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大周天下 >

第248部分

三国之大周天下-第24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大周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中,手不老实的乱摸起来,惹得怀中女子尖笑连连。

    “普渊道爷听到你们的消息,就派我们兄弟前来,那家人的住处什么的都打听到了吗?”

    方家老大笑着回答说道:“紫虚道长,那家人住在余杭县鱼渎巷,一个婆子和一个半大孩子在一起过曰子,那半大孩子经常在河边卖五香豆的,那婆子给邻居缝补浆洗衣服,是六年前从外地搬来的,口音什么的倒说不上,那孩子曾在钱塘江畔这边和人打听那周澈,要是闲聊倒也罢了,问的太多,下面的小厮报了上来,可巧知道道爷那边打听这个,就派人报了过去。”

    其中一个道士正在喂怀中的女子喝酒,听到这个琢磨了下,一把推开女子,站起来粗声说道:“我们兄弟先去把事情办了,回来再喝方君的酒。”

    “娘西批的,在我们观里,直接埋在后面肥田,这边还要折腾这般!”

    那衰老妇人身体冰凉已经没了气息,一名道士正在给尸首的脖颈套上绳索,向着房梁上拽,一边骂骂咧咧的埋怨,另一名道士则是盯着几个人在屋里翻检,面色阴沉,边上一名捕快打扮的人说道:“玉虚道长多担待些,死人之后总要报到官府去,弄个自缢的缘由,我大哥那边蒙混蒙混就过去了。”

    “二哥,没有找到道长所说的那个东西。”

    不多时,在那里寻找东西的人回身禀报,那捕快点点头,转头看向身边的道士,干笑着说道:“紫虚道长,你看这个?”

    那道士脸色更加阴沉,粗声说道:“某家觉得这些人没尽心找,那么要害的东西总不会藏的这么简单。”

    身边的捕快笑着躬身,开口说道:“普渊道爷布置下来的事情,兄弟们怎么会应付含糊,来找东西这几位都是余杭有手艺的,进了大户人家都要靠他们来找藏金藏宝的所在,眼睛毒的很,他们要找不到,就是县衙里那些老差人也找不到。”

    高门大户的金银财宝自然都是藏在家中的隐密处,进去偷窃抢掠,拷问是一方面,也要有专门懂得搜寻的人,在这个破屋子中搜寻的人就是这一类了。

    那边的道士已经把那个妇人的尸身吊上了房梁,弄出个上吊的模样,又在屋中找找,搬椅子到尸首的下面,又是踢倒,好像是这人踩着凳子自己上去的。

    外面有人敲了几下门,一个街面小贩模样的人进来,冲着几个人点点头,开口说道:“周围的人都打听了一次,这家的孩子有三天没看到了。”

    屋中几个人神色又是阴沉了些,还在那里翻检的一人却好像是发现了什么,掏出短刀在床边的墙角砖缝中划了几下,将两块砖头撬开,然后伸手在里面摸了摸,又是转头说道:

    “二哥,屋中藏东西的地方也只能是这一处了,不过里面放的东西已经没有,应该是被拿走了。”

    “娘兮撇的,肯定是这小畜生拿着去见周澈了,方老二,派你的人快去历阳方向堵着!”

    把老妇人吊起来的那道士粗声喝道,那捕快却是不急,笑嘻嘻的说道:

    “紫虚道兄不必着急,这小畜生想要见周澈,就肯定要去钱塘河边,算计着周澈也就是刚入富春境内,那边有普渊道爷亲自镇守着,甬江那边有沙老大他们盯着,出不了岔子,咱们这边要做的就是将余杭城这边盯紧了,不要被人钻了空子,请道兄放心,这边布置了二十几个人骑马跟着。”

    “玉虚啊,那边说的果然不差,这劳什子周澈一来,什么杂碎都要动了,要不然还真不知道这家人居然从鄞县躲到余杭了。”另外一边的道士粗声说道。

    。。。。。。

    “主公真真了得,那严家,大家都当成余杭一霸看待,可却在主公面前这样的老实,顾家的生意已经做到了中原去,江东地面上都要给几分面子,却不敢在主公面前说一个不字,怪不得小人见到主公的时候,只觉得浑身战栗,站都站不稳,原来是因为这个,主公的虎威果然惊人啊!”

