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君士坦丁的钢铁轮舞 >

第344部分

君士坦丁的钢铁轮舞-第344部分

小说: 君士坦丁的钢铁轮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萨拉丁偏偏不愿意出兵。

    许多人都无法理解,而教廷也是不断通过电报催促,可是理查海梅两位国王都无动于衷。原因很简单,一旦开启战端的话胜负难料,仅仅凭借他们手上的实力根本没有把握击败已经崛起的萨拉丁。

    “究竟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教廷没有下达命令吗?这座城市已经几乎到了毁灭的边缘,为什么十字军还不肯支援我们。”愤怒的耶路撒冷大主教用着手中的拐杖重重敲击着自己脚下的地板,在圣堂之内站满了这个王国最后的贵族们。作为东征最大的成果之一,耶路撒冷王国已经存在了将近六十多年了,君主也有足足四位,可是现如今却面临着王国的险境。

    这不得不令人感到痛心疾,然而面面相觑的贵族却又无可奈何。

    他们的国王居伊因为刚愎自用而被杀,随同被葬送的还有将近两万五千人的正规军以及四十余架机甲。这个王国最后的元气已经彻底被埋葬了,每个人的心头都充斥着绝望。

    唯一可以主事的人也只有站在耶路撒冷大主教面前的康拉德伯爵了,他在最后关头将自己精锐的骑士带来守护圣城,可是这一点人数杯水车薪。

    新月帝国这次可是召集了将近1o万人,那是从阿非利加和叙利亚征召的全部力量,萨拉丁这次不达目的一定誓不罢休。即便是十字军前来营救也没有把握击退这个恐怖的敌人。因为现在他们从前的机甲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了。在之前的战役中,刚愎自用的居伊国王用鲜血的代价让人这么多年来东方人的展。

    全军覆没,全军覆没!如此触目惊心的一个词语。而一开始,耶路撒冷王国的人们却抱有极大的自信,认为可以击溃萨拉丁的先锋。但是现实却是他们遭遇到了空前规模的伏击,而东方人自己的机甲实力更是巢湖想象。

    “大主教阁下,您是知道的,现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十字军也不得不忌惮。萨拉丁手上的骑士数量可以点也不比理查陛下和海梅殿下的少。”康拉德不得不制止了面前主教的埋怨,这样只会让这座城市更加军心不稳。这一次,萨拉丁是击中了全国之力,而十字军本身就有利益纠葛,他对解围已经不抱希望了。

    实际上,这个不久前抵御了萨拉丁进攻的男人最迫切希望却是与新月帝国和谈,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

    这也就是争论一开始围绕的核心,耶路撒冷的一些顽固的人仍然想要依靠这座城市抵御异教徒大军,但是康拉德等理智派却反对这种讹谬的想法。外面的援军根本不可能不顾巨大风险去援救早已经风雨飘摇的圣城的……

    而在另一边,在十字军在加沙的驻地,拉丝汀人选择和萨拉丁接触。

    “除了圣城,萨拉丁什么都可以不要,而两位也就可以体面地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了。不是吗?”

    作为新月帝国的使者,这并非是一个东方人,而是一个拉丝汀人!

    而作为“叛徒”,这个年轻的男人站在理查王和海梅王两人面前却显得正定自若。

    他提出了一个诱人的建议,那就是萨拉丁将放弃阿卡的黎波里等城池,而代价是停火和十字军放弃耶路撒冷。

    但是此刻,他面前两位君主的脸上却似乎笼罩着一层寒霜。

    “放弃圣城?难道这么轻描淡写吗?”理查先一步开口道,一直以来这座城市都被称为圣地,一旦再一次沦陷到东方人手中,那将无疑是对西方巨大震动,想来教廷也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但年轻的男人却早就料到会得到这样的答复,微笑地前诺曼底的君王道:“尊敬的陛下,耶路撒冷对于教廷而言仅仅是象征性的意义而已,而你们却要付出鲜血的代价,我并不认为诺曼底能够得到所谓荣誉之外的东西。而萨拉丁阁下却可以允许耶路撒冷的朝拜,并保证战俘的人生安全。这本就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其实圣教会一次次动狂热的东征其实是在削弱列国的力量,对此二位陛下应该一清二楚。更的是,耶路撒冷已经派出使者和谈愿意献出圣城。无谓的战争最后只会让教廷心满意足。”

