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略 >

第351部分

大明略-第351部分

小说: 大明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之后,一名将领向托托说道:“当阿里脱木将军被杀、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城中后,众人议论纷纷、人心惶惶:出去了一万多人马,就再也没回来,不是打败仗是什么?瞒是瞒不住了”。

    哎,闻听此言,托托心中已凉一半:黄沙城虽大,但兵力却勉强一万。虽有其他辅助之人,比如马夫、匠工、杂役,但这些人却压根派不上用场。

    这个黄沙城的‘老大’,做的还有什么意思?

    大家心中都很清楚:若是在这个时候再让上面派兵、增粮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兄弟们,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常言‘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这一万的兵马,如果运用得当,抵得上十万”。

    托托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轻轻笑道:“更何况,我们还有这固若金汤的黄沙城做掩护,纵然他林宗武率兵前来,又有何惧?”。

    很老套、鼓舞士气的法子:一人在上面说,众人在底下听,最后达到‘天不怕地不怕’的效果,谁来也不惧。

    “托托大人,你来黄沙城时间短,有些事情有所不知”。

    那名将领略作停顿,见托托没有制止的意思,他便继续说道:‘城中剩余的这一万兵力,无论勇猛而言,还是论作战经验,都远不及阿里脱木带走的那一万将士’。

    我去

    托托有点想吐血的感觉:“之前他就知道:阿里脱木带走的是精兵强将,但没想到剩余的兵马,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将领们竟当面就说出来了”。

    若是粮草不足,可在短时间内凑齐,只要东西到了,军士们吃的、用的就不是问题。

    可是?若是一支战斗力不强、作战经验又不是很丰富的兵马,要在短时间内改变,简直是天方夜谭。

    之前,黄沙城驻军五万之余,黄沙城、西沙城各一万,何等‘兵强马壮’。

    如今,已有七万多的兵马先后被灭,还丢了两城。

    托托没有想到,黄沙城最后剩的一万兵马:竟是最不堪重用的。

    不用说,这最后的一万兵力中,有五千还是托托带来的,他们当初负责押送粮草,之后作为援兵留在城中。

    人所皆知:托托带的这五千兵马最大的不足:就是作战经验不足。尤其是与大明将士对决,很多人是第一次。

    “本大人还是那句话:兵不在多而在精”。

    托托有些汗颜道:“兵力强弱都是相对的,我们有坚固的城池,还有后方的医官、马夫、伙夫、铁匠工,甚至于街上的店家、伙计,都可以出一份力”。

    看样子,这是要全民守城了。听上去不错,只是不知结果会怎么样?

    “好吧,一切听从托托大人安排,黄沙城安危,就全系大人一人之身了”。

    众将领纷纷附和几句,看再没有别的事儿,就一个个的退了退去。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众人离去之后,托托暗暗道:“必须要尽快树立威望,让黄沙城中人人皆知我托托的大名”。

    若是阿罗特他们四个在就好了,‘高手’加‘杀手’,相当震撼。

    有的时候,武力能做到的,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完成的。

    当初,准备来黄沙城时,托托只带了六名随从,如今只剩两人,其余四人便是以阿罗特为首的杀手,去东沙城完成刺杀仲逸的任务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如今剩余这二人,依旧可以为我所用”。

    托托阴阴一笑:‘明日,我要在城墙之上,举行一次巡检,再次鼓舞全城士气’。

    盘算好这一切,他依旧心事重重:“这个大明监军、翰林院的仲逸,到底去哪儿了?他与阿罗特这四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思量半天,托托不由叹口气。

    此刻,他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预感是对的:这个翰林院的侍读学士仲逸,远比曾经是英勇千户所的千户林宗武难对付多了

    出了房间,正欲上街而去,托托却见有军士匆匆朝他走来。

    “大人,不好啦,街上不少店铺店家、伙计都嚷嚷要出城,不愿留在城中,劝也劝不住”。

    那名军士气喘吁吁道:‘要一起出城的,还有铁匠铺的匠工、部分马夫、伙夫之类的’。

    托托眉头紧皱:阿里脱木全军覆没的消息才到城中不久,军中刚刚稳定一些,为何城中街上却反应如此强烈?

