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略 >

第44部分

大明略-第44部分

小说: 大明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县衙大院后,仲逸立刻叮嘱道:“就他了,这几人都是独立牢区,你可千万要把戏做足了啊?”。

    沈尘笑道:“你放心,这牢头都是自家兄弟,至于跟踪嘛,就让罗英、罗勇那两小子去,保准万无一失”。

    ************

    寒冬之季、昼短夜长,忙活半天的功夫便到了晚饭时分,春节后的第一顿晚餐,无论如何是要回家吃的。

    “这样行吗?依我看,人都抓到了,布政司的下来交接就即可,你干嘛要多此一举?”,宋洛儿还是有些担心,尤其是这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

    仲逸拿起汤勺将热气腾腾的肉汤一分为三,他知道洛儿这番话是为何意,只是想与师姐商议此事,单单避开她也不合适。

    果然,仲姝听完之后便直言道:“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在敌人犹豫、生疑之时,再布疑阵,利用敌方所派之谍作为内应,可为我所用)。

    宋洛儿依旧迷茫中,仲姝却面露难色道:“这些人并非遣于两军阵前,如此一来,若使反间之计须将其返回倭国,此举断不可行,他们对大明一草一木了如指掌,无异于放虎归山”。

    仲逸叹道:“师姐所说,我又何尝不知,若我大明无意进犯倭国,知晓这些又有何用?我只想借此了解倭寇的习性、擅长何种作战方式,那怕是头领与部属间的联络传达方式,如何组织?有何纪律?总之关于他们一切的一切”。

    仲姝却倒吸一口气:“看来你野心不小?这些可不是你这个小小知县幕僚做的,若真想了解他们,你干脆去师兄那里,这次济南府遭了倭患,没准师兄也参与剿倭之战了”。

    说笑归说笑,仲姝知道他的这位师弟所虑之事绝非当下。

    “事已至此,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已是其次,你应好好想想,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仲姝一本正经道:“难道?这些人在这个世上真的就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吗?”。

    仲逸拍拍手道:“那怕天上一道阳光,地上一汪清水,我也要让他们觉得还有活下去的必要”。

    宋洛儿似懂非懂,不过她似乎能做到见惯不惯了。看样子二人谈的差不多了,她也跟着舒了口气。

    “仲郎,闲来无事,反正桂儿也回家了,要不咱仨对弈如何?”,宋洛儿竟想起这么一出。

    仲逸急忙重重点点头,脸上满是赞许之情,不过他这心里还是有些隐隐不安:“若是再向当初的对诗答题那般,他可就惨了”。

    要说这琴棋书画,宋洛儿却非常人能比,就连她老爹宋博仁都不是她的对手。

    对此,她颇为自信:什么兵法谋略的不如你,黑白之子定棋盘,那就不好说了。

    二人很快围于桌前,黑白落子,目、地之中,紧气、提子,仲逸看的出来,洛儿是势在必得,步步紧逼,师姐已守为主、防守兼顾,二人全神贯注一番厮杀,已无视他这个旁观者的存在了。

    仲逸一脸无奈,心中却暗暗替洛儿叫苦:殊不知,他的这位师姐在凌云山时就深的师父教诲,就连师兄都不是她的对手。

    “娘子请用茶”

    “师姐请用茶”

    “娘子请用点心”

    “师姐请用点心”