    这个男人说的话并非没有道理,最初的十字军一方面是信仰另一方面当时还是蒙昧时代过多的贵族让社会极为不稳定,而圣教会也忌惮着王权加强的列国,于是才掀起了这场战争,一方面打压了东方另一方面也消除了自身危机。但是这却不是各国君主乐意见到的,教廷力量的上升使得他们一个“罗马帝国”在构建,而他们却由于无休无止的战争而无形中削弱力量。

    但是仅仅这个理由远远不足以说服理查王和海梅王。

    “这点条件还远不够让我们冒与教廷决裂的风险。”海梅面无表情地说道,教廷从不会轻易容忍有国家挑战他的权威,而他对新月教徒没有丝毫好感,伊比利亚和他们之间的战争早已经持续了许多年,收复失地运动下,阿拉贡王国已经几乎恢复了整个伊比利亚,但是隔海相望的摩尔人仍然是心腹大患,他们恰恰是新月帝国的藩属,得到萨拉丁的与海梅之间争夺着最后的伊比利亚失地。如果这时候教廷中断了给予阿拉贡王国的,那无疑是对收复失地运动的极大打击,再征服的事业将土崩瓦解。

    但是这个男人听到了海梅的拒绝却好整以暇地说道:“现在的教廷恐怕自身都难保了,而萨拉丁阁下也承诺将停止对摩尔人的以换取陛下的妥协。至于理查陛下恐怕也早已经受够了圣教会的掣肘了吧!”诺曼底本身是法兰克的藩属国,因为得到了教廷而政府了布列塔尼亚南部而成为与西方列国平起平坐的资格,但是代价也是巨大的,因为他不得不每年支付教会的贡金,这恐怕是历代国王心中一块石头,难以放下。

    “你们很有自信应对教廷么……”理查意味深长地说道。

    “因为它的时代马上就要结束了。而这恐怕就是诸国君主们最乐意吧!”含笑说道的男人无疑点中了两国国王的心事,受制于人的确不是骄傲的他们能够容忍的。但是教廷百年的底蕴,想要动摇它的霸权却谈何容易呢?理查和海梅心中并不相信,但是海梅此时也已经有了撤兵的念头了,国内原本卡斯蒂亚的贵族蠢蠢欲动,他不能够一直将军队待在海外,否则一定会乱生肘腋的。

    “那么,萨拉丁阁下给我的条件呢?”终于经过了深思熟虑,理查王也作出了决定,法兰克国王腓力回国无疑会对他的后方产生维系,但是他必须保证利益最大化。

    而对方自然早有准备,“我想,陛下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和法兰克之间矛盾的激化了吧!不管怎样,名义上。您除了是南布列塔尼亚的王之外也是腓力陛下的封臣——诺曼底公爵。一旦开战的话,无论如何都会处于被动的状态。”

    而这恰恰戳中了理查心中的痛处,他和法兰克国王自幼相识,甚至推翻自己的父亲而篡位也是得到了对方的帮助,但是理查清楚明白对方觊觎的其实是自己在大6的领地——安茹和诺曼底。就在不久前,他和腓力之间因为联姻问题而几乎拔剑相向,所以理查才会担心后方。

    脸色低沉的他前的男人问道:“那么萨拉丁的条件呢?”他知道对方肯定不是平白无故说这些话的。尽管这让理查十分不悦。

    “是,倘若开战,您一定占据不利,毕竟您是封臣,但倘若身份为之一变成圣教会世界中的圣雄呢?那么即便是腓力王想要动手也不得不考虑舆论额压力了。”

    “什么意思?”

    “萨拉丁阁下将献上之前一切除了耶路撒冷,这样这次东征途中,理查陛下便是几乎凭一己之力征服了塞浦路斯和巴勒斯坦的沿海地区。并使得十字军获得了自由出入中东的权利,无疑将是一场体面的收场。您的声望将会响彻东方和西方。”这个年轻人的话语中透着极强的感染力一时间也让理查王终于下定了决心。

    不过,这也让两名国王非常对眼前这个拉斯汀人,这个所谓的“叛逆者”有些感兴趣。

    “你叫什么名字?”理查用着意味深长的眼神上下打量着年轻人。

    而对方则恭敬鞠躬说道:“亚瑟,陛下,现在您一定做好决定了吧!”,,。请: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动乱 中() 
新历1258年,历时四年旷日持久的十字军东征以理查王和萨拉丁的媾和而宣告结束,耶路撒冷沦陷,圣地再一次落入了东方人的手中。.ΩM西方世界一片哗然,但是却没有人指责理查王私自和新月帝国停战,反而成人们心中圣战的英雄。

