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略 >

第492部分

大明略-第492部分

小说: 大明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不是第一次了,他知道从那个角度能看到屋里的一切。

    ‘不会看到他那小妾吧?这可不是太好的’,陶朔犹豫了一下,还是将眼睛盯了上去。

    还好,没有看到那个浓妆艳抹的小妾。倒是有两个家丁站在那里,三人正说着什么,仔细看去,陈覃脸上的扭曲的厉害,似乎似乎每个毛孔都在透露着不解与好奇。

    ‘老爷,就是这样的,兄弟们都盯了好些天了,那个仲大人每日就在盐课衙门,顶多上街转转,而后也就是买些小摊的特色小吃,听那些摊主说,仲大人经常光顾他们这种地方,并无半点异常’。

    好吧,这就是盐课门口那些个不像摊主的摊主,他们乔庄推个木车做些小买卖,为的就是将看到的一切禀告陈覃:“依我们看啊,这位仲大人就知道忙他的盐务,我们的事儿,他应该不知道”。

    陈覃将头歪过来,向另一名衙役道:“你呢?知府衙门那边怎么样?”。

    那人立刻上前道:“没有,这个知府姜飞越与仲大人一样,每日也就呆在知府衙门处理公务,不过他不上街吃那些小吃,毕竟人家是四品朝廷命官嘛”。

    说到这里,那名家丁不由的吐吐舌头,乖乖的向后退了两步:我这不是找骂吗?陈覃是昔日的户部侍郎,领着三品衔,不是照样青睐于街上的鸭血汤、芝麻烧饼这些小吃吗?

    “不过,前些日子,有一段时间知府衙门禁街,有人说好像有一队人马走了出来,之后便没了消息”。

    那家丁继续道:“再后来,我们花了点银子向知府衙门的衙役打听,原来是布政司的人来过,就这样”。

    陈覃眉头紧皱,心里可劲儿的泛着嘀咕:这他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城外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儿,老子一个告老还乡之人都急的团团转,这一个在任的知府、盐课提举却像个无事人一样,说的过去吗?

    难道,是老子杞人忧天了?

    关于驿站发生的窃案,陈覃早就收到了消息,那个时候城外还没有设置这么多的关卡。

    “好啦,你们二人回头到府上各领十两银子,先回去歇了吧”。

    陈覃说了这么一句,那二人立刻告辞,走的太急,到门口时二人都挤在一块儿了。

    ‘不长眼的东西,剩余那点银子都看在眼里,比起陶朔差远了’。

    陈覃有些失望,又不由的感慨道:该给你们的都给了,还怎么贪心?怪不得一辈子做家丁。

    窗外的陶朔再次回到窗前,这是他精心挑选的地方,看得清,又不至于被发觉。

    “看你今晚还耍什么花招?”。

    陶朔心里暗暗骂道:“连仲大人门口都有人盯着,老子今晚就跟着杠上了,有准你一晚别睡”。

第764章 这火烧的() 
陶朔终究还是‘嫩’了点,大约半个时辰后,实在困的不行了,再向屋里望去,却见陈覃依旧坐在那里,如同一个蹲大狱的人见了椅子一样,看样子真要耗到天亮了。