    仲逸小心翼翼的伺候着二位“对弈高手”,如同他是个开设棋馆的掌柜,要挣这些个下棋的棋主们多少银子似的。

    良久之后,终于有了结果:“好啊,棋逢对手,两位水平不相上下,看来只能改日再战了”。

    宋洛儿虽意犹未尽,但已深深领略到了凌云山的棋风。仲姝早已看出师弟之意,有意久拖不决。不过她对洛儿更加了几分钦佩之情:师弟的这位娘子确非比寻常。

    仲逸心中暗喜道:“皆大欢喜,甚好,甚好”。

    次日清晨,仲逸正躺在宋洛儿的温柔乡里,却听得门外一阵聒噪之声。

    不用说,又是这沈尘,在县衙独居之时,这小子每次遇到事就是一阵叫喊声,现在搬出来了,还是逃不过。

    “那贼子上钩了”,沈尘一脸兴奋道。

    仲逸急忙摆摆手:“沈大哥,你这早饭吃的什么啊?味儿这么大?”。

    沈尘向自己手掌呵口气闻闻,立刻邹起眉头道:“呵呵,仲先生见笑了,我这不也是忙正经差事吗?就是胡乱的吃点,不过这大蒜确实多了点啊”。

    仲逸笑道:“沈大哥辛苦,回头一定让樊知县好好犒劳你,这不?今晚这顿大酒我请了,不过咱还得说正事”。

    沈尘立刻一本正经道:“说正事,那小子出城了,我亲自安排的,朝西北方向而去,罗勇、罗英已跟上去了”。

    仲逸心中一惊:这么快?要晚了就追不上了。

    打个哈欠,脸上却是一副漫不经心状:“如此甚好,我们等消息便是,可这一大早的吵醒我,还得回去补一觉。春节刚过,今儿个我那也不去了,在家陪娘子与阿姐”。

    “我能不告诉你吗?否则樊知县怪罪下来,呵呵,你我共担”,沈尘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嘟囔一句:“娶个娘子就不出门,没出息”。

    看着沈尘离去,仲逸急忙回屋换好装束,罗氏兄弟虽有多年的办差经验,但此次所遇之人非比寻常,为保万无一失

    片刻之后,一个身影匆匆出了城门,直奔西北方向而去

第59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下)() 
午后,天空阴云密布,寒风卷地,空旷山野之中满是萧瑟之意,路上行人罕见,天空鸟雀已销声匿迹。

    若是在往常,人们往往便可回到自家屋中,烫一壶酒或弄两味小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说说笑笑间便是一日的普通光景。

    但此刻对于正当差的罗氏兄弟而言,则是个备受煎熬之日。

    迫于这般鬼天气,他们只得远远的跟在那名中年倭寇之后,若非万般无奈之下,谁会来这荒山野岭之处?

    这大概是他们办过最为倒霉的一件差事了。

    穿过一片小树林后,罗氏兄弟立刻发觉迎面而来的寒风刺骨般袭来,没有了山体与树干的阻挡,两个小小的身躯顿时举步艰难。一阵风沙吹过,二人只觉双眼一阵干涩,急忙用手作挡风状。

    “兄弟,我不会是看错了吧?”,罗英指着前面惊呼。

    罗勇心中一惊,他定睛一看:前方果真是连个鬼影都没有了。

    此“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主意本为樊知县所默许,对此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原本就是个冒险的做法。但人毕竟是在他们眼皮下走丢的,当差这么多年,从未发生这等差错。

    据此,二人商议着:“继续追上去,务必将此人重新押回大牢,半途而废不是他们的风格”。

    县衙中,樊文予将自己关在书房中,今日衙门并无公事,但这位知县大人却心事重重,眼下这流寇之事比以往任何一件差事都更为棘手。

    轰动一时的搜捕流寇大案终于落下帷幕,若论功行赏,除了统一部署的布政使吴绍然以外,自然要属他这蠡县的知县了。

    原本一件颇为理所当然的好事,却因邹家命案的差错,如今只能寻思着功过相抵,心有不甘之下,樊文予决定继续冒险:若此次能成功,那便是“功”大于“过”了。

    沈尘一如既往当差,他不时焦急抬头望着阴云密布的天空:看这架势难保雪花飘落,新的一年刚刚开始,却因这倭贼之事闹得片刻不得安宁,若是罗氏兄弟有什么意外,可如何是好?

    **********

    傍晚时分,天空阴云渐渐散去,朔风初停,耳边再无那般刺耳之声,但寒气逼人之势却未见缓减。

    在一个三叉路口,罗氏兄弟徘徊许久,奈何依旧没有见到那个身材微微发福的中年身影。最后他们只得选择分开而行,次日凌晨在此会和。

    若再无消息,那这次的差事就真的要办砸了。

    枯草荒林后,可见一条弯弯曲曲的冰河,冰面间隐隐夹杂着一些干草,呼呼寒风之后,不少细草枝已被折断,七零八落的躺在哪里,十分的凌乱。

    山脚下一个叫小南庄的地方,村中人口不足百人。由于此处地势偏僻,周围再无其他相邻村庄,一般人对此并不了解,除了那些在此地有沾亲带故之人,往日里很少有人专程来此。

    与大多数村民一样,此刻小南庄家家户户正忙着张罗饭菜,其中不乏一些家户提前开饭,全家人一起围在小木桌前,红红的柴火、热热的饭菜,普通的山村,普通的日子。

    小南庄村东头住着一户裴姓人家,裴家老头膝下无子嗣,老两口商量着想领养一个孩子,但因小南庄地势偏僻、出行不便。多年来,虽有热心亲戚老友极力撮合介绍,但终究无人应承此事。

