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略 >

第467部分

大明略-第467部分

小说: 大明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朔兄弟,可以啊,没看出来,你这本事越发见长了,老实说,到底是京城学的,还是在东南福建时向仲大人学的?”。

    上了街,罗英这便找了机会,向陶朔打趣道:“刮目相看啊”。

    陶朔一脸笑道:“那还不是多亏你那个什么放了药的馒头,否则,那几声狗叫从何而来?”。

    罗英却不敢贪功:‘若不是仲夫人神机妙算,今日这场戏,就当是他陶管家一人唱了,到了陈府,自然是要将那位昔日的户部侍郎大人请出来了’

    ‘哈哈哈’。

    傍晚时分,仲逸回到盐课衙门,仲姝将白日里的事儿向他说了一遍,二人又是一阵大笑。

    现在果真还是有些缺人手,而罗英和陶朔的到来,正好可以帮上大忙。

    常言‘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话的说的一点都没错

第719章 大理有了杂货铺() 
“你们听说了吗?最近咱们城中出现了一种新店铺,叫做诚信堂的,既卖珠宝玉器瓷器,还有那个杂货铺呢”。

    新鲜事儿自然是新鲜的话题,对街上的行人来说,最近这个叫‘诚信堂’的店铺,绝对是最赚眼的一个话题。

    选几处不错的地段,找了几家店铺,装修也不是很费劲,货物早就从京城那边发了过来,由公孙槐亲自带人负责押运。

    这公孙槐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凌云山为仲逸等做饭洗衣穆大娘的长孙。他如今在京城做打行,一种类似镖局的活计,仲逸后来让他专门负责为诚信堂运送货物。

    当然,明面上而言,公孙槐直接受穆一虹的差遣,与仲逸是没有什么交集的。

    也就几天的功夫,诚信堂这块大牌子就竖立在城中一处显眼的地方。虽有些货品还不是很齐备,但只要开门,前来光顾的客人便络绎不绝。

    同样的质地,玉器款式极为新颖,绝大多数都是从未见过的那种;同样的质地,瓷器上花纹同样经典,平日里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同样的东西,哪怕是杂货,也比其他店铺中价钱低了许多。

    哪怕日常所需之物,关键好多他们只曾听过却终难得得一见,价钱公道,还有什么理由不买呢?

    诚信堂还真是够诚信的,杂货铺所有货品一律明码标价,所有人都付同样的银子买到同样的东西,不会像有的店铺:一物三价,被宰了是活该,货有所值倒是一种幸运了。

    诚信堂在大理府分店的掌柜明名叫罗良,是罗英在蠡县本家兄弟,早在蠡县县衙时,仲逸就曾见过此人,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经过在京城这段时日以来的熟悉,罗良已完全能够胜任这个差事,中间也是属于那种破格提拔的,表现相当不错。

    “兄弟,你记住,我们来这里是做买卖的,千万不要惹事,穆少东家赏识,让你提前做了这个分店掌柜,你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

    再次卸下一车货,罗英便将罗良叫到隔壁房间,特意嘱咐了一通:“还有,无论遇到什么事儿,找当地有司衙门即可,万不可随意叨扰仲大人”。

    显然,罗良对慕一虹和仲逸的关系并不知情。

    此事也仅限于罗英、小地瓜和陶氏兄妹、穆大娘的长孙公孙槐。不过陶雯儿而已经去了凌云山,而陶朔本是同样负责运送货物的,只是他此刻的身份却是——陈府大院里的一名普通家丁。

    ‘说,你们是什么?’。

    阳光明媚,陈府大院一片热闹,陶管家正在对所有家丁训话,只因前些日子招家丁的事儿,他的派头似乎小了很多。

    “我们都是小家丁,任劳任怨的小家丁”。

    连同陶朔在内,所有人都扯开嗓子回应着,声音齐刷刷的。

    陶管家微微点点头,习惯性的说了一句:‘好啦,干活去吧’。

    “陶朔留一下”,这几乎也成了近日以来的一种惯例。

    连日以来,陶朔或许是陈府中最忙的一个人,只因当时的那句话:先试试一段时日,之后再看自己适合做什么?