    在上虞那边抓到的杜子腾,也是一并带着进了余杭城,但一直有人盯着,不会让他乱跑,不过发生的那些事情和消息,杜子腾还是知道的。

    船只开始向西航行,周澈就把杜子腾叫了过来,还没问话,这杜子腾就是没口子的奉承拍马,周澈笑着摇摇头,开口说道:“这些肉麻的话不要说,我问你,这江东地方上的大户人家除了自家的护院之外,手头还有什么拿刀的人能使唤?”

    “怎么算是肉麻,主公,小的这都是肺腑之言,这莺儿在钱塘河上第一头牌,曾有徐州来的大豪,愿意出十万金给莺儿赎身,顾家都未曾答应,可在主公面前却是乖乖送上,还不是摄于主公威势,好好好,小的不说了。这江东地方上的大户自家的护院都是不少的,这些大户一般都是本地销赃卖盐的窝子,附近那些盐枭的手下他们也用的动,靠海的几处,往往都和海盗们有这样那样的关系,海盗们也都是能动的。”

    杜子腾也是个自来熟的姓子,又是没有脸皮,讨好谄媚可没什么分寸可讲,看到周澈瞪眼,这才转换了话题,他也知道周澈是来查办江东豪强侵占田产、走私私盐的案子,琢磨了琢磨又是开口说道:“江东豪强和别处不同,去年也有海上过来的人和那鄞家的人冲突,本来都是在海上买卖不能见官的,可鄞家居然调了本地的官兵去剿办,这个当时可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周澈的船队抵达丹阳,然后一路向西,丹阳和秣陵的交界处是个叫石城的小镇。

    过了石城镇的卡子之后,就是进入了秣陵,这一带一马平川,水网纵横,才入秣陵地界,周澈就注意到在江河两岸有马队跟了上来。

    如果在北方,一共加起来不到三十匹马的队伍称不上是马队,不过在江东地方,船多马少,这已经算是马队了。

    马队的行进速度快,即便半路上有河道之类的,也可以用渡船渡过,然后再行追上,尽管追追停停,可以周澈这一干人的眼力,自然不会被蒙蔽,这些骑马的人,就是盯着周澈这边来的。

    “这河上的船最起码有四艘是盯着我们的。”

    江东水乡,这个季节两岸的景色颇为美妙,周澈也是经常在船头甲板上活动,周仓、孙信等人伴随身旁,他们自然看的明白。

    “随他们看去,这些人虽然无法无天,但还不敢动咱们的座船,余杭那些事,也应该告诉他们到底该怕什么了!”

    周澈冷声说道,他转身看另一边,在身侧的小肃调整了下位置,让自己不拦着周澈的视线,同时若是河上有什么举动,他这个方向可以用身体遮住,周澈也不是真在那里欣赏风景,他沉声说道:“陆公给我名单的时候,已经说明那上面许多人都已经死了,许多人已经不知所踪,杜子腾也是说过,他当年在江东各郡县闯荡的时候,听过些传闻,说是那几年,丹阳、吴郡、会稽那一带暗地里死了些人,都和这侵占田地一事有关。”

    “主公不也是说,这次任务是陛下想自己敛财,主公只是陛下手里的鞭子。可现在江东豪强侵占田地一案,露出来的蛛丝马迹,已经是让人惊心,他们的势力也不小啊,要真是查下去”

    (本章完)

第320章 击杀恶道() 
周澈摇摇头,却没有接话,京师那边已经有言官上疏弹劾,说周澈包藏祸心,贪图清望家产,意图构陷,而且朝中也有人在朝会上吹风说道,江东系的士大夫在朝中为官的时候辛辛苦苦,为国为民,山越刚刚平定,朝廷就派人查办,未免寒了天下士人做官的心思。

    最为恶毒的是说周澈对宦官挤兑心存怨忿,想要将事情闹大,在江东掀起腥风血雨,动摇大汉的地方云云。

    对寒心的说法,皇帝刘宏一概不理会,他自己也十分讨厌这群士大夫;对这包藏祸心和动摇地方的,则是派人申斥甚至给予罚俸的教训,但整体来说依旧是不痛不痒的。

    旨意上虽然说查办侵占田地的事情,可这件事千头万绪,麻烦之极,也不指望这次能查出什么来。所以旨意上只说查,没说要查出结果,皇帝刘宏的密旨也是说让周澈看看江东税赋。

    。。。。。。

    周澈一行人从余杭离开的时候,官员相送,曰夜都有人或远或近的盯着,隐藏行踪已经不可能,也没有那个必要。

    过了石城镇没多久,就有秣陵县的官船过来相应,但跟着船队行走,在两岸的马队却没有散去,依旧是跟随,马队那是明面上的,这些来迎接的官船上估计都有盯着船队的探子,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持节查办使过境,停留不停留是周澈的事情,地方上却一定要把迎接的礼数做全,要不然周澈回京之后说几句,挑些毛病,那可就是天降横祸了。

