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大周天下 >

第243部分

三国之大周天下-第243部分

小说: 三国之大周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澈笑着回答,话已至此,陆续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就是起身告辞,他相送的时候也是忍不住问了句:“陆公一生作为,为国为民之前,就没有一点求名的心思吗?”

    “开始是有的,后来老夫也不知有无,不过扪心自问,所作无傀,都是为大汉,为百姓尽忠。”

    送走了陆续,周澈回到屋仔细浏览了下陆续给过来的宗卷档,如果在十几年前,用这些证据的确可以给会稽豪强以重创,时过境迁,已经近十五六年过去,太多事太多人都是无从追究,意义也实在是不大了。

    ……

    在陆续来拜访完的第二日,天不亮的时候,扬州州府的贼曹主事张生就跪在客栈的门前请罪,相比于昨日客栈门前“小贩”“商户”“旅人”云集,今日里却清静了不少,没人愿意被割碎了喂狗。

    但远远盯着的人还是不少,一位官员穿着官袍跪在那里,这个消息也很快传遍了江东的各处。

    不过客栈的门开的早,亲卫见到禀报,张生很快就被叫了进去,他白白胖胖的,脸上挂着谦卑讨好的笑容,看起来完全是个殷实的商户模样。他也没想到出身汝南周氏又是袁家女婿的周澈会起来这么早这等年轻的贵人,沉溺酒色也是正常,还以为自己被领进院子来就是跪着。

    这张生被领进周澈的屋子的时候,见到周澈正坐在那里,先是一愣,随即跪下连连磕头,带着哭腔说道:“查办,昨日那事和下官没有关系,下官全然不知情啊!”

    周澈也是刚刚拿到江东郡县贼曹统属关系的册子,心大概明白了几分,不过还是皱着眉头问道:“你自己的属下,你说他做的事情和你没有关系,你全然不知情,天下间那有这样的道理?我竟然被盯梢了!”

    一听周澈这话,张生碰碰的又是磕了十几个响头,额头上都隐约见血在那里涕泪交流的说道:“不怕周君笑话,小人下面这些附属官都是别人安插的,小人得罪不起那些人,也只能让他们在这个位置上,小人也管不动他们,小人无用,小人无用,请查办责罚,但这件事和下官没有一点的关系啊!”

    眼下不是这官位能不能保住的事情,刺探朝廷使者,意图对使者不利,这样的罪过往大了说,是要掉脑袋的。

    看到张生这样的窝囊,周澈坐在那里只是摇头,开口笑着说道:“自然不会是你,你若要刺探本官,也不会用自家的人来做刺探本就是隐密事,那有如此不遮掩的?”

    周澈这番话说的张生又惊又喜,用手胡乱抹了把脸上的眼泪,在地上连声说道:

    “查办说的是,查办说的是!下官断不会做这等丧心病狂的勾当。”

    “张贼曹来的这么早,想来没吃什么早饭先下去洗牧下,然后同本官一同用早饭吧。”

    周澈颇为和气的说道那张生满脸眼泪糊了一片,的确要洗漱一下,周澈昨日小露了下手段,让余杭城内颇为震动,再想想周澈当年在安成和颍北的作为,张生可是胆寒,又听到自家下面管的附属官出了这桩事,吓得魂飞魄散,晚上都没敢睡觉,早早的过来跪着请罪,本以为会有雷霆之怒,却没想到周澈这般的和气,还邀请他一气用早饭,此时他的感觉就有些受宠若惊了。

    在清晨送来的档上说的很明白,张生连自己直属的附属官都管不动,他下面的从事官眼根本没他,下面位置出缺,往往是众人合议之后到张生这里走个手续,这等窝囊角色能有什么坏心思。

    这件事摆明了是想要把水搅浑,然后让这张生来顶缸,若是在京师,周澈现在就要拍桌子让他滚蛋,提拔个能干的上来,但眼下在江东这等局面,张生却有拉拢的必要了。

    饭菜很是简单,不过是豆浆加上烧饼和几样小菜,张生却吃的极为香甜,边吃边说道:“查办来到余杭,吃的这般简陋,下官实在是惭傀,浙江江畔的葱油羊肉汤,杏手黄油酥,这才是余杭城上好的早饭,周君一定要去尝尝。”

    周澈喝了口豆浆,笑着问道:“张贼曹在城内有个布庄是吧?生意如何?”