    尽管耶路撒冷沦陷了,但是黎凡特其他的城市都被其收复,更拯救了耶路撒冷无数平民百姓,一时间赞颂声源源不断,理查王甚至还没有回到西方便已经成毋庸置疑的圣人。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避免了西方在东方战争惨败的命运,至少使得萨拉丁让他们得以体面收场。

    虽然很多上层人物都知道理查王实际上是和新月帝国达成了妥协,但是更多的平民阶层却因为一传十,十传百的留言而欢欣鼓舞,就好像他们打了一个胜仗一样。

    这也就导致了教廷即便是对此事十分不满,但是也无可奈何,何况现在他们的主力还在安纳托利亚那里。

    明明违抗了圣教会的命令,但是阿拉贡国王和理查国王回到西方却得到了英雄一般的待遇。歌功颂德的声音到处都有,倘若惩罚他们的话,枢机会也不得不顾虑舆论的影响,再者说耶路撒冷沦陷已经是极为糟糕的事情了。

    “哼,简直荒谬!”罗马枢机会的议事大厅中,一名红衣大主教嘿然冷笑。“你们听听现在大街小巷里面,哪个人欢颂我们的圣人王——理查陛下?”

    这当然是讽刺,对于这位诺曼底王国的国王,不满早已经产生了。

    很多人都盼着理查王的死,因为除了这次他私自和萨拉丁媾和之外,他本身在国内的作为已经触及到了圣教会的核心利益。在其领地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已经足足三代都是诺曼底王室推选的了,教廷感到对这个海外王国的掌控力越来越不足了。

    更的是枢机会教廷的神圣罗马帝国和诺曼底也有着领土纠葛。十字军面对萨拉丁的失败本就是必然的,然而现在理查却成英雄,他们反而对其无可奈何。

    从东方回来的理查并没有直接回国,反而带着随身的机甲精锐经过南意大利的各个公国和总督区,公侯和总督都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他们亲自带领仪仗队,以盛大的仪式欢迎这位归来的英雄。并非是因为这位国王有多么道德高尚,而是因为当初远征的时候,此人可是放纵自己的部队劫掠村庄城镇而获得了“狮心”的诨名。

    因此学乖了的地方贵族们纷纷恭候以待,并歌功颂德,这才有了现在这么强的舆论导向。

    理查王人还在千里之外,游览着南方地区的乡间,而消息却通过电报不断地传回罗马教廷,譬如某位伯爵盛赞理查国王真乃天将雄才,某位共和国总督赞颂其其圣教会的柱石,是西方世界的圣人王……消息在罗马不胫而走,万千百姓为英雄的到来而奔走相告。

    枢机会原本还想降罪于理查王,说他对耶路撒冷支援不力,但是对方偏偏收复了黎凡特沿岸的地区,哪怕是对方和萨拉丁之间有猫腻,大主教们也无可奈何了。

    就算沿途的地方领主们都对这位嚣张跋扈的据王不满,也无法攻击他了,没人敢去尝试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威力。

    理查王一路行来,路线很不确定,有时偏北,有时向南,谁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何意图,枢机会虽然想召见他,但是无奈根本追不上对方的行踪。

    至于另一位国王,这更加令枢机会不满,那就是他们一直扶持的阿拉贡国王海梅也表露出了不忠诚,这种感觉就像被自己养的狗咬了一样。

    “维奥拉大主教,我记得没错的话,海梅陛下正是您的表兄。如果再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们不否认会去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后裔来成为伊比利亚的统治者。”

    但是面对这样的威胁,那位维奥拉大主教却显得十分随意,“如果想要召回圣地亚哥骑士团的话大可以如此,如果枢机会不愿意巩固在伊比利亚的圣教会的话。”

    “说的我们仿佛只能依靠阿拉贡王国一样,不需要他,我们一样——”

    “但事实却是除了海梅之外,没有人能够有能力完成这次再征服。”这位大主教位居末席,但是显然是阿拉贡王国在罗马教廷的利益代言人。

    但是他说的没错,海梅王的资质是枢机会中大人物们也不得不承认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当初为什么选择那个男人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