    时间久了,这裴老头便对此事不再抱有什么希望了。但说来也巧,几年前的一个夏日,他的一个远方亲戚带着一个年轻人来到了小王庄,说是此人愿认他做干爹。

    干儿子?年迈的裴老头两口对这个“儿子”还算满意:年轻人看上去长得还算精神,见面后就行参拜大礼,嘴里这“爹娘”称呼倒是喊得真切,不过之后便很少说话。

    裴老头听他远方亲戚所说,这个年轻人祖籍一带遭了水灾,一场大水之后,村中房屋片瓦不留,家中爹娘没了音讯。后来听说裴家的事后,便主动来小南庄。

    认了人家当爹,他便也要跟着姓“裴”,年轻人说之前他在家中排行老四,所以便改名为“裴四”。

    落脚小南庄后,裴四便开始努力做好他的本分:又是打扫院落,又是修葺房屋,如此倒是像模像样,对其他村民倒也颇为友好。不到半年的功夫便与这里的人达成一片。

    后来裴四说自己想去外边闯闯,做点小买卖什么的。此举虽不符裴老头的心意,但裴四态度非常坚决,无奈之下,裴老头只得同意了他的这个决定。

    如此一来,裴四一年之中十有八九的日子在外跑,只是如遇大的节日之时才回小南庄呆几日。

    不过他每次回家都能给裴老头两口带回一些米面和衣物来,走的时候还能留下几个大钱,老两口常年在小南庄,并无什么开销,裴四时不时的供给便够他们一年吃喝了。

    出门在外的裴四并未忘记四邻右舍,每次回村都会带些小零食、小玩意给村中的孩子们,数年以来均是如此,他反倒成了人人口中的“好儿子”。

    不过这“好儿子”却在前几日的春节时未见人影,裴老头等了许久,但终究还是没有盼回来。

    对此,一向无甚话题的村民们开始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闲话这东西,只有在说别人的时候才有其中的味道,一旦事情摊到自己的头上那便立刻变了味。

    这不?村东头的裴老头老两口整日足不出户,为的也就是图个清静。后来他的妹妹捎话来,要请二老到她家那边去住,裴老头身边就这么一个亲人,平日里两家就处的不错,他也就答应了。

    临走之时,裴老头嘱咐村民:若是裴四回来,就托人给自己妹妹这边来信。

    这裴四不是别人,他便是刚从县衙大牢里跑出来的流寇,十人中的头领。

    或许起初他的出现就是一个意外,之后便是无数个意外伴随着他,这次也不例外: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之时,裴四回来了。

    这位裴家“好儿子”一如往日般少言多笑,不过这次似乎狼狈了许多:一身衣服破旧,脸上满是伤痕。

    好在此刻正是晚饭时分,村民们都在屋中吃饭,房屋坐落分散,自然无人在意一个身影在夜色中悄悄进村。

    小王庄村东头的一个小院里,裴四刚刚进院便将大门拴上,如同从未打开过一般。

    从屋内陈设来看,应是出远门的迹象,裴四便知晓老两口去了他们唯一的那个亲人家,管不了那么多,他一头钻进自己屋里,开始翻腾起来。

    “¥%&*%”,屋内传出的声音,裴四重重的坐在地上,如释重负般的说了几句,大致意思就是:太好了,终于找到了。

    窗外一阵寒风吹过,其他村民家的热闹劲似乎与这里无关。

    一个突如其来的一个声音从另一端传来: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夜幕下的小山村显得格外安静,长夜漫漫,人们打发时间的方式也无非就是说说话、串串门,兴致颇高者便可热壶老酒三三两两小酌一番,几杯热酒下肚,体内的寒气便一哄而散。

    “我们岛国小,物资少,所以这才打起了邻国的主意,方法简单而粗暴:就是抢、夺、掠,实在不行就破坏掉。

    我们的思路也很简单,主要就是靠武力,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次打不赢换个地方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