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略 >

第408部分

大明略-第408部分

小说: 大明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愕然,程默顿时对大可肃然起敬。

    “兄弟们,既然大可都这样说了,咱们还说个屁啊,干呗”。

    那工匠头头向手掌吐一口,抡起铲子大声说道:“谁要是给老子偷懒,老子让他三个月吃不到肉”。

    哈哈哈

    “仲大人,实不相瞒,咱们五井盐矿产盐不是很多,前来取盐的盐商太多,灶户们干的没劲,分到的银子有限,有人都开始嚷嚷着背地里骂娘了”。

    厅堂中,仲逸正与众同僚议事,首先开口说话的依旧是同提举王核。

    作为常态,副提举姜军、吏目蔡一书坐于一旁,面面相视,就是不说话。

    库大使刘通站于一侧,左右交换着目光,看样子是想说几句的,只是他是个未入流的无品阶之人,轮不到他发言。

    或许前任提举离去的时间太久了,同提举还真把自己当做是真提举了。

    当然,关键是别人也这么想的。比如说库大使刘通,还有持观望的副提举姜军、吏目蔡一书。

    “再说了,那些个盐商也真是的,赚了几个银子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穿金戴银的不说,还山珍海味、暴殄天物的,弄得灶户们更是怨声载道”。

    同提举首先如同一个怨妇,继续唠叨起来:“灶户们越是这样越没心思干活,出工不积极、耽误不工期不说,还有人私自偷盐、藏盐”。

    仲逸立刻打断道:“姜大人、蔡大人,方才王大人所说灶户偷盐、藏盐之事,你们二人是否知晓?”。

    嗯,这个

    那二人再次相视一眼,之后不约而同将目光转向王核,又不说话了。

    “仲大人,王大人在咱们盐课提举司多年,各方面的事务颇为熟悉,岂能有假?”,一旁的库大使竟然插嘴了。

    ‘住嘴,本官让你说话了吗?’。

    仲逸起身道:“二位大人,久在衙门,想必你们应该知道:大家都是为万岁、为朝廷做事的,朝廷的法度,规制想必二位很清楚。临出京时,万岁曾特意叮嘱”。

    此言一出,众人立刻起身而立,默默低下头。

    不知道谁是这里的提举大人吗?有真正的提举在,就轮不到他这个同提举说话了。

    ‘仲大人,王大人说的这种情况确实发生过,不过后来提举衙门处罚过几次后,就没有了’,副提举姜军终于开口了。

    这次,他只是低着头说着话,没有看任何一个人。

    ‘仲大人,那些灶户也可怜,就是拿点盐去换些吃穿之物,虽然行为不可取,但数量极少、次数也有限,而且事后他们还拿出了自己的银子补齐漏掉的盐’。

    吏目蔡一书继续道:“若是真按朝廷规制银子既然都退了,大家都不容易,只要以后不再犯,是不是放过一马?”。

    王核立刻表态:“不行,此事定要严查、严办,一年的损失该有多大,朝廷将这里的盐矿交给我们,我们就有责任看好每一粒盐”。

    库大使刘通又准备张嘴,但话到嘴边,却立刻变成了嘟囔一句:“仲大人王大人说的有理”。

    仲逸缓缓转过身去,沉默片刻,淡淡的说了一句:“本官已经说了‘朝廷自有法度’,但法理之外亦有人情。当年,本官作为翰林院庶吉士,第一次面圣见先帝时,就曾被先帝问及‘情与法’之理”。

    此言一出,众人立刻毕恭毕敬站立,默默低头‘聆听’。

    “此外,本官补充一句:朝廷不是把盐矿交给我们提举司,这盐是属于我们大明的、属于大明每个人”。

    “是是是,先帝关于‘情与法’之论,自是高瞻远瞩、不同凡响,不是我等可妄自揣摩,仲大人说的对:盐矿不属于我们提举司,而是我大明天下人的”。

    同提举王核就是脑袋被门挤了,也不会想不到:仲逸就是有十个胆子,也绝不会杜撰与朱厚熜的对话。

    关于仲逸的来历,早就在他从京城来云南赴任的路上,王核就打听过:这位仲大人与先帝和当今万岁,确实有‘非同一般’的交情。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掉脑袋是眨眨眼的事情。