    这,不符合常理。

    “此事,先不要声张,待本官上街看看再说”。

    托托百思不得其解,他决定亲自上街:“去,你们几个换身布衣,在前面带路”。

第540章 那都不是事儿() 
天下之事有很多奇妙之处,比如说:在你看来是天大的问题,换做他人而言——那都不是事儿。

    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不一样的好坏,才让世界变得更加精彩

    午后,东沙城。

    与托托所在的黄沙城不同,东沙城内再次一片欢呼。

    “我们又打胜仗了,歼敌一万之余,阿里脱木被杀,真是大快人心啊,林将军、仲大人足智多谋,想出妙计、全歼敌军”。

    “听说有神灵庇佑,那身影来无影去无踪,不会是黑土崖的土地公显灵吧?”。

    大明将士们议论纷纷、说说笑笑,北征以来捷报连连,如今黄沙城中只有一万的兵力,相比之前三城近八万的兵马,几乎可以说不足为虑。

    上次‘连庆三日’,这次又当如何庆祝?

    将士们如此兴高采烈,还因一件喜事:监军仲大人回来啦。

    “仲大人真是万幸啊,那些杀手去他房间时,仲大人刚好外出查看地形。听说杀手之事后,仲大人将计就计:去了南边的驻军大营,不再在东沙城露面”。

    “仲大人终究是仲大人,若非他神机妙算,岂能在恰当的时候带着驻军大营的五千兵马,将阿里脱木一伙全灭掉?”。

    关于仲逸的短暂消失,众人也就是这么说的,有林宗武这个师兄的配合,怎么说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此次一战,大明又胜了

    那晚,仲逸在城墙高处潜伏,看到那十人的杀手去找师兄后,很快就有四名黑衣人跟来,向自己这个‘监军大人’的房中奔去。

    这两拨人确实轻功了得,若非刻意盯着,他们能绕开城门的守卫是没问题的。

    刺杀林宗武那十人,或许早就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毕竟,林宗武的武功太高了。

    而刺杀仲逸的杀手却自信满满,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仲大人,只是一个翰林院侍读学士而已,文官啊

    那四名黑衣杀手扑了个空,最后又去几处找过仲逸,都无功而返。当时因师兄林宗武与刺客对决,众人目光都被转移过去,那四人便趁着混乱,逃离了东沙城。

    这四人,就是由托托所派,以阿罗特为首的那四名‘高手’兼‘杀手’。

    当这四人来到胡杨林中,准备牵马回黄沙城时,却遇到一个快速袭来的身影,速度之快,超乎想象,远在他们四人之上。

    当初在凌云山时,仲逸的武功是三人中最差的,除轻功外,剑术连仲姝都比不过。

    下山后,他多次直面高手对决:牛头山上杀仇佶、江边孤舟除铁老大、山东青州斩倭寇、东南福建密林灭吴风、福州驻军大营斥严磬

    功夫这东西,还得要实战,越战越高。

    比如这次,仲逸并未费多大力气,便将阿罗特等人斩于胡杨林中。

    或许,这四人到死之时,都未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而仲逸的武力值,再次得以提升。

    剩下的事儿,就交给师兄林宗武,有英勇千户所的人收拾残局,二人合计一番:仲逸暂时不露面,先去驻军大营

    若是这个消息让托托知道了,估计又要再吐一次血:当初他同意阿里脱木带一万之余的兵马出城,除了那点私心外,他总以为仲逸是真的下落不明。

    正是这个疏忽,让托托心存一丝侥幸:万一阿里脱木的计划实现了呢?若没有仲逸这个军师在,说不准林宗武真的就上当了呢?