    被问到这个的张生慌忙就要站起,看到周澈表情和气,不像是有什么别的意思,这才开口说道:“托周君的福,生意倒还不错,从鄞县那边运的原货来到处行销,也有得赚!”

    “余杭这等通衢大邑,张贼曹这生意未免做的局促了,尚儒商行在南北都还有些人脉,今后多打打交道,沟通有无!”

    尚儒商行在余杭城内规模并不大,但尚儒商行的名头不小,是袁家的商行。周澈说这句话,那就是抬举张生发财了。

    张生坐在那里愣了愣,然后又是跪下,涕泪交流的磕头说道:

    “周君如此宽宏大量,下官却是这般的怠慢,实在是惭傀无地,属下今晚在钱塘河上设宴,为周君接风洗尘,也是为下官先前的怠慢恕罪,还望周君赏光前去!”

    这等应酬作派,实在是笨拙了,不过也算亡羊补牢,在余杭耽误一天两天,也是计划了之内,周澈倒是含笑答应。

    朝廷要向会稽郡派出查办的使者,使者是参与围剿山越和许逆别部司马周澈,这个消息早就是在江东传开,半路上微服私访消失了一段,然后在余姚遇到了胆大包天的匪类,这才露了行迹,这才江东的众人也都是知道。

    周澈到了余杭,正在和陆续面谈,这个消息也已经开始在江东的大街小巷流传。

    “周澈见了那陆公,陆公指着周澈大骂道,你这酷吏祸国殃民,今日里又来江东作乱,真以为大汉无人能治你了吗?那周澈是妖魔转世,立刻了凶性,手按在刀上,没想到陆公也是天上星宿下凡,金光护体,最是不怕妖魔鬼怪,周澈只觉得凭空一棒打下来,立刻瘫倒在地上,吓得口叫爷爷,连声求饶!!”

    江东天下间也算富的,且不提下面郡县的粮米收成,工商之业也是大汉排的上名号的,各种作坊匠坊,各家商行店铺,都是密布。

    富贵人等多,又不是人人在忙碌生活,自然休闲的地方也是多,大富大贵的人都是在自家的园林消遣,那次一等的就是去茶肆了。

    (本章完)

第313章 画舫招揽() 
江东湖泊河道密布,茶肆所在一般都是临水,取个水景,说是茶肆,里面唱曲杂耍都是齐备,茶水点心不必说,就要酒席也能置办的起来,比起那私家庄园来,那种喧嚷的热闹也是一番风情所在。

    真有那豪强高门,放着家中精致清幽的庄园不看,冷落家中色艺双绝的歌舞姬妾,却愿意来这茶肆消遣。

    余杭的茶肆,第一等的地方却是在钱塘运河边,这里虽然比余杭城别处多了纷乱热闹,可却能看到行商旅人南来北往,看看各处的风土人情,又有那第一等时鲜货物,商业行情,或许还有从此北上那秣陵,松江、秦淮以及吴县的名伎歌女,让人乐在其中。

    钱塘运河,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3世纪),因长江—钱塘江之间地势低平,河湖密集,已出现沟通河湖的运河。后经历代开凿、疏浚,江南运河初具规模。到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重新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运河古道,形成今江南运河。

    每曰间清晨来到,泡一壶好茶,弄几样精致点心,三五个好友围坐,高谈阔论,谈天说地,人生至乐。

    这谈的聊的,自然都是以国家大事和风月之事居多,各个说的唾沫横飞,明明是读四书五经出身的书生,聊起来却像是做了多年的能吏,无所不通无所不知,若是什么也不懂的人听了,肯定会觉得国家不用这一干人做三公、尚书,真真是屈才了。

    先前那人说的神怪,众人自然不信,都是哄堂大笑,却又有人说道:

    “会稽豪强士族那是咱江东的魁首,多少读书士子都是靠豪强资助才有了前途,多少鳏寡孤独依靠豪强捐助才有赡养,京师那些大老爷,就因为小人的几句谗言,就派周澈这个酷吏来查办,真真是荒唐!”

    “要我说,还是北边的人看着咱们南边的人不舒服,觉得咱们江东鱼米之乡,又是富庶,眼馋嫉妒,总要生出是非勾当来,可惜那鄞县鄞家遭了殃啊!”

    “大家也不要悲观,朝廷让周澈出京,不过是阉宦嫌他碍眼把他赶出来罢了,让这酷吏不要在京师为非作歹罢了,那徐太守一年总要对会稽豪强上几次疏,为何就是今年这样做!”