    “不行啦,真不行啦,实在背不住,先回屋眯一会儿再说”。

    陶朔捂住嘴巴,强压着哈欠,蹑手蹑脚的回到了自己屋里,重重的躺在床上,嘴里嘟囔着:还什么昔日的户部侍郎,就是个傻子,木椅那有这床铺舒服?。

    也是太累了,倒在枕头上便呼呼大睡,睡梦中陶朔还在估摸着:那个陈覃的屋里,连同书房,一定藏着什么不可见人的秘密。待会儿他睡着后,我就可以设法去找寻了。

    隐约地,他似乎也觉得那里不妥:仲姝姐和仲大哥好像没有这么说,也没有叫他整晚就盯着陈覃,但他总觉得那里好像不对。

    “不好,我当时口口声声说陈崔九让陈覃将证据都毁了,万一这只老狐狸真的将他们都毁了呢?”。

    猛地起身,陶朔一个冷颤,不过总算是醒了:仲大人说过‘证据一旦被毁,就等于没有证据,这比原本就没有证据还要可怕,因为证据再也无法找到了’。

    窗外一道道的亮光,不停的摇曳着,让人看得有些心惊肉跳。

    不对,这不是月光,是——火光。

    “着火啦,着火啦,快救火啊“,这一声喊,陶朔立刻清醒了。

    果不出所料,陶朔急的直跺脚:“悔不该睡这一觉,证据全完了”。

    陶朔打算直奔着火的房屋,才走两步却觉得那里好像不妥:着火,得要首先救火啊。

    匆匆接了一盆水,这才向外奔去,边跑边喊道:“快救火啊,快保护老爷、夫人”。

    着火的地方有好几处,其中方才与陈覃说话的那个屋子和书房是最令陶朔担心的。

    看了一眼,心里再次“咯噔”一下,火势太旺,眼看就要完了。

    “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儿?刚才不还好好的吗?怎么突然间就着火了?”,陶朔这一盆水泼了好几次,还是剩半桶,喊声却一直大的很。

    几名小家丁也是一阵的慌乱,只顾着救火,不过渐渐的也就不再动弹了。

    “都他么车忙活了,看好周围,只要火苗不蔓延就行啦”,一名老家丁将水盆扔下,瘫坐在地上,垂丧着脸,哭诉道:“别救了,救不过来了,都烧完了”。

    陶朔与其他家丁一起围住了过来,向老家丁请求道:“吴大叔,你当我们管家吧?”。

    这一句话,陶朔说的真情一片,老家丁听的热泪盈眶,其他家丁也纷纷点头:没有个主事的,出点意外没个主心骨还真不行。

    “还都愣着干什么?伙都烧完了,还坐在这里说话?”。

    骂声超过了火花声,陈覃匆匆走了过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通骂:“养你们都干啥?就是来看热闹吗?都给我起来”。

    家丁们纷纷从地上爬起来,都快要委屈死了:“老爷,我们差点就要自己跳进去了,可是火势真的太大了”。

    那老家丁还真把自己当管家了,为众家丁出头:“不过,我们控制了周围的火势,不会再蔓延了”。

    陈覃早已将脸迈过去,家丁们的声音已经变得不重要了,他看了半天,突然也变得不那么斯文了:“我的天啊,我的书房,还有藏品啊,都完啦,完啦”。

    陶朔立刻上前将他扶住,不由的压低身音道:“老爷,快起来吧,您是何等身份?在这么多人面前千万不能失了身份,快到里边去”。

    陶朔这么一说,陈覃这才觉得自己演的有些过了,有这么一个台阶下,岂不是很好的机会吗?

    “陶朔啊,你快把我扶到里屋,老夫实在不行了”。

    陈覃了这么一句,立刻耷拉着身子,好像真的要背过去了,还不忘向其他人叮嘱道:“待火势灭了后,再检查一遍,然后就各自散了吧”。

    那些家丁们立刻上前要将他扶住,陈覃却连连摇头道:“不用啦,灭火要紧”。

    见二人渐渐离去,几个家丁开始嘀咕起来:“你们看到了吗?刚过来时,我好像见过一个身影略过,你们看到了吗?”。

    这么你说,其他人纷纷摇头笑骂道:“就你眼尖,我们都没有看见,不想着灭火,尽看那些没影的事儿”。

    那家丁委屈道:“不是,真的,我是第一个跑出来的,的的确确看到一个身影,速度很快,快极了,就一眨眼的功夫”。

    众人皆不理他,直接又瘫坐在地上,这架势呢就是等着看着火慢慢烧完为止。

    回到房中,陶朔立刻上前道:“老爷,我觉得这场大火烧的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陈覃有些叽叽歪歪,细言细语,有气无力的样子:“陶朔啊,我的好几个屋子都烧坏了,你还说是好事,亏往日里对你这么好,没想到也是这样的人,哎”。

