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刀锋 >

第100部分

最强刀锋-第100部分

小说: 最强刀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由于柏卫国负伤回了英国,包括钱伯斯在内,谁也说不清楚柏卫国在烧那辆满载着毒品的汽车时,是不是就算计到了那些毒品燃烧造成的烟雾,也同样具有强烈的致幻麻醉的作用。

    不过,钱伯斯在报告里的记录,似乎证明柏卫国是有预谋的。因为柏卫国在车子起火燃烧后,就把他拉往了上风处。而事实是,柏卫国当时是怕燃烧的烟雾阻挡了他们的视线,并因此受到敌人的攻击。

    整个派对上,只有简妮的情绪不太高,她几次想对柏卫国说点什么,却都因为没有机会单独和柏卫国待在一起而作罢。

    “我会一直记得那个约定的。”

    这是她唯一有机会时,在柏卫国身边悄悄说的,可没等柏卫国有所回应,就再次被克拉克他们的聚拢而打断。而柏卫国也借此机会,有意无意的回避着单独和简妮相处的机会,他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才能不伤到简妮。

    (未完待续。)

第一八二节 情感归属() 
从英国回来,柏卫国再次回到特勤大队,继续担任突击中队的中队长,军衔也顺利的从一毛三换成了两毛一。只是柏卫国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的这一年里,大队政委苏博艺不止一次的以突击中队主官缺位,给突击中队的日常训练带来影响为由,想调人过来顶替柏卫国的位置,但都被冯天纵否决了。

    冯天纵的理由很简单也很强大,派柏卫国出国进修的目的,就是为了他回来后,能结合外军在这方面的长处,打造一支中国的快速反应部队。这时候换人,那柏卫国回来做什么?又何必派他出国进修?这个理由,让军区里对苏博艺的提议持支持态度的首长也无话可说。

    中队教导员江春山和副中队长聂风海在柏卫国回归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在柏卫国离开的这一年里,特别是对聂风海来说,是压力巨大的,这不仅仅是训练的压力。

    柏卫国离开时,是以副中队长代理中队长的身份主持突击中队的工作。在柏卫国离开后,聂风海也同样是以副中队长代理中队长的身份在主持工作。苏博艺在外调不成后,就打主意想要把聂风海就地扶正,为此,他不止一次的找聂风海谈话,旁敲侧击的引诱聂风海,试图激起聂风海心里的野心。

    实话说,能就地扶正的话,对聂风海确实是有诱惑的。本身聂风海就是以正营的级别担任副营的职务,这意味着他想要升副团职的话他必须要在一个正营的岗位上的工作经历。

    也就是说,虽然他和江春山都是同一年提拔的正营,可江春山的任职是正营的教导员,年限一到,就有资格直接提副团。可聂风海不行,他的职务是副中队长,缺少正营职的岗位经历,意味着他要比江春山晚几年才有提为副团的可能。所以,当苏博艺和他谈话,暗示可以让他就地扶正时,对聂风海来说,绝对是个考验。

    好在当苏博艺在柏卫国离开后,试图外调人员顶替柏卫国职位的行为,引起了冯天纵的警觉。对现在,突击中队里这两名柏卫国的正营职副手,他同样有了警惕。虽然这两人都是柏卫国自己提议去挖来的人,可在涉及个人前途的问题上,谁能保证人心就不会起变化?

    要是换个人,冯天纵未必会这么在意。不管谁来任职,只要能把工作搞好,那就都无所谓。不过是两个下级的正营职小军官而已。可涉及柏卫国,冯天纵就不得不在意了。这不仅出于他个人对柏卫国的赏识,更是考虑到女儿的心思,而且,老伴游晓琴对柏卫国这个女婿候选人也非常满意。

    借着特勤大队隶属西北军区和陆军学院双重领导的便利,冯天纵几乎每个月都要去特勤大队看看,突击中队更是每次必到。在一次与江春山的交流中,他意外的得知了聂风海的顾虑,在心里暗骂苏博艺的同时,他特意找聂风海进行了一次谈话。

