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略 >

第341部分

大明略-第341部分

小说: 大明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身白衣白靴突然出现在城墙上,之后身子一越,直接站到了台阶之上。

    “啊哦唏嘘”。

    城墙之下,一阵异动,不少人对此十分不解。

    当初,在攻打西沙城时,就曾有三个轻功极高的夜行人,在守城将士还未察觉的时候,已占据了城墙重要位置,不少人一被斩于剑下。

    尤其是一名男子,手拿笛子、身如矫燕,在他猛烈攻击之下,三人合力将西沙守城将军杀死。

    如今,又是这样的场面。而且黑衣之人换成白衣白靴,显然压根就不怕被发现,简直肆无忌惮嘛

    “奉仲大人之命,特来问话”。

    好高的声音,如同隔空传音,听的真切的,好深的内力。

    “早就听闻阁下被称为‘大军师’,却为何如此行事?西沙城本就属于大明,现在我们守城这是名正言顺,如此美妙月色之下,魏大人却带兵夜行,到底要所为何事?”。

    城墙之上,那个声音继续道:“你以为,拿下了西沙城,就可以集中兵力攻打东沙城,进而夺走我驻军大营?”。

    实话实说,魏申不会武功,没有任何内力,他的声音确实不足以让这么多人听到。

    “我们魏大人说了,如何攻城?攻那些城池?那是我们的事儿,都是血肉之躯,大家都为父母所生,若是识相的,就不要死守了,退一步,也是为了大家好嘛”。

    代替魏申喊话的是一名将领,他上前一步,继续道:“谁让我们仲大人心善呢?否则的话我们兵力多火炮、投石器攻下城池,易如反掌”。

    好大的口气,还未真正决战,却俨然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这就是魏申的真实想法。不过相比阿帖木尔,他确实懂得如何阵前调动军心。

    “哈哈哈,魏大人,你真是一个‘好人’”。

    城墙之上,那个声音再次传来:“原本以为你是个聪明人,但现在看来,这都是我的错,再次重复一句:西沙城就在这里,你,取不走的”。

    “回去告诉你们仲大人”,城下那名将领正欲再次传话,却见那个身影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轰”,一声,城墙之上,竟然有一门火炮发射,他们竟然先开炮了。

    这第一炮不是魏申开的,真是没想到。

    “开炮、开炮”。

    突然,魏申向发疯一般,拼命喊道:“拿下西沙城、给我打”。

    顷刻间,团团火苗向西沙城墙发射,激烈的爆炸声中,砖石碎片四下蹦出,很快被打的七零八落。

    隐隐约约间,似乎有人喊叫的声音,那声音如同潮水般,细细听,似乎又并不太清,好像是城中传来的,又好像不是。

    一通猛烈的火炮声后,魏申命人准备投石器上阵,西沙城墙之上,已是一片废墟火海。

    只是,自从那第一声火炮声后,西沙城再无还击,除了那若有若无、潮水般的叫喊声

第521章 一座空城() 
“魏大人,不好啦,不好啦,我们上当了”。

    经过一番猛烈火炮攻击,魏申命人用投石器、强弩机、弓箭交替上阵,西沙城墙一侧,硬是被砸出一条通道。

    魏申单手一挥,军士们纷纷进了城。

    如他所愿,西沙城终于是‘拿下’了,但火药、燃料、弓箭,也用的差不多了。

    还是那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西沙城,是一座空城。

    这个结果,连同魏申在内,鞑靼所有将士都傻眼了: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自认为还算精通谋略、做事谨慎,也经常被属下们称为‘大军师’,魏申今日也大开眼界:仅是从‘军师’这个称呼而言,还差的很远。

    好在常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更有一种说法“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不能一棒子将人打死,更不能在一件事儿上定格,不然的话。

    西沙城内,到处被火炮轰的七零八落,投石器和带火的弓箭也将这座城池燃到了极致,好在城内木制建筑少,大多是砖石相砌的住处、走道,大火的那股劲儿,已过去了。

    周围的嘈杂声此起彼伏,不少军士正忙于灭火,有些将领命令属下开始搜城,那怕是意外的收获,比如说发现大明的军士,比如说发现存留的粮饷,都是一种安慰,起码能挽回一些颜面。

    “嗡嗡”。

    魏申感觉脑中乱糟糟一片,眼前来来往往的将士似乎与他无关,脚下的西沙城也似乎与他无关,只有耳边永不停止的声响,一如当初在城外听到的那种叫喊声一样,潮水般的声响。

    “原来,这位年轻的仲大人,早就看出了我的心思。而我?却完全没有发现西沙城的异样,怎么会这样?”。

    求功心切?还是一时大意?

