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略 >

第219部分

大明略-第219部分

小说: 大明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她终究还是要回到礼部侍郎之女………袁大小姐的生活中的。

    “说来也怪,你们当初相识时,不也是在城外山道赛马?此刻,筠儿再提这样的要求,是否另有所指?”。

    仲姝细细想着当初那个传话的袁府下人,他特意重复:“仲大人回来后,请他务必、立刻来袁府”。

    “莫非,筠儿真的有事儿?”。

    仲姝还是有些疑惑:“退而言之,就冲袁侍郎的面子,你是不是应该去一趟?反正不耽误你明日的行程”。

    好吧,听师姐的,此言有理。

    午后,袁府,几乎可以说是人来人往。

    此刻,并非早晚饭点,更不是逢年过节,为何有这么多人来此?

    上午去翰林院时,程默曾私下里说:袁炜要做礼部尚书了,朝廷旨意马上就下来,底下都传开了。

    现在看来,这个传言是真的。

    再想想袁若筠,真会挑日子,估计也是瞅着:眼下这档口,袁炜没时间管他吧?

    “仲大人这边请,我们家老爷还在朝中,大人先到客堂用茶”。

    说话的是袁府的郭管家,此人跟随袁炜多年,一直是他的管家,平日里处事谨慎,办事稳妥,极为称心。

    来过袁府数次,每次都能见到这位管家,都是笑笑嘻嘻,不过,今日似乎有些异常。

    此外,郭管家那固定的语言搭配:“仲大人,老爷还没忙完,先到客堂用茶,这就请小姐过来”。

    显然,今天少了一句:请袁大小姐过来。

    “仲大人,老爷吩咐过了,你也不是外人,就都告诉你”,

    来到客堂后,郭管家从丫鬟手里接过茶碗,然后吩咐其他人都退下。

    仲逸还未坐稳,却听管家这句话,立刻又站了起来。

    看来,袁府真有事。

    “前些天,大小姐用过午饭后,就上街去了,直到现在,还未回来”。

    郭管家不由的擦擦额头,声音有些颤抖:“老爷派了很多人上街查找,但一点眉目都没有”。

    末了,他补充道:“老爷知道,大小姐与令姐常有往来,但听说你们刚刚去了扬州府,所以只能派人去仲府候着,就是为了传话,请仲大人过来”。

    这事,不好办。

    这是仲逸的第一反应:若说袁若筠平日里只是闹闹脾气,倒也罢了,如今突然下落不明,一旦遭遇不测,后果不堪设想。

    虽说她聪明伶俐,但毕竟毫无江湖经验,京城号称天子脚下,但同样有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之人。

    仲逸暗暗懊悔:关于袁若筠,他想过很多种结果,来终结二人的关系,但唯独没有想到会来这么一出。

    “几日前,到底是几日?”。

    自从袁若筠失踪后,郭管家天天算着这个日子,自然不会记错:五日,今天是第五日了。

    “郭管家,你再想想,那日,你家大小姐出袁府时,有没有什么异常?或者,是否有人在府外等她?”。

    此刻,仲逸确实有些焦急:“此外,她有没有说,要去哪里?”。

    这个?

    郭管家不假思索道:“没有人在府外等她,要说异常的话,就是临出门前,老爷又说了大小姐几句,小姐不高兴了”。

    想必,这个问题,管家已被问了多次。

    仲逸急忙上前道:“大小姐出府之时,是否还带了什么人?比如说丫鬟莺儿,或者,别的什么人”。

    “莺儿从小就跟着她,二人关系一直很好,自然是要同去的”。

    郭管家肯定的说道:“至于其他人,绝不会同去。事发后,我反复核对过府里每个人、每间屋子,甚至府里的仓库,都翻遍了”。

    仲逸心头一凉,再次重重的坐了下来。

    不用说,以袁炜的权势,在城中找一个人不是什么难事,但若没有任何征兆,尤其袁若筠这种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又是刻意要离开。