    由于已经提前知道聂风海在顾虑什么,谈话非常有针对性。虽然他不能打包票聂风海一定就能顺利的升副团,但他告诉聂风海,特勤大队是个特殊单位,在提拔任用军官时,不会全部以常规的考核标准来确定。况且,在柏卫国不在期间,聂风海主持突击中队的工作,也可以看成是他在正营职岗位的经历。

    “两个月后的军区年度演习,本来你们突击中队是不参加的,不过,学院党委经过研究后决定申请参加,而且已经得到了军区的批准。你回来了,首要工作就要围绕这个中心开展。”

    这是柏卫国在离开冯天纵家回部队前,冯天纵特别叮嘱柏卫国的话。

    柏卫国回来后,在军区政治部和陆军学院分别报到后,没直接回部队,而是先到了冯天纵家里拜访。把他从英国带回来的礼物分别送给冯天纵、游晓琴和冯婉秋。他给冯天纵带的是一盒古巴雪茄,给游晓琴带的是一个皮包,给冯婉秋带了一块手表。

    “你可要争口气,我爸在这一年里,为了保住你的位置,下基层的大半时间都花在去你们特勤大队上了。你们那个苏政委,你是不是得罪他了?几次三番的想要抢走你的位置。”

    冯天纵不会给柏卫国讲这些,但冯婉秋可没什么顾忌,在送柏卫国离开学院时,悄悄的和柏卫国告密。

    柏卫国听了之后,并没有说话。而是从脖子上摘下阿博特送给他的那个乌木项链递给了冯婉秋。在这一瞬间,他做出了最终的决定,要冯婉秋做他的女朋友。

    在英国的这一年里,他和澎如卉之间的通信越来越少了。出国前的津城之行,让他清楚了澎如卉心里想在津城生活的愿望。随着他在英国再次负伤,他终于能确定,他给不了澎如卉想要的生活。同时,他也同样困惑,冯婉秋希望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能给吗?

    可在这一刻,他做出了决定。他能够明白,冯天纵对他的维护源于那里。如果没有冯婉秋对自己的情意,冯天纵还会这样维护他吗?同时,他也清楚了,为什么原定突击中队不参加的军区年度演习,冯天纵会去争取。说白了,那就是在为他创造机会,为他将来更顺利的升职打基础。那么,不管他将来会不会战死沙场,至少在眼前,他不应该辜负冯婉秋,他需要给冯婉秋乃至冯天纵一个交待。

    “哇,好漂亮。你这样贴身挂着,是谁送你的?”

    冯婉秋在接过项链的瞬间,发出一声赞叹,随即就产生了新的疑问。过去,她可从来没见过柏卫国有这么个项链,而且,部队规定是不可以带这类饰品的。可她分明看到柏卫国是从脖子上摘下来的。

    “这是一个非洲酋长的儿子,为了感谢我救了他送给我的。据说,是他们部落里流传的信物,应该很有有些年代了,绝对是有钱也难买的东西。这不,刚回国,忘记摘下来了。”

    柏卫国温柔的解释道,同时,心里也像放下了一个沉重的负担。

    (未完待续。)

第一八三节 演戏or演习?() 
回到部队,虽然柏卫国离开了一年,不过,整个突击中队的人依旧还是那些人。虽然是一个整编营的建制,实际上连两个连都还是缺编的,连柏卫国算在内,一共就一百三十五名官兵。这些人,就是柏卫国拉去空降军伞训合格后的全部人员。

    本来,按照柏卫国的要求还打算要淘汰一些人的,恰逢柏卫国要参加出国集训,最后的甄选淘汰工作就留给聂风海和江春山去做了。结果他们两个横看竖看,觉得就剩这点人了,如果再淘汰一批,在以后的训练中再伤残减员一些的话,整个突击中队连一个连的编制都编不满,人也太少了。

    所以,他们决定对剩下来应该淘汰这些人网开一面。只要他们在柏卫国回来之前,能够达到柏卫国要求的标准,就让他们都留下来。总算这些人本身就是前面熬过前一阶段的淘汰留下来的,本身素质就都不错,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全部达到了柏卫国要求的标准。于是,他们也就理所应当的留了下来。

    这看上去对前面淘汰掉的人员有些不公平,如果给那些人机会的话,没准他们也都能最终留下来。可这世界上,哪里来的绝对的公平呢?柏卫国在和不在,本身情况就发生了不同,那些被淘汰人员,只能说他们没能熬到柏卫国出国,运气不太好。