    这下好了,他几乎将所有的‘差事’都试了一遍:杂务跑堂、打扫院落,还有上街采购,甚至于帮厨、舂米这些都做过。

    每个‘差事’时间都很短,之后便是陈覃向下人们多方了解,再之后便是换一个新的活计。

    陶朔既要做好每份活计,又要表现的不是那么‘睿智’,尽管他老爹向来都说他不是一个睿智的人。到了这里还得时不时的装傻充愣、再出点小差错什么的。

    不得不说,大户人家规矩多,多的还不止一点点,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陶朔啊,还真别说,我一直以为老爷那日是在说笑,现在看来不是,还是他老人家慧眼识人,有先见之明啊”。

    众人离去后,陶管家又开始在陶朔面前倚老卖老了。

    陶朔微微一愣:陈覃说了很多话,谁记得是那一句?

    陶管家也就不再绕圈子:‘咱们都姓陶,五百年前是一家,看来我们的祖先还是庇护我们啊,虽然我们没有什么大才,但至少不会饿着肚子、有口饭吃’。

    说这话的时候,陶管家几乎要流泪了,大约是自己把自己感动的吧?

    陶朔这才重重点点头:‘管家说的没错,我现在就挺知足的,不仅有饭吃、有衣穿,还能长见识,跟着这么好的老爷、管家’。

    为了给自己谋得这份‘差事’,仲逸多方运作,这才让他有了更加合理的身份、由头来到这里,不干出点名堂来,确实是说不过去的。

    “哼,姓陈的,等我做完此事,看仲大人怎么收拾你,不知好歹的侍郎”。

    心里这么想的,但话到嘴边,陶朔却立刻笑道:“只是,这些日子以来,多亏管家提携,看在我们老祖宗的份上,今晚在城外王家酒楼略备薄酒,不知”。

    说完这句,陶朔自己都觉得后脊背发凉,却见陶管家连连摇头:“不不不,我可没有那个福分啊,你如今是直接受老爷差遣,回头再说、回头再说”。

    就这么一说,陶管家便借口告辞,看上去果真谦逊不少。

    陶朔有一种想骂娘的冲动:谁跟你五百年前是一家,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转眼一想,陶朔这便想起了仲姝的话:不要理会这个不上台面的管家,重点是做好他最擅长的。

    陶朔心中的大英雄是神行太保岱宗,他最擅长的自然是‘脚底生风、日行八百’的神速,这个‘差事’不好谋啊。

    “看来,今天是没戏了”,陶朔有些沮丧,他确实不想在这里多呆一天。

    迎面过来几人,不过人家确实比家丁还要高一个等级。

    “乔二哥,几位大哥好”。

    陶朔急忙迎了上去,这几人都是陈覃身边亲随,从京城都跟着他,可谓资格颇老,平日里岂会将一个小小的家丁放在眼里?

    当然,上次在山道中被那中年男子的‘高手’教训一通后,这些人都乖巧了许多。

    “怎么样,晚上找家酒馆,一起喝两杯?”,这是乔二经常说的一句话。

    陶朔连连点头:“不过,这顿算我的”。

第720章 这酒喝得() 
酒楼的买卖好,大约总是从晚上开始的,这一点似乎由来已久。

    为何?白天忙啊,即便不忙的时候,也不能喝完便倒头就睡吧?而同样与酒楼一样找乐子的地方,往往也是晚上才刚刚开始热闹。

    这一点,似乎也是由来已久的。

    陶朔的年纪不大,但酒量却着实不赖。早在东南福建时,他的叔父就曾专门酿过酒,这种潜移默化的‘锤炼’,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作为跟随陈覃多年的乔二等人,也是无酒不欢,狐假虎威也好,借花献佛也罢,总之这些年遇到过不少‘高人’,也饮了不少的美酒。要说酒量不行,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这家酒馆不是很大,但是家老字号,味道相当不错,这倒是很符合老字号的风格:装修往往是其次,但同样挡不住门前排队的现象。

    “诸位大哥,承蒙关照,这桌酒菜,是小弟一点心意,大家千万不要客气,可劲儿点”。

    不用说,陶朔今晚是打算花这笔银子、不少的酒钱。

    自从跟了仲逸后,陶朔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银子这东西,越舍得往出花,你的银子就越多。而若是越抠抠嗖嗖的,那便是越要勒紧了腰带。