    “徐太守、陆智初也是老了,就在这件事情糊涂。”

    “你们都在说会稽豪强士族如何,我看那些豪强之家未必如你们说那么良善,他鄞家那些田土怎么来的,大家心中都是有数吧,他手中二十多万亩田土,会稽郡的盐价和粮价都被他家操控,年年大家辛苦赚的,要被他们吃去多少?你们还在这里说他好话?”

    “兄弟这话就不对了,他家那田土怎么来的,大家自然知道,可在座各位的家业谁不是那么置办起来的,仁兄难道不是?”

    茶肆上反正是闲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未必处处和气,也都是夹枪带棒的互相攻击,这等茶肆,好茶好水这个是有的,又有那名厨做的精致点心小菜,这个也是有的,这等买卖,却也不耽误旁人发财,弄个热闹。

    这茶楼上,都有些小贩来来往往,有卖熟羊肉的,有卖五香豆的,有卖藕片的,有卖鲜花果蔬的,穿着齐整,每张席位旁轻声细语的问几句,若是有生意就做,没生意也就和和气气的走开去另外一席。

    那边谈的高兴,却没人注意到边上有卖五香豆的半大孩子在那里听的仔细,这半大孩子人长得瘦削,黑黑的一个人,走路总是低着头,在那里站住了,难免碍着别人的路,却被茶客在后面推了把,呵斥说道:“伶俐点,不要碍着别人!”

    那孩子踉跄了下,挎着的竹篮险些翻到,转过头连连的躬身抱歉,嗓音嘶哑,并不那么动听。

    五香豆是配茶的小食,只要做的味道不差,总有小路,那边就有人吆喝着要买,这孩子连忙去了,却有一桌子纨绔,语调猥亵的说道:

    “这天下事都没有两全的,风月坊的滨二娘,相貌身段都是好的,就是小腿粗了些,你看那卖香豆的孩子,从背后看,也算不错,奈何张得黑,声音粗,要不然领回家调教调教,做个小厮也是乐事。”

    “你这人,好好的水路不走,却要喜欢旱道。”

    他们说的肆无忌惮,有人皱眉,却也有人听的眉飞色舞,也不知道正在那边卖五香豆的孩子听到没有,只是看那孩子身子一颤,脚步匆匆的下楼了。

    茶楼中多有认识这孩子的,每次不卖完竹篮里的五香豆是不会离开,有时候还要多补几次货物来卖,今曰间却不知道为何,看着那竹篮中还有不少,怎么这就走了。

    余杭城内的房舍价钱极贵,邻郡吴县之地是余杭城的两倍,这还是最边角的地方,若是城中之地,那价钱不知道高到什么地方去。

    一个卖五香豆的少年,自然没资格在这个地方住的,他挎着竹篮脚步匆匆的向城外走,总算走到了一处荒凉的地方,却走进了一处破茅屋中,一进屋中,这少年放下竹篮推开屋子,兴冲冲的开口说道:“娘亲,今天我在钱塘河边听人讲,朝廷的什么查办使就要来了,娘亲,咱们去告状,给咱们家要个公道。”

    一名衰老的妇人正在那里缝补一件已经全是补丁的衣服,听到这话,叹了口气,涩声说道:“孩子,你在家就不用哑着嗓子说话了,告状,还是不要告了,当官的还不是官官相护,你范叔怎么死的,还不是去告状却被人诓骗了,现在连尸首还不见踪影,娘亲就你这么一个孩子,你要有个好歹。。。”

    说到这里,却忍不住抽泣来,那少年慌忙上前安慰,开口说道:“娘亲,这次不同往日,俺在茶肆那边听,这次这个官和这边的大户都不对路,娘亲,大家都说陆公的年纪已经老了,再过几年,就没有人提这个事情,到时候咱们家的仇怎么办?”

    听少年说的急切,这妇人止住了抽泣,急切的开口说道:“孩子,那些人防备的紧啊,那朝廷来的官出行,排场太大,你怕是连官船都靠不近,到时候被那些人发觉,还是要害了自家姓命,到时候娘可怎么过啊!”

    “娘亲!不要担心,余杭这边不行,总有可以的地方,这是个机会,这是我爹和叔伯们天上有灵”

    且说那小肃和孙信都是眉眼通挑的角色,他们选出来伶俐人去往余杭成中,尽管城中豪强上下对他们防备的很,可还是能打听出一些消息。

    从早到晚,陆续的反馈到了周澈这边,余杭县令于国和县丞孟宪都是对自己手下抓得很严,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