    只是通常情况下,运气也是一种实力。就好比在战场上顶着敌人的弹雨冲锋,死去的什么也没有,但能活下来的,通常最终都能混个一官半职的。象当年黄埔三杰之首的蒋先云,若是不死活到解放后,十大元帅可能谁也不如他。可他死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你们都接到参加军区年度演习的通知了吧?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在和江春山、聂风海、高炀、刘明远、蔡军这些老战友们一番寒暄之后,柏卫国把话题扯到了正题上。

    “这演习啊,纯粹浪费精力。随着通知发下来的,还有一份定好的演习预案,其实就是演习的作战计划,我们必须按照预案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科目。而且,这些科目就是按以往侦察连的训练科目定的。和我们现在的训练科目相比,简直就是小儿科了。所以,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在肚子里就行了。”

    聂风海不以为意的说道。

    西北军区的年度军事演习,听上去名头很大,实际上就是军区所属的两个集团军,在下属各个师里按照平时的训练情况,挑训练成绩比较好的部分营或连的兵力做代表,全部参加演习人员还不到两个团。而且,整个演习过程,所有部队的一举一动都是演习导演部规定好的。

    例如,导演部的预案上说,蓝军突破红军防线占领了某个重要高地,红军某坦克团奉命反击。那么,代表红军坦克团的某个坦克连,在规定的时间开进到预定好的射击点,对某个高地上设立的标靶进行射击。按照击毁的标靶比例计算战果,然后再根据这个战果,决定演习的下一步是执行下一环节的那个选项。

    这就是所谓的实兵实弹演习。因为确实调派兵力到了预定位置,也对标靶进行了实弹射击。这种演习,虽说并不是一点用都没有,例如可以检验部队在接到命令后的拉动出击,检验武器装备在日常情况下的维护保养,检验战士们的实弹射击水平等等。可距离实战要求,其实差得很远。

    因为他们在演习过程中,包括进行途中受到攻击实行规避之类的科目演练都是预先在预案里确定好的。只要接到导演部命令,自然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

    但实战中,没人会给你这样具体的命令。部队在开进途中,可能随时会遭到来自地面和空中的各种形式的攻击,需要部队指挥官根据当时情形自己做出判断,下达命令。并且,敌人也不会是静止不动的待在那里等着你去打,就算他们守着阵地,也不会把各个目标就这样大大咧咧的暴露出来让你打不是?

    所以,这样的演习,在聂风海眼里,实在没什么可以重视的。到时候,只要按照命令完成预案规定的科目就行了。而这些侦察连训练的科目,对突击中队的队员们来说,实在是不值一提。要知道,当初来参加集训选拔的,那个不是各个部队里各项训练成绩最好的兵?而现在剩下来待在突击中队的,是这些尖子兵里选拔出来的尖子。搞这种训练科目,确实没任何难度。

    “这种演习,也就是去演演戏,你以前没参加过?”

    高炀出声支持聂风海的说法,边说边撇了撇嘴角。

    还真别说,柏卫国真的还就没参加过这种演习。他在步校时,倒是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沙盘推演,不过,那更是兵都没有,就是拿这些小旗和尺子,在沙盘上量量距离,插插小旗了。根据教官嘴里描述的各种战场情况,在沙盘上做出应对而已。

    等他到了部队不久,就遇到参战,那就是实打实的作战了。虽说他也听战友们把演习调侃为“演戏”,可具体怎么搞的演习,他还真没关心过。待到听聂风海、高炀他们这么一说,他心里还真的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这样的演习,搞来有什么意思啊?这个演习成绩,和平时的训练考核有什么区别啊?甚至他觉得,比日常的训练考核都不如。

    训练考核的检查还有一定的突然性,你事先常常是不知道的,随着突然下达的命令,完成规定的科目。可这演习,竟然事先定好了预案,要考核什么,事先都已经知道,并且做好了准备。这要再出不了好成绩,是在就有些愧对自己身上的这身军装了。

    “能抛开这份预案么?我们都从战场上下来的。大家都清楚,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各种突发状况层出不穷,敌人那里会按照我们的设想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