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武圣 >

第95部分

汉末武圣-第95部分

小说: 汉末武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48章 有伤天和() 
贾诩双目璀璨宛若星空。

    “此次讨伐黄巾,君侯可立功而不可得封赏,功过相抵,方能得保无恙。”

    “战事结束,军侯即刻以未能约束好黄巾俘虏为由,上表向陛下请罪。”

    “陛下既知其间详情,又为了平复世家大族怒火,定会顺水推舟令君侯功过相抵。”

    “随后君侯则可以看管黄巾俘虏为由,上表返回云中,屯兵边境。”

    “黄巾俘虏表面看似如同负担,然若有黄巾俘虏在云中,则君侯地位稳固如山。”

    关羽闻言,猛然惊醒。

    如今大汉看似摇摇欲坠,刘宏却仍旧掌管着绝对权力。

    提前将此事密奏天子,既可表达忠心,又能在事发之后被天子包庇,两全其美。

    最为重要的事,关羽不想离开云中,更不想丢掉手中兵权。

    关羽如今受制于天子。

    只要刘宏颁布诏书,就能轻易将其兵权解除,或者调遣到其他地方。

    然而,当云中郡有了十几万,甚至更多黄巾俘虏以后。

    哪怕为了防备这些黄巾俘虏,存在的继续作乱可能,刘宏也不会轻易调走关羽。

    如此,关羽起码在数年之内,就能继续待在云中,发展自身势力了。

    “君侯,君侯。”

    就在此时,沮授却是大步流星走了进来,满脸笑容。

    “公与何事如此惊喜。”

    关羽起身,大步朝着沮授迎了过去。

    “五万余黄巾已经安顿完毕,这算不算是天大好消息?”

    沮授面含笑意,声音洪亮。

    关羽闻言眼睛猛然瞪大,失声叫道:“如此多黄巾俘虏,公与居然这么短时间内就能安顿好,真是让人不可置信!”

    安置俘虏,绝非易事。

    特别当俘虏数量,是官兵好几倍的情况,这种情况越发严峻。

    至于粮草,倒也并非什么大事情。

    冀州的富庶,让始终待在云中郡的关羽,感到有些咂舌。

    五万黄巾军的粮草供给,仅仅是巨鹿郡本身,都能够轻易负担。

    这还不包括,那些被黄巾军占据的城池,冀州之富庶由此可见一斑。

    “这些黄巾俘虏,早就被将军吓破了胆。”

    “再加上他们跟随张宝,已经挨饿许久,只要官府给他们食物,想要安置并不困难。”

    沮授含笑说道。

    关羽却是脸色肃然:“公与不可大意,这些俘虏人数太多,最好分起来看管,否则难保不会再生事端。”

    沮授笑道:“君侯放心,此事我早有计较,绝不会有失。”

    关羽闻言,这才松了口气。

    他非常相信沮授才能,自然不会认为,对方乃是喜欢夸海口之人。

    沮授既然这么说了,肯定有万全之策。

    “若非公与在此,仅仅这五万余黄巾俘虏,都能让我手忙脚乱,更不用说继续剿灭黄巾了。”

    沮授答曰:“我等同为汉臣,为国分忧乃分内之事。”

    “安置黄巾俘虏不过小事耳,击破张梁,剿灭整个冀州黄巾,方为大事。”

    张梁本来率兵围困瘿陶。

    其得知自家兄长兵败被杀,八万黄巾全军覆没的消息后,顿时悲愤欲绝。

    张梁本来准备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瘿陶攻破,而后亲手杀了关羽。

    却没想到,张角快马加鞭派人通知张梁,令其退兵据守城池。

    正是为此。

    张梁才领兵撤退,率领十万兵马驻守南䜌(luan,扼住官兵南下必经之路。

    南䜌(luan毗邻大陆泽。

    大陆泽,乃黄河、漳河、滹沱河、滏阳河冲积不平衡造成的一片洼地。

    大陆泽北起宁晋,经隆尧,至任县,全长约一百多里,面积极为广阔。

    相传,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就是孕育于此。

    后来,蚩尤与黄帝爆发逐鹿之战,这才有了如今巨鹿、涿鹿等地名。

    南䜌位于大陆泽河畔,扼守住了官兵南下,攻打巨鹿、广宗的必经之路。

    南䜌、巨鹿、广宗。

    若用直线将此三座城池相连,就会在地图上,出现一个近乎等边三角形的图案。

    南䜌位于最北方,巨鹿位于西南方,广宗位于东南方。

    故此,关羽想要领兵南下,就必须攻破南䜌。

    且由于瘿陶以南,广大城池都被黄巾军占据,广宗、巨鹿之兵,又能很快驰援南䜌。

    是以,关羽想要攻破南䜌,难度绝对不小。

    “公与可有破南䜌之策?”