    王核在提举司时间颇长,先后遇到过三任提举大人,奈何之前两个锒铛入狱、一个告老还乡,而他却从副提举升为同提举,稳稳当当的。

    雄鹰是天空翱翔的,王八却在水中行走,猛虎扑不到小鱼、巨兽上不了树梢

    常言‘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更何况仲逸还并非为‘龙’,但当地确实有很多条‘蛇’。

    一个巨大的阴谋在王核心中酝酿已久:我不出面,自有人出面

    “过些日子,将提举司衙门所有官吏聚在一起,本官有话要说”。

    仲逸突然转身道:“至于那些灶户,回头再说吧”。

第635章 ‘校场’分等(上)() 
十余日后,盐课提举司衙门。

    今日天气不错,风和日丽的,经过一番动工破土,衙门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一水儿的新。

    规规整整、四方正正,院中一块块的大青石铺开,一直延伸到墙角、台阶下,院中树木围了一圈栅栏,一旁还有花盆相伴。

    干干净净的石台阶、光光亮亮的门窗。

    各堂室内墙壁重新涂抹、为之一新,崭新的桌椅皆已上新漆,摆的四方正正,墙壁上是一张张的字画,连同衙役们的木棍,都是重新配置。

    门口两个石狮子,整整被洗了三天,干净都要照出人样来。

    崭新的大门、崭新大牌匾。

    仲逸吩咐过:负责值守的衙役每日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清扫院落、清洁厅堂,尤其大门、门前石狮子,务必要擦拭的干干净净。

    程默曾统计过,这些活若是让衙役们一起上手,也就一刻钟的功夫,压根就废不了多少时间。

    都是崭新的地面、门窗,只需轻轻祛尘便是。

    既不费时、又不费力,权当活动筋骨了,很不错哦。

    “盐课提举司”,崭新的牌匾下,一行醒目的大字,规规整整按照规制而做,整体望去却是整个院落的画龙点睛之笔。

    杰作,看似普通又颇有看头的杰作。

    与此同时,仲逸已命人为衙门所有官吏置办了一身新衣衫,连同帽子、鞋子,整整在布行做了五天时间才完工。

    “听说,仲大人这次花了有三千两银子而且这个绝对是保守了说”。

    “这算什么?那日仲大人在运发酒楼赴宴,临走之时,直接让随从甩下一千两银票,真是大方啊”。

    “听仲大人身边的跟班程默说了:仲大人是捐纳入仕,之前在京城开过店铺,这点银子还真不是问题”。

    纸里包不住火,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天,盐课提举司衙门中发生的事儿,很快就成了大街小巷、茶余饭后的话题。

    这其中,有从酒楼店小二口中传出的,也有为衙门做过活的匠工、苦力说出来的,更有衙门的差役私下议论的结果。

    比脚步快的是风,比风快的传言,一旦这个话题足够有意思、足够有‘说头’,传的简直飞快。

    而这个话题中,仲逸这位新来的盐课提举司提举大人,又成了话题中的话题。

    “这位仲大人,果真是别具一格,莫说盐课提举司,就是咱们大理府,甚至于整个云南布政使司所有衙门中,恐怕也找不到第二位这样的人吧?”。

    “那也未必,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水才见两脚泥呢,看看再说、看看再说吧”。

    “是啊,仲大人若是那么有银子,为何还如此简朴?再说了,他这样动不动就出手上千两的,即便之前再有钱,也经不住这么闹腾不是?看看再吧”

    大家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其中有只顾过嘴瘾的,但也不乏有‘看门道’的高手,他们是话题的风向标。

    这些人往往都是年长者,大多读过些书,至少能认识几个字,看过的事情多了,往往能看出些端倪来,自然也就成了大家的‘中心’。

    从来都是看人热闹的不怕事儿大,尤其大家当做笑话一样来谈的,还有什么可惧?

