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略 >

第374部分

大明略-第374部分

小说: 大明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有令:妄自议论者——斩”。

    铁吉台身边那名传令官拔刀而出,大声吼道:“攻城、开炮、射箭”。

    毕竟还是晚了点,当他们的火炮对准城墙时,仲逸早已命人点燃了火捻,红红火光之下,铁吉台准备的几门火炮,顿时化为灰烬。

    城墙之上,林宗武之前早就命人搭建起小石屋,用砖石相砌,可用作临时护身。

    现在看来,还是派上了很大的用场,躲在后面,确实安全许多。

    至于城下的弓箭,终究还是差了些,不是每个人都有铁吉台的箭法,更可况是在一片慌乱之中?

    ‘弟兄们,准备云梯,我们今日务必要攻下黄沙城,攻下黄沙城的南门’。

    铁吉台再次喊道:“第一个攻上城墙者,连升三级,赏银百两”。

    见鞑靼军士已将全部精力放到攻城之上,铁吉台便趁机向后退去,向心腹将领交代一番。

    “不管花多大的代价,一定要坚持一个时辰,做出最大的努力,让他们以为南城门我们势在必得,这才可以将林宗武引来”。

    铁吉台的真正目标在东门,之前派兵佯攻北门和西门的将士,也听到炮声后也开始了‘攻城’,此刻的东门最是‘安静’。

    “将军,你快来看,那个人好像是林宗武”,那名鞑靼将领指着城墙火光下的身影,的确是林宗武。

    林宗武真的来南门了,他的身后还有英勇千户所的千户谭辽,连同其它主要将领都来了。

    看来,林宗武真的急了。

    若是这样,还有谁守东门呢?而铁吉台早已将重兵和重家伙布置好,只需一声令下。

    即便林宗武和仲逸反应过来,也来不及了。

    铁吉台似乎又要活过来了:“真是天助我也”。

第578章 兵败如山倒() 
夜色中,双方战事依旧。

    且说铁吉台在黄沙城南门‘文武’比试双双失利后,终于将林宗武与仲逸都引到城墙之上,一起的还有英勇千户所的主要将领。

    与此同时,北门和西门外,同样有鞑靼军士在佯装攻城,兵力虽不是很多、兵器虽不是很精,但喊声却相当之大,大的令人感到似乎是真的。

    此刻,最稳妥之处,莫过于东门,在铁吉台看来:此时,那里似乎就是一块肥肉、到口的肥肉。

    马不停蹄,铁吉台真正发挥起他‘能武’的一方面,之前的射术之后,现在将骑术展现的淋漓尽致。

    “将军,我们的人马早已整装待发,就等你一声令下了”。

    那名将领看似早已想出战的样子:“东门,我们势在必得”。

    望着远处的暗弱火光,铁吉台却沉思起来。

    片刻之后,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我们真正攻打的不再是东门,而是——北门。

    这似乎又是他不拘一格、行为怪异的一方面。

    这个决定,对左右的将领而言,倒是真的有些意外:虽说临机专断是他的特权,相机而动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如此频繁变化计划,真的好吗?

    之前的阿帖木尔、魏申、托托等,是有些死板,只坚守自己定好的计划,一下子坚持到底,这样固然不好,结局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这个铁吉台,全然没那般墨守,但似乎也变得太快了些,连将士们都反应不过来。