    这个消息,托托迟早会知道的,只是他最牵挂的阿罗特等四名高手,怕是永远都见不到了。

    仲逸去了驻军大营后,林宗武派英勇千户所的人将阿罗特等四人处置掉,军中自然不会有人知道:这是仲逸的‘杰作’。

    甚至连这四名杀手的事儿,似乎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这与托托当初预想的目标,完全不一样

    午后的天气十分炎热,东沙城、城墙的守卫可借助树枝、木板、墙檐遮阳,来回巡查执勤的将士个个背着一个水壶。

    打了胜仗,连心都是热的,这就越发要多喝点水了。

    城中换防下来的将士就轻松许多,众人围桌而坐于亭下,限量喝酒、不限量喝水,说说笑笑、颇为有趣。

    “仲大人,就是我们军中的一颗‘定心丸’”,大家是这么认为的。

    失去才会懂得珍惜:仲逸才‘消失’几天,将士们便感到了那种无助与忧虑,说不出的,但就是一种莫名的不适。

    当仲逸带着驻军大营的将士与当地驻军一起消灭敌军,后来回到东沙城时,所有将士们都沸腾了。

    那一刻,不少人终生难忘:仲大人,是多么的重要

    “仲大人,过来喝一杯,就一杯,绝不多一滴”。

    见仲逸朝这边走来,立刻有军士开起玩笑来。

    军中饮酒有规矩,别人是限量,而仲逸则是:要劝酒,先吟诗一首,否则,休想。

    此处是军营,都是些玩刀剑的,如无意外,他在众将士面前将可以滴酒不沾。

    “仲大人,我可吟诗一首,你今日必须要喝了”。

    一名军士举着酒碗,上前一步,边笑边‘吟’道:月高风吹夜、刺客来暗算、林将军出手不凡、仲大人妙计脱身、歼敌过万

    “停停停,看看你们,还笑?”。

    那军士还在摇头晃脑中,却被仲逸一旁的程默制止道:“这,?这是‘诗’吗?简直了”。

    不管怎么说,程默也是翰林院衙门的,可以说是翰林院的非翰林,耳濡目染的,自然知道些文人的佳作。

    方才那首‘诗’,确有些难以入耳,不过将士们的心情总归是好的

    “好,就冲兄弟们这份心意,这碗酒,我干了”。

    仲逸一饮而尽,在将士们面前,只有这样的架势,才更合适些。

    “仲大人,林将军有请各位大人到大堂议事”。

    来人是英勇千户所的一名军士,负责传达军令。

    “兄弟们,少喝点酒,多学几首诗,就有进步啦”。

    仲逸笑着向众人打着招呼,之后便随传令军士前去。

    他的身后,除铁杆跟班程默外,还有锦衣卫的校尉,经历过上次刺客之事后,军中上上下下都谨慎许多

    ‘今日召集大家来,只为一件事:如何攻打黄沙城?’。

    众人到齐后,林宗武开门见山:“这,或许将是我们此次北征最后一战,只能胜”。

第541章 是非之城() 
傍晚,黄沙城。

    正晚饭时间,街上各家店铺却冷冷清清,灯光亮着、人闲着,就是不下厨、不干活。

    没有卖酒的,来了喝酒的,又能如何?

    不少店家、伙计凑在一起,也是一副‘议事’的模样,只是人多嘴杂、说说吵吵,乱哄哄的一片。

    “干不下去了,之前黄沙镇三城近乎八万的兵马,如今折腾到不足一万,还守城作甚?”。

    “是啊,是啊,听说阿帖木尔将军、魏大人还被困在东沙城中,阿里脱木将军竟活活被砍死,我们还在这里坚持什么?”。

    “打仗是将士们的事儿,我们在这里协助作战,已很不错的了,大难临头,总不至于不放我们出城吧?军中负责做饭的,留些火头军就行”。

    众人所议论的不止这些,战事随时可能发生,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眼下的黄沙城,俨然成了一座‘是非之城’。

    “就这一万兵马,还想抵挡大明两万多的兵力?他们本就有火炮、投石器,连同缴获西沙城、东沙城的兵器装备,就是用火烧,也把黄沙城给烧了”。

    “这个托托大人到底是干什么的?他来之后带了半个月的粮草、五千援兵,现在到好:粮草很快就没了,还顺带没了一万多的兵马,呵呵”。

    “听说了吗?是那个叫托托的大人,他是有意让阿里脱木将军带兵出城的,目的就是借助大明军队之手除掉他们。而后,这黄沙城就是他的了。不然,为何当初没有发一兵一卒救人呢?”。

    “嘘,这话可不能乱说,如今不一样了:黄沙城中,再也不是阿帖木尔将军、魏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