    关羽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沮授走到地图旁边,目光巡视许久,挣扎半晌,终究还是摇了摇头。

    贾诩似有所觉,忽然说道:“公与既有破城之策,为何还要遮遮掩掩。”

    关羽闻言,却是有些发愣,继而急忙说道:“还望先生教我。”

    他相信贾诩的眼光。

    既然贾诩说沮授有破城之策,那么就绝对不会有假。

    关羽虽然并不知道,沮授为何不把破城之策告诉自己。

    不过出于对胜利的渴望,关羽仍旧急切的出言追问。

    沮授先是一愣,继而苦笑道:“非授不愿告知君侯,只因此计太过有失天和,若非迫不得已,最好不要使用。”

    贾诩眼神一凝,而后将目光放在了大陆泽上面。

    “公与所想之策,莫非是要掘开大陆泽,水淹南䜌?”

    贾诩没有想到这条计策,并非其智谋不及沮授,只是因为不太了解冀州地形。

    假如南䜌地理位置高于大陆泽,此计绝无成功可能。

    与之相反。

    沮授乃土生土长的冀州人氏,虽然并非出身南䜌,却也游历过大陆泽数次。

    相比较而言,沮授自然知晓大陆泽地形。

    “还是,瞒不过文和啊。”

    沮授低声苦笑,不过随即正色道:“南䜌地理位置与大陆泽齐平,若遇大雨时节,再人工挖掘引水,就可引大陆泽之水淹没南䜌。”

    “然若用此计,则南䜌城中十万黄巾,以及数万百姓,都将死无葬身之地矣。”

    “一旦不能控制水势,洪水甚至有可能威胁其余邻近城池,形成一片泽国。”

    “此计有失天和,若非迫不得已,君侯万万不可使用。”

    关羽亦是脸色肃然。

    虽说他曾经让徐晃掘开滹沱河河堤,淹没数万鲜卑、匈奴联军。

    然而,那些都乃异族。

    南䜌城中无论黄巾还是百姓,都是汉人,真要做下此等有伤天和之事,关羽于心不忍。

    “先生放心。”

    “我关羽纵不为那十万黄巾考虑,也要为城中数万百姓性命着想。”

    “若非到了山穷水尽境地,某绝不用此计。”

第149章 摇摆不定() 
却说关羽大破张宝,在安置好俘虏以后,当即挥兵南下。

    此次关羽南下,统帅兵马共计三万,至于新征召的万余兵马,以及巨鹿郡兵,却被留在瘿陶看守俘虏。

    破张宝之战,关羽使用了攻心之策。

    再加上黄巾缺粮,他才能仅仅使用三千骑兵,就能以极少代价大破黄巾。

    可是现在,张梁据城死守,又和张角守望相助,接下来绝对是场苦战。

    正是考虑到这些,关羽才会带领三万大军,前来攻打南䜌。

    张梁麾下,共有兵马十二万。

    不过由于分兵驻守其余城池,南䜌城内最终只剩下十万黄巾。

    饶是如此,关羽统兵南下以后,与黄巾交战数次,仍旧败多胜少。

    官兵虽折损不多,士气却也一落千丈。

    南䜌城北二十里处,关羽端坐于大帐内,脸色疲惫且凝重。

    “我军每次叫阵,黄巾都是蜂拥而上。”

    “贼众我寡,虽然我军斩获远多于黄巾,仍旧屡屡被黄巾击败,导致三军士气大降。”

    “张梁固守南䜌,也不冒进追击,诸君可有破敌之策?”

    双方交战十余天,官兵折损三千余人,黄巾军伤亡数量乃是官兵三倍。

    饶是如此,官兵也禁不住如此消耗。

    小小南䜌城内,此时还有九万黄巾,由于张宝的惨败,让张梁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万黄巾轮流守城,南䜌固若金汤。

    关羽尝试过几次强攻,都以失败告终,如今也是有些束手无策。

    诸将闻言,尽皆不语。

    官兵如今只剩两万余人,真正精锐甚至不足万人,哪怕关羽、张飞、徐晃勇冠三军,也不能改变这种局面。

    “文和、公与,你二人可有破敌之策?”