    这,还真不好找。

    当时,来仲府传话的下人,也并未说袁若筠离开府中,只是说想请他到城外山道赛马。

    很明显,从袁府此刻人来人往的迹象来看,袁炜似乎并未将这个消息完全放开,想必知道的人,都是他可信之人。

    此举,倒不是他为保住自己礼部侍郎的颜面,袁若筠目前下落不明,若是这个消息闹得满城风雨,势必会造成“话者无心、听者有意”的局面,反而节外生枝。

    更何况,眼下朝中盛传:袁炜即将做礼部尚书,来往袁府的人,更是多了去了,一旦传开,后果不堪设想。

    凭借自己对袁若筠的了解,她能去的,顶多就是去找她的好姐妹,不过这些好姐妹的老爹,都是袁炜的同僚,而且交情不浅,无一例外。

    若她真去找这些人,早就有人向袁炜通报了。

    除此之外,就是城中的客栈、酒楼之类。

    不过,以袁若筠的脾气秉性,装一会儿还行,若时间长了,店小二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袁若筠倒是常去酒楼,但都是打闹一番而已,让一个从未在客栈留宿的大小姐接连住几日,不说环境如何适应,仅是那言行举止,就会格格不入。

    至于找一个什么样的借口,暂且不说,而袁炜必定设法知会有关衙门,巡街差役自然会多留意。

    眼下春初将至,但北方天气依旧寒冷,早晚尤甚,随便找个地方怕是不好藏身。

    至少,晚上睡觉这一关过不了。

    况且,以袁若筠的脾气,她岂是个甘愿受苦的主儿?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却一时说不上来,到底那里不对。

    “郭管家,你们家老爷袁大人是怎么说的?仲某能做些什么?如何做?”。

    仲逸知道,经过那晚的试探后,袁炜的态度也是要考虑的。

    “我们家老爷之前说了:请仲大人全力帮忙找人,至于怎么去找,就看仲大人自己了”。

    郭管家略略沉思道:“朝廷已准许仲大人去陕西布政司榆林府,但同时留了三天时间准备。若三日后,我们家小姐还未找到,我们老爷再另想办法”。

    这倒是想的周到,连这个日子都算好了。

    “好,仲某这便去,一旦有什么消息,立刻来袁府告知袁大人”。

    仲逸起身而立:‘当时,你们这边有什么消息,也尽快派人告知我’。

    出了袁府,仲逸匆匆去往若一当铺,他知道袁若筠肯定不会在那里,甚至于去都没去过。

    但不知为何,他还是不由的迈出脚步。

    那怕是找找灵感,毕竟这个若一当铺的“若”字,就是袁若筠。

    从方才与管家的对话得知:袁炜还是信任他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袁若筠:她的信任,就是袁炜的信任。

    而袁炜的信任,就是不会阻拦。

    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去找。

    “许公子,从未来过,有一个多月了吧,他最近在忙什么?”。

    若一当铺,老姜头肯定的说道。

    他口中的这位许公子,就是袁若筠,只是为了来往若一当铺方便,她才女扮男装,作为仲逸的表弟……许公子。

    果然,袁若筠没有来这里。

    北风拂过,街上一阵寒意袭来,仲逸整整衣衫,继续朝前走去。

    城外山道?就是上次他们二人赛马的地方,或者,当初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的那个客栈

    仲逸想着:若是筠儿自己主动将自己‘藏起来’,那便是她常去的地方了。

    若并非她所愿,而是有人从中作梗:那么,这些人,又会是谁呢?

第333章 失踪(下)() 
次日午后,袁府。

    “恭喜袁大人,荣升礼部尚书、太子少保,今日这杯喜酒,老夫定是要喝的”。

    “万寿宫刚刚建成,袁大人便荣升尚书,可喜可贺”。

    “圣恩眷顾,袁大人日后必定更进一步,令我等惭愧、羡慕不已啊”。

    哈哈哈

    朝中流传袁炜做礼部尚书的传言,如今,终于成了事实。

    前来道喜、庆贺、祝福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部,尤其礼部、礼部、户部较为特殊,而礼部又是特殊中的特殊。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做了礼部尚书,就等于踏上金灿灿的坦途……前程似锦。