    说这样的话,陈覃都感觉自己快笑出来了。

    陶朔作为一个小小的家丁,自然不用在陈覃这只老狐狸面前装城府:“老爷,你忘了?九爷不是说让我们尽快将那些证据处理掉吗?现在这一把火下去,就不用再处理了吧?”。

    陈覃将眼睛眯起来,又叹气又摇头,简直苦成了苦瓜:“哎,你知道个屁啊,那证据就这么点,东西被烧了多少?再说啦,有些东西也烧不掉,这可怎么办呢?”。

    陶朔心里暗暗一惊:这老狐狸还真是狡兔三窟,那些所谓的证据,还不止藏了一处。

    “怎么办?老爷你说话,需要做什么?我这便去做”。

    陈覃犹豫了一下,似乎还觉得那里不对,欲言又止的样子,但终究还是没有说话。

    陈覃犹豫了一下,似乎还觉得那里不对,欲言又止的样子,但终究还是没有说话。

    “这样吧,今天太累了,咱们改日再说吧”。

    陈覃说了这么一句,而后起身道:“我怎么还觉得有些不放心,实在不行的话,明天你再趁机去趟黑金山,像崔九要个准确的信儿”。

    陶朔不停的点着头,只是简单的试探了一句:“老爷,那个城外看的紧,当然不是我不想去,就怕给老爷误了事儿”。

    陈覃摆手,一脸的不容置疑:莫说别的,此事,就你了

第765章 来来回回() 
“你这是怎么回事?这些天紧着往城外走,不知道城外有官兵把守的哨卡吗?”。

    城门口的守卫头领见陶朔走了过来,立刻让人挡住了道。

    就陶朔这张面孔,守门的差官们是断断不会记住的,毕竟这里每日进进出出的人太多,陶朔既不属于那种长相奇异之人,也未曾达到一眼望去便是那种气度不凡、鹤立鸡群。

    但陈府的人确实是个特殊的存在,尤其城门口的守卫,平日里那个没有陈府的恩惠?散碎银子得了不少,自然要给几分薄面的。

    自从陶朔做了这个上传下达的差事,进进出出的次数多了,管家之前早就关照过城门守卫,自然不会有人为难他。

    这些守卫皆由大理府管,姜飞越没有特意叮嘱,这些守卫们更不会自己断了自己的财路。

    “嗨,谁说不是呢?其实,我出城也没什么事儿,无非就是向城外几家大户捎个话‘让他们过几日一起来府上吃个饭’,这些人可了不得,大多在京城有些关系的”。

    一来二往的,陶朔也是熟门熟路,再有陈府这块大牌子可用,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说到这里,他又搭讪了两句:“当然我们老爷的小妾最近嘴馋了,想吃点野味,城外找几道野物来”。

    那城门守卫头领嘀咕了一句:“呵呵,就你家那小妾嘴馋,什么不好吃,成天想着要吃野味,莫名其妙”。

    陶朔将那人拉到一侧,一脸无辜道:“这话可不敢乱说,那是老爷的小妾,怎么就成了我家的了?还是老规矩,这点银子”。

    那守卫头领顺手将银子装好,却依旧打趣道:“那有什么呢,你家老爷年纪大了,该帮忙时,还得帮忙才是啊”。

    “出了城,就是我的天下”,那怕城门口的守卫是个摆设,但陶朔还是喜欢城外这片广阔天地。

    要么说他崇拜的神行太保戴宗,就以他的脚力,那座城池能经得住那‘日行八百’的跑法?

    这天下没有银子搞不定的事儿,如果有,那就是银子少了。

    呵呵,大多不过如此而已。

    陶朔匆匆出城,前面就是布政使司和按察司的兵马,不过有当地知府衙门牵头,仲逸早就知会过姜飞越,这些哨卡就是个摆设。

    当初仲逸带着知府衙门的兵出城时,正是向布政司和按察司的人这样解释的:知府衙门也是为了协助当地剿匪,所以就在山寨一带临时驻扎。

    布政司和按察司的人自然不会反对:有当地衙门的支持,他们反倒出了不少力,尤其是当地的衙门,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退而言之,即便有一天差事办砸了,京城那边一旦怪罪下来,起码也有个顶雷的:你知府衙门的人都查不出山匪,我们就更有理由了。

    如此一来,陶朔便是一路畅通无阻:打着陈府的由头,又有知府衙门的旗号,谁还阻挡?

    从此处到黑金山还有很远的路程,当然,走水路是最佳的方案,但陶朔不能这样做,否则,他就等于陈覃:这一路的哨卡都是个摆设。

    临行时,陈给了他很多银子,专门用来打点一路的开销,陶朔知道:当他回去的时候,这些银子必须要全部花完。

    确切的说,从这里到黑金山后,银子就要花完。之后陈崔九还会给他同样需要打点沿路官兵的银子,到陈府后,同样也要花的差不多。

    试问,还有比这更好的差事吗?

    天下之事,无奇不有,奇就奇在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过,生活也因此而变得更有滋味。

    如此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