    ‘军令如山’,这是一句不是真理的真理,但谁也要遵从。

    铁吉台这样做,也是有他的道理:东门城墙坚固,城门太过狭窄,即便攻开城门,这么多兵马入城都是问题。

    之前只是权宜之计,但如今有了更好的去处:黄沙城的防守重点全部集中在南门,北门正是绝佳的机会。

    南北城门为主城门,足够的宽敞,足够的占有先机,而东西两侧则狭窄很多,反倒易守难攻。

    “留守三千人,用最猛烈火炮攻击东门,其余七千人慢慢向北门方向推进,同时将投石器和火炮也相继转移”。

    铁吉台亲自来到一个大鼓前,特意说道:“在东门外,将战鼓擂起来,擂的越高越好,震天响”。

    “末将明白,这就去吩咐弟兄们准备”。

    说归说,话已至此,众人还是觉得铁吉台的决定是有理的,除了执行,还是执行。

    “开炮”,鞑靼将领一声令下,黄沙城东门立刻火光四起,一瞬间下,如同白天,细细看来,又似黄昏之下,一片红光。

    铁吉台无暇顾及东门的战况,他率兵已向北门前行,满怀信心,也是将最后的希望全部押在那里。

    如同一个赌徒,无论到手的是一副好牌还是烂牌,终究是要打出去的,那怕是没有打出去,但也无法阻挡一个事实——游戏结束了,胜负已定。

    事已至此,北门将是他最后一张牌,无论什么样的结局:都得认。

    对于一个嗜赌之人来说,此刻也是最为疯狂的时候,那怕是心中没有多少底,他也会将最后的疯狂进行到底。

    就这样,鞑靼最为精锐的主力已向北门推进,留下身后一片猛烈的火炮,还有尚未得知的东门。

    无论火炮如何攻打,东门附近一如之前的安静,安静的连燃烧的起来的灯笼都要慢慢掉下去,完全没有一个大明军士的干扰。

    “大人,我们是不是上当了?就目前来看,东门附近,压根就没有大明的兵马,我们这不是白白浪费火药吗?”。

    一名鞑靼军士向留守的将领的问了一句:“即便如此,我们的目标不是东门,攻开了又如何?”。

    那名将领狠狠吐了一口,几乎喊破了嗓子:“你给老子说这些有什么用?铁吉台将军的决定谁敢违抗?再说了,即便东门附近没有大明兵马,只要我们的火炮的更猛烈些,不就将其他地方的兵力引过来了吗?”。

    这话倒是不假:林宗武在城中的兵力总共就这么多,向南门转移一些,再向东门吸引过来一些,北门兵力不就少了?自然防守就会减弱。

    开炮吧,反正这是铁吉台的命令,就此次随身带的兵器而言,火炮还是很充足的

    或许也是夜色中的缘故,这样的对决,简直变成了火炮、投石器、弩机的对决,而人与人的当面较量,竟然一个都没有。

    铁吉台来到北门外时,见北门的防守明显松懈了许多,他命令所有的将士对准北门方向,再次开始猛烈的攻击。

    不用说,这又得要费去多少火药?

    想必再如此一番火炮之后,该要耗完了吧?

    鞑靼军士全部面朝南方,他们是不用担心的,因为身后是北方,越往北他们就放心,更不用担心身后会有大明的兵马赶过来。

    别的不说,北门外向北十余里处的那片胡杨中,还有鞑靼的军营,虽然人早已撤走,但数日前,他们还在这里‘挖坑’,那条密道已经挖了很长一段,足以隐藏数千的兵马。

    可惜了,挖了一半,最后因为仲逸的一条‘横道’彻底破灭,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将军,东门外方向的火药全部用尽,但似乎没有发现大明的一兵一卒”。

    东门方向终究还是没有引来林宗武的兵马,那名将领终于忍不住向铁吉台前来禀报。

    “完了,完了完了,这都是天意啊,难道,这真的是天意吗?”。

    铁吉台突然感觉心腹中似乎要涌出鲜血,身子一阵剧烈的颤抖,竟然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