    当然,这也得要看情况,莫说银子了,不是见谁都能撒上一把铜钱的。

    “嗨,陶朔兄弟客气了,如今你也是陈府的人,大家何必要分的那么清呢?”。

    嘴上是这么说,乔二手里端着的酒碗早已空空如也,其他人也是如此:仅是饭前润润喉咙、热热场,半坛子酒下去了。

    陶朔敲敲桌子,向一旁的店小二喊道:“切三斤酱肉,来三坛好酒,照着桌上的上嘞”。

    打小就被老爹逼着读书,但从来都没有读好书,陶朔一直觉得:除了读书,这个世上其他事儿都是很容易的。

    但就现在来看,他大错特错,仅是这个叫做‘喝酒’的场面,就足够让人头疼了。

    悔不听老爹言,弄得如此酒气熏天。

    “好酒好肉来喽,麻烦让一让”。

    片刻之后,店小二端着盘子,一脸笑意道:“各位爷,你们的酒菜到了”。

    乔二随手抓起一根棒骨,向陶朔道:‘要么说咱们老爷好,咱们陈府好呢,就是我们这些做下人的,都可以如此享受美酒,真是三生有幸啊’。

    “对,陶朔兄弟,你好好干,我们都看好你”。

    “听说陈大人对你很赏识,以后定会给你派一个更好活儿的”。

    几杯温酒下肚,桌上也就热闹起来,众人的话渐渐多了起来,七嘴八舌那种。

    陶朔只顾低头慢饮,时不时的回应上一两句:“谢谢诸位大哥,只是不知在咱们府上,这‘好活儿’到底是什么?”。

    乔二望望众人,再次眯住眼睛,似乎要醉了一般:“这个嘛当然是活最轻松、银子赚的最多了”。

    “对对对,乔兄说的没错”,众人立刻附和着,言语间有些摇头晃脑,但绝对还没有喝多。

    陶朔立刻起身,抱起酒坛就是轮流倒了一圈,回到座位后才问了一句:“诸位大哥,恕在下笨拙,这最轻松而又赚银子的活儿,到底是什么呢?”。

    “是唱曲?没听说嘛,小嘴一张小曲一唱,赏银便到手啦”。

    ‘倒也不是,若说这最轻松又能赚到银子的啊,还是要说——躺着赚钱了’。

    躺着赚钱?众人轰然大笑,好在这里是酒馆,没有人会在意这些。

    众人一通玩笑,终于将气氛烘到一个新高度,只是乔二渐渐的觉得有些‘有失体统’,这才示意众人道:“好啦,好啦,我们都是站着撒尿的主儿,咱们能躺着赚银子呢?”。

    陶朔年纪还小,似乎有些不太懂,但从这些人的神情中也能看出一二来:对于男人们来说,这种话题是永恒奏效的,永远不会过时。

    酒终人散后,大家踉踉跄跄向陈府走去,似乎一个比一个喝的多、醉的重,时不时玩笑几句,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到了门口,所有人都清醒不少,这倒是极为统一的节奏,出奇一致。

    合着之前的醉意十有八九是装出来的?到了门口怕被管家看到或又少不了被陈覃的一通臭骂,大家连走路都规矩不少。

    看看,若是真的放开了喝,那得要喝到什么程度?

    “兄弟们,谢了,早点歇了吧,明日再见”。

    进门后来到大院,乔二向众人打声招呼,而后便向自己房中走去。

    他们这些人跟随陈覃的时间长,属于那种有自己单独房间的人,哪怕不是很大、很宽敞的那种,但这同样令家丁们羡慕不已。

    陶朔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与其他家丁挤在一起,屋子倒是不小,但一下子挤了十几个人,简直就是要命的节奏。

    不过前两天开始,他被安排到一个‘独立’的房间,只是这个房间是放东西的,类似于杂货铺那种,地上东西堆得满满的,勉强还可以住一个人而已。

    之所以如此,听管家说这些东西怕被窃贼光顾,这才让陶朔专门看着的。

    照这么说,他还是属于那种被‘重用’的对象。

    不过对陶朔而言,这些都是其次,只要他能单独有个住的地方,远离那间十几个人的大屋就行,简直太恐怖了。

    好在这只是凑合一阵时日而已。

    “酒是好酒,可惜这一起饮酒之人,太次了”。

    陶朔回到自己屋中觉得有些不过瘾,天气热了,有些闷气,他干脆来到房顶,随意铺了个草甸子,仰面朝天开始数星星“一颗、两颗,三杯、四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