抵达巨鹿,必然粮尽,那时自然不攻自破。”

    关羽闻言,面露喜色。

    沮授却是说道:“话虽如此,却不可忽略巨鹿张梁。”

    “张梁得知张宝陷入困境,必然派兵来援,假如双方合兵一处,必成后患。”

    关羽问道:“如此又当如何破局?”

    沮授答曰:“君侯可派乌桓中郎将宗员,率领五千兵马,与我星夜兼程赶往瘿陶。”

    “有此五千兵马在彼,张梁若敢绕过瘿陶领兵来援,在下定会断其后路,让张梁有来无回。”

    关羽闻言大喜,不过很快就皱眉说道:“宗员麾下步卒居多,想要尽快赶往瘿陶,恐非易事。”

    沮授笑道:“此事无妨。”

    “冀州富庶,世家大族家中良马虽不多,却有许多驽马,大可前往征召。”

    “且大军之所以行军缓慢,主要还是因为后勤拖累。”

    “如今我等轻装上阵,沿途有官府提供补给,日夜兼程要不了多久,便能抵达瘿陶。”

    关羽沉默半晌,道:“如此,救有劳先生前往瘿陶走上一遭,且代我向巨鹿太守问好。”

    沮授离开以后,关羽问贾诩:“军师,我军何时发动进攻最好。”

    贾诩答曰:“君侯需耐心等待,待其自乱阵脚之时,就是生擒张宝之日。”

第142章 自乱阵脚() 
“你说,我们还能不能活着抵达巨鹿啊。”

    一位黄巾士卒,脸上带着迷茫之色。

    在其旁边,有位相貌不凡的男子,眼中却是闪过一道精芒。

    “地公将军发放的粮食,已经变得越来越少。”

    “我们现在虽然是名义上的先锋军,其实却是地公将军看不起我们,这才把我们独自收编。”

    “就算有粮食,应该也是优先供给那些负责断后的兄弟们吧。”

    那位男子凑了上来,满脸忧虑的说道。

    “我看兄弟你满面红光,不像我们这般天天受饿呀。”

    男子闻言,有些神秘的说道:“我家姐夫可是渠帅身旁亲卫,我哪里会被亏待。”

    “只可惜上次战败,渠帅以及我那可怜的姐夫,都被官兵杀了。”

    说到这里,男子脸上充满了悲伤。

    “哎,战争哪有不死人的。”

    最先发话那位黄巾军,也是有些落寞的说道,显然也有亲人丧命。

    “对了,兄弟你叫什么?”

    感叹过后,这名黄巾军当即开始询问,那位满面红光的男子姓名。

    “在下高正,敢问阁下姓名。”

    “我叫阎立。”

    两人通了姓名,关系倒是拉进了不少,高正脸上当即露出了神秘之色。

    “你刚才说,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但是我可以保证,只要跟在我身边,就算被官兵击败也绝对不会死。”

    阎立闻言,却是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

    “你可别不信。”

    “官兵不杀降卒,不杀逃兵,只要不像我姐夫那般逞能,绝对不会死。”

    “我当初眼看就要死于马下,正是大喊投降,这才没有被杀。”

    阎立闻言,不由面露奇色。

    很显然,阎立虽然以前也经历过那场战争,却早早就逃跑了,并未被俘。

    故此,他对于后续事情,知道的并不太清楚。

    “那你怎么回来的?”

    高正闻言,洋洋得意道:“你们没想到吧,官兵俘虏我们非但不杀,居然还把缴获的粮草煮成食物,所有没逃跑的人都分到了吃的。”

    “到了最后,官兵居然还放我们自己回来。”

    阎立闻言,更是满脸不可置信。

    “官兵那么好,你为啥还要回来,何不直接真正投降算了。”

    阎立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说道。

    高正道:“你以为我不想啊,只是官兵现在不愿收拢俘虏,我也没有办法啊。”

    “本来还有些兄弟不想回来,想去附近村落劫掠,却被官兵毫不留情杀死,尸体悬挂在旗杆上。”

    “杀了几百人,再也没人敢去劫掠,不回来又不能劫掠,总不能饿死吧。”

    说到这里,高正摸着自己肚子,有些缅怀的说道:“我记得官兵大将军说过,所有缴获的粮食都会分给降卒。”

    “真的好怀念吃饱饭的日子啊。”

    阎立闻言,急忙小声说道:“这话可不能乱说,小心被长官听到,以为你私通官兵呢。”

    高正急忙捂住嘴巴,然后感激的看着阎立,说道:“多谢兄弟提醒,我高正发誓,只要你跟在我旁边,绝对会带着你活着抵达巨鹿。”

    时间缓缓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