    魏申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心中暗暗叹道:“完了,这次彻底完了”。

    西沙城这边,魏申已经聚集了两万之余的兵力:一万人马是之前在东沙城西南方向,名义上防止西沙城和驻军大营来增援林宗武的那支人马。

    还有一万兵力,则是后来秘密从黄沙城中调出,直奔西南方向而来,为的就是攻打西沙城。

    而之前临时驻扎在东沙城外的那一万多兵力,依旧留守在那里,正是为阻止东沙城的林宗武派兵前来增援西沙城。

    魏申心中再清楚不过:即便是他‘老巢’黄沙城中,也只有一万之余的兵力了。

    确切的说,只有一万五千多的人马在守城。

    起初,魏申还剩四万之余的兵力,如今被分割的七零八落,军中士气低落,主将阿帖木尔被关在东沙城内,自己这个号称‘军师’的,又被困在西沙城。

    魏申不由暗暗笑道:‘或许今日之后,无论敌我,无论北直隶,还是北漠,都不会再有我的传说:一个失败的传说’。

    “魏大人,你这是怎么了?弟兄们可都指望着你呢”。

    一名将领见魏申如丢了魂似的,竟然瘫坐在那里,不由上前禀道:“我们虽被困于城中,但毕竟人没伤亡,虽然火炮、火油、弓箭几乎耗尽,但其他兵器还在,照样可以冲杀出去,去东沙城与城外的兄弟会和”。

    如此一说,魏申才似乎有了点反应:是啊,这里的两万人马,不还都在呢吗?

    这时,另有几名将领纷纷走了过来,开始劝说起来。

    “魏大人,以末将之见:仲逸定是带着西沙城一万多的兵马去东沙城外了,他们要来个前后夹击,吃掉我们驻扎在东沙城外的弟兄们”。

    “不对,我觉得西沙城的人马,应是回了他们之前的驻军大营,找英勇千户所去了”。

    “也不对,可是,他们去了那里呢?总不至于是黄沙城吧?他仲逸的兵力也就一万之余,我们在黄沙城中的兵力则有一万五千之多,更何况,还有城墙掩护,火炮、箭楼,他们根本攻不下来”。

    此刻,人人都是‘军师’,个个都是‘谋士’,只是各自的说法,连眼前这几个人都说服不了,何谈可行与否?

    “诸位兄弟,你们都不要再说了,刚才魏某只是一时心灰意冷,多谢各位提醒,都是过命的交情,既然大家有心破局,魏某必竭尽所能,带兄弟们一起出去”。

    魏申拔出佩剑,直指朝东的方向:“兄弟们,马上去东沙城,与城外的弟兄弟会和”。

    “嗡”,众人正在说话之际,却听耳边再次传来如潮水般的叫喊声,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大人,不对啊,我们的人马还未动呢,这,这声音,是从是城外从传来的吗”。

    那名将领指着城外的方向,大声说道:“没错,是城外传来的”。

    难道?是西沙城的兵马,他们要来个反包围?