    看到诸将尽皆默然,关羽无奈,只得将目光放在了贾诩、沮授身上。

    两人对视一眼,最后还是贾诩叹道:“贼军势大,强攻想要获胜无比困难,主公还是应当耐心等待天降大雨。”

    关羽闻言,不由心中一沉。

    水淹之策,若非迫不得已,关羽绝对不愿使用。

    更何况,如今乃是春季,雨水本就不多,纵然下雨也不可能是暴雨。

    想要等到大陆泽湖水暴涨,几乎没有可能。

    议事完毕以后,关羽走到营寨内,看着士气低落的官兵,不由心中烦闷。

    “哎,南䜌久攻不下,且折损兵马不少。”

    “若陛下怪罪,又当如何是好?”

    关羽低声感叹,语气中充满了忧虑。

    就在昨日,皇甫嵩火烧黄巾,联合朱儁、曹操三路夹攻,大破黄巾的捷报已经传来。

    对于这件事情,关羽并没有太大意外。

    历史上的颍川黄巾,虽然才开始击败官兵,并且将其围困于长社。

    然波才无谋,依草结营。

    黄巾军被皇甫嵩一把火烧得大败亏损,颍川黄巾由盛转衰,官兵从此转守为攻,连战连捷。

    与历史上不同的是,此次二人击破黄巾,俘虏数万,却并没有将其屠戮殆尽。

    盖因有关羽大捷、收降俘虏在先,又有天子刘宏降诏赦免黄巾俘虏在后。

    朱儁虽然觉得,应该把黄巾俘虏屠戮殆尽,终究不敢违抗圣意,反而把黄巾俘虏尽数收押。

    如此一来,数万黄巾俘虏,势必会拖累皇甫嵩等人,讨伐黄巾的进度。

    假如二人以此上表朝廷,要求屠杀俘虏,那么就要重现历史上的悲剧了。

    如果关羽连战连捷,能够尽快击破张梁,刘宏非但不会准许屠杀黄巾,反而可能会斥责二人作战不利,推卸责任。

    可惜的是。

    关羽如今进攻受阻,交战许久折损数千士卒,仍旧不能攻破南䜌。

    较之以前,收拢俘虏过后的关羽,明显疲软许多。

    如此情况,难保刘宏不会觉得,正是因为收降了俘虏,才会让拖累平叛速度。

    那样的话,刘宏不仅可能会下诏,让官兵把俘虏尽数斩杀。

    甚至于,还可能会怪罪关羽。

    正是考虑到这些,关羽才会因为攻城不利,而变得五内俱焚。

    “主公勿忧,降雨之时,就是破城之日。”

    贾诩能够感受到关羽心中焦虑,身为谋士自然要为主分忧,当即出言宽慰。

    “真要如此吗?”

    关羽低声呢喃着,眼神无比复杂。

    若非迫不得已,关羽绝对不愿采纳此等有失天和的计策。

    盖因水淹之策,不仅会淹死城中黄巾,还会牵连到数万甚至更多的无辜百姓。

    不仅如此。

    水淹过后,庄稼根本不可能活下去,漫山遍野的死尸,也可能会带来瘟疫。

    使用这种策略,所带来的无形伤亡,甚至可能会远远超过淹死之人的数量总和。

    “主公无需忧虑,如此如此,则城池必破!”

    贾诩上前两步,低声说出自己谋划,关羽双目不由瞪得溜圆。

    “军师之策大善。”

    “然如今正值春季,纵然下雨也不会是暴雨,想要让大陆泽湖水猛涨,空非易事。”

    沮授闻言,却是笑道:“君侯勿忧。”

    “南䜌由于在大陆泽湖畔,且附近河流众多,哪怕春季降雨也不会少。”

    “春雨虽不如夏雨狂暴、猛烈,真要下起来,绵延悠长却犹有过之。”

    “我早已访问过附近百姓。”

    “按照往年惯例,再过几日,南䜌就会开始不断降雨,那时就是破城之日。”

    关羽大喜,道:“若果真如此,实乃天助我也。”

    雒阳,皇宫。

    刘宏看着皇甫嵩、朱儁的加急文书,不由眉头紧皱。

    “吕卿,皇甫嵩、朱儁上表,声称数万黄巾俘虏,极大分散了二人兵力,使他们不能全力征讨黄巾。”

    “二人以为,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