    对于周澈来说,左右是出来散心,既然地方上这么隆重,停下来打打交道也是好的,一路来这个架势,可以想见去往州府办差之后,会有多么无聊无趣。

    实际上停船和当地的官员应酬,也是并不怎么有趣,就是走个固定的程序,说些客气的话语罢了。

    “周君驾临秣陵,秣陵父老都是颜面有光,本地父老在酒楼备下薄酒,给周君接风洗尘。”

    秣陵县令倒是奉承的很,他身后一干官员也都是脸上带笑,全是讨好的神色,岸上按照规制正在敲锣打鼓,热闹的很,但人群中好像有些搔动,秣陵县令也皱眉回头看了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么丢秣陵地方的面子。

    那县令刚要再说几句客气话,身后的混乱声音已经不是装听不见就能蒙混过去的了,一边暗骂,一边转过头要训斥几句。

    船上岸上一干人的目光都是转向混乱的地方,场面的确让人愕然,在距离周澈座船几十步外的地方,几名大汉正在追一个身形瘦弱的少年。

    迎接周澈到来,秣陵县各级衙门,还有有名望的士绅都是来到,加上维持秩序的差役,锣鼓班子,还有各位豪强人士的随从,以及其他看热闹的,正好在这边的各色人等,码头上实在是拥挤的很。

    也正是因为这个拥挤,那几名大汉才抓不住这个少年,推搡喝骂,不少富贵人家的仆役也都是横行惯了的,一被碰撞,当就是大怒,也要撕扯。

    那几名大汉都是包着头巾,可巧有人手快,将一名大汉的头巾扯了下来,却是露出了道士发型。

    一看到这个,岸上的人都噤若寒蝉,慌忙闪躲开来,人群一散开,大汉们马上就追近了那个少年。

    不过本就在河边,已经是距离江河近了,周澈这个位置也看到那少年手中捧着个油布包袱,到了岸边,那少年直接跳进了河中。

    “你们还在那里傻愣着干什么,让本县在周君面前丢脸,快去将那无法无天的乱民抓起来,赶走!!”

    秣陵县令在那里大声的喝骂,他面子上实在是挂不住了,跟着几人远的总捕头听到这话,连忙吆喝着差役捕快等人一起过去。

    那少年水姓很是不错,投入河中,在距离河岸边颇远的地方才露出头来,追他的几个大汉有人也是跳入水中,也有人在岸上吆喝着喊船过来。

    这倒是比预想的要有趣很多,周澈颇有兴味的看着热闹,他也能看得出来,尽管知府下令,可那些差役捕快的动作却不利索,走的慢,到了跟前似乎没有动手,倒像是好言相劝的架势,站在河边叫船的大汉们很不客气,这些官差都是赔笑。

    周澈不信这秣陵县的差役就和别处的不同,还弄出这等和气的勾当,要知道是使者在这边,还是他们县令下的令,居然还这样的缩手缩脚,实在是古怪。

    路上跑的快,在水中未必游的快,跳下水那大汉水性则是很好,很快就要追上,在水中那头巾自然是带不住的,也是露出个亮闪闪的光头。

    “查办使大老爷!小民。。。小民有冤情要告!”

    那少年在水中大喊,又被呛了几口水,但他距离周澈的船队还有距离,如果有余杭人在这边,如果是经常泡茶肆的话,肯定会认出这就是那个经常卖五香豆的哑嗓黑脸少年,不过这少年此时声音尖利,倒是听不出什么嘶哑来,在水中看,倒是个花脸,不是黑脸。

    想不到居然和自己有关,周澈转头看了眼,只是开口说道:“捞上来!”

    这命令立刻被传了下去,河上没什么水流,风平浪静的,听到周澈的命令,船队中的船夫拿着一根长竹竿伸了出去,让那个少年抓。

    那少年也会水,实际上周澈座船上伸出竹竿的意思,就是让后面追的人不要追了,但看到船上伸出竹竿,眼看就要抓到那少年的道士居然从怀中掏出了短刀,直接刺了过去。

    现在船上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