    因为北门的情况与东门一模一样:虽然一阵猛烈的火炮,但似乎连一兵一卒都没有伤到。

    投石器也即将耗尽,只是城墙上都是些光秃秃的砖石,火势也终究只是之前的火势,不会蔓延多少。

    “这又是一座西沙城啊,林宗武只是为了耗尽我们的火药而已,他将兵马早已撤到安全之处了”。

    铁吉台再次饮了一口酒,眼睛睁的老大:“如我所料不错,一旦我们火药耗尽,他们便反过来用火炮猛烈还击,而我们的士气早已溃乱”。

    他大概还想说:从南门那‘文武’比试结束时,士气已经大乱了。

    连所有的鞑靼军士,都在暗暗嘀咕:“天意不在我们这边啊”。

    自挂帅以来,铁吉台做过很多预测,但几乎全部错了。

    然而这次他却要‘对’了一回,尽管这不是他要的结果。

    “铁吉台,你们的火炮该耗尽了吧?现在试试我们的”。

    说话的是英勇千户所的千户谭辽,紧随身后的是大量的将士,兵力似乎很多。

    隔着这么远,铁吉台都似乎能感觉到:在通向城墙的石台阶上,大明的军士正在快速而来。

    而躲在那些用砖石相砌城的小屋中的火炮,立刻调了出来,炮口直对城外。

    ‘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还是快撤吧’,一名鞑靼将领此时顿悟了。

    铁吉台再次吐血道:“还烧个屁啊,现在就是撤军,也至少要损失一半的兵力,你们跑得过火炮吗?”。

    兵败如山倒

    鞑靼将领也无暇理会这些,他们命人强行将铁吉台架起,准备后撤。

    与此同时,南门、东西两门也开始反击,城中的火炮攻势异常之猛。

    看样子,铁吉台损失的,不止一半的兵力。

    火炮后,城外一片狼狈,鞑靼军心已彻底溃败。

    “杀”。

    不知是哪里发出的喊杀声,连同再次亮起的火把、火光,那个声音的的确确——震天响。

    铁吉台左右环顾,连连发问:“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片刻之后,一名鞑靼军士前来禀告:“我们的身后出现大量大明兵马,看样子有一万人”。

    铁吉台发疯般怒斥:“城中所有兵力不足一万,哪来的一万多人呢?”。

    越是危险的地方,往往在有的时候,反倒是最安全的。

    或许铁吉台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身后,向北十余里处的那片胡杨林中,那条还未挖好的暗道边,足足埋伏大明五千的兵马。

    这五千多人,一直都在他们身后,而当初铁吉台在密道计划被泄露后,立刻命胡杨林中挖地道的将士全部撤出,他绝不会想到,仲逸会命人再次埋伏于此。

    这五千之人,正是当初在城外监督挖地道的兵马,随他们一起的,还有重型家伙:火炮、弩机。

    林宗武在城中的兵力两千左右,几乎也就是驾驭火炮、投石器、弩机之类,铁吉台白白浪费火药却不见人影,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便是占据城池的先机:仅是依靠城墙的掩护,如果驾驭的好,可当做一万兵马。

    这才叫不按常理出牌

第579章 听师弟的() 
次日清晨,阳光洒下,大地一片明亮,战后的黄沙城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城墙之上,执勤将士一如既往,防守依旧,经过一夜的休整,大明将士再次恢复往日风采。

    昨晚一战,铁吉台所率的兵马折损十有八九:两万多兵力,回到大营时,已不足两千,而且大多还身负重伤。

    兵败如山倒,溃败后的低落、恐慌士气,再次蔓延在整个驻军大营中,就连留守的将士,也很快感觉到了这种恐慌与无助。

    那句可怕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天意不在他们这边

    在昨晚的攻城与守城之战中,实则就是双方在火炮之战中开始与终结的,在鞑靼军士一通火炮只是击中城墙和砖石后,早就埋伏在胡杨林中的大明将士,竟然从他们身后杀来。

    胡杨林中潜伏的大明将士开始进攻之前,还有一通火炮的攻击,连同弩机的进攻,这是仲逸当初在命人挖地道时,早就部署好的。

    将士与将士当面对峙的机会几乎没有,敌军早已溃不成军。

    最大限度降低将士们的伤亡,是林宗武与仲逸一直计划的重中之重,而在此基础之上得到的‘大胜仗’,才是真正的大胜仗。

    而从北征以来,尤其林宗武掌兵之后,这也是朝廷大军一贯的作战风格。

    当初,铁吉台既要攻打城池,又担心自己的人马进入大明火炮的射程,故此他一直不敢靠的太近,加之天色已晚,火炮的威力与精准度终究还是差了点。

    被轰最猛的东门与北门,细细看来,实则也就是看上去有些‘伤势’而已,修补修补立刻再战,连厚厚的城门都没有炸开,你说气人不?

    “马上派人去京城,将昨日的战事禀告朝廷,再等候指示”。

    林宗武向众将领吩咐道:“其他各人,一如之前防守即可,再命人将破损的城墙修补一番”。

    其他众将领立刻领命而去,林宗武这才来到仲逸身边。

    “师弟,我知道,说不定昨晚锦衣卫的人已经向京城而去,在我们的战报到达京城之前,万岁早已知道一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