    才略显平静的鞑靼军中,因为这个消息,再次陷入恐慌之中,比之前更低落了许多。

    “大家不必惊慌,走,到城墙上看看去”。

    魏申果真是缓过神来了,他强做淡定,不紧不慢的说道:‘说起西沙城,咱们比他们熟悉多了’。

    “是”,众人一阵回应,踩着脚下的七零八乱,纷纷向城墙上走去,一不留神,有人就要被绊倒了,多半是吓得。

    再说说东沙城,城中的林宗武在‘雷声大雨点小’小的氛围中,并未出动一兵一卒,城中防守依旧、兵力部署依旧。

    城外十余里处,就是那临时驻扎的一万敌军,在魏申走后,由一名副将统领,任务就是牵制东沙城的兵马。

    同时,这支人马对南边的驻军大营也格外留意,一旦有异动,他们也会调出兵力阻挡,以确保在西沙城的魏申能安心与仲逸‘决战’。

    起初,这支人马还算淡定:七千人与东沙城对峙,其余三千人马,则在南边驻军大营必经之路处把守。

    后来,西沙城的战况报来之后,这支人马终于没有那么淡定了。

    “师兄,差不多了,驻军大营那边来消息后,我们就可以打开城门,前后夹击,一举歼灭城外敌军这支万人的兵马”。

    说话的是仲姝与林宗武,他们相互掩护,再次对城外的情况探查了一番。

    一个难眠之夜,对林宗武来说,他已不止一次秘密出城

第522章 机会() 
次日清晨,西沙城。

    “城墙之上的,可是魏大人?”。

    城门外,依旧是那块硕大的空地上,仲逸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

    他的身后,是一万之余的大明将士,正是之前驻扎在西沙城内的兵马。

    三城四处之中,昨晚最热闹的,莫过于西沙城:魏申的两万兵马留守在城内,尽管可以‘随意’进出,但却没有一人向前,一向谨慎的魏申,也没有下令出城。

    城外,只是偶尔一阵的叫喊声,不远处的胡杨林中,更是有阵阵异动,时有火把划过、清脆的马蹄声传来。

    昨晚,仲逸命将士们轮流休息,时不时弄出点动静来就好,大伙休息的不错。

    在城中的鞑靼军士,魏申虽也下令让他们轮流休息,但只因对城外的形势全然不知,真正能入睡的,有几人?

    仅这一晚的消耗:无论从体力恢复和士气激励,大明的将士都一如往常。

    而鞑靼军士的战斗力,至少能减三分:起初意气风发的攻城,之后却被莫名其妙困在城中,又是担惊受怕挨到天明,换做谁,都是一样的低落。

    “仲大人,果真是英雄出少年,魏某这次算是领教了”。

    城墙之上,魏申再次为自己强打精神,重重咳嗽几声,似乎要将一晚的疲惫驱走,之后他上前一步,大声说道:‘不知仲大人此刻围城,是为那般?’。

    与上次一样,魏申说的话,经简易的‘扩音器’放大,众人也能听的清楚一些,也显得更有‘气势’。

    同样的‘待遇’,也被城下的仲逸所采用的。

    没办法,就是这样的条件,若是换到唐小丫所处的时代,扩大声音的方法多了去了,仲逸也是领教过的。

    “降了吧,不要让将士们做无谓的牺牲,大家都是血肉之躯,皆为父母所生养,家中更有妻儿老小,何必非要你死我活呢?”。

    好熟悉的一番话,这正是昨晚魏申在围城时向城内喊得话,只是,他那个时候对的是一座空城。

    今非昔比,如今这番话再由仲逸说出,则是另外一番效果:夜色之中,或许大家看不清对方,但如今却看的真真切切。

    城门外,那块空地之上,一排排早已架好的火炮、投石器、连同带火药的长箭严阵以待,随时可发。

    不难想象,既然仲逸当初准备走这步棋,自然会对城中的粮饷、兵器做充分的调整,说白一点,如今这座空城,是真正意义上的“空城”。

    这一点,昨晚的鞑靼军士已经领教过了。

    “仲大人,你太小看我们的将士了,眼下这点困难算的了什么呢?城中我们有两万之余的兵力,又有城墙掩护。东沙城外,我们有一万之余的兵力,黄沙城中,更是兵强马壮”。

    魏申自然不会甘愿屈服,那怕是退去半步,也绝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如今的士气,再不容他丝毫的犹豫了。

    然而,有的时候,仅凭说几句强硬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时刻,还是要靠真正的——实力。

    这一点,显然仲逸占了更有利的一面。

    “昨晚,只要本官一声令下,不管将领、士卒、不管砖石大道,还是房屋仓库,西沙城内必是废墟一片,你那两万之余的兵马,能抵得过火炮?烧油?弓箭?”。

    仲逸向对面所有人说道:“只是,这样与屠城有什么差别?当初,你魏申在城外时,你能做的出来,我仲逸做不出来,除非你们都是倭贼,那样的话,本官定会血洗西沙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