    袁炜同样出身翰林,极擅撰写青词,自然深受皇帝器重,如今又高居礼部尚书之位

    不说了,再好,那也是别人的前程。

    对绝大多数同僚而言,与他们无关,顶多就是讨杯酒喝。

    出于谨慎低调之虑,袁炜极大缩小前来道喜人的范围,主要是一些平日里确有来往之人。

    同时,还有一些他自己也做不了主的贵客。

    “殿下,能光临寒舍,袁谋不胜感激,快这边请”。

    袁炜见朱载垕缓缓下了轿子,急忙上前相迎。

    “袁尚书才思敏捷、识才有方,能委以重任,也是众望所归啊”。

    朱载垕一脸微笑,在袁炜的指引下,向里屋客堂走去。

    袁炜自谦连连:“殿下过奖,袁某能有今日,全仗圣上英明、同僚相助”。

    来到客房主桌,下人端上茶水来。

    “听说翰林院的仲侍读,颇受袁尚书赏识,能入的了你袁尚书的法眼,可不简单啊”。

    朱载垕笑道:“本王对他,也很是赏识,仲侍读在王府做侍读,本王是不会放他走的,袁尚书莫要说:夺你所爱啊”。

    袁炜稍稍一愣,热后突然笑道:“能在殿下府中侍读,自是最好的,袁某只是以文识人,绝无其他,绝无其他啊”。

    哈哈哈

    片刻之后,内阁严嵩、徐阶,其他各部尚书等,纷纷前来与裕王寒暄几句。

    偌大一间屋子,只摆一桌,看来,能入此席者,绝非等闲之辈,怎么着,也要与袁炜平起平坐。

    至于其他人,怕是只能在隔壁屋里落座了。

    袁炜不停的招呼着众人,不时客套寒暄几句,脸上皆是欢喜之情,只是他的心里,却乱的不成体统。

    今日,也是袁若筠离开府中第六日了。

    昨天,仲逸来袁府后,管家已向他交代了一切事宜,如今过去一天,还是没有一点消息。

    可偏偏这个时候,自己又升为礼部尚书:朝廷的旨意,不能违背,前来道贺的人,总不能给人家甩个脸子吧?

    今日清晨,他又派出心腹在城中秘密寻找,但不知为何,袁炜还是寄希望于仲逸。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兄外,仲逸或许是最了解袁若筠的人。

    当然,在某些方面,他们都不及仲逸。

    不管如何,只要能找到这个小祖宗,什么都好说。

    外似火,内焦急,这位礼部尚书的苦,又有谁知晓?

    “老爷,这边又来几位大人,你快过去看看吧”。

    见管家来报,袁炜急忙收起心事,不由的说道:“好,走吧,走吧”。

    京城、仲姝。

    袁府的那一番热闹,似乎与仲逸毫无关系。

    若没有袁若筠的事儿,作为翰林院的侍读,他也许会去袁府为袁炜道贺。

    即便袁府没有他这六品侍读的一把椅子,但袁炜毕竟有照顾之情。

    去还是要的去的。

    但昨日才去袁府,今日,就不去了吧。

    “若一当铺去了,城外山道的赛马场也去了,就连我们初次见面时那个客栈,也找个遍”。

    仲逸有些失望道:“据我看,这样子下去不是个办法,不行的话,我去找锦衣卫的帮忙?”。

    找锦衣卫的人帮忙?

    “师弟,你这是着急糊涂了吗?你找的是锦衣卫的千户石成,袁炜就不会找锦衣卫指挥使吗?”。

    仲姝淡淡一笑:“要找的话,他早就找了。很明显,袁炜不想让锦衣卫的人插手”。

    惊慌、心急如焚、心不在焉、顾此及彼,都会扰乱一个人的心智。

    这话说的,一点都不假。

    如同上次听到外叔公文泰病重的消息,仲逸毫无对策一样,多年经历变故,使他这个凌云山的弟子,依旧难以应付。

    这,是他的…软肋。

    陆家庄,出世当日被老姑抱走;义中村,因神婆的一个诡异的眼神,八岁的难难,连夜被村民赶出村中。

    唯一的大白驹滑入河中、自己也昏迷于一艘孤舟上

    过去就是痕迹,痕迹就是经历。

    而经历,是无法抹去的。

    时至今日,但凡遇到家中之事、家中之人,曾经作为钦差副使的翰林院侍读,与鞑靼谈判,大斗平虏将军仇鸾的仲大人,还是无法恢复他凌云山般的睿智。

    仇鸾不可惧,严氏不可惧,戎一昶、严磬等,同样不可惧。至少,他能沉着应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