    说归说、做归做,这是亘古不变的‘天经地义’

    衙门大院中,同提举王核按照仲逸的吩咐召集众人:除大门口等几处必留之人外,所有官吏、衙役全部聚集起来。

    院子足够敞亮,所有人都是新衣、新帽、新靴,简直亮瞎了眼。

    靠墙一侧,一张小木桌前,仲姝正与陶雯儿围坐围坐,桌上是笔墨纸砚。

    “大家听好了,朝廷钦命盐课提举司提举仲大人,要训话啦”。

    轻咳两声,核对人数无误,程默缓缓上了台阶,来到仲逸身边,转身向台下说道:“大伙都听好了,我们仲大人第一次与所有僚属会面,都打起精神来”。

    “嗯嗯呵呵”。

    台下有人站的毕恭毕敬,有人却低头窃窃私语,还有人似笑非笑、事儿有声、时而无声。

    “大家安静、安静”。

    与仲逸并排而立,台阶之上面对众人的,还有同提举王核、副提举姜军、吏目蔡一书。

    单独列出,库大使刘通、库副使肖大可站于台下一侧,靠近仲逸的位置。

    王核再次喊了一声,底下的叫喊声稍稍减了些。

    “你们都聋了吗?叫你们安静,没有听见吗?”。

    出乎意料,一旁的大可竟然上前向众人斥道:“到底是听仲大人的,还是听你们的?”。

    这一幕,众人愕然:大可今日这是怎么了?

    “你们二人,就你们二人,出列”。

    仲逸突然点到两人:“站到院中间,没有本官的准许,不得挪动半步,否则,每人领三大棍”。

    被点名的二人假装东张西望,却被程默分别揪了出来。

    ‘就你们多嘴,站没站姿,像什么样子?’。

    程默用手指着对方更多鼻子:“待会要是敢乱动,那三大棍由小爷我亲自来打,如何?”。

    一阵汗颜,两个唯唯诺诺的身子立刻哆嗦起来,乖乖的站到了院中间,如同两只泼猴,供人观赏。

    仅此一幕,这队形,那叫一个整齐。

    “王小虎、罗大头、郝杰,出列”。

    仲逸再次点名,那仨人立刻走了出来。

    “每人罚俸一月,领五大棍”。

    仲逸挥挥手,程默立刻上前。

    众人瞪大了眼睛,那三人已被摁倒在地:当面就打,看来这是要来真的了。

    “王小虎,三日前,你在值守期间私自上街饮酒,后来还拖欠店家酒钱、打了店小二。罗大头,你私自将衙门中的门板、条凳、木椅搬回自己家中,共计有十余件儿”。

    程默继续向众人解释道:“郝杰,你到翠香楼喝花酒,还打了人家姑娘,可有此事?”。

    ‘启禀仲大人,我们错啦,再给一次机会吧’。

    仲逸再次抬抬手,阳光下,院中立刻传出痛苦的求救声。

    打板子有程默把握分寸,虽不致命,但这似乎比打在脸上还要难堪

第636章 ‘校场’分等(下)() 
正午时分,天空太阳还真有点大,站立这么久,确实有些累。

    院中两个站原地不动的,还有三个刚被罚俸一月,还挨了两板子。

    此刻的盐课提举司衙门大院,只能听见偶尔的鸟叫声。

    “仲大人,天气有点热,是不是为诸位大人搬把椅子,再上点茶水什么的?”。

    库大使刘通揩揩额头热汗,终于打破了这份安静。

    仲逸不为所动,一旁的程默大声说道:“刘大人若是累了、渴了,尽管搬椅子、上茶水便是,我们仲大人站着就行,好不好?”。

    看看还趴在地上那三人,刘通急忙跪倒在地,几乎哭诉道:“仲大人恕罪,小的多嘴,小的失言,万万担不得‘大人’二字”。

    一旁的库副使肖大可心中窃笑:叫你多事,不知道如今这衙门是仲大人说了算吗?

    “你们三人,只有半月疗伤时间,之后马上按之前的职责值守,不得有误,暂先抬下”。

    仲逸示意衙门的医官为其敷药,并吩咐道:“此次受罚将由吏目蔡大人记录在案,若是日后能立功,可考虑将功补过,若是再犯,罪加一等”。

    吏目蔡一书立刻站在桌前,做起记录。

    只见那三人连连点头,又似乎要哭出来的样子。

    “所有人排成一队,围着院中那二人跑半个时辰”。

    仲逸再次一声令下,所有人立刻开始行动。

    想比之前,动作简直麻利的不行。

    颇有意思的是,队形最前面带头的两位竟是库大使刘通、库副使肖大可。

    ‘咚咚’,齐整的脚步声响起,中间那二人被围成一